【释义】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
肾阳虚衰,水气不化,水寒之气泛溢为患,外攻于表,则四肢沉重疼痛;内渍于肠,则腹痛下利。水气变动不居,故多或然之证。水气上逆犯肺则咳嗽;水气停滞于中,犯胃而胃气上逆则呕吐,下趋大肠,传导失司,则下利更甚;停滞于下焦,阳虚不能制水,膀胱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见证虽异,但总属肾阳虚而水气泛溢,治以温肾阳,散水气,方用真武汤。
方中附子辛热以壮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健脾燥湿,使水有所制;术、附同用,更可温煦经脉以除寒湿。生姜宣散,佐附子助阳,于主水中有散水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于制水中有利水之用;芍药活血脉,利小便,且有敛阴和营之用,可制姜、附刚燥之性,使之温经散寒而不伤阴。诸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共成扶阳散水之剂。
若咳者,是水寒犯肺,加干姜、细辛以散水气,加五味子以敛肺气,与小青龙汤中干姜、细辛、五味子同用作用一致;小便利则不须利水,故去茯苓;下利甚者,是阴盛阳衰,芍药苦泄,故去之,加干姜以温里;水寒犯胃而呕者,可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附子为本方主药,以不去为宜。
本条证候与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的起病过程虽有不同,但其病理机转则同是肾阳虚而水气为患,都用真武汤主治。
本证与“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的苓桂术甘汤证,均为阳虚水泛证。本证重点在肾,彼证重点在脾,故治疗上此为温肾利水,彼为温脾化饮。
本证与附子汤证同属肾阳虚兼水湿之邪为患,但本证为阳虚而水气浸渍内外,以头眩、心悸、身瞤动为主;附子汤证则阳虚较甚,寒湿之邪凝滞于骨节之间,以身体痛、骨节痛为主。两方药物大部相同,皆用附、术、苓、芍,所不同处,附子汤术、附倍用,并伍人参,重在温补元阳;真武汤附、术半量,更佐生姜,重在温散水气。
【辨治要点】
主症: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或咳,或小便利,或呕。
成因:肾阳亏虚,水气泛滥。
治法:温阳化气行水。
方药: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
【原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入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释义】阴盛格阳于外的证治。
本条的辨证要点是“里寒外热”。“里寒”是肾阳虚衰而阴寒内盛,故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等证。“外热”是虚阳被格于外的假热,阳虚阴盛,证当恶寒而不恶寒,故曰“身反不恶寒”,是虚阳浮越于外的表现。“里寒外热”是里真寒而外假热,即阳虚阴盛,虚阳被格于外,治以破阴回阳,通达内外为法,方用通脉四逆汤。
本方即四逆汤重用附子、倍用干姜,加强了破阴回阳的作用,使温阳驱寒的力量更强,能治脉微欲绝,故方名通脉四逆汤。若见面色赤者,是阴盛于下而格阳于上,当加葱白以通格上之阳;若见腹中痛,是寒凝气滞而血脉不和,加芍药以利血脉,缓急止痛,无须加葱白;若见干呕者,是中焦寒盛,胃气上逆,加生姜以和胃降逆;若见咽痛,是虚阳郁于咽嗌,加桔梗以利咽开结,去酸敛之芍药;若见利止而脉不出者,是阴阳俱竭气血大衰,前所加之桔梗已不适宜,故去之,加入参以补益气阴而复脉,与四逆加入参汤相类。
方后提出“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是示人处方用药,包括随证加减,都必须与病机相符,才能收到预期疗效。
“其人面色赤”一证,虽是阴盛格阳证的临床主要表现,从条文文字叙述来看,紧接于“身反不恶寒”之后,属“外热”之象。但细观之,通脉四逆汤的方后注中,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可见“面色赤”当属或有之证,不宜作为通脉四逆汤的主证。阴寒内盛而见“面色赤”后世称之为“戴阳”,即阴寒内盛而虚阳被格于上。此与身反不恶寒的阴寒内盛同为格阳证。格阳于外者,治以通脉四逆汤;格阳于上者,治以白通汤。
本证之身反不恶寒、面色赤、咽痛等证皆属虚阳浮越之象,与阳热实证不同,临床须善于鉴别。阳浮于外的身热或身反不恶寒,必有众阴寒内盛之证,病人虽觉热而热必不甚,并且久按之则不热。阳热实证之热,多为里热熏蒸,按之灼手,必有口舌干燥、大渴引饮之证。虚阳浮越之面色赤必红而娇嫩,游移不定,且必伴有其他寒证。阳热实证的面赤,是面部通红而不游移,如阳明病的“面合赤色”,且必伴有其他热证。
【辨治要点】
主症:手足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色赤。
成因: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治法: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方药:通脉四逆汤(四逆汤加重附子、干姜用量)。
【原文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释义】肝胃气滞,阳郁致厥的证治。
本条叙证过简,仅据“四逆”很难辨明其病机。以药测证,方用四逆散,药用柴胡、枳实、芍药、甘草,而不用姜、附,可见本证四逆,和以上所述阳虚阴盛的四逆,其性质是根本不同的。从治疗方药来看,本证的四逆是由肝胃气滞,气机不畅,阳郁于里,不能通达四末所致。因此,此证四逆,其程度并不严重,且无其他虚寒见证。
本条冠以“少阴病”,列于少阴病篇,主要是为了鉴别诊断。根据本证的病机特点,还当有腹中痛、泄利下重等症状。因为肝木有病,每易侮土,木邪乘土,肝气不舒,常可见腹痛、泄利下重等,治用四逆散以疏肝理气,透达郁阳。
四逆散由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组成。柴胡疏肝解郁,枳实行气散结,芍药和营而调肝脾,甘草缓急和中。全方有宣畅气机、透达郁阳的作用,能使肝气调达,郁阳得伸,肝脾调和则肢厥自愈,腹痛泻利下重遂止。
咳系肺寒气逆,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而收气逆;悸为寒饮凌心,加桂枝以通心阳而益心神;小便不利为水气不化,加茯苓以利水;腹中痛系寒凝气滞,加附子温阳散寒以止痛;泄利下重为阳气郁于下,加薤白通阳散寒、行气导滞,气行则后重自除。
【辨治要点】
主症:四逆,或兼见腹痛、泄利下重、咳嗽、心下悸、小便不利。
成因:肝郁气滞阳郁。
治法:通阳导滞。
方药: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原文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泽泻滑石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释义】少阴阴虚有热,水气不利的证治。
本条少阴下利,伴见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则当属少阴热化之证,结合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可知本证当有小便不利,其病机为阴虚有热,水气不利。水气不利,偏渗大肠,则下利;水气上逆,犯肺则咳,犯胃则呕;水热互结,津不上承,加之阴液虚少,故见口渴;阴虚则内热,虚热上扰,故见心烦不得眠;湿热内停,水气不化,故小便短赤而不利。证属阴虚有热,水气不利,治以猪苓汤清热滋阴利水。
猪苓汤证已见于阳明病篇的223条,与本篇叙证不同,发病过程亦不同。阳明病的猪苓汤证,是阳明热证误下后,热不能除,而津液受伤,热与水结,蓄于下焦。少阴病之猪苓汤证是肾阴虚而有热,且亦水热互结于下焦,影响了水液代谢,以致水蓄不行。其总的病机是相同的,故都用猪苓汤清热滋阴利水。
本证的心烦不得眠与黄连阿胶汤证相似,但黄连阿胶汤证阴虚有热而心肾不交,不兼水气,且邪热与阴虚均较重。本证以水气不利为主,热势较轻,阴虚亦不严重,除心烦不得眠外,更兼咳而呕渴,小便不利等。
本证的咳、呕、下利与316条的真武汤证相似,而且都是水气为患,但真武汤证是阳虚寒盛而兼水气不利,伴见四肢沉重疼痛等症。本证是阴虚有热而水气不利,伴见心烦不得眠等症。
下利、心烦、口渴之症亦可见于阳虚阴盛之证,如282条中也有这些见症,但其证属阳虚寒盛,心烦,但欲寐,小便清长。本证属热,心烦,不得眠,小便短赤不利。
【辨治要点】
主症:心烦不得眠、小便不利、或见下利,咳,呕,渴。
成因:少阴热化,水热互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