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释义】太阳少阳并病误下而致结胸危候。
太阳病未罢,又出现少阳病,是谓太阳与少阳并病,当用太阳少阳两解之法治疗。攻下之法在此属禁用之列,不当下而下,故曰“反”,是误治。误下后,邪气内陷,热与水相结而成结胸,故“心下硬”。误下不仅使邪气内陷,而且损伤脾胃之气,使中气下陷,胃气败绝,所以下利不止,水浆不得人口;正虚而邪热内扰,故见心烦。
结胸证见下利不止,较之大便秘结者更为严重,是邪气壅盛,而正气大虚,预后大多不良。
【原文151】脉浮而紧,而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①,但气痞耳。
【词解】①濡:与软同,柔软的意思。
【释义】痞证的病机。脉浮而紧,为太阳伤寒主脉,说明寒邪在表,应以麻黄汤辛温发汗解表。若误以下法治疗,则寒邪由表人里,即“紧反入里”。这里的“紧”是借脉象而指在表之寒邪。误下里虚,脾胃气伤,寒邪内陷,结于心下,郁而化热,致使脾胃升降失常,中焦气机痞塞,故作心下痞。痞证内无有形实邪,仅是无形气滞,所以心下痞满不痛,按之自濡,此即所谓“但气痞耳”。此应与结胸证心下硬满而痛,手不可近者,作出鉴别。
痞证是以胃脘部痞满不适为主证的证候名称。131条已经提出痞证的成因是“病发于阴,而反下之”,149条提到痞证的特点是“但满而不痛”,本条则明确了痞证的病理机制。
【原文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芫花熬甘遂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匕,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释义】悬饮的证治。
太阳中风之类的病证,可继发胁下水饮停积。饮邪下迫大肠则下利,饮邪犯胃则呕逆。由于水饮之邪窝居两胁之下,非一般渗利之药所能取效,必须用攻逐泻水之剂。但必须在表邪尽解之后,方可议攻,以免因攻伐水邪损伤正气,而招致表邪的内陷。故仲景告诫曰:“表解者,乃可攻之。”
由于水饮之邪变动不居,故或见之症颇多。如水邪外走肌腠皮肤,影响营卫失和,可见漐漐汗出,发作有时”;水气上逆,蒙蔽清阳,则见“头痛”;水结胁下,影响中焦气机不利,故而“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水饮犯胃,胃气上逆,则“干呕”;水饮迫肺,肺气不利则“短气”。因其时汗出不恶寒,是为表邪已解,仅是里有水饮,故云“表解而里未和”,可予十枣汤。
十枣汤为峻下逐水之剂,芫花、甘遂、大戟皆是苦寒有毒之药,攻逐水饮,力猛效速,三者合用,可谓集泻下逐水药之大成,可斩关夺隘,使水饮自大小便而泄。大枣甘平,补中益胃,又能缓和药性,解诸药之毒,以达攻不伤正的目的。
本方的主要功能是攻逐水饮,然以“十枣”命名,意在告诫人们,祛邪勿忘扶正。
十枣汤以芫花、甘遂、大戟三味药,等份研末,用枣汤调服1~2g,清晨空腹服下,若服后泻下量少,病则不除,可酌情加量再服。得畅快之利后,则以糜粥自养,调理善后而安。
【辨治要点】
主症:胸胁满痛,咳唾引痛,干呕短气,心下痞硬满。或兼头痛、汗出、发作有时,但不恶寒。
成因:水饮停聚胸胁,气机升降不利。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原文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①,无阳则阴独②。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词解】
①阴阳气并竭:表里之气都虚竭。阴阳此处指里和:表。
②无阳则阴独:无表证而里证独具。
【释义】误治导致的变证及其预后判断。
太阳表证用汗法治疗,本是正确途径,但应该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今发汗之后,表证非但不愈,反而发热恶寒较前为重,说明是汗不如法。汗后表邪未解,应当再汗,可医者却改用下法,是属误治。发汗不当伤其表,误下之后伤其里,致使“表里俱虚”,而“阴阳气并竭”。阴者,里也;阳者,表也;竭,乃正气虚甚,“阴阳气并竭”指表里之气俱虚之义。若脾胃之气受伤,而邪气乘虚内陷,致使气机痞塞、升降紊乱,即可形成心下痞证。表邪因误下而成痞,也即表证已罢而里证独存,此即“无阳则阴独”的含意。
误下成痞,其机制本是“邪热内陷”,当清热消痞。既使是寒热错杂,也应辛开苦降,温清并用,和胃消痞。但医者却用“烧针”的方法进行治疗,是“以热治热”,必致里热更甚,因而愈加胸烦。
此时病情较为复杂,不仅邪气未去,而且正气也大伤。因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观察脾胃的状态,对其预后的判断意义很大。青为肝之色,黄为脾之色,脾主肌肉。若面色青黄不华,是脾气败而为肝气乘脾之象,故多“难治”,预后较差。假令面色微黄,手足温暖不凉,说明脾胃阳气尚存,化源不绝,此虽是误治的坏病,但还是容易治愈的。
【原文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①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臣亿等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
【词解】①麻沸汤:即沸水。
【释义】热痞的证治。
心下痞满,按之濡软,是痞证的主要表现,只是因为气机阻滞而已。无形邪气痞结心下,与心下硬满疼痛的结胸证不同,也与腹满疼痛拒按的阳明腑实证大异。
关上脉浮揭示了痞证的病理属性。关脉居尺寸之中,主中焦病,用以候脾胃。“浮”主阳邪。关上见阳脉,反映中州有火热之邪。“心下痞,按之濡”与“关脉浮”并见,一证一脉,确定了本证的病位、病机。脉证合参,不难看出,此证属火热之邪壅滞心下,使胃气不和而作痞。治以泄热消痞,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本条言简意赅,然在临床上本证除上述一脉一证外,还可见心烦、小便黄赤及舌红、苔薄黄等火热见证。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原文记载仅大黄、黄连二味药,《千金翼方》注云“此方本有黄芩”,又林亿等亦认为本方中有黄芩,说明本方当有黄芩。“热虽无形,然非苦寒以泄之,不能去也”,故用三黄以泄热消痞。但三药苦味厚重,且大黄更具泻下之力,三药煎煮内服,容易下走肠道而具泄下之功,难于清泄胃中之热。妙的是,本方采用了特殊的煎服法。方后注云,“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是说三药并不能煮,而是用滚开水浸泡片刻,然后即去滓饮汤。如此可取其气以清中焦无形之邪热;薄其味而防药过病所。
【辨治要点】
主症: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不硬,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或关脉浮。
成因:胃热气滞。
治法:泻热消痞。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
【原文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释义】热痞兼表阳虚的证治。
承接上条,此“心下痞”也是热邪壅滞之痞。复见恶寒、汗出,是卫阳虚弱,失于温煦。卫出下焦,由肾阳所化生,经上焦开发,以温分肉,肥腠理,熏肌肤,司开合,固护肌表。今卫阳虚,温煦开合失职,故恶寒、汗出,此与恶寒汗出的同时见发热、头身疼痛的表证不同,应该注意鉴别。本证邪热有余,而表阳不足,所以治用附子泻心汤,一方面泄热消痞,一方面扶阳固表。
附子泻心汤即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方用大黄、黄连、黄芩,经麻沸汤浸渍,取其气而薄其味,意在清心下之热而消痞。附予另煮取,取使其发挥温肾阳、固肌表的作用。此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效各奏。
附子泻心汤亦是寒热并用的方剂,然与和解寒热的半夏泻心汤等方剂的立意不同,因其主治的病证是心下邪热壅盛而卫阳虚于外,寒热分踞内外,所以该方的使用必须达到既清在里之热,又驱在外之寒的目的。若苦寒与辛温四药同煮则药性相互牵制,不能发挥各自的功效。如何使寒药与热药并行不悖,取得应有的疗效,其特殊的煎服法就成了应用该方的关键。
【辨治要点】
主症: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恶寒汗出,舌红苔黄,脉微数。
成因:胃热气滞,卫阳不固。
治法: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方药: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附子)。
【原文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释义】水痞的证治。
因误用攻下法而形成痞证,改用泻心汤(包括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其痞不解,说明药不对证。从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分析,则知本证原为水饮内停,津液不能上承所致。水液停聚,气化不利,故小便不利;气不化津,津液不能输布故口燥而渴,口干渴甚则烦。水阻气滞,痞塞于中,气机不利,故作心下痞。其痞因水而作,自然非诸泻心汤所能解除,需温阳化气利水,宜用五苓散。
水液停聚常与恣饮过多有关,应该适量限制饮水,或劝患者暂时忍渴不饮,使外水不入,则内水渐行,不服药亦可痊愈,原文“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是经验之谈。
在临床上如果见有小便不利而心下作痞,并见舌体胖大,苔水滑者,即当考虑“水痞”而投用五苓散。
【原文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①,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②,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词解】
①干噫食臭:嗳气带有食物气味。噫同嗳。臭,指气味。
②腹中雷鸣:形容肠间响声明显。
【释义】心下痞而水食不化的证治。
原为太阳病,经发汗治疗后,表证得以解除,但遗留下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症,是患者素有脾胃气弱,部分表邪人里化热,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气机痞塞而致。一般地说,心下痞当按之软而不痛,此言心下痞硬,是指其人心下痞满为主,按之则有紧张感,较“心下痞,按之濡”为重,显示气机痞塞以外,还有水饮留结,所以张仲景作出了“胁下有水气”的判断。此虽“心下痞硬”或兼有疼痛,但与心下疼痛,按之石硬,痛而拒按的结胸证仍有本质区别。胃主受纳、腐熟,脾主消化运输,脾胃虚弱,不能腐熟运化水谷,饮食不消而作腐,胃气不降而上逆,嗳气时带有食物未消化的气味。脾虚气陷,水走肠间,肠鸣音亢进,并有腹泻下利。
从上分析可知,本证病理机制,较之半夏泻心汤证多了水食不化,临床表现还可见小便不利之症,治以生姜泻心汤和胃消痞,消食散水。
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场加生姜并减少干姜的用量而成,其组方原则与半夏泻心汤基本相同,均属辛开苦降甘调之法。方中重用生姜之辛,旨在温散水饮。
【辨治要点】
主症:心下痞硬,按之不痛,噫气带有食臭味,肠鸣,泻利,或见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等症,舌淡苔白或黄,多滑腻,脉弦滑,关弱稍沉,或濡数。
成因:脾胃不和,寒热错杂,水饮食滞。
治法: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方药: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用量,加生姜组成)。
【原文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①,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②,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词解】
①谷不化:食物未消化。
②客气上逆:邪气上逆。
【释义】胃气重虚、痞利俱甚的证治。
伤寒、中风等表病,都应该使用解表法以疏散外邪,不能使用攻下法治疗,以免引邪入里,导致其他变证。医生违背常理,使用下法,是为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