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①,五苓散主之。
【词解】①水逆:因里有蓄水,以致饮水不能受纳,饮人即吐。
【释义】太阳水逆证治。
太阳中风,发热恶寒,已持续六七日,不但表证未解,反而增加心烦。邪气随经人里,扰乱气机,三焦水道不通,膀胱蓄水,经腑俱病,故有表里证。表证指太阳表证发热恶寒,里证指太阳膀胱蓄水。既有太阳表证,又有膀胱腑证。因水蓄于下,气化不利,津液不能如常输布,口中乏津,故渴欲饮水。胃失和降,所饮之水,拒不受纳,则逆而上行,故水入则吐,口渴不解,吐后再饮,再饮再吐,名日水逆。此属蓄水重证,治疗上仍需化气行水,兼以解表,故仍用五苓散。
本条和71条、72条都是讨论蓄水证,虽表现不同,但内容相符,病机一致,故都用五苓散化气利水。
本证的辨证要点是“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人则吐”。
【原文75】未持脉①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②之亦喘。
【词解】
①持脉:即诊脉。
②灌:洗也,即以水洗浴。
【释义】重发汗而致心。肾阳虚的证候。
临诊见到病人手叉自冒心,是因于里虚心慌,跳动不安,患者当有心悸。实者拒按,虚者喜按。此心悸由正虚所致,因里不足而求助于外,故病人双手交叉,扪护于前胸,如此可使悸动稍有减轻,这是虚证心悸的主要特征之一。发汗过多,既可损伤心液,又能损伤心阳。心肾同为少阴,互相影响,故心虚亦可能下累及肾,引起肾阳不足。肾开窍于耳,故肾阳虚可见耳聋失聪。耳聋可通过观察病人对声音的反应以测试,如医师令病人咳嗽,病人罔闻,证明听力丧失。究其病因,心悸、耳聋皆由重发汗损伤心肾阳气所致,提示虚人不可过汗。
汗为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发汗过多会导致伤阴损阳。津液受伤必然感到口渴,欲饮水自救者,应当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恣意多饮,则致水饮停聚为患,因汗后阳虚,无力行水。水饮上逆于肺,因而致喘。汗后肌腠空虚,必须善为调摄,若贸然洗浴,水寒之气易使毛窍闭塞,导致肺气不宣,因而致喘。
以上列举了汗后致喘的两种原因,说明形寒饮冷可以伤肺。并提示人们,在疾病、特别是大病的治疗过程中,注意病后调摄,是相当重要的。
【原文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①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②,栀二产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舍,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词解】
①虚烦:因无形之热所致之烦。虚:非有形之实邪结滞,是相对概念。
②懊:指心中烦郁闷乱,莫可名状。
【释义】汗后吐下不止以及热扰胸膈的证治。
发汗后,水药入口,即见呕吐,是发汗不当,使胃气受损所致。胃气虚弱,不能化饮,水药入口,停聚于胃,引动气逆,故而呕吐。胃气不降见呕,饮渍于肠则利。若再发其汗,则必胃阳更虚,水饮内停进一步加重,从而:带来“吐下不止”的后果。
汗吐下后,表邪内陷,若与有形之物如宿食、痰水等相互搏结而烦者,是为实烦,但此虽因热邪内陷,却并未与有形之物相结,只是无形之热扰动胸膈,火郁而不伸作烦,故称为“虚烦”。其轻者,心烦“不得眠”;重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懊是心中特别难受,烦郁闷乱,莫可名状,足见其痛苦已非一般了。火郁当清之、发之,故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以除虚烦。
栀子豉汤由栀子、豆豉二药组成。栀子苦寒,可导火热下行,清泄邪热。豆豉轻清宣透,具解表宣散之功,与栀子配伍,则清中有宣,宣中有降,可除火郁虚烦之证。使用本方,需先煮栀子,后纳豆豉,才能发挥其清宣郁热的治疗作用。火热郁于胸膈,若药后热郁得伸,则有呕吐的可能,并且邪随吐解,但栀子豉汤并非“吐剂”。
若兼见病人自觉气息不足,是吐下后伤及正气,就应加入甘草以益气,即栀子甘草豉汤治之。若见呕吐,是胃气不和而上逆,当加入生姜以和胃降逆止呕,即栀子生姜豉汤治之。
【辨治要点】
主症:心烦不得眠,心中懊,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苔薄黄或黄白相兼。
成因:热郁胸隔。
治法:清宣郁热。
方药:栀子豉汤(栀子、香豉)。
【原文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①者,栀子豉汤主之。
【词解】①胸中窒:胸中憋闷不适。
【释义】郁热所致胸中窒的证治。
发汗、攻下后可出现烦热、胸中窒的症状。烦热是指心烦而身热,或是指因热而烦,其烦较甚之意,显示火郁的程度较上条为重。胸中窒是指胸中有堵塞憋闷之感,是热邪留扰胸膈、胸肺之气运行不畅所致。本证是在上条所述心烦不得眠的基础上产生的,其证较上条为重。但仅见窒塞,并无疼痛,说明火热之郁仅在气分而未及血分。本条虽较上条之程度为重,但其病机仍为无形热邪留扰胸膈,故仍治以栀子豉汤清宣郁热,是治病求本之法。因热郁得宣,则气机自然畅达,其证就会消失。
【原文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释义】热郁影响血分而见心中结痛的证治。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是表邪人里化热,郁于胸膈,必见心烦懊等症。热邪郁于胸膈,即可能影响气机,引起胸中窒塞的症状;也可能由气及血,导致血行不畅,引起心中结痛等症状。身热不去说明邪气稽留于表。此证由气及血,较之上条烦热胸中窒,其病更深一层。但是从病机上看,胸膈郁热仍为基本病机,故仍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郁热宣散则气机畅达,气机畅达则血脉流利,其痛自除。方中豆豉性味辛散,有解表之功,可解散在表的稽留之邪;栀子尚可通利血脉,正可以除心中结痛之症。
【原文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释义】热郁胸膈心烦腹满的证治。
伤寒下后,余热未尽,邪热留扰胸膈,故心烦。热壅气滞于腹,故腹满。胸腹气机壅滞,则卧起不安。病机为热扰胸膈,腑气壅滞,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除满。本证心烦、腹满非有形实邪阻滞,虽为胀满,但多按之濡软不痛,此与有形实邪阻滞所致的腹满硬痛而拒按不同,应作鉴别。
方中栀子苦寒,清解郁热;厚朴苦温,宽中行气;枳实苦寒,破结消痞。本方即栀子豉汤去豆豉加厚朴、枳实而成。因病变已波及脘腹,非栀子豉证局限于胸膈,故不用豆豉之宣透,而加入厚朴、枳实,以行气除满。
【辨治要点】
主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成因:邪热留扰胸膈,气机阻滞于腹。
治法: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方药: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
【原文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释义】热郁胸膈兼中寒下利的证治。
伤寒误用丸药大下,损伤脾胃,致中焦虚寒。同时下后外邪乘机内陷,留扰胸膈,形成上焦有热与中焦有寒之证。上焦热郁则身热不去,微烦。言“微烦”者,指比上述之心烦不得眠,或心中懊恼,反复颠倒之证略轻而已。至于中焦有寒之证虽未明言,但可从大下之后,脾胃受损,方用干姜以温中散寒来认识,似可推测本证或有食少便溏,腹满腹痛等症。
本证病机,上热中寒。治当清上热、温中寒,用栀子干姜汤。方中栀子清上焦邪热以除心烦,干姜温中散寒以止下利,寒温并用,相反而相成。
脾胃虚弱、感受外邪,热扰胸膈者,亦可用本方治疗,不必拘泥是否误下。
本证与黄连汤证同具上下寒热错杂之病机,相比之下,彼以腹痛、欲呕吐为主,本证以烦热下利为主。
【辨治要点】
主症:身热不去,微有心烦,或有腹满时痛,食少下利等。
成因:胸膈有热,中焦有寒。
治法:清上热,温中寒。
方药:栀子干姜汤(栀子、干姜)。
【原文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①者,不可与服之。
【词解】①旧微溏:平素大便略微溏薄。
【释义】栀子汤的使用禁忌。
凡是使用前述(76~80条)含有栀子的方药,都不能给予平素脾虚便溏的人。“旧微溏”是宿疾,脾虚易生湿,“湿胜则濡泄”。素日脾气虚、脾阳虚或脾肾阳虚之人,大便经常溏泄,即使有火邪郁于胸膈的虚烦证,也应慎用栀子诸汤。因为栀子苦寒质润,走而不守,不同于苦寒燥湿的黄连、黄芩,不但不能燥湿,反易滑泄大肠,易于伤脾肾阳气而使便溏更甚。
若非用栀子不可时,应当减少用量,或仿上条栀子干姜汤寒热并用之法,酌加温补脾肾的药物。热郁胸膈、中虚下利之用栀子干姜汤,属权宜之法。
【原文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①者,真武汤主之。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词解】①振振欲擗地:身体振颤,站立不稳,欲仆于地。
【释义】
太阳病过汗伤阳而致肾虚水泛的证治。
太阳病发汗后,其人仍发热,显示太阳表证未罢,但变证已经出现,如“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等。产生这些变证的病机是过汗伤阳而致肾虚水泛。阳虚水泛,水气凌心则心悸,清阳不能上升则眩,眩与悸同时出现便应该考虑阳虚水泛的可能。水气泛滥,阳气不得展布,清阳不能实四肢;水气泛滥,侵犯四肢经脉,因而出现身瞤动,严重者振振欲擗地。本证即使没有全身水肿,但已属于阳虚水泛证,宜用真武汤治疗。
本证可以理解为阳虚水泛证的早期,既有阳虚水泛,又有太阳发热未罢,属于表里同病。病因是汗不如法,发汗太过,或是误发虚人之汗,使阳气受伤。虽然有表证发热未罢,但不用解表法治疗,而用真武汤温阳利水,因为本证脾肾阳虚,水气泛滥,里证较急较重,必须先治。表证发热为次要见证,此时解表,徒伤正气,不利于阳虚。
对于“发热”一症,历来注家见解不一,有的认为是表未解,有的认为是“虚阳外浮”,当以前者为是。表邪未解,用真武汤属先里后表之法。若为“虚阳外浮”,真武汤难以胜任。
真武汤是温阳利水的代表方。方中炮附子温肾阳,化水气;茯苓、白术健脾运,利水气;生姜温胃阳,散水气;芍药,《神农本草经》谓其有“止痛,利小便”之功。
真武汤,又名玄武汤。玄武意指传说中的玄武大帝,是坐镇北方的水神,能制水而镇摄水邪。因本方具有扶阳镇水之功,故以其命名。
【辨治要点】
主症: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苔白,脉沉。
成因:少阴阳虚,水气泛滥。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附子、茯苓、白术、芍药、生姜)。
【原文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释义】咽喉干燥禁汗。
咽喉是三阴经脉循行之处,有赖阴津的滋养。咽喉干燥,提示阴津虚少,不能上承。平素阴虚咽喉干燥者,若患风寒表证,不可单用汗法治疗。因阴津亏损,则汗源不足,强发其汗,不但表证不解,而且阴津更伤。如必欲发汗解表,则以滋阴解表为妥,后世《通俗伤寒论》的加减葳蕤汤之类方药可选。若表证汗后咽喉干燥者,多属于化热人里之先兆,就更不可再用辛温发汗的方要来治疗了,宜参考少阳、阳明病篇,进一步辨证论治。
【原文84】淋家①,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②。
【词解】
①淋家:久患小便淋沥与尿道疼痛的人。
②便血:此处指小便出血。
【释义】淋家禁汗。
素患淋证之人,大多肾阴亏虚而膀胱蕴热。阴虚有热之人感受外邪,不宜径用汗法。汗法,尤其是辛温发汗,既助热又伤阴,所以如果强发其汗,必然肾阴更虚,膀胱之热愈炽。邪热灼伤血络,就会发生尿血之变证。
【原文85】疮家①,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词解】①疮家:久患疮疡的人。
【释义】疮疡禁汗。
久患疮疡的人,长期流脓淌血,致气虚血少,不宜使用辛温发汗之法。虽复感受外邪而身体疼痛,也不可径用辛温发汗。若强发汗,则气血更加亏虚,筋脉失却濡养,就会发生强直拘紧、甚则抽搐等病症。
【原文86】衄家①,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②急紧,直视不能眴③一作瞬,不得眠。
【词解】
①衄家:经常有鼻腔或牙龈出血的人。
②额上陷脉: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在两侧太阳穴处。
③眴(shùn):眼球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