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齐民要术
47337200000044

第44章 齐民要术卷第四(7)

【注释】①出壳:指自总苞开裂自然脱落。启愉按:出壳不是剥出来,应是老熟后苞裂自落,即戴德所说栗零而后取之。《本草纲目》卷二九栗引《事类合璧》:其苞自裂而子坠者,乃可久藏;苞未裂者,易腐也。现在群众叫拾落果。②板栗怕干,怕热,怕冻。种子干燥容易失去发芽力,温度过高容易霉烂,受冻容易僵死。所以贮藏时必须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术》说埋在湿土中,《食经》说保藏在有一定湿度的细沙容器中,都是为了避免三怕。现在各地采用层积沙藏法,最为稳妥。《要术》、《食经》还进一步就此催芽。③《大戴礼》:亦称《大戴记》、《大戴礼记》,相传西汉戴德编纂。今残缺。④《大戴礼记·夏小正》篇八月:一栗零。一零也者,降也;零而后取之,故不言剥也。栗零是《夏小正》本文,零也者以下是戴德的解释,即所谓《大戴传》。零指栗老熟后自总苞发育而成的壳斗中自然脱落,即所谓降也。由于《夏小正》上一条是剥枣(击枣),所以这里申明不是像枣那样要剥打,而是拾取。⑤藏生栗法仍是《食经》文,《四时纂要·九月》引《食经》正有沙藏栗法,《王氏农书·百谷谱七·栗》也引作《食经》文。⑥晒细沙可燥,仅金抄如文,他本讹脱殊甚。可是好、合适的意思,意即沙晒到合适、恰好的程度。这是沙藏保鲜法,沙不要求晒到极燥,北宋寇宗爽《本草衍义》卷一八栗说:栗欲干,莫如曝;欲生收,莫如润沙中藏,至春末夏初,尚如初收摘。《要术》、《食经》都进一步催芽,《要术》讲埋在湿土中,《食经》讲埋在有合适湿度的细沙中,其理相同。《食经》有它自己的习用语,可即其一例,贾氏则常用好字,如好溜、好熟等等。可不是错字,《王氏农书》改为令,晒使燥,却错了。⑦明抄等作二月,金抄等作五月。这是催芽播种,汉魏六朝的后年常指后一年,即明年,据上文至春二月,悉芽生,出而种之,故从明抄。

【译文】栗树要种,不能栽。栽的虽然也能成活,但不久便会死掉。

栗子成熟自总苞开裂自然脱落,就〔拾取来〕放在屋里用湿土埋着。必须埋得深些,不要让它冻坏。如果从远地取种的,要用皮袋盛着带回来。栗子停搁着两天以上,以及遇上风和太阳晒,便不能发芽了。到来春二月问,都已发了芽,就拿出来种下。

已经长出的苗株,几年之内都不能〔让人畜〕碰撞它。凡属新栽的树,都不能碰撞,栗树尤其如此。三年之内,每到十月,常常要用草包裹着,到明年二月解掉。不裹便会冻死。

《大戴礼·夏小正》说:八月,栗子自总苞中自己脱落下来,然后才拾取,所以不〔像枣子那样〕说要打落。

《食经》藏干栗的方法:拿秸秆灰〔用热水〕淋取灰汁,浸泡栗子。再捞出来,在太阳底下晒,晒到栗肉完全干燥,可以不怕虫害,而且还能保存到明年春天到夏天。

保藏鲜栗的方法:把栗子放入容器里;拿细沙晒到合适的程度,〔和入栗子里〕,再用盆子覆盖在容器口上。到明年二月里,都发芽了,而不生虫。

榛①

《周宫》注曰②:榛,似栗而小。

《说文》曰:榛,似梓,实如小栗③。

《卫诗》曰:山有蓁④。《诗义疏》云⑤:蓁,栗属。或从木。有两种:其一种,大小枝叶皆如栗,其子形似杼子⑥,味亦如栗,所谓树之榛栗者。其一种,枝茎如木蓼⑦,叶如牛李色⑧,生高丈余;其核中悉如李,生作胡桃味,膏烛又美⑨,亦可食瞰。渔阳、辽、代、上党皆饶⑩。其枝茎生樵、爇(ruó)烛,明而无烟。

栽种与栗同。

【注释】①榛:桦木科的榛(Corylusheterophylla)。果实为小坚果,像橡子,可食用,亦可榨油。但栗为山毛榉科,《诗义疏》说榛属于栗一类,古人因某些相似而混淆,不足为怪。②这是《周礼·天官·笾人》的郑玄注文,非《周礼》本文,原无注字,殿本《辑要》引有,据加。③榛,古亦作案,《说文》案,案实如小栗。从木,辛声。没有似梓的说法。但案字横写就变成了梓,从木辛也可以讹合为似梓。④见《诗经·邶风·简兮》,蓁作榛。邶风、鄘风可泛称为卫诗。⑤《御览》卷九七三榛引《诗义疏》与《要术》相同而稍简;又引有陆机《毛诗疏义》,则内容大不相同。《诗经·简兮》孔颖达疏引陆机《疏》,亦与《诗义疏》大异。《御览》二书并引,其自为二书甚明,陆机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绝不是佚名的《诗义疏》。而清儒总认为后者就是前者,段玉裁谓贾氏引《草木虫鱼疏》,皆谓之《诗义疏》,说得很确定。今人亦多承袭其说。胡立初批评为昧于考索,试就二书所记细作对比,亦属确评。又,树之榛栗是《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的一句。悉如李疑应作悉如栗,承上文牛李误书。⑥杼子:也叫橡子,即山毛榉科麻栎(Quercusacutissima)的果实。别名有栩、柞、栎。西晋崔豹《古今注》:杼实曰橡。⑦木蓼:未详。⑧牛李:鼠李科的鼠李(Rhamnusdavuriea)。⑨膏烛:将苇、麻茎、松木片之类缠扎成束,灌以植物或动物性油脂,或掺以植物种子等含油脂的耐燃物质,作成火炬式的烛,古称膏烛,也叫庭燎。⑩渔阳:郡名,治渔阳县。故治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辽:指辽河地区。代:郡名,治代县,在今河北蔚县。上党:已见上篇。

【译文】榛

《周礼》注说:榛像栗子,但果实小。

《说文》说:榛,像梓树(?),果实像小的栗子。

《诗经·邶风》的诗说:山中有蓁。《诗义疏》解释说:蓁是属于栗一类的。字也从木写作榛。有两种:一种,树的大小、枝叶都像栗树,果实形状像杼子,味道也像栗子,就是《诗经》所说栽种榛栗的榛。另一种,枝茎像木蓼,叶子颜色像牛李,树一丈多高;果壳里面完全像李(?),新鲜时有胡桃仁的味道,用来作膏烛很好,也可以吃。渔阳、辽、代、上党都很多。它的枝茎拿来烧火,或者点着当烛,明亮而没有烟。

榛的栽种方法和栗相同。

柰、林檎第三十九

《广雅》曰①:橏(zhǎn)、木奄(yǎn)、艹区(ōu),柰也。

《广志》曰②: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③,酒泉有赤柰④。西方例多柰,家以为脯,数十百斛以为蓄积,如收藏枣栗。魏明帝时⑤,诸王朝,夜赐冬成柰一奁⑥。陈思王《谢》曰⑦:柰以夏熟,今则冬生;物以非时为珍,恩以绝口为厚。诏曰③:此柰从凉州来⑨。

《晋宫阁簿》曰⑩:秋有白柰。

《西京杂记》曰:紫柰,绿柰。

别有素柰,朱柰。

《广志》曰:里琴,似赤柰。

【注释】①《广雅》,原作《广志》,误题。罗列各字指说同一事物,正是《广雅》的体例,事实上也正见于《广雅·释木》,文作:槽、木奄、艹区,榇也。故为改正。王念孙《广雅疏证》说此条与柰无关,四字指的都是死木,由于柰俗也写作榇,故误认死木的榇为果树的柰。惟《玉篇·木部》也有木奄,柰也的解释,如果《玉篇》采自《广雅》,则《广雅》原作柰也。②《广志》曰,原作又曰,由于上条已误题为《广志》,因此本条题作又日,其实本条才是《广志》文,今改正。此条《类聚》卷八六、《初学记》卷二八、《御览》卷九七○都有引到,详简不一。③张掖:郡名,治所在今甘肃张掖。④酒泉:郡名,治所在今甘肃酒泉。⑤魏明帝:曹,曹魏第二主,227~239年在位。曹植死于232年。⑥冬成柰,仅金抄如文,他本均作东城柰。据下文冬生及曹植称冬柰,故从金抄。又《类聚》卷八六引梁刘孝仪《谢始兴王赐柰启》称:子建畅其寒熟。寒熟亦即冬成。⑦《曹子建集》(《四部丛刊》本)卷八载有《谢赐柰表》,是:即夕殿中虎贲宣诏,赐臣等冬柰一奁……以下同《要术》,末后有非臣等所宜荷之。⑧《初学记》卷二八、《御览》卷九七。都引到此诏(有错字),并说道里既远,来转暖,故柰变色。⑨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⑩《晋宫阁簿》:《隋书·经籍志》不著录,各类书亦无引录,但另引有《晋宫阁名》、《晋宫阁记》等不少,当是同类之书,但原书已佚,无可查考。《御览》卷九七。引有《晋宫阁名》,是:华林园有白榇四百株。华林园在西晋都城洛阳。后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卷一景林寺条记载华林园有柰林。《西京杂记》记载是柰三,《要术》少白柰一种,可能因上项资料已有引到而省去。此条是贾氏掇举柰的不同名目。素柰有左思《蜀都赋》的素柰夏成(见《文选》卷四)。朱柰有《初学记》卷二八引孙楚《井赋》的沉黄李,浮朱柰。里琴,似赤柰,仅金抄如文;明抄等误作理琴以赤柰,遂使有人误解为用赤柰来理琴瑟。里琴或来禽都是林檎的异名,以必须是似,《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七一林檎引《广志》均作似。

【译文】《广雅》说:橏(zhǎn)、木奄(yǎn)、艹区(ōu),都是柰。

《广志》说: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各地大都产柰多,各家都作成柰脯,几十到百斛地积蓄着,像收藏干枣、栗子一样。

魏明帝时,各封王来朝见他,夜间每人赏赐了一匣冬成柰。陈思王曹植《谢赐柰表》说:柰是夏天成熟的,现在竟然冬天还新鲜的;像这样过了时令的东西才很珍贵,而陛下割舍着来赏赐,恩情更是隆厚。回答的诏书说:这柰是从凉州来的。

《晋宫阁簿》说:秋天有白柰。

《西京杂记》说:〔上林苑中〕有紫柰,绿柰。

另外还有素柰、朱柰。

《广志》说:里琴,像赤柰。

柰、林檎不种①,但栽之。种之虽生,而味不佳。

取栽如压桑法。此果根不浮秽,栽故难求,是以须压也。又法:于树旁数尺许掘坑,泄其根头,则生栽矣。凡树栽者,皆然矣。

栽如桃李法。

林檎树以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驳椎之,则饶子。

作柰耖法:拾烂柰,内瓮中,盆合口,勿令蝇入。六七日许,当大烂,以酒淹,痛抨之,令如粥状。下水,更抨,以罗漉去皮、子。良久,清澄,泻去汁,更下水,复抨如初,嗅看无臭气乃止。②泻去汁,置布于上,以灰饮汁,如作米粉法③。汁尽,刀丽刂④,大如梳掌,于日中曝干,研作末,便成。甜酸得所,芳香非常也。

作林檎耖法:林檎赤熟时,擘破,去子、心、艹带,日晒令干。或磨或捣,下细绢筛;粗者更磨捣,以细尽为限。以方寸匕投于梳水中,即成美浆。不去蒂则大苦,合子则不度夏,留心则大酸。若干噉者,以林檎耖一升,和米木忝二升⑤,味正调适。

作柰脯法:柰熟时,中破,曝干,即成矣。

【注释】①柰:即苹果。林檎:即沙果,也叫花红。《广志》的里琴,即林檎,古又名来禽。②此下疑有脱文,因为在瓮中吸去水分、割成薄片又拿出来很不方便,这时该倾倒在大盆中沉淀,做上项操作就很方便。下文说如作米粉法,卷五《种红蓝花栀子》作米粉法正是贮出淳汁,着大盆中,然后再澄清、去水、吸湿、刀割如梳(掌)。所以,这下面宜有贮出,着大盆中,清澄,被脱漏。③见卷五《种红蓝花栀子》作米粉法。④刀副,各本讹作刀郦或力丽刂、刀剔,《王氏农书·百谷谱七·柰林檎》引《要术》作刀副,是。⑤米耖,各本均作米面,米面不能生吃,《种枣》酸枣耖法有远行用和米耖,《种梅杏》杏李木忝法有及和米耖,据改。

【译文】柰和林檎都不用种子种,而只是用栽子栽。种的虽然也能成活生长,但果实的味道不好。取得栽子的方法,可以采用像桑枝一样的压条法。这两种果树近地面的侧根难得发生根蘖苗,所以天然的树栽难得,必须采用压条的方法取得树栽。还有一个取栽的方法:在离开树旁几尺的地方掘个坑下去,〔切断侧根〕,露出根头,〔促使伤口萌发不定芽〕,长成根蘖苗,就可以切取来作新栽了。凡是不易取栽的树,都可以采用这个办法。

移栽的方法和桃李一样。

林檎树在正月、二月里,用斧背花花驳驳地在树上槌打,会多结果实。

作柰耖的方法:拾得烂柰,放入瓮子里,用盆子把瓮口盖严,不要让苍蝇进去。六七天后,便会大烂,倒进酒去淹没着,用力搅拌抨击,让它成为稀粥那样。加水,再用力抨击,拿筛罗漉去果皮和籽子。过了很久,澄清之后,倒去上面的清汁,又加水,再像原先一样的抨击,一直到嗅着没有臭气才停手。〔然后倒出来在大盆里盛着,让它澄清〕。再倒去上面的清汁,用布盖在上面,〔布上〕加灰使吸去水液,像作米粉的做法。水液吸干了,用刀划成像梳把的薄片,在太阳底下晒干,研成粉末,便成功了。这种柰耖,甜酸合适,又很芳香,不是寻常的东西。

作林檎缈的方法:林檎红熟的时候,摘来劈破,去掉种子、果心和蒂,在太阳底下晒干。把它磨碎或捣碎,用细绢筛子筛下粉末;粗的再磨再捣,到全都弄成细粉为止。抄一方寸匕的粉末投入一碗水里,便成了好饮浆。不去掉果蒂味道太苦,连着种子不能过夏,留着果心太酸了。如果要吃干的,用一升林檎木忝,和上二升米缈,味道正合适。

作柰脯的方法:柰成熟时,拿来中半破开,晒干,便成功了。

种柿第四十

《说文》曰:柿①,赤实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