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齐民要术
47337200000015

第15章 齐民要术卷第一(10)

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邓展曰:九夫为井,三夫为屋,夫百亩,于古为十二顷。古百步为亩,汉时二百四十步为亩,古千二百亩,则得今五顷。用耦犁④: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màn)田亩一斛以上;师古曰:缦田,谓不为甽者也。缦,音莫干反。善者倍之。师古曰:善为酬者,又过缦田二斛以上也。

【注释】①代田:指甽和垄每年轮换着耕种,即今年的甽明年作成垄,而今年的垄明年作成甽,在土地利用上做到了用养结合。同时每次锄都要把垄土铲些下来,到盛夏时,垄铲平了,根部也壅深了,不但耐风耐旱,也为明年沟垄互换打好基础。这是我国土壤耕作法的独特创造。现在为西方国家所重视。②垅也,各本及《汉书》均同。《周礼·考工记·匠人》广尺深尺曰甽郑玄注:垅中日甽。虽然播种沟也可以称垅,但下文有垅尽而根深,自指高垅,则此处垅也应作垅中也才与《食货志》原文相贴切。③这里的亩是古代一百方步的长条亩,即宽一步(六尺)长一百步的长条面积。甽指播种沟,宽一尺,深也一尺,甽川与甽间的垄也是宽一尺。一亩横阔六尺,这样就有三条长酬和三条长垄,各长一百步,都伸到亩的末端。一夫百亩,所以一共有三百甽。④耦犁:解释不一,有认为是二人各牵一牛,一人扶犁,是一张犁;有认为是二牛各挽一犁,二人执犁,一人在前守牛,使并行前进;还有其他不同解释。《新唐书·南诏传》记载南诏地区犁耕法是:犁田用二牛三夫:前挽,中压,后驱。即两牛合犋共拉一犁,其架牛法为二牛抬杠式,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为了调节犁地的深浅,除前挽和后驱的两人外,还要有一人压辕。解放前后云南剑川白族(原南诏地区)和宁蒗纳西族仍残留这种牛耕法。这里两牛三人的耦犁法应与此相类似(《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172~173页)。

【译文】赵过任搜粟都尉。赵过能行代田的办法,就是将一亩地分成三甽,师古说:甽是垄〔沟〕,字也写作畎。甽和垄每年轮换,所以叫代田。师古说:代,就是更换。这是古代传下来的方法。

后稷开始作刚田,方法是:用两个耜作为一耦,师古说:一耦就是两个耜并排着耕。宽一尺深一尺叫做一甽,长度一直到亩的末端,一亩地开成三甽,一夫百亩,一共三百甽,作物就播种在甽里。师古说:播,就是散布。种,指谷物种子。苗长出三四片叶子时,稍稍耨一耨垄中的草,师古说:耨,就是锄。趁势把土隋些下来,壅附在苗根上。师古说:聩,就是把土铲些下来。音颓。所以那时的《诗》上说:或者芸,或者芋,那黍和稷长得多么茂盛。师古说:这是《诗经·小雅·甫田》的诗句。儗儗,形容茂盛的样子。芸音云。芋音子。儗音拟。芸是除草,芋是培土附在根上。就是说,苗稍稍长大之后,每次锄都要向根上培土。等到了盛暑,垄上的土铲下培平了,根也就壅得深了,师古说:比,音避。能(nài)受得住风和旱,师古说:能,读作耐字。所以能够儗儗然茂盛。

〔赵过的〕耕地、锄地和下种的田器,使用起来都比较方便而灵巧。大率十二个夫共有田一井一屋,把古亩折算成汉时的亩是五顷。邓展说:九个夫是一井,三个夫是一屋,每个夫一百亩,在古代一共是十二顷。古代一百方步为一亩,汉时二百四十方步为一亩,所以古代的一千二百亩,折算成汉亩是五顷。用耦犁,就是两头牛三个人相配合操作。一年的收成,往往一亩要比缦(man)田多收一斛以上;师古说:缦田,就是不作甽的普通田。善于作甽田的,收成还要加倍。师古说:善于作甽田的,每亩又比缦田多收二斛以上。

过使教田太常、三辅①。苏林曰:太常,主诸陵,有民,故亦课田种。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②,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③,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苏林曰:为法意状也。

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师古曰:趋,读日趣。趣,及也。泽,雨之润泽也。故平都令光④,教过以人挽犁。师古曰:挽,引也。音晚。过奏光以为丞⑤,教民相与庸挽犁。师古曰:庸,功也,言换功共作也。义亦与庸赁同。率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者十三亩。以故田多垦辟。

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蠕地,师古曰:离宫,别处之宫,非天子所常居也。蠕,余也。宫蠕地,谓外垣之内,内垣之外也。诸缘河蠕地,庙垣蠕地,其义皆同。守离宫卒,闲而无事,因令于蠕地为田也。蠕,音而缘反。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李奇曰:令,使也。命者,教也。令离宫卒,教其家,田公田也。韦昭曰:命,谓爵命者。命家,谓受爵命一爵为公士以上⑥,令得田公田,优之也。师古曰:令,立力成反。又教边郡及居延城⑦。韦昭曰:居延,张掖县也,时有田卒也。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⑧,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注释】①太常:官名,九卿之一,主管礼、乐、郊祀、庙祭、陵墓等事。②工巧奴:指有精良技术的官府手工业奴隶。他们又指导一般工奴和服劳役的人制造革新农具。从事:指办事的人,即委派管理工匠制作新田器的人,这里不是州郡的属官从事。大农:即大农令,汉武帝改名大司农,为中央最高级农官。③二千石:指太守。令:万户以上的县的首长。长:万户以下的县的首长。三老、力田:都是乡村基层有职掌的人,三老掌教化,力田督管种田。《汉书·文帝纪》:以户口率(比例)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④平都:县名。据《汉书·地理志》属并州上郡,在今陕北地区。光为名,其姓已无从查考。⑤丞:是佐贰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治粟内史有两丞,其属官太仓令、铁市长等也各有自己的丞官。治粟内史后改称大司农。搜粟都尉品秩稍低于大司农。大司农缺员,桑弘羊曾以搜粟都尉兼领大司农多年。赵过任搜粟都尉在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是接桑弘羊的差的。赵过推荐光任丞官,究竟是哪一级的丞官,无可推测,一般说,可能是任自己的副职。⑥公士:爵级名。汉承秦制,爵分为十二级,最低一级为公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⑦居延:西汉置县,故城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西汉为张掖都尉治所,魏晋为西海郡治所。韦昭是三国吴时人,他所说的张掖县,即指张掖都尉治所的居延县,非指今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县(隋代始改此名)。值得注意的是,赵过推行代田新法有一套合理的过程:先在天子不常住的离宫空闲地上作对比试验,取得比不采用代田法的田亩每亩增产一斛以上的好成果后,再在京畿三辅地区的公田上,使有爵命的人家作重点示范耕种,然后再推广到边郡和居延城,使屯田军士耕种。其特点,推广新技术是稳步前进,不是一哄而起,并且都在政府的官兵内进行,没有硬推行到民间去。人们在看准了代田法确实是能增产的革新好办法之后,便不推广而自然推广了。这不,不久内地三辅、太常以及河东、弘农郡的民都认为很便利而自然推广了吗?尤其可注意的是:新法的操作技术,必须有人学习、示范和传授(原文以一个状字概括),赵过是先使县令、长以至乡里中掌教化的三老、种田能手的力田和老农等都接受新农器,学好耕地、下种、培养禾苗的操作新技术,然后才各自传播到基层的农民中去,向广大地区推广开来。其中县令长的培训是关键,必须自己懂行,才能有效地领导教导三老、老农等,从而获得推广的实效。⑧河东、弘农:均汉郡名。河东郡有今山西西南隅地区。弘农郡有今河南西部跨陕西东南一隅地区。二郡均与三辅毗邻,新法都是由三辅传播过来的。

【译文】赵过使人把这种耕种方法教给太常和三辅的农民。苏林说:太常,主管皇家陵墓,其地有农民,所以也要督促他们学习耕种的方法。大农设置工巧奴和从事,制作耕田新器具。二干石派县的令、长、三老、力田,以及乡间善于种田的老农,都接受这种新农器,学习耕地、下种和育养禾苗的新技术。苏林说:学习新法的操作技术。

农民有的苦于缺少耕牛,没法趋泽及时耕作。师古说:趋,读作趣字。趣,就是赶上。泽,就是雨水的润泽。原任平都县令叫光的,教赵过用人力来挽犁。师古说:挽,就是牵引。音晚。赵过奏请上面任命光为丞,叫农民互相换庸来挽犁。师古说:庸,就是功,是说换功来完成这个工作。意思也和一方佣作一方出钱的关系一样。通常人多的,一天可以耕三十亩田,人少的耕十三亩。因此,田亩就垦辟得多了。

赵过先叫守离宫的士兵,在离宫的蠕地上种田作试验。师古说:离宫是别一处的宫殿,不是皇帝正常居住的地方。壖,是空余的地方。离宫的蠕地,就是外围墙之内,内围墙之外的空地。其他像河边蠕地,庙墙内蠕地,意思都是一样。守离宫的士兵,闲着没有事做,所以叫他们在空蠕地上种田。结果,收得的谷,都比外边的田一亩多收一斛以上。再令命家种三辅的公田。李奇说:令是使的意思,命是教的意思。就是说,使守离宫的士兵,教给他们家里的人耕种公田。韦昭说:命,是说有爵命的人。命家,指受有一级公士以上的爵命的人家,允许他们可以耕种公田,以示优待。师古说:令,音玲。然后又教边疆的郡和居延城。韦昭说:居延,是张掖县,当时驻有屯田军士。从这以后,边塞城邑、河东、弘农,以及三辅、太常的农民,都觉得代田法很便利,用的劳力少,而得的谷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