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有助宝宝需求的87个信息
47336900000079

第79章 孩子发烧慎打针

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烧时都立即去医院给孩子打退烧针,请医生迅速把体温降下来。有些孩子打了退烧针后确实体温暂时下降了,但不久又上升了,有的孩子还出现副作用。

肌肉注射退烧针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目前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含氨基比林成分),这类药物副作用大,易发生虚脱甚至休克,也可出现过敏性皮疹,如荨麻疹、渗出性红斑、剥脱性皮炎等;严重的还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另外,此类药物肌肉注射局部刺激较大,会引起臀部肌肉损伤,产生臀肌萎缩或麻痹及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儿童对打针也非常恐惧。因此,孩子发烧时打退烧针要慎重。

什么情况下给患儿解热治疗呢?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当息儿肛门温度39℃以上或腋下温度38.5℃,且有烦躁不安的状况时,应及时给患儿解热治疗。如果儿童患有肺炎、心力衰竭、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脏病,及5岁以下有发热抽风史,即使不到39℃,也应给予解热治疗。

进行解热治疗时,首先应选择非药物治疗,如多饮水,少穿些衣服,或少盖些被子,夏天应将室温降至25℃左右,确保儿童处于凉爽且觉得不寒冷的环境中。研究证明,在患儿发热至38~41℃时,用酒精或冷、温水擦浴降温是不科学的,这样做违反了生理的发热调节机制,可引起患儿颤抖,加重肺炎或其他疾病。

有效的解热治疗是口服解热药降温。目前认为,最安全、有效且适合家庭使用的是对乙酰氨基酚,该药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对胃肠道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及凝血机制无影响,口服吸收迅速而安全,口服后30~60分钟血中浓度达高峰,30分钟后产生退热作用,可持续4小时。

专家支招

为发烧的患儿打退烧针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观察效果,如出汗淋漓。应多喝淡盐水以防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