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茶道与酒文化(时尚生活指南)
47335700000076

第76章 酒文化与名人(7)

第三步,酒助不韦,实现其献美之谋。不韦在赵国经商时,娶邯郸美女赵姬为妾。这时她已怀孕两个月。不韦心想,若将赵姬嫁于子楚,并生得一子,便是我的骨肉。如果他继承王位,那赢氏的天下岂不是可由吕氏接代了吗!于是他又设宴款待子楚。待饮酒至半醉之际。不韦说:我新纳一小妾,能歌善舞,何不令她出来助兴呢!于是唤早在门外待命的赵姬而至。子楚看到赵姬轻盈的体态和妖艳的舞姿,顿时心迷神乱,就假装喝醉地说:“我孤身一人,甚感寂寞,若能得赵姬为妻,则足慰平生之愿。”当即请求不韦将赵姬让给他,并对天发誓:如能继任王位,必立她为后,决不反悔。不韦就此顺水推舟,成全了子楚,其实这正是不韦为子楚设下的陷阱,要的就是他主动上钩。

第四步,酒助吕不韦完成带子楚逃离赵国的计划。随着秦、赵两国战争的日益升级,在战争中吃了大亏的赵国想杀死子楚以报复秦国。不韦感到,若子楚再不及早回秦,则夜长梦多,万一有所闪失,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这时,赵国已加强了对子楚的监管,但不韦仍保持足够的自信心,用三百金贿赂南门守将,又送一百金给公孙乾,用重金打通了各种关节为子楚逃离赵境作了充分准备。最后,不韦认为最终要“摆平”公孙乾,还得用酒。就设夜宴请公孙乾喝酒,将其一杯接一杯地灌得烂醉如泥;又给左右将士吃肉喝酒,使他们个个醉饱安眠。不韦这才趁着夜幕,带着子楚和赵姬直奔秦国,见到了秦昭襄王,后又至咸阳见到太子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至此,不韦的全盘计划才算基本完成。

华阳夫人的“枕头风”也果然有效。安国君一登上王位,就封子楚为太子。安国君在位不到一年就驾崩了,子楚就此登上了王位。他果然没有食言,让吕不韦出任丞相,封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并立赵姬为王后。吕不韦就此名利俱获、显赫一时。

而赵姬在到秦国的次年真的生了一个男孩,取名赢政,后来嗣为秦王,他就是那个兼并六国而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在这个故事中,酒确实在吕不韦的整个计划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十一、荆轲酒后刺秦王

荆轲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他虽然常与燕国的酒徒在一起喝酒,但其性格深沉,且较好学。

燕太子丹欣赏荆轲的人品,曾待他为上宾,后又封其为上卿。

有一天,丹对荆轲说:“现秦国南征楚国,北伐赵国,若赵国被攻破,则必危及燕国。而弱小的燕国,到时即使倾举所有的兵力,也是难以抵挡秦军的。我想,若有一位勇士,带着丰厚的礼品去见秦王,因他生性贪婪,一定会被打动而答应我们的条件的;若他不答应,则将其当即刺死,可使秦国大乱而保燕国的安全。我认为舍你无他人也。”荆轲听了,没有立即同意,在丹的再三恳求下才答应下来。并说:“樊将军是从秦国逃到燕国的,秦王正以黄金千斤、封邑万家之赏欲得其人头;另外,燕国的督亢,是块富饶之地。我若携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谒见秦王,则大事可成。”丹听了后,因不忍对樊将军下手而表示沉默。于是,荆轲就亲自至樊家,向樊陈述利害得失。樊为报秦灭族之仇并感燕知遇之恩,当即自刎献出了自己的头颅。

燕国又以百金向赵人徐夫人购取一把极为锋利的匕首,并用毒药淬之,由荆轲带着副手秦舞阳及礼品等准备赴秦。

临行前,丹在易水之边大摆酒席,为荆轲饯行。君臣等均庄重地身穿白衣、头戴白帽到场。酒过三巡后,荆轲的挚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众人听了那哀怨而雄壮的歌声,个个眼睛瞪圆、怒发冲冠。歌罢,荆轲等立即登车而去,始终不回头一次。

荆轲等到了咸阳,先向秦王奉上樊於期的头颅,秦王看了深信不疑。但当荆轲再献上督亢的地图时,却不料露出了匕首。“图穷匕首现”的典故,本就出于此。于是荆轲临危不惧,机智地迅速一手抓起匕首,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并威胁他答应将侵占燕国的领土归还燕国。秦王见状大惊,奋力扯断衣袖狼狈而逃。这时,秦王的御医举起药罐掷向荆轲,就在荆轲挥手挡开药罐之际,秦王乘机拔剑砍伤了荆轲的腿。荆轲仍举起匕首,奋力投身秦王,却碰在铜柱上,没有击中秦王。于是,秦王又用剑刺伤了荆轲。至此,荆轲自知事告失败,就蹲坐地上大骂秦王:“事情没有成功,是因为我要活捉你,逼你归还燕国的领土来回报太子。”于是,秦王的卫士就一起上来将荆轲杀了。

十二、刘邦归故里酒酣而歌

刘邦年轻时在泗水(今江苏沛县东)当亭长期间就爱喝酒,经常到酒店赊酒,喝醉了就在地上睡觉。

有一次,他为县里押送一批农夫去骊山服刑,途中不断有人逃走。他想:如此下去,到了目的地怎么好交代呢!到了丰邑西边的湖沼地带,他停下来喝酒,晚上对农夫们说:“诸位都走吧,我也打算逃走。”但还是有十几个农夫不愿意走而跟着他。刘邦喝得酒气冲天,当晚抄小路通过了湖沼地带后,派在前面引路的人回来报告说:“有条大蛇挡住了去路,我们还是回去吧!”刘邦醉意浓重地说:“好汉行路,有什么可害怕的!”于是赶上前去拔剑将大蛇斩为两段。又走了几里路,他最终因酒性发作倒地而睡。这就是刘邦酒醉斩白蛇的故事。

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义时,刘邦就在沛县起兵响应,称为沛公。当时辅佐他的有萧何、曹参、樊哙、张良、韩信等文官武将。秦朝很快被推翻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大封诸候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之地。不久,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5年之久的争夺战,于公元前202年战胜项羽,建立西汉王朝,登上皇帝之位。

7年后,刘邦平息英布叛乱,荣归故里,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并挑选120名儿童,教他们唱歌。酒酣之际,刘邦击着筑,唱起自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如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让儿童们也跟着学唱。席间,刘邦又跳了舞蹈,并感慨伤怀地流了几行热泪后对在场的人说:远游的人,总是思念着故乡的。我虽建都于关中,但我日夜思乡,即使千秋万岁后,我的魂魄还是要回来的。所以我把沛县作为汤沐邑,免除全县百姓的徭役,让他们世世代代不受此苦。乡亲们听了,非常高兴,就天天陪刘邦痛饮美酒。就这样连续了十多天,在刘邦要回去时,乡亲们还执意挽留。临别前,全城的人都给刘邦送酒,刘邦就叫人搭起帐篷,又与大家痛饮了三天后,众人才为刘邦送行。这就是“高祖还乡”和高祖酒酣高唱气势磅礴的“大风歌”的故事。这与项羽饮酒悲歌“霸王别姬”的故事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是历史的一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不同境况下饮酒时的心情和状况。

十三、汉代“酒令大如军令”

汉初,吕后为人阴毒,以邀韩信赴宴为名诱杀韩信。后其子孝惠帝即位,她掌握政权,惠帝死后,临朝称制,分封吕氏亲属为王侯。有一次,吕后与吕氏诸王侯宴饮,让刘章做“觥录事”,即“酒监”。刘章宣称要以军法行酒令,吕后应允。饮不多久,有一王微醉而拔脚离席,刘章急迫上去,拔剑将其杀了,回来报告吕后:“有亡酒一人,臣谨行军法斩之。”吕后大惊失色,但答应过以军法行酒令,故眼见娘家人被杀也不便发作。这就是后来酒宴上常说的“酒令大如军令”的由来。

刘章是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即刘邦的孙子。他不满吕后专政、诸吕擅权,就利用饮宴中作“酒监”之机,以军法行酒令,当场诛杀逃席的吕党。其机智和胆略超于常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古时的酒令并非是一纸空文和一句空话。但上述的特例也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之间争权夺利斗争的残酷性。吕后一死,刘章就与周勃、陈平等诛灭诸吕叛乱,首先斩杀吕产,立下头功。文帝二年,刘章被立为城阳王。

十四、“圣人”与酒的来历

曹操爱饮酒,年轻时曾将家乡的酿酒技术整理成《九酝法》呈汉家皇帝,后来写下的《杜康酒诗》更为千古名篇。但他当丞相后,为节粮和防“酒害”曾下过“禁酒令”。然而,有人说他的酒法不严。有一次,尚书侍朗徐邈违令在家喝得大醉,他知道后也并不治罪。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徐氏正在家中狂饮时,正好曹操派人传唤徐氏去议政,他因躲闪不及,就仗着酒劲向来人说:“请回禀丞相,臣正与圣人议事,不得工夫。”来人一听“圣人”在此,也没敢再问究竟是哪位圣人,便糊里糊涂地回报去了。曹操听后,也没追问此圣人为何许人也。只是事后,徐氏与友人谈起这事经过时说道:“想不到‘圣人’二字竟救了我的命。”这样,人们才知道原来“圣人”就是指酒。此后“圣人”也就成了酒的戏称。

1935年3月15日,红军长征中路过茅台镇,饮酒之余,个别战士用酒来擦身,周恩来批评说:“真是糟蹋‘圣人’。”

十五、青梅煮酒论英雄

所谓“青梅煮酒”,并不是把青梅与酒煮着喝。“煮酒”是以酿造方法命名的一类酒,即将原料与曲混合后置于钵中加盖,放进水锅,以微火、水浴加温,使之恒温发酵成低度的酿造酒。青梅则为佐饮之果。也有人解释为饮酒之处在许昌九曲河畔青梅亭,“煮酒”是指将酒用热水烫温了再喝。

东汉末年的公元196年,吕布打败了刘备,攻占了他的地盘。刘备只得带着关羽、张飞投靠曹操。曹操的谋士程煜劝告曹操赶快杀了刘备,以免后患无穷。曹操当然也知道刘备绝非等闲之辈,但一则怕杀一人而有失天下人心,二则还想争取刘备,考察一下刘备究竟有何野心。刘备也为防不测而采取韬光养晦之计,装着忙于在后园种菜、浇灌。

一日,曹操看到枝头梅子青青,又正值“煮酒”发酵成熟之时,就叫人把刘备请来,“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处境维艰的刘备,因生怕自己酒后失言而招来横祸,所以表现得十分谨慎,与曹操的心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席间,曹操以“共论天下英雄”为题,以探测刘备之“心”。曹操问刘备:谁应称为当代之英雄?刘备佯装糊涂,先后列举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风云人物,但均被曹操一一否定。曹操认为那些人虽有权势,但均不堪称英雄。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并据此而断言:“今天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刘备万万没有料到,曹操居然一语道破了自己的志向和计策,以为自己酒后失言,致使曹操识破了天机,一时吓得竟然把手里的筷子失落在地。好在当时正“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就以“闻雷而惊”为借口,掩饰刚才的失态,骗过了一代袅雄曹操。后来,刘备终于借机逃离曹操,以后又依附于袁绍、刘表。后采用诸葛亮“联孙拒曹”之策,大败曹操于赤壁。旋又夺取益州和汉中,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建元章武。但次年即在吴蜀夷陵大战中大败,不久就病死,只当了两年皇帝。

曹操与刘备之间以酒试才、惧酒匿才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传诵。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就有这样一首诗:“绿满园林春已终,二人对坐论英雄。玉盘堆积青梅满,金斝飘香煮酒浓。”

十六、孙权“以酒试才”

孙权也很注意以酒试才,而且“以酒求教”。举两个例子如下:

有位名叫费袆的臣子,平时很少说话,孙权就“别酌好酒”给他喝,等到他将醉而未醉时,才乘机“问以国事,并论当世之务”(见《三国志·费袆传》)。

孙权见名将鲁肃在饮宴中欲言又抑,就等到宴罢众人辞去之后,独留鲁肃“合榻对饮,密请教”。数杯之后,鲁肃就详陈时务了。他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能卒除,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变,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后来,鲁肃代替周瑜统领全军,也以饮酒考察吕蒙的才略。在将醉而未醉时,与吕蒙畅论时事。鲁肃听罢,去除了原来对他的轻视态度,并拍着吕蒙的肩背赞叹道:吕子明啊,我原来不知道你的才略竟如此宏大!

其实,以酒试才的做法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有人采用了。

十七、以酒拜师、求教的故事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尊字的最早意思是设“酉”,即“酒”以祭(见《金文诂林》)。可见尊师、拜师、求教在古代往往是与酒密切相连的。

例如在西汉时,王式为昌邑王刘髆的老师,但刘髆不大听从老师的教导,所以即位后游戏无度,荒淫有加,仅27天就被废掉了,王式也因而受到了处分。可是后来在唐生和褚生应博士弟子选时,却“颂礼甚严”、“诵说”、“有法”,颇得朝臣赏识。人们问其老师是谁,他们说是王式。于是大家便向汉宣帝刘询上奏,刘询也就下诏封王式为“博士”。王式得到诏令后来到京城,住在“舍”(类似于现在的招待所)里,诸大夫、博士闻讯,纷纷“共持酒、肉劳士,皆注意高仰之”(见《汉书》卷八十八)。“高仰”是非常尊敬之意,而礼敬老师则离不开酒和肉。

西汉还有个刘菜,曾跟从杨雄“作奇字”。但他家境贫寒而又嗜酒,所以有人就携酒肴跟着他学习。到了唐代,人们对老师的礼敬更有了明确的说法,那就是归崇敬建议实行的“教授法”,酒则成了不可少的礼品之一。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