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茶道与酒文化(时尚生活指南)
47335700000056

第56章 酒史与酒中极品(13)

众所周知,酒是越久越醇,泸州老窖拥有独一无二的酿酒资源,公司决定大力推广,以达到提升企业形象和实现公司利润上升的双赢目标,推出了“国窖”1573和“百年老窖”这两个拳头产品,同时大幅度提升主导产品特曲、头曲等系列酒的价格。与茅台、五粮液相比,泸州老窖同样具有“醇香浓郁、清冽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的特点。泸州老窖大幅提价,将使产品进入良性价格体系,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品位。

5.古井贡酒

古井集团的所在地安徽省毫州市(古称谯)古井镇,过去称减店集,古名减王店。关于“古井贡酒”的传说,在当地民间流传着许多生动、有趣、美丽的故事。

一说:道教始祖李耳,即今天国内外人们所称的老子,2300年前在减店以杖划地成沟,仙杖所画,地涌仙泉,故减店之水能酿名酒。如今这条“柱杖沟”距离古井集团二里多远,沟内有水,清澈可见游鱼。

二说:东汉末年曹操在毫州为汉献帝选妃,献帝见一村姑骑在土墙上,不悦。那村姑原是真人不露相的“清风仙子”,未被献帝选中。她知道献帝昏庸,汉室将倾,遂盛妆而现出绝伦美色,微笑着投入古井之中,自此井水甘美无比。

再传:减地一姓陶女子8岁父母双亡,只得跟着哥嫂采桑喂蚕。一天忽听杀声四起,原来有一将军被人追赶,遂把将军用辘轳筲藏在井中。被救的将军后来把陶女接到宫中,封为减王后,齐心合力治理国家。再后来,减王死了,陶女的泪水把坟地冲成一口井,这口井里的水就像奶汁一样芳香浓郁,后人便取水造酒

又传:一千多年以前,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派大军攻打谯郡,北魏独孤将军奉命出城迎战,两军对垒,厮杀甚烈,独孤将军终因寡不敌众而兵败阵亡。死前,将金锏长戟投入井中。这一带为盐碱地,水味苦涩,只有投戟之井,水质清冽甘爽、矿物质丰富,用来酿酒,酒体饱满、窖香浓郁。

传说与神话弥漫在古井这块神秘的土地上。正是这块风水宝地孕育了醇厚甘爽的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产于安徽省毫县古井贡酒厂,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名酒。古井贡酒酒液清澈透明如水晶一般,香气纯净如幽兰之美,倒入杯中黏稠挂杯,属于浓香酒,但风格独特、酒味醇和、浓郁甘润、回味悠长,余香经久不息,酒度为60°—62°,适量饮用有健胃、祛劳、活血、焕神之功效。

毫县在汉代被称为“谯陵”,是东汉曹操的家乡。据史志记载,曹操曾用“九投法”酿出了有名的“九酿春酒”(九酝酒),并为此上书汉家皇室,说明毫县是古老的产名酒的地方。公元420—589年,中国分裂为南北两个王朝,毫县地处军事要地,据《毫县志》记载:南朝梁武帝萧衍中大通四年(公元532年)率军攻取谯城(毫县),北魏守将独孤守疆拒侵,激愤而死。后有人在战地附近修了一座独孤将军庙,并在庙周围掘了20眼井。后因年深日久,大部分井被淤塞,仅存4眼,毫县一带土质盐碱,水味苦涩。唯其中有一眼井,水质甜美、适宜饮用,并能酿出香醇美酒。1000多年来,人们都取这古井之水为酿酒之水,酿成的酒遂以“古井酒”为名。后地名改为咸阳让,又发展成咸阳集。咸、减相讹而成“减店集”,减店集所产的酒也称为“减酒”。民间也流传着“胡芹减酒宴佳宾”的佳话。胡芹是胡襄城(在减店西北约35公里,属河南省)所产的芹菜,这芹菜棵高肥大、无渣,是特产品。佳肴美酒自然是宜于宴请佳宾了,这说明减店集产名酒在当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减酒”也就是古井酒。自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起,在明、清两代均被列为进献皇室的贡品,故又得“古井贡酒”之名。

古井贡酒原料选用淮北平原生产的上等高粱,以小麦、大麦、豌豆为曲,科学酿制而成,并以自己的优美风格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评酒专家一致认为:“古井贡酒的色、香、味都属上乘,不愧为我国古老的名酒之复生。”

古井贡酒在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四届全国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国家名酒。

6.全兴大曲

全兴大曲酒是我国的名酒之一,历史悠久、别有风韵、为人称道。早在秦代,四川酿酒兴盛,有佳酿“清酒”。西晋左思《蜀都赋》云:“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宾,金垒中坐,肴隔四陈,觞以清。”形容当时饮酒的状况。

传说成都城南有一条锦江,又名府河。江南岸有一家叫锦江的作坊,挖了一口水质好、旱不涸、涝不溢的井,大家都叫它“薛涛井”,寓有酒美人更美、幽情缠绵之意。

薛涛出生宦门,才情很高,幼随父到成都,父早逝,沦为妓女。她住在望江楼下,门前有清泉一眼,常汲水磨墨,写字吟诗,积成诗笺。后有人取水酿酒,名扬四方。薛涛去世后,人们在附近修了望江公园,园中有吟诗楼,有楹联,下旬为“天地间多少韵事,对此名笺旨酒,半江明月放酣歌”。其中“旨酒”,即指用薛门前井水用酿成的美酒。

成都在四川盆地中心,古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农业兴盛,自古以来在酿酒方面一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载:公元前秦惠文王、秦昭王时(公元前316—251年),当时蜀和巴郡地方酿酒极为普遍,有佳酿“清酒”。到了秦汉以后,酿酒、饮酒之风极为盛行。唐代成都产酒业进一步发展,有关文献记载很多。唐代闻名于世的大诗人杜甫曾有“酒忆郫筒不同洁”的诗句。郫筒酒是产于成都郊区的名酒。

全兴大曲酒产于四川成都市酒厂,其前身之一是全兴老号。据文献记载:全兴老号酒坊建于清朝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生产的酒名即为全兴大曲酒,由于酒质佳美,独具风格,在四川省内外都有很好的声誉,因而至今沿用其名。全兴大曲酒酒液无色、清澈透明、醇香浓郁、和顺回甜、味净。饮者称道:“此酒的曲香、醇和、味净最为显著,举杯即能感到它的特殊风韵,风格极为突出。”酒度58°—60°,但醇而不烈。

全兴大曲酒以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制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在酿造工艺上有一套传统的操作方法,其特点是:发酵用陈年老窖,发酵期长达60天之久,达到了“窖热糟醇”(酯化充分)的要求;蒸酒时,掐头去尾(头导酒稀释后回窖发酵),中流酒还要经过品尝鉴定,验质分级,然后再勾兑,加浆,分窖分坛入库贮存,库存1年以上才包装出厂供应市场。可见全兴大曲酒的清香、醇和、干净的独特品质是来之不易的。

7.剑南春

剑南春酒产于四川省绵竹酒厂,是我国历史名酒之一,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唐代时人们将酒命名为“春”,绵竹又位于剑山之南,故名“剑南春”。绵竹酿酒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625年),有剑南道烧春之名,据唐人所著书中记载:“酒则有荥阳之土窖春剑南之烧春。”“剑南之烧春”就是绵竹产的名酒。“好酒之地必有好水”,同样,绵竹也有很多关于水的传说:

(1)玉妃溪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绵竹有一个美女,当她还是婴儿时,父母双亡,她被遗弃在一小溪旁。鹿堂山的母梅花鹿用乳汁把她养大。蜀王将女孩纳为王妃,赐名玉妃。不久,玉妃病死,蜀王将玉妃厚葬于成都武丹山。有一年,绵竹大旱,河床干裂,禾苗焦枯。玉妃被家乡父老哀号之声惊醒,飞回绵竹,将头戴用四百颗珍珠镶成的凤冠抛向大地,顿时化作400眼泉,解救了家乡困境,泉水用于酿酒,酒美。至今,玉妃溪和400眼清泉仍在绵竹土地上。

(2)诸葛井的传说

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双双战死绵竹,到元代,绵竹人思复汉业,将他们父子的骸骨迁葬于城西。众百姓纷纷掘土垒茔,所掘土质特好,一夜之间成清泉一口,水清澈甘甜、微有香气,大家便称为“诸葛井”。用井水酿酒,成为绵竹酒中珍品,据说这就是声震九州的绵竹大曲。

剑南春酒液无色透明、芳香浓郁、醇和甘甜、清冽净爽、余香悠长,并有独特的“曲酒香味”,是浓香型白酒。酒度有60°和52°两种规格。评酒家认为,此酒有芳、冽、醇、甘四大特点。

据唐李肇著的《国史补》中记述,“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窖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唐代在剑南山脉以南设道,绵竹是剑南道辖区内的一个大县。素有“七十二洞天福地”之称,地处天府之国的西北边缘。唐代绵竹县产的酒是很有名的,剑南烧春为皇帝专享的贡品。相传青年时期的李白曾在绵竹“解貂赎酒”,留下了“士解金貂,价重洛阳”的佳话,说明了当地酒身价之名贵。北宋时一代诗人名家苏轼曾作诗《蜜酒歌》,有“三月开翁香满城”的赞誉,可见北宋时期绵竹酿酒已以酒质的醇酽著称于世。

在明末清初之时,剑南春的前身——绵竹大曲酒已远近闻名。绵竹大曲最早是由“朱天益醉坊”(坊主朱煜,陕西三原县人)酿制,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清白,状若清露。”乾隆年间,清著名文士李调元自述:“天下名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在他编篡的《函海》中说:“绵生清露大曲,酒是也,夏清暑、冬御寒,能止呕吐,除湿及山岚瘅气。”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1951年成立了地方国营绵竹酒厂,绵竹大曲酒不但产量逐年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生产不断发展。1958年绵竹酒厂在原来大曲酒的传统酿造工艺基础上,通过技术革新,进一步改进工艺和调整原料,酿出了超越原来大曲酒品质的新产品,正式命名为“剑南春”酒。

剑南春是以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和小麦五种粮食为原料,用小麦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在酿制过程中采用了红糟盖顶、回沙发酵、去头折尾、蒸熟糠、低温发酵、双轮底发酵、精心勾兑等新工艺,其配料精巧、操作精细,因而成品酒质优异、香醇突出、风味悦人。一经问世,即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人们赞美它是千年名酒的新生,并写诗赞道:“香飘剑南春送明,李白在世当忘归。”

剑南春酒除选料精良、麦曲优质、工艺先进外,另一个特点就是优良的水源。《绵竹县志》写道:“惟西南城外一线泉脉可酿此酒。”其中尤以诸葛井的水为佳,清花亮色、味甜爽口。过去私人酒坊都设在这一带,现在绵竹酒厂仍建在这里。源源不断的甘甜美水,孕育着一批批“剑南春”名酒的诞生。

8.董酒

董酒酒液晶莹透明、香气扑鼻,具有独特的香气,饮时甘美清爽、满口醇香、风味优美别致,在我国白酒香型中独树一帜。它属于兼香型,这是由于其香气优雅独特,饮时兼有大曲、小曲两类酒的风格。

董酒也是我国的名酒,大约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于贵州省遵义市郊董公寺附近的酒坊,老百姓习惯地把它称为“董酒”。董酒用大小两种酒曲酿造,工艺操作过程不同于众酒,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醇和、甘甜,别有一种风味,因此深受饮酒者的喜爱。

而且,董酒的热量高。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原料好,生产工艺特殊。董酒是以优良的糯高粱为主要原料,用大曲(即麦曲)和小曲(即米曲)为糖化发酵剂,并且配有多种中草药精心酿制而成的。大曲中加入藏红花、桂皮、当归、虫草等40多种珍贵药材;小曲中加入的中草药更多,达90种以上。再加上当地山泉甘美、水质洁净,这样酿造出来的董酒就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董酒的发酵池与其他白酒不同,窖泥系用白灰、白泥与洋桃藤泡汁拌和而成。红粱下窖稻壳盖顶,香糟具有一种沁人肺腑的醇香。

董酒独特的工艺操作是:先用糯高粱以小曲酒酿造法取得小曲酒,再用小曲酒串蒸董酒香糟以取得董酒(这个工序也叫串香或翻烤)。董酒香糟是用小曲酒糟、董酒糟(串蒸过酒的酒糟)、董酒香糟(未串蒸过董酒的糟)三者混合后,加入大曲在地窖内长期发酵(半年以上)。新产的董酒经鉴定后分级贮存,1年以后再勾兑包装出厂。

董酒的独特风格:一是用小曲酒串蒸大曲酒,因而使董酒既具有大曲酒的浓香,又具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甘甜的特点,在我国的白酒中独成一型;二是董酒的下窖发酵是用酒糟再发酵,发酵时间较长,酸度偏高,窖底香持久,回味中微含爽口的酸味;三是大曲、小曲中都配入品种繁多的珍贵中药材,酒味略带使人心旷神怡的药材香。这一切经常使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茅台型的酱香,也不同于泸州老窖特曲型的浓香和汾酒型的清香,而是介于清、浓之间,所以有人称它为兼香型。就是指清香、浓香特征兼而有之,成为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一种香型,人们也称之为“董香型”,成为四大香型白酒中兼香型的代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