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茶道与酒文化(时尚生活指南)
47335700000041

第41章 茶的保健功能与原理(1)

古人对茶的保健功能的认识

安神除烦唐代陆羽撰的《茶经》中称茶能“涤烦”;《神农食经》(托名,佚,引自《茶经》)称茶能“悦志”;五代蜀毛文锡撰的《茶谱》中茶能“益思”;宋代苏轼撰的《东坡杂记》中称茶能“除烦”;元代忽思慧撰的《饮膳正要》中称茶能“清神”;明。代李时珍撰的《本草纲目》称茶能“使人神思闺爽”;清代王孟英撰的《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清心神”。此外,还有称茶能“破孤闷”、“疗小儿无故惊厥”等的。

清头明目宋代虞载撰的《古今合璧事类外集》称茶能“理头痛”;宋代周去非撰的《岭外代答》称茶能“愈头风”;明代吴瑞撰的《日用本草》称茶能“止头痛”;清代王好古撰的《汤液本草》称茶能“清头目”;清代黄官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头目不清”。此外,还有称茶能治“脑痛”、“治头痛”的。古籍中专门讲茶能明目的很多,如唐代陆羽撰的《茶经》称茶能治“目涩”,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明目”;清代沈李龙撰的《食物本草会纂》称茶“清于目”,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火伤目疾”等,都谈到茶与明目有关。

提神醒睡如晋代张华撰的《博物志》、唐代苏敬撰的《新修本草》、清代张路撰的《本经逢源》,以及《桐君录》(托名,佚,引自《太平御览》,分别称茶能“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寐”和“令人不眠”;唐代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五代蜀毛文锡撰的《茶谱》、清代曹慈山撰的《老老恒言》,分别称茶能“少睡”、“睡少”和“不睡”;明代李士材撰的《本草图解》称茶能“醒睡眠”;清代王孟英撰的《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醒睡”。此外,还有说茶能“除好睡”、“破睡”等的。

下气消食唐代孟诜撰的《食疗本草》称茶能“下气”;唐代孟诜撰的《食疗本草》、宋代虞载撰的《古今合璧事类外集》、明代缪希雍撰的《本草经疏》和王圻撰的《三才图会》分别称茶能“消食”、“消宿食”、“消饮食”和“消积食”;清代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食积不化”、“养脾,食饱最宜”等。

醒酒解酒三国魏张揖撰的《广雅》称茶能“醒酒”;宋代杨士瀛撰的《仁斋直指方》称茶能“解酒食之毒”;明代李士材撰的《本草图解》称茶能治“酒毒”:清代沈李龙撰的《食物本草会纂》称茶是“醉饱后饮数杯最宜”。

利水通便唐代陈藏奋撰的《本草拾遗》、孙思邈撰的《千金翼方》分别称茶能“利水”和“利小便”;唐代孟诜撰的《食疗本草》称茶能“利大肠”;清代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刮肠通泄”。此外,还有茶能治“二便不利”、“利大小肠”之说。

祛风解表五代蜀毛文锡撰的《茶谱》称茶能“疗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茶能“轻汗发而肌骨清”;清代屈大均撰的《广东新语》称茶能“祛风湿”,刘靖撰的《片刻余闲集》称茶能治“小儿痘疹不出”。此外,还有称茶能“发轻汗”,治“四脚烦、百节不舒”等的。

生津止渴《神农食经》称茶能“止渴”;唐代李肇撰的《唐国吏补》称茶能“疗渴”,孙思邈撰的《千金翼方》称茶能治“热渴”;清代王孟英撰的《随息居饮食谱》桶;茶能“解渴”,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清胃生津”,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消渴不止”,沈李龙撰的《食物本草会纂》称茶能“止渴生津液”。此外,还有茶能“润喉”,治“烦渴”、“作渴”之说。

清肺去痰唐代孟诜撰的《食疗本草》称茶能“解痰”,苏敬撰的《新修本草》称茶能“去痰”;元代忽思慧撰的《饮膳正要》称茶能“去痰热”;明代李时珍撰的《本草纲目》称茶能“吐风热痰涎”;清代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涤痰清肺”,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入肺清痰”,张璐撰的《本经逢源》称茶能“消痰”。此外,还有称茶能“除痰”、“解痰”、“逐痰”、“化痰”,以及茶能治“痰热昏睡”、“痰涎不清”等的。

去腻减肥唐代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去人脂”;宋代苏轼撰的《东坡杂记》称茶能“去腻”;明代李士材撰的《本草图解》称茶能“解炙博毒”;清代曹慈山撰的《老老恒言》称茶能“解肥浓”,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解油腻、牛羊毒”。此外,还有称茶能“久食令人瘦”等的。

清热解毒唐代孟诜撰的《食疗本草》清代张璐撰的《本茶“久服,能令升举”之说。

其他功效古人对茶叶功效的认识,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提到茶叶其他一些营养与药理功效,如宋代苏轼的《格物粗谈》称茶“烧烟可辟蚊”;明代李时珍的《木草纲目》称“浓茶能令人吐”;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消膨胀”,张璐的《本经逢原》称茶能“开郁利气”等。

茶的保健成分

迄今为止,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已经鉴定的就有300多明代李叫珍的《本草纲目》称茶能“轻汗发而肌骨清”;清代屈大均撰的《广东新语》称茶能“祛风湿”,刘靖撰的《片刻余闲集》称茶能治“小儿痘疹不出”。此外,还有称茶能“发轻汗”,治“四脚烦,百节不舒”等的。

生津止渴《神农食经》称茶能“止渴”;唐代李肇撰的《唐国史补》称茶能“疗渴”,孙思邈撰的《千金翼方》称茶能治“热渴”,清代王孟英撰的《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解渴”,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清胃生津”,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冶“消渴不止”,沈李龙撰的《食物本草会纂》称茶能“止渴生津液”。此外,还有茶能“润喉”,治“烦渴”、“作渴”之说。

清肺去痰唐代孟诜撰的《食疗本草》称茶能“解痰”,苏敬撰的《新修本草》称茶能“去痰”;元代忽思慧撰的《饮膳正要》称茶能“去痰热”;明代李时珍撰的《本草纲目》称茶能“吐风热痰涎”;清代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涤痰清肺”,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入肺清痰”,张璐撰的《本经逢源》称茶能“消痰”。此外,还有称茶能“除痰”、“解痰”、“逐痰”、“化痰”,以及茶能治“痰热昏睡”、“痰涎不清”等的。

去腻减肥唐代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去人脂”;宋代苏轼撰的《东坡杂记》称茶能“去腻”;明代李士材撰的《本草图解》称茶能“解炙博毒”;清代曹慈山撰的《老老恒言》称茶能“解肥浓”,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解油腻、牛羊毒”。此外,还有称茶能“久食令人瘦”等的。

清热解毒唐代孟诜撰的《食疗本草》清代张璐撰的《本经逢源》分别称茶能“去热”和“降火”;唐代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破热气,除瘴气”;宋代宋士瀛的《仁斋直指方》、陈承撰的《本草别说》称茶能“消暑”;清代黄宫绣撰的《本经求真》称茶能“清热解毒”;刘献庭撰的《广阳杂记》称茶能“除胃热之病”。此外,还有茶能“清热降火”、“涤热”、“泻热”、“疗热症”、“治伤暑”之说。

疗疮治瘘《枕中方》佚,引自《茶经》)称茶能“疗积年瘘”;明代缪希雍撰的《本草经疏》称茶能治“瘘疮”,李中立撰的《本草原始》称茶能“搽小儿诸疮”等。

治痢止泄宋代陈承撰的《本草别说》称茶能“治痢”;明代吴瑞撰的《日用本草》称茶能“治热毒赤白痢”;清代黄宫绣撰的《本经求真》称茶能“血痢”,张璐撰的《本草逢源》称茶能“止痢”等。

涤齿坚齿宋代苏轼撰的《东坡杂记》称茶能使牙齿“坚密”;元代李治的《敬斋古今注》称茶能使牙齿“固利”;明代钱椿年的《茶谱》称茶能“救饥”;清代张英的《饭有十二合说》称茶能“涤齿颊”等。

疗饥生精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称茶能使人“有力”;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称茶能“固肌换骨”;明代朱棣的《救荒本草》称茶能“救饥”;清代屈大钧的《广东新浯》称茶能“疗饥”。此外,还有茶能“轻身换骨”、“治疲劳性精神衰弱症”、“羽化”之说。

养生益寿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称茶能“祛宿疾,当眼前无疾”;明代程用宾的《茶录》称茶能“抖擞精神,病魔敛迹”;清代俞洵庆的《荷廊笔记》称茶能“养生益”。此外,还有茶“久服,能令升举”之说。

其他功效古人对茶叶功效的认识,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提到茶叶其他一些营养与药理功效,如宋代苏轼的《格物粗谈》称茶“烧烟可辟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浓茶能令人吐”;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消膨胀”,张璐的《本经逢原》称茶能“开郁利气”等。

茶的保健成分种,其中有的是与人体健康有关的营养成分,有的则是与防病治病有关的药效成分,而更多的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保健成分。下面,只是为了阐述的方便,将茶叶中含量较多,与人体关系较密切的几种保健成分,分别叙述如下。

维生素类物质茶叶中的维生素,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茶叶中的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很丰富,主要有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因为它们能溶解于茶汤,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与人们的关系也最密切。茶叶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生长发育也很重要,只是因为难溶于茶汤,故通过饮茶无法为人体所利用,如采用茶食的形式,这一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茶叶所含的众多维生素类物质中,含量最高。一般来说,每100克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为100—500毫克,尤其是优质绿茶,含量大多在200毫克以上,比等量的苹果、橘子、菠萝所含还多。从营养角度而言,喝绿茶比喝红茶好,这是因为绿茶的维生素C含量通常比红茶高。近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表明,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促使脂肪氧化,排出胆固醇,从而增加微血管的致密性,减少其渗透性和脆性,能防治由血压升高而引起的动脉硬化。维生素C还参与人体内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解毒作用,提高人体对工业化学毒物(如重金属)及放射性伤害的抵御能力,从而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所以说茶能解毒、防辐射,是“电视饮料”,道理就在于此。维生素C还有抑制最终致癌物的形成和抗拒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经常饮茶还能促讲创口俞合,防治出血痒等。医学界认为,成人每天的维生素C需要量为60毫克左右,这样,一个人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每天饮3至4杯茶,就可以基本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了。

此外,茶中还含有肌醇、维生素D6、维生素B12等。

茶叶中维生素B1的功效是维持人体神经、心脏和消化系统的正常机能,促进糖代谢,有助于防治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和胃功能障碍等。维生素B2被认为在一般膳食中最为缺乏,而茶叶中的含量却相当高,它比大米高20倍,比大豆高5倍,比瓜果高20倍,因此,经常饮茶,可以补充维生素B2的不足。维生素B2参与人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对维持眼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还能用来治疗结膜炎、角膜炎、舌炎、口炎、脂溶性皮炎等。维生素B3,是一种复杂的有机酸,具有抗脂肪肝的功能,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因维生素B5,缺乏而引起的毛发脱落、皮肤炎、肾上腺病变等。维生素B5,在茶叶中的含量较多,它对防治癞皮病有较好的功效。此外,茶叶中的维生素B11能预防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有利于改善人体造血功能;肌醇对治疗肝炎、肝硬化、胆固醇高等有重要作用。

茶叶中还含有不少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K、维生素E等,它们对人体健康都很重要,只是通过饮用方式难以为人体吸收利用了。例如,对人体抗衰老有重要作用的维生素E,每100克茶叶中含量达50到70毫克。又如维生素K有很好的止血作用;茶叶中的维生素A原(即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胡萝卜还高,对此,人们可以通过以茶掺食,制成茶食品、茶菜肴等方法,由饮茶改为吃茶。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

茶叶中各种维生素的含量,一般说来,绿茶多于乌龙茶,乌龙茶多于红茶。对同类茶叶而言,高级茶多于低级茶;就不同季节的茶叶而论,则春茶多于夏、秋茶。

氨基酸类物质据测定,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通常为2—5%,虽然含量不算高,但种类很多,仅游离氨基酸就有25种之多。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而且这种氨基酸是茶叶所特有的。其次是人体所必需的赖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缬氨酸。此外,还有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丝氨酸等。所有这些氨基酸,对人体生理功能都有重要的作用。如苏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能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茶氨酸有扩张血管、松弛支气管和平滑肌,以及强心利尿的作用。亮氨酸和组氨酸有促进人体细胞再生、加速伤口愈合的功能,谷氨酸和精氨酸能降低血氨,治疗肝昏迷。蛋氨酸能调整脂肪代谢,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色氨酸对人体大脑的神经传递有重要作用。

总之,茶叶中的多种氨基酸,大多是人体代谢机能不可缺少的,有的还是人体无法合成的,需要通过包括茶在内的饮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