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茶道与酒文化(时尚生活指南)
47335700000021

第21章 茶技溯源(1)

中篇茶技中篇茶技

有人说,茶乃上苍对我中华民族的厚赐。

几千年前,我们的神农氏就已发现茶树,尝过茶叶。连他也未曾想到,在他的身后,茶文化的蔓延已超出了他发现茶时救人治病的基本目的,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在悠久的历史中,茶的清香和高雅与中华民族的个性相结合,成为刻划“中国”的重要形象。

“茶”的由来

神农氏发现茶树,只是鉴别、断定茶有药效而已;真正使茶成为“国饮”的却是数千年来难以数计的无名氏的不断栽培、更新、繁衍,由嚼青叶,而发明为采叶焙制;由采叶焙制,而改良为煎烹饮啜。如此这般发明再发明,改良再改良,从而使得这一深具民族性的饮料,能流传千古而为世人所饮用。

茶在作物学上是特用作物之嗜好品类,在植物学上是种子植物,为常绿灌木。我国南方是主要的茶叶产区,品种也十分丰富。

茶古作“荼”或“荼”。茶圣陆羽曾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木贾),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又据神农本草:“苦荼,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可见古时茶字在古书上的称谓及意义不尽相同,为便于考究,列举如下:

荼:《诗经·国风)中《谷风》写道:“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就是现在的茶,古人叫做苦菜;康熙字典云:“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荼有数种,惟(木贾),苦荼之字的茶,即今之茶。”可知“荼”字为古代“茶”字的借用字。

(木贾):“(木贾)”是茶的另一用字,《尔雅》云:“(木贾),苦茶。”晋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叶冬生,可作羹饮,今呼早采为茶,晚条为茗,又日薜,蜀人称为苦茶。”这种记载,据史学家的意见,认为是最可靠的记录,也是较合理的说法。

荈:汉杨雄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歹荈;蜀人饮茶最早,荈字为茶之俗名。”

茗:茗为古代茶的另一名称。《晏子春秋》云:“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可见在公元前五百年“茗”作为食用的例子。《桐君采药录》:“西阳、武昌、卢江、晋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多取其叶。”南宋鲍令晖《香茗赋》颂:“茶为芳茗”。所以,至今多沿用“茗”字代“茶”。

荈:荈字代茶,首见于汉司马相如《凡将篇》:“荈诧”。吴志韦曜传:“吴王孙皓密赐茶荈以代酒。”孙楚歌:“姜、桂、茶、(卤监)出巴蜀。”晋郭璞认为“荈”系“茗”的别名。

水厄:唐温庭筠《采延录》:“晋时王潆好茶,人过辄饮之,士大夫甚以为苦,每欲候,潆云:今日有水厄。”《洛阳伽蓝记》载:“魏彭城王勰见刘镐慕王肃之风,专习茗饮,渭镐曰:卿好苍头水厄,不好王侯八珍,如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效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可知在南北朝时,“水厄”二字已成为“茶”的有名代用语。

毖卢:卢世《南北堂书抄》引裴渊《南诲记》云:西平出睾卢,茗之别名。叶大而味涩,南人以为饮。”《辞源》:“鎍卢系本名,叶大,味苦涩,似茗而非,南越茶难致,煎此代饮。”在这里,鎍卢或为茶的别称,或是茶的代用饮料,不一而是。

苦菜:《诗经》:“堇茶如饴,皆苦菜也。”许慎《说文》:“茶,苦菜也。梁陶弘景以荼作苦茶也。”唐颜师古《匡误正俗·苦茶篇》:“《神农本草经》中,苦菜名荼草,治疗疾病:功效极多,陶弘景误当为茗,茗岂有此效乎。”从此以后人们才知道茶与苦菜是两种东西。

由此可知,“茶”不专指茶树上的茶来说。直到陆羽《茶经》问世,人们将数种不同意义的“荼”减去一画,成为含一种意义的“茶”字;所以自中唐以后,一般学者受陆羽的影响,将“荼”改写为“茶”了。

茶史的变迁

从上文可知:是中国人最早发现了茶。

有种种史料显示,在西汉时有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喝茶了。如汉宣帝时代,王褒写过一篇《僮约》(买卖奴隶的契约文书)的韵文,其中谈到他从寡妇杨惠家中买进一位仆役叫“便了”,规定“便了”应该做到的几件事:除了炒菜、煮饭之外,还须“武阳买荼”。当然,在汉代是没有“茶”字的;但是“武阳买茶”的武阳,今为四川省成都市西南的彭山县,为唐时蜀道,而剑南就是著名的茶叶产地。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王褒派仆役从驻守的益州到老远的武阳去买当地的特产——茶,来待客或自享,是说得通的。

由上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汉代已经流行喝茶了。

自东汉末年,局势混乱,群雄并起,最后魏(洛阳)、蜀(四川)、吴(南京)三分天下;而吴国在扬子江下游,因接近茶叶的产地,盛行喝茶的习惯。

据《三国·吴志·韦曜传》:“孙皓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曜饮不过二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从这件事看来,孙皓(吴国第四代国王乌程侯)把茶赏赐给韦曜,作为酒的代用品,如此“以茶代酒”则是不争的事实。

到了西晋,张载在《登成都楼》一诗中有一句:“芳茶六种清凉冠”;孙楚在所作的歌上也提到“茶舜巴蜀出”。这些可与汉王褒在“僮约”上所说的,印证在四川地方,仅表示扬子江流域是中国茶叶的原产地,而且可推定中国人喝茶是从四川省的下流推广到各地去的。

至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晋书》上记载:谢安会利用茶果招待客人;桓温在宴会的时候,经常利用茶果招待宾客。由此可以认定当时用茶果招待普通的客人,已经是一定的规矩了。

南朝因为接近茶叶产地的关系,饮茶更加昔及,几近“日常茶饭事”。

《洛阳伽蓝记》上记载:“齐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后与魏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对曰: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为奴。彭城王谓肃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人因号茗饮为酪奴。”

故事是这样的:至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从南朝归顺的人增多,其中有一位叫王肃的儒者,不喜欢北方风味的羊肉、酪浆,而喜好鲫鱼羹,口渴的时候就喝一点茗汁(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肃渐渐习惯了北方的口味。

有一次,他和孝文帝在宴会时,吃很多的羊肉,也喝了不少的酪浆,于是孝文帝就问王肃说:“中国饮食方面,羊肉和鱼羹、茗改和酪浆哪一种较好呢?”王肃就回答孝文帝说:“羊为陆产之最,鱼是水族之长,虽然所好有不同,不能不说是珍品啊!但以味道来说,就有优劣的分别。羊可比为春秋时的齐、鲁大国,鱼可比为邾、莒小国,唯茗就不能做为酪的奴隶了。”孝文帝不禁大笑,因此称茶为“酪奴”;而喝茶的风气也渐渐的传播到西北一带了。因此茶也有了酪奴这样一个别名。

到了唐代,茶叶已经十分普及,因其味甘而香,能振奋精神,而大受欢迎。唐玄宗时有一位名叫封演的进土,在《封氏见闻记》上说:“玄宗开元中,泰山灵严寺之降魔大师普及禅教,当他坐禅时,只喝点茶。于是一般人争相仿效,都把茶当作饮料用,遂成风俗。”嗣后从山东传到唐代国都长安,而长安城内开设茶馆者,不问道俗,凡是付钱的都可以饮用;至于茶叶的来源,都从江淮一带用车船运过去,种类繁多。

此外,《杜阳杂编》载有唐文宗常请学士们进入内廷,研讨经义典籍,下令宫女准备茶饮赐茶学士。由上二例可知,在唐朝,不管是朝廷文武百官,或是贩夫走卒,茶是普遍的饮料了。正如陆羽《茶经》六之饮上有一段:“茶随时代之不同而使用日广,世俗浸润,国钥盛行,两都、荆州、渝州诸地,已成每家之饮。”

茶税是从唐代开始;至宋代则将茶税改称茶课,宋史《食货志》云:“自唐建中时,始有茶禁、上下规利垂二百年:”又宋史记载:“程之邵主管茶马,市马至万匹得茶课四百万纸。”

宋朝的茶,朝廷已想国营,并且用茶来控制敌人,不使茶来资敌;同时为了要维持财政,所以实施茶叶专卖。北宋因要防备辽、西夏、金的侵略,在边疆驻扎很多军队,于是就派商人负责运送军粮,作为补偿,并交给他们贩卖茶叶的特权。

在宋、元之后,中国人所饮用的茶,固形茶是最通行的;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代以后,认为固形茶是奢侈浪费。已经失去茶的真味,同时要人民节省劳力,于是废止末茶(使固形茶成为粉末),而鼓励人民喝一种连茶叶的煎茶。这一种从固形茶到煎茶的大变化,使得中间茶书的根底发生动摇,但随着煎茶的普及,关于茶的知识的需求也显著提高。

从明代开始,设有茶政,正式管理以茶易马的互市,这种机构称为“茶司马”,是政府正式设立的管理茶政的机构,可见茶在当时已占据明朝军事与对外贸易的重要地位。

到了清代,仍继续执管茶政的“茶马司”。因宋以后到清代,中国内地与蒙古、西藏、新疆等地的民族需要茶食,国内军队也需要良马,所以称为“茶马司”。

清代伊始,就废弃一切禁令,允许自由种植茶叶,或设捐统收,或遇卡抽厘,以讫于民国的茶政。从此可看出:当时茶已成为人民不可缺少的主要饮料,所以才视之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茶经历过儿沉几浮,但它在逐渐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主要饮料,并且早巳超出止渴的范畴,渗透进中华文化之中,衍尘出门类繁杂的文学与艺术之花。茶对国人的意义,可谓重极一如果被舶来品咖啡和可乐代替,实在是民族文化的损失,所以谈谈品茶的艺术,增进品茶情趣,进而推广茶叶的销路,争取商业利益,确实是除了体会饮茶高雅情致外,最值得提倡的一件事。

茶艺与茶道的传播

茶是中国的特产;从品茗中领略人生真趣,亦源干中国。经过了世世代代的流传,中国人早已将品茶列入生活中的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生活方式的入侵,牛奶代替了豆浆,面包取代了烧饼油条,而醇淡的茶香也渐有被浓烈的咖啡取代之势。

其实茶与咖啡各有特色,咖啡固然香醇热烈,然茶秉天地至清之气,却能让人在繁杂的尘世中获得片刻清闲。因止我们先概略地介绍一些有关茶道与茶艺的说法,期望能借此重新燃起你对它的关切与热爱。

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及意境。最早出现关于“茶道”记载者为《封氏闻见记》中的“因鸿渐之论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鸿渐就是有名的茶学专家陆羽。

由于陆羽的大力提倡,喝茶之道在唐宋时已非常盛行日本在此时派了许多留学生到中国,当时被称为“遣唐使”他们在留学的过程中,把茶的一切带回了日本。日本天平元年(公元729年)武圣天皇召僧侣涌经后,赠予从我国输入的“团茶”。这是日本引进我国“茶道”最早且最可信的记载。

至延厝24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侣最澄来我国研习侈学,归国之时带回茶籽,种于比歌山之麓,此为现今日本最古老的茶园。

平安朝初期,因为日本贵族、憎侣及文人之间模仿我国文化,所以数茶之风也开始盛行。建久(公元1191年)及建仁二年(公元1202年)荣西禅师来华留学两次,带回了茶种及“抹茶”的制法,并且将学习的心得写成《敷茶养生记》一书,又将我国百丈禅师的《百丈清规》传入日本,作为他们行“茶礼”的蓝本;于是日本饮茶之风才算是彻底风行,僧侣们利用“茶会”来修身养性、布道弘法:上流社会成立“茶会”名曰“茶数寄”,民间成立了“茶寄合”以联谊误乐。

15世纪时奈良村田的珠光氏综合了“茶数寄”与“茶寄合”,再吸收我国儒家、佛教文化的优点,倡导“奠茶奠汤”、“一味同心”的精神,并用日本自制的陶瓷为茶具,创立了日本独特的“茶道”。

武野绍鸥再继承珠光的遗志,将“茶道”加以简化改革,茶室也由“书院式”改成了“草庵式”,使茶道能更大众化。后来武到将此学传给千利休。他深深了解中、日禅师创“茶礼”、行“茶道”的精义,并贯通了我国古代的“清静怡情”和“百丈清规”的真谛,树立了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和敬清寂”。

因为日本的沿袭,“茶道”几乎成了日本品茗之道的代称。中国对此则惯称“茶艺”,偏重于生活艺术上的享用。一般而言,将茶当做解渴饮料时,为“喝茶”,如细细品味,将其当做生活的艺术时,称为“品茗”,若再探究茶叶品质、冲泡的技术、茶具的鉴赏、品茶的环境及茶在人际间的关系,那就进入“茶艺”的境界了。

国学大师林荆南先生曾以“美健性伦”四个字表达我国的茶艺精神:

美:为美律。治茶时态度必须从容,并且连贯而下,能显示幽雅的旋律美,造成最好的气氛。

健:健康是治茶之大本。凡是变质的茶叶及不沽的水均不可饮用。

性:茶的妙用之一在于能“养性”。我们在品茗时,能由清趣中培养灵泉,持之以恒还可以了悟禅理,实为修身最佳之法。

伦:茶可做为和睦。人际关系的桥梁,古时有臣进贡茶以事君,也有君赐茶以爱臣。就今日观点而言,茶能使朋友之间畅谈更深,也可使亲人在饮茶之间促进彼此更浓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