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针炙与按摩
47334600000006

第6章 中医基础理论(5)

(2)主水: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肾病失其主水功能,就不能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水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肺气肃降,则水下流而归于肾,肾的蒸腾气化,利用三焦通道,输送到全身。这是水液由体外摄取以后在体内升降的大致过程。水有清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清中有浊,浊中有清。上升于肺之水,为气为清,清中之清者,由肺输至皮毛;清中之浊者,从三焦决渎下行以达于肾,归肾之水液为浊,浊中之浊者,由膀胱排出体外;浊中之清者,再经三焦气化上升至肺,复由肺化水下降至肾。如此循环,多余的水分在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下,化为汗、气、尿液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因此,肾主水的功能失常,则可出现小便异常,或尿少、尿闭;或尿多,遗尿,尿崩,甚或水肿。

(3)主纳气:纳,即固摄、受纳之意,指肾有摄纳肺所吸人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之纳气,是保证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它保持了呼吸的深度。《类证治裁·喘证》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因此,肾主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平和。肾不纳气,则呼吸表浅,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

2.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恐:惊恐属肾。《素问·举痛论》曰:“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即人受到惊吓时,上焦的气机闭塞不通,迫走于下焦,致下焦胀满,甚至遗尿。

(2)在液为唾:唾即口津,唾液中较稠厚者称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因此,多唾或久唾易耗损肾中精气。

(3)在体为骨,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肾主骨生髓,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肾生骨髓,髓藏于骨腔,以充养骨骼。肾精不足,骨髓空虚,则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老人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症。

髓,有骨髓、脊髓、脑髓之分,但均为肾中精气所化生。因此,肾中精气的盛衰,不仅影响骨的生长和发育.,也会影响脊髓和脑髓的充盈和发育。肾又为作强之官,指动作轻劲有力,精巧灵敏。故肾精充沛,精盈髓足,就精神健旺,灵敏多智,筋骨强劲,动作有力。反之,肾亏精虚髓少,就腰背酸楚,骨软无力,精神疲惫,头昏健忘。

“齿为骨之余”,牙齿的生长与脱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

头发之营养,来源于血,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但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气,故头发为肾之华。头发的生长状态,是肾气盛衰的反映。青壮年肾气充盛,其发光泽;老年人肾气渐衰,其发花白而易于脱落。若见人未老而发枯,早脱,早白者,应与肾精不足和血虚有关。

(4)在窍为耳及前后二阴:耳为听觉器官,与肾精的盈亏有密切关系。《灵枢·脉度》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故肾精充足,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强;反之,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则听力减退,或见耳鸣、耳聋。

二阴,即前阴(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前者是排尿、生殖的器官,后者是排泄粪便的通道。小便的异常,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而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损,又会出现阳虚便秘或阳虚泄泻;肾的封藏失司,则可见久泻滑脱。

二、六腑

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总其生理功能为受纳并腐熟水谷,输出化物,传导糟粕,疏通水道,运利水津,盛精汁等,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排泄有关。

(一)胆

胆附于肝,内藏精汁,其经脉络肝,《难经·四十九难》云:“胆在肝之短叶间,盛精汁三合。”因胆中贮有精汁,故称其为“中精之府”。胆中精汁为清净之汁,与其它传化之腑所盛之浊质不同,故又称其为’“中清之腑”。由于胆具有藏精的特点,所以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若胆汁排泄不畅,影响消化,则见胁下胀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若胆汁上逆,则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外溢,则可见黄疸。

胆性刚直而豪壮果断,《灵枢·灵兰秘典论》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二)胃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其经脉络脾,胃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贲门名上脘,幽门部又名下脘,上脘与下脘之间名为中脘,三部统称胃脘。饮食从口而人,经过食道,容纳于胃。胃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受纳、腐熟水谷,故称之为“太仓”、“水谷之海”。凡饮食不节、不洁,饥饱失常,或冷热不当,都会影响胃的正常功能。胃气以和降为顺,即通利下降,若胃气不降反逆上,就会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三)小肠

小肠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接,其经脉络心。小肠与大肠相接处名为阑门。水谷经过胃的腐熟作用之后.通过幽门,下注于小肠。小肠受胃中水谷,进行细致的消化和分清泌浊。清者为津液,浊者为糟粕。清者经吸收后转输各脏腑组织器官,终则渗于膀胱;浊者通过阑门,下注于大肠。即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是与尿量的多寡有关。若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四)大肠

大肠位于腹脘之中,包括回肠和直肠,回肠上接阑门,下接直肠,直肠下端为肛门(魄门)。其经脉络肺。由小肠下注的糟粕,经大肠吸收其中水分,使之变化为成形的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故大肠为传送糟粕的通道。因大肠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糟粕传至大肠,就能使之成形。若大肠虚寒,不能吸收水分,则有肠鸣腹痛,大便溏泄等症;反之,大肠实热,耗伤水液过度,则有大便秘结之证。

(五)膀胱

膀胱位于下腹部,其经脉络肾。膀胱的功能主要是藏津液和贮存、排泄尿液。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中的小便为气化过程中的产物,与汗同为津液所化,故膀胱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膀胱的功能正常,水液废料才能不断地排泄体外,体内的水液,也才能不断地运行输布。因此,小便与津液常互相影响。如果津液缺乏,则小便不利;反之,小便过多,也会丧失津液。

(六)三焦

三焦是上、中、下焦的合称,分属胸腹,是水谷出人的通道,总司人身的气化活动,具有疏通水道的作用。在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它是一个重要的器官,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维持三焦生理功能的主要在于元气和胃气。元气处于命门,为先天真火,三焦与命门一气相通,所以三焦主少阳相火。三焦导引命门元气和胃气分布于周身,一齐促进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

主持诸气,疏通水道,是三焦的总的功能。但三焦分上、中、下,即相当中脘为中焦,中焦以上为上焦,以下为下焦,各有特点。

1.上焦主受纳水谷,并敷布水谷之气至全身以温养肌肤、骨节、通调腠理。《灵枢·决气篇》“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2.中焦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使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传输以化生营气。

3.下焦泌别清浊,排泄糟粕和尿液,其气主下行。

由此可见,上、中、下三焦包括了主受纳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输送营养,排泄废料等功用。三焦的功用,关系着整个人体的气化功能,所以《中藏经》云:“三焦通,则内外上下左右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宣上导下,莫大于此者也。”

三、形体与官窍

形体,即五体:皮、肉、筋、骨、脉;官窍,即耳、目、鼻、口、齿、舌、咽喉、前阴和肛门。形体和官窍通过经络与内在脏腑相联系,并同脏腑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的关系。

(一)形体

五脏与形体之间,有特定的相对应的联系。

1.皮又称皮肤,覆盖人体表面,皮肤上有毛发、汗孔等。皮肤具有防止外邪入侵,调节人体津液代谢与体温,并有一定的辅助呼吸的作用。皮肤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和十二经脉也有广泛的联系。

(1)皮肤的生理功能

①防御外邪:皮肤是人体表面最大的保护器官,是防御外邪的主要屏障,外来致病因素首先侵犯皮肤。若皮肤致密,则邪不能人,因而不能致病;若皮肤疏缓,卫气不足,则邪气可乘虚而入,引起疾病。

②调节津液代谢:汗为津液所化生,出汗是津液排泄的途径之一,皮肤腠理疏缓,汗孔开,则汗出多;反之,则汗出少。因此,皮腠的疏密,调节着津液的排泄。若调节失当,汗出过多,则损伤津液,甚至引起津液不足。

③调节体温:人体的温煦,多赖卫气的作用。卫阳大部分存在于津液中。若感受外邪,汗孔闭,汗不出,卫阳亦不得出,故郁而发热,采用解表发汗药,使汗孔开,汗得外泄,阳气随之外散,发热乃退,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但汗出太多,会致阳气随津液而脱,出现阳虚,甚至大汗亡阳。

④辅助呼吸:呼吸主要是肺的功能,肺合皮毛,汗孔的开合也可起辅助呼吸的作用,故又称其为气门。

(2)皮肤与肺的关系

①肺输布精气,充养皮肤:肺将水谷精微布散到皮毛,使皮肤滋润,毫毛光泽。若肺气虚,则皮毛憔悴。

②肺宣发卫气,外达皮肤:气充于皮肉,主要有三种作用:温养皮肤;协助皮肤抵御外邪;控制汗孔之开合。若肺虚卫气不充,则病人肤冷畏寒,汗出较多,且抵抗力差,容易感受外邪而致病。若外邪犯肺,肺失宣发,则皮内之卫气亦不得外达。使毛孔闭塞而无汗。所以宣发肺气的药,往往能起到发汗的作用。

③皮肤感邪,常内传人肺:皮肤受寒,每易出现流涕,喷嚏,咳嗽等肺经的症状。

(3)皮肤与经络的关系:按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将皮肤分为十二部分,每条经脉濡养一部分皮肤,称为十二皮部。如果哪一条经络发生病变,就会从其分布的皮部反映出来。

(4)腠理:腠理,即肌肉和皮肤的纹理。腠,指肌肉的纹理,又称肌腠,即肌纤维间的空隙;理,指皮肤的纹理,即皮肤之间的缝隙。腠理与三焦相通,三焦中的元气和津液向外流人腠理,以濡养肌肤,并保持着人体内外气液不断交流。腠理的疏密会影响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腠理又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

2.肉即肌肉,有保护内脏、抵御外邪和进行运动的功能。

(1)肌肉的结构与功能:肌肉居皮下,附着于骨骼关节。其生理功能有:

①保护内脏:肉分布在内脏和筋骨的外围,起着保护作用。尤其在胸腹部,内藏人体主要之脏腑;而保护这些脏腑的主要屏障就是该部的肌肉。

②抵御外邪:肌肉与皮肤的纹理合称腠理,是外邪人侵人体的门户。卫气充足,则腠理致密,故邪不得侵入,若腠理疏缓,则外感病邪易于乘虚而人。

③进行运动:中医提到机体运动时,即强调筋骨,又不忽视肌肉的作用。肌肉壮实,运动能力就强;反之,若气血不足,筋骨与肌肉失养,则运动无力,甚至肌肉痿软,四肢不用。

(2)肌肉与脾的关系

①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脾主身之肌肉,

②肉病日久可内传及脾:肌肉的病变,长期不愈,再重复感邪,则可内传人脾,导致脾的病变。

3.筋包括肌腱、韧带和筋膜。筋有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保护内脏等功能。在五脏当中,筋和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并和十二经脉有广泛的联系。

(1)筋的结构和功能: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全身的筋按其所分属的经脉分为手足三阴三阳,称十二经筋,其主要生理功能有:

①连接和约束骨节:筋附着于骨骼上,把骨骼连接起来。在骨与骨的连接处,由筋加以包裹约束,形成关节,保证了肢体的运动。

②主持运动:人体的关节之所以能屈伸能俯仰,运动自如,主要依靠筋的收缩和弛张。

③保护内脏:筋和骨、肉、皮共同组成躯壳,内盛五脏六腑,具有保护内脏防其损伤的作用。

(2)筋与肝的关系

①肝之气血可以养筋:《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即肝所获得的精气,都会布散到筋,发挥濡养作用。若肝之气血不足,筋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就会发生病变。

②肝病及筋引起诸筋病变:《素问·痿论》云:“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③筋病及肝:筋病日久,将内传于肝,引起肝病。

(3)筋与经络的关系:全身的筋,按十二经脉的分布,分为十二部分,每一部分接受一条经脉气血的滋养,该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该部的筋当中,使这一部位筋成为该经脉的“经筋”。

4.骨骨构成人体的支架,人体是由许多脆骨与硬骨加上筋肉连接,而构成全部骨骼支架的。脆骨,是一种较软的骨质;硬骨,即骨质坚硬,支持力强的骨体。骨具有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和进行运动的功能。骨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1)骨的结构与功能:骨内有腔隙,内藏骨髓,故称“骨者髓之府”。由二块或二块以上的骨连接起来,使其保持活动机能的机关叫关节。骨骼由关节互相连接组成骨骼系统。骨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①支撑人体:如人背面正中的项骨(颈椎)、背骨(胸椎)、腰骨(腰椎)和尻骨(骶椎与尾骨)由脊筋连接起来,形成支撑人体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