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地理
4733000000039

第39章 伟大的丹麦人

每当我的叔叔遇到什么麻烦事,他就会大吼他的口头禅:“斯卡格拉克,卡特加特!”这两个词听上去蛮吓人的。但其实,这是两个海峡的名字,是丹麦北部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两个海峡的名字。卡特加特的意思是“猫的喉咙”,而斯卡格拉克的意思是“斯卡格的喉咙”。

丹麦的国土由两大块构成。一块就是德国上面那个像大拇指一样的半岛。这个半岛叫作日德兰半岛,这里曾经生活着一支叫作朱特人的日耳曼民族。另一块是一个小一点的半岛,在日德兰半岛的东边,叫作西兰岛。西兰岛的意思是“海之岛”。在西兰岛上,有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哥本哈根的意思是“商人的港口”,因为从北海到波罗的海的商船,一直以来都把哥本哈根当作一个停靠点。不过,现在来到哥本哈根的船没有以前多了。因为有了基尔运河之后,就没有必要穿过斯卡格拉克和卡特加特海峡往来北海同波罗的海了。哥本哈根是丹麦的唯一一座大城市。除此之外,丹麦再没有别的大型城市了。

你也许听说过一种叫大丹的狗。这种狗体形巨大,产自丹麦,是非常有名的犬种。而在丹麦,有一个人的名字你也一定听说过。因为他写的故事,你可能读过。这些故事里,最有名的是《卖火柴的小姑娘》和《丑小鸭》。写这些童话故事的人住在哥本哈根,他的名字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人很喜欢“克里斯蒂安”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有十位丹麦国王都叫这个名字。

可是,在1000年前,丹麦人不是基督徒,而是海盗。他们在海上航行,四处劫掠。今天,丹麦人当然已经不再做海上抢劫的营生了,可是他们依然是航海技术高超的水手。在丹麦的一些镇子上,几乎全镇人的工作都同航海有关。有人是水手,有人是造船技师,大家都同航海或多或少地打着交道。

其他不出海留在家里的丹麦人则往往从事同黄油和鸡蛋相关的工作。他们饲养奶牛和鸡。奶牛产奶之后可以做成黄油,母鸡每天都可以产鸡蛋。这些黄油和鸡蛋最后会出口到别的国家。丹麦产的鸡蛋每个都会打上一个时间码。是哪一天下的蛋,人们就在蛋壳上打上那天的日期,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个蛋是新鲜的还是不新鲜的。丹麦黄油的品质也非常高,因此售价也不菲。为了多赚一些钱,过去丹麦人往往把高品质的黄油拿去出口,而他们自己只吃从脂肪和油脂中提炼出来的仿黄油。

丹麦是世界上人口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丹麦人的平均寿命超过别的国家的人。这仿佛在告诉我们,如果你想长命百岁,那么就去丹麦吧。

尽管丹麦本国的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它曾经一度拥有过两个面积很大的岛。这两个岛的面积可能比丹麦本土面积要大上十倍呢。这两个岛深入严寒的北极地区,离丹麦本土很远。两个岛中,小一点的叫作冰岛,另一个很大的叫作格陵兰岛。格陵兰岛的字面意思是“绿岛”。冰岛现在已经成为独立的国家,而格陵兰内政独立,外交还属于丹麦代管。很多人都不理解丹麦为什么想要这两个岛,因为冰岛布满了火山和温泉——这一点是不是很奇怪?因为冰与火并不会共存——而格陵兰岛则基本上被冰雪覆盖。所以,其实我觉得,格陵兰岛如果叫作冰岛,会更加准确,而冰岛应该叫作火山岛。我以前认识一个男孩子,大家给他取的绰号是“瘦猴”,但其实他长得非常胖。大概人们管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岛叫绿岛,也跟我们叫这个胖男孩“瘦猴”是一个道理吧。其实就是故意说反话,目的是开玩笑。在格陵兰岛,只有很窄的一部分土地露在冰雪之外。而其他地方的冰层往往有四分之一英里深,把岛上的土地遮盖得严严实实。冰层有时候会从岛上断裂,落入水中。这些断裂下来的大冰块,体积巨大,有些同一座房子一样大。落入海水之后,这些大冰块就在海面上漂浮。人们管这种浮冰叫作冰山。

格陵兰岛上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你也许会好奇,这些因纽特人靠什么东西为生。因为在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岛,显然是没法种出蔬菜来的。因纽特人的食物主要是各种鱼类,还有海洋里的动物,另外是鸟类。在格陵兰岛,有一种鸟叫作海雀。这种鸟数量巨大,飞行缓慢,也飞不高。它们成群地聚集在一块。因纽特人用网子一兜,就可以网住很多海雀。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用网捉蝴蝶一样?他们每捕一次猎,捕到的食物可以存放好多个月。因为整个格陵兰岛就是一个大冰箱。捕来的鸟杀死后就放在冰面上,完全不会有变质的危险。因纽特人用海雀柔软的羽毛做衣服的衬里。有了这件衬里,衣服会变得又暖和又舒适。要知道,在格陵兰岛,有时候气温会低到零下50多摄氏度,衣服保暖是非常重要的。格陵兰还有另一种鸟,叫作绒鸭。它们的羽毛无比柔软,而且非常轻巧,是制作鸭绒被的好材料。用这样的鸭绒填充的被子,又轻又暖和,盖在身上舒服极了。因纽特人会吃绒鸭的蛋。他们一次会搜集上千只蛋储藏起来。

因纽特人不吃牛肉,而是吃一种叫作麝牛的肉。麝牛有一对弯弯的像钩子一样的角,身上披着很长很蓬松的毛。这样在严寒的格陵兰岛,麝牛才可以保持体温。这身长毛让麝牛看起来显得体形很大,不过,当因纽特人把麝牛杀掉去毛以后,你会看到麝牛是很瘦小的。

另一种因纽特人捕猎的动物叫作海象。海象是两栖动物,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会到陆地上来。这种动物之所以被称为海象,是因为它有一对长长的牙齿,从口中长出来,这一点跟大象的象牙很像。因纽特人捕捉海象主要是为了吃肉和摄取脂肪,同时也把它们的牙齿搜集起来,做装饰品和药材。

可是因纽特人最喜欢吃的东西,不是瘦肉而是肥肉。一大块富含油脂的肥肉对于因纽特人来说,就像香蕉对于我们那样,美味可口。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肥肉中含有的能量更多,更能够让人觉得暖和。也许你觉得肥肉吃起来很腻,可是在严寒的格陵兰岛,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觉得肥肉非常好吃。热带地区国家的人们不会喜欢肥肉,因为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的能量。

有很多动物的皮都可以用来做皮衣。可是,最值钱的皮衣是用格陵兰岛上另一种海洋动物的皮制成的。这种动物叫作海豹。它同海象一样,是两栖动物。因纽特人用海豹的皮来做帐篷。夏天的时候,因纽特人就住在海豹皮搭的帐篷里面。在格陵兰岛的有些地区,风力非常强劲,所以必须用大石头把帐篷压住,不让风把帐篷吹跑了。而到了冬天,因纽特人就用石头搭建房子。有意思的是,如果找不到石头,因纽特人就就地取材,把冰块切成需要的形状,搭成屋子。这种冰雪屋子是半圆形的,像个倒扣过来的碗的样子。不过,这样的一个屋子,不可能搭得很高,人在里面要想完全直起身来都有点困难。而且这样的房子也不可能开窗户,所以住在里面的因纽特人会在屋子中央生起一堆火,既取暖又用来照明。当然,他们也用油灯。找一块有凹槽的石头,在里面放一根蘸有油脂或杀死的动物的脂肪的灯芯,就可以点起来用了。

因纽特人唯一驯化了的动物,是因纽特犬。因纽特犬看上去非常像狼,有人觉得它们就是狼的近亲。因纽特人用因纽特犬来拉雪橇。在冰面上可没法让马来拉大车,也不可能开汽车。四只或八只或更多的因纽特犬拴在一起,组成一支队伍,因纽特人在车后指挥方向,这样就能去很多地方了。几乎所有的狗都喜欢玩水。只要一有机会,狗们就会扑进池塘或者河里。可是因纽特犬是个例外,它们怕水。实际上,因纽特犬会游泳,但是你不把它们拽到水里,它们自己是不会去的。而因纽特人却不怕水,即使水里有浮冰,对他们来讲也没有有什么好担心的。因纽特人的独木舟差不多是全封闭的,只在船身中部有一个供人坐进去的空间。因纽特人坐在里面,手持一柄船桨划船。这种船身设计可以保证船不会漏水,换句话说,即使船整个翻过来,水也不会进到船里去。因纽特人个个都是划船的好手。他们会举办水上比赛。在比赛中,大家故意把独木舟弄个底朝天,然后在水里载沉载浮,只是为了炫耀他们惊人的划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