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地理
4733000000011

第11章 河流之父

在第七章里我们知道了美国最大的河湾叫作河流之母,那你知道人们把美国最宽的一条河叫什么吗?这条河被叫作河流之父,它的名字是密西西比河。虽然这条河被称作河流之父,但他不是“先生”,而是“女士”。(密西西比河的英文名为Mississippi,可以分解成Miss-issippi,Miss的意思为“女士”——译者注)这也是一个印第安名字。不过,在英文中,密西西比这个名字很容易记住。请看下面:

一个M

一个i,两个s

一个i,两个s

一个i,两个p

一个i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记?

如果现在我让你画一棵没长叶子的大树,你会怎么画呢?我想大概就是右面这幅插图的样子:粗粗的树干上有几根大树枝,大树枝上又长着小树枝,小树枝上还有一些更细的枝丫。而如果让你画一条河流,你可能会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是不是?事实上,画河流和画大树其实是一回事,因为河流实际上和大树一样,都有一条主流,主流上有大的支流,大支流上又有小支流,小支流上还有更加细微的小河沟——虽然地图上不会画出一条河流的所有分支,不过你应该能想象出来吧?

可是,尽管如此,一棵树和一条河还是不一样。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棵树是从下往上生长的,是从主干上长出若干分枝;而一条大河则是由许许多多的支流汇聚在一起形成的。

树的汁液从树根流向树枝,而河水恰恰相反,是从支流流向干流。假设一条河没有支流,那么它从头到尾就都是那么宽,因为水量没有增减。因此,只有当别的小河流进来,汇入到这条河的时候,这条河才会越来越宽。密西西比河这条美国最大的河,发源于美国的最北边。在美国最靠北的明尼苏达州,有个很普通的湖叫艾塔斯卡,密西西比河的源头就在这里。河水从这里一路南下,其他的支流不断地汇入,使得密西西比河慢慢地越变越宽。最终它自北向南贯穿整个美国,在墨西哥湾流入大海。密西西比河像切蛋糕一样把美国分成了两块,但是这两块土地面积大小不一。河西边这一部分的面积是河东边的两倍。

密西西比河从北到南一路曲曲折折。在它流经的地方,但凡有瀑布的地方,人们都曾经依托这些瀑布修建起很多巨大的水力磨坊,流水能带动磨坊里的转轮,从而产生机械能。我们前面讲过,新英格兰地区的磨坊实际上是利用水能的工厂,是用来制造商品的,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这些磨坊几乎都是用来磨面粉的。小麦被运来磨坊,生产出的面粉可以用来做香喷喷的面包。正是因为这样,在密西西比河源头及其流域周边的各个州,都是农业州,这些地方种植了世界上最多的优质小麦。

我生活在城市中,所以对我来说,一英亩就已经是非常大的一块土地了。如果是100英亩,那么就更加广大;要是1000英亩的话,简直可以算是大得没边了。可是,你能想象吗,在明尼苏达州,很多种植小麦的农田,一块就有一万英亩呢!要在这么大的农田里劳作,农民不可能用手工播种或者收割,就算骑着马也干不过来,所以他们都是使用机器进行耕种的。耕地的时候经常有十台机械犁具并排运转。小麦成熟的时候,农民又用收割机把麦子收割起来,机器还可以自动把麦穗和麦秸分拣开来。当麦穗脱了壳之后,就可以送到磨坊磨成面粉了。

在密西西比河上游一片瀑布集中的地方,有两座大小几乎一样的城市分列于河两岸。两座城市之间有一座桥连接彼此。这两座城市的规模非常相似,所以被称为双子城。河西岸的城市叫作明尼阿波利斯,意思是“水城”,就像安纳波利斯的意思是“安娜的城”。河东岸的城市叫作圣保罗——你有没有注意到,五大湖周围的城市几乎都是用印第安语或者基督教圣人的名字来命名的?这是因为,在最早从美国东海岸往西边迁移的人中间,有不少是基督教传教士。他们来到当地之后,向印第安人传播基督教,并且用印第安语和基督教圣人的名字给很多地方起了名字。

水城明尼阿波利斯市,是世界上面粉产量最高的城市。它所在的州——明尼苏达州和附近的几个州也是世界上小麦产量最高的地方。

密西西比河自美国最北部起,向南流入墨西哥湾,途中还经过了许多其他的重要城市。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圣路易斯城——这又是一个用基督教圣人命名的城市。圣路易斯城与密西西比河最大的两条支流距离很近。这两条支流分别是从西边来的密苏里河和从东边来的俄亥俄河——听起来很耳熟吧?是的,这两条河也是根据同名的两个州的名字命名的,而“密苏里”和“俄亥俄”也是印第安名。密苏里河也是一条非常宽阔的大河,所以我们甚至都很难说清楚密苏里河同密西西比河,到底哪条是支流,哪条是主流。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如果你能找到密苏里河的源头,你就能发现,从密苏里河的源头到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有4000多英里长。这段距离要比密西西比河的全长更长。所以也许我们应该这么说: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密苏里—密西西比河。

随着沿途支流的注入,密西西比河变得越来越宽。特别是在春天,融化的冰雪和充沛的雨水流进支流,再一同汇入河道,大河会变得越来越宽,水位也越来越高。如果水量持续增加,河水就会冲出河岸,形成泛滥的洪水。为了降低洪水出现的可能性,人们在沿岸可能发生洪水的地方筑起堤坝。但如果河水太过汹涌,仍然可能漫过河岸甚至冲毁堤坝,形成洪水。湍急的洪水不仅会冲毁大量的房屋和成千上万亩的农田,还会卷走人和动物。

在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前,它流经的最后一座城市叫新奥尔良。我们把一条河汇入大海的那个地方叫作河口——我一直感到很奇怪,我们喝水的时候,水是从口进入身体的,而河口却是河水流出去的地方。不过,无论如何,河水流入大海的地方就叫河口,而密西西比河有好几个河口。因为河水会带来很多的淤泥,而这些淤泥会在河口的水道中堆积起来,形成一些小岛。相应地,河水就需要绕过这些小岛才能流入大海。这样看起来,密西西比河似乎是自己把自己的入海口给堵起来了。

在密西西比河的源头——美国的最北边,那里的冬季非常寒冷。可是随着河流渐渐往南流,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所以人们给美国南部这些暖和的州起了个绰号,叫作迪克西。而在大河渐近河口的地方,比如新奥尔良市,这里全年气候温暖,甚至在12月份圣诞节的时候都有鲜花开放。在密西西比河的发源地,你在田野里、河滨上见到的大多都是白人;等到了美国南部地区,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黑人在田野里劳作。美国南部的人们主要做的工作就是栽种棉花,就像有一首歌里唱的那样:“迪克西,在长满棉花的土地上。”这里种植了世界上最多的棉花。可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在美国,一开始的时候这里是没有棉花的。棉花这种植物第一次被带到美国,是在马里兰州,而且当时棉花是被当作新奇的花卉从地球的另一边运来的。

棉花苗不会长得很高,在棉花苗的顶端,会长出一个白色的毛茸茸的小球,棉花细小的种子就藏在这些棉球中。收获的时候,人们把棉球从枝干上摘下来,清除里面的小种子,然后把棉花拿去纺线,再织成棉布。有了棉布,就可以做衣服、床单、毛巾等——你还能不能再想出别的一些用棉布做成的东西呢?在最开始的时候,棉制品都非常昂贵,这是因为那个时候人们只能靠手工清除棉花里那些讨厌的小种子。好在后来有一位老师——.一位绅士,发明了一种机器,可以专门清除棉花里的小种子。这种机器就是现在人们叫的轧棉机。因为有了轧棉机,所以现在棉制品的价格就非常便宜了。现在的人很难想象要是没有棉花,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是棉制品。这样一种神奇的植物,在最初的时候,人们却只是为了欣赏它的花朵,而现在,土地上长出来的其他所有作物,都比不上棉花的用途广泛。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棉花叫作棉花大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