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长短经一日一释
47327300000027

第27章 完善法治 远胜人治

【经文】

是故,势理者,虽委之不乱;势乱者,虽勤之不治。尧、舜拱己无为而有余,势理也;胡亥、王莽驰骛而不足,势乱也。

商子曰:“法令者,人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一兔走而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盗不敢取,由名分之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故势治者,不可乱也;势乱者,不可治也。夫势乱而欲治之,愈乱矣;势治而治之,则治矣。故圣人治治、不治乱也。圣人为人作法,必使之明白易知,愚智偏能之。故圣人立天下而天下无刑死者,非可刑杀而不刑杀也,万人皆知所以避祸就福而皆自治也。明主因治而治之,故天下大治也。”

故曰:善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故,明主审法度而布教令,则天下治矣。

《左传》曰:“国将亡,必多制。”杜预云:“数变法也。”

论曰:夫能匡世辅政之臣,必先明于盛衰之道,通于成败之数、审于治乱之势、达于用舍之宜,然后临机而不惑,见疑而能断,为王者之佐,未有不由斯者矣。

【译文】

因此可以说,体制、风尚构成了治理的格局。体制合理,顺其自然,国家就不会发生动乱;相反,即使手忙脚乱,也不会治理好。尧、舜垂拱,无为而治,却显得从容有余,因为其体制是治理的格局;胡亥、王莽奔走忙碌,都制止不住天下大乱,因为其体制就是致乱的格局。

商鞅说:“政策法令,是人民的生命,国家的根本。上百个人追捕一只野兔,不是因为一只兔子可以变成一百个,而是由于兔子的所有权还没有确定。卖兔子的人市场上到处都有,但是盗贼不敢随便拿,因为归谁所有权已经明确。由此可以知道,确定名分(解决所有权),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名分不确定,所有权不明确,势必要发生混乱。如果体制是治理的体制,想乱也乱不了。体制是混乱的体制,想治也治不了,是混乱的体制,越治越乱;是治理的体制,治理就很容易了,所以圣人只治理具备治理体制的国家,不治理其体制就是动乱根源的国家。圣人为人民群众制定法律,一定要让老百姓对法律明白易知,通俗易懂,人人都能做到。所以在圣人建立的国家里,没有因犯法而被杀的,倒不是该杀不杀,而是因为人人守法,人人避祸就福,人人自我教育。英明的君主以根本体制为基础治国,所以才会出现天下大治的盛世。”

因此,我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是在改造国家体制上下工夫,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所以英明的国家领导人反复研究审视法律制度,然后颁布命令,天下就会实现大治。《左传》说:“一个国家快要灭亡的时候,必然会有许多政策、制度出台。”杜预解释说:“这里的意思是变法频繁。”

能够匡扶世道人心、辅佐国家大政的权臣,务必要首先明白盛衰的道理,精通成败的奥秘,研究造成大治或大乱的体制根源,通晓各级领导的任用和罢免的规则,再加上面临纷繁复杂的时局而不迷惑,遇到疑难、棘手的问题能决断,作为君王的辅相,古住今来,没有不首先从这里做起的。

【智解】

有好的制度才能有好的秩序

凡是人类聚集的地方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组织体系,人们都会按不同的分工结合成一个团体,各司其职,以一个共同的行为标准作为社会活动的契约,如果这种标准作为制度是公正合理的,那么它就会像润滑剂一样能起到减少社会摩擦的作用,许多矛盾就会避免。如同一架运转顺畅的机器,人类之间的互相争斗减少了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不公正不合理的制度会导致利益的不公平分配,其结果只能是激化得利者与受损害者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将减缓整个社会的发展步伐,有时甚至会使社会文明短暂地退步。

大到国家,小到社区、企业,制度建设历来是一件关系整个体系存亡、优劣的重大问题。因为制度的完善与否关系着秩序的稳定,而秩序是否良好又同组织的兴衰有紧密的联系。一个纲纪败坏,人心涣散又无规章可循的国家是不会长久的,更谈不上兴旺发达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健全合理的制度为支撑、人人各自为政的话,别说效益,恐怕连生存都是妄想。

制度有这样一个特点,只要你把它树立起来,并且让这种规则滚动起来形成惯性,整个社会就会依照这种规则自动地运转下去,制度的威力就在于此,一旦形成,人们就很难更改它。然而这种社会共同遵守的秩序一旦被破坏也很难再形成,而由此引发的后果便是社会混乱,价值体系的崩溃,道德水平下降,国家的解体。直到新的制度体系建立起来,这种情况才会结束。

制度化的这种特点,使得它既可能带来长久的社会效益,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危害,而走向哪个道路就取决于这种制度的优劣。一个公正、合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制度一旦树立起来,整个国家都会受益:统治者的更替有章可循,有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赏罚分明、法律健全。这样的国家,其管理范围的人民会拥有安全感和稳定感,稳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的文化艺术也就兴盛起来。可是制度之剑是双刃的,它可以杀死敌人,但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伤到自己。如果制度不适应社会的实际情况,或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因素,比如偏袒某一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这样的制度一旦树立起来,造成的危害同良好的制度所能带来的益处是同样巨大的。制度的不合理将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加剧、激化,当矛盾无法调和时便会天下大乱。

一种制度能否长久存在,最关键的就是资源分配问题,也可以说是所有权归属问题。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把这些财富在全社会各阶层各集团中进行分配,关系着这个政权能否统治长久。首先就是最高权力的归属问题,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动荡纷争的一大焦点。古代帝王不但自己富有海内,而且手握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可以让一个人在顷刻间富华显贵,也能让这个人立刻家破人亡。君主的财富和权力吸引着无数人舍生忘死地钻营权谋,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曾带来过国家的动乱衰亡。历数中国历史,有多少王朝是因为皇位的纷争而引得皇子之间相互残杀,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国家的败亡很多都由此而起。

古代的官僚体系占据着土地、森林、矿产以及人丁等大部分的国家资源,对帝王来说,基本原则是谁拥护我谁就能得到利益。打天下者坐天下,把财富分配给对国家建立和治理有功劳的臣子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就能巩固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拉拢那些渴望分得利益的人加入到统治集团中来。由此观之,要想得到众人的支持,并且让这种支持保持下去,就必须让拥护自己的人得到利益,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大家休戚与共、同进同退,以利益为纽带结成牢固的联盟。那种把所有的好处都攥在自己手里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以为所有的利益都归自己所有了,占了大便宜,实际上没有其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再多的利益也是过眼云烟,现在是在自己手里,转眼就可能归他人所有了。

国家有了健全合理的制度为根基,就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于社会秩序的干扰和损害。人治与法治历来是治理国家的左右手,人治的好处就在于富有人情味,在处理事情过程当中比较灵活变通,在中国历史上人治体现出它的独特好处,但是人治的危害也是巨大的,远远超过了其所能带来的好处。帝王的随心所欲、不遵礼法让政治败坏,朝纲涣散,乱臣贼子也多由此起,政府官员徇私枉法、营私舞弊令民众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最终天怒人怨就会官逼民反。人治太多信赖当权者的道德水平、执政能力,把所有的宝押在少数几个人身上是很危险的,一旦有任何闪失就可能造成巨大的危害。而制度的建设就能弥补人治的缺陷,有了法律、法规社会就有了行动的指导,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怎样做是好的怎样做是坏的都有明确的规范,整个国家的活动被纳入到条条框框中去,保证了社会生活基本的公正合理。无论是权力的承接,财富的分配,人才的选拔、刑罚的实施都有章可依,就像把河水都归入河道,就不会造成洪水泛滥成灾一样。无论权力的主体怎样变换更替,都不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长久的战略方针都能持续地得到实行,不会被人为地中断改变,国家的富强就能实现,制度的力量就在这里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