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安妮日记
47323400000171

第171章 1944年7月15日星期六

亲爱的凯蒂:

我们从图书馆那里借来一本书,书名非常具有挑战性:《你对当代少女有何看法》。我今天就想和你说这个话题。

本书的作者几乎对“当代的年轻人”从头到脚批评了一遍,但并没有把整整一代年轻人批评成“无恶不作”。恰好相反,她相当支持这种观点,那就是只要年轻人愿意,他们就能够创造一个更大更美好的世界,只可惜他们把时间浪费在了各种肤浅的事物上,而根本不愿意思考真正的美。

在某些段落里,作者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仿佛她是在批评我,所以我要向你进行一次特别的辩解。

在我的性格当中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它会给不管认识我多久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我的自知之明。我能够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我能够不带偏见地面对每一天的安妮,不去为她找任何借口,冷静地评价她的恶行和善行。这种“自我意识”一直萦绕着我,每当我张嘴说话,我就会马上知道我说出的话究竟是“应该这么说”还是“不该这么说”。我自我反省的地方有很多,无法一一道出。我越来越能领悟到爸爸说过的那句话是多么有道理:“每个孩子都应该为他们自己的成长负责。”父母只能提出好的忠告或者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而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最终还是在于他自己。

另外我还有过人的勇气,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坚强,就好像我能承担很多,我感到自己是那么自由、年轻!当我最初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就感到很快乐,因为我知道我是不会在挫折面前屈服的。对于这一切,我从前就谈了很多。现在我想说一说关于“父母不理解我”的话题。一直以来,爸爸妈妈都很宠爱我,对我很温柔,对我呵护备至,做了为人父母所能做到的一切。但一直以来我还是感到很孤单,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自己被人遗弃、忽略和误解。爸爸已经尽全力来管束我的叛逆精神,不过那不管用,但我已经自我治疗了,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来不断地告诫自己。

然而为什么在我挣扎的时候爸爸始终不能给我有力的支持呢?为什么每当他向我伸出援手之时却常常适得其反呢?因为爸爸的方法不对。在他跟我交谈的时候,他老把我看成一个正在经历各种困惑的小孩。这听起来有点不合情理,因为爸爸是唯一一个愿意听我讲知心话的人,除了爸爸之外没有人能让我觉得自己原来也是个懂事的人。但有一件事情他没有想到。你知道吗?他并没意识到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为成为出类拔萃的人而努力奋斗。我不想总听到“这个年龄的通病”,或者是“其他女孩子”,又或者是“到时候她就会好起来”诸如此类的话。我不希望自己被当成一个普通的女孩,而是一个有个性的安妮。但皮姆不理解这点。所以在这一方面,我做不到跟别人推心置腹,除非他们也向我敞开他们的内心世界。正因为我对皮姆知之甚少,所以我很难在一种更亲密的基础上与他交流。皮姆总是以那种年长的父亲般的口吻,来告诉我他也曾有过类似的转瞬即逝的冲动。但不管他如何努力,他仍然不能像一个朋友那样来了解我。这一切导致我只会在日记里提及我的人生观和经过深思熟虑的见解,或者偶尔也会跟玛格特提起。我向爸爸隐瞒了那些令我困扰的事情,也从来不会跟他分享自己的理想。我也意识到我正把他从我的身边一点点推开。

我无能为力,我完全根据自己的感情来做事,按照最能令我内心平静的方式来做事。因为如果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不经思考地去接受各种对我的指责和训斥,那么我会完全失去我一路跌跌撞撞而建立起来的内心的平静和自信。即使这种批评来自皮姆也不行,尽管做到那样很艰难。因为我不仅从未和皮姆分享过我内心的想法,还急躁地将他远远推开。

有一点我想了很久:究竟皮姆为什么会令我心烦?难道是因为我无法忍受他的教训?因为他那样总让我觉得是装出来的,因为我想独自待着,宁愿他偶尔把我丢在一边,直至我在内心里有更明确的态度去面对他。因为自从我大胆地给他写了那封可怕的信以来,我就一直内心有愧,我的内心一直饱受煎熬。噢,要想一直保持坚强和勇敢是多么困难啊!

然而这还不是最令我失望的。更多时候,我想到的是彼得而不是爸爸。我很清楚是我征服了他而不是他征服我。我在内心创造了他最好的形像,将他想象成一个安静、敏感、可爱、渴望得到温柔的情感和友情的男孩。而我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可以听我倾诉衷肠的人。我需要一个朋友能带我走上正确的道路。于是我得到了我所期望的,并慢慢地把他一步步拉近自己。最后,当他在我身上感受到友情的时候,这就渐渐地转变成一种特别亲密的感情,可再仔细想想,我意识到我不能允许那种亲昵继续存在。

我们谈论了许多私密的事情。然而直到现在,他还从未触及到我的灵魂深处,我也依然不太清楚彼得的本来面目--他是肤浅的人吗?还是因为他连在我面前都感到害羞?暂且不谈这个,我在企图与他成为朋友的过程中犯了错误--我突然改变了方向。我努力想跟他建立起一种比友谊还要亲密的关系,而我原本有机会开发出别的关系。他渴望被爱,同时我也能看出他越来越迷恋我。在我们的约会中,他得到了满足,我也想和他再试试建立情感。然而,我好像总是无法触碰那些我一直想要彻底摆脱的东西。我不断地将彼得拉近我,那种程度超出他的想象。现在他深深地依恋着我,而我也找不到可以摆脱他的办法,更无法让他独立起来。我意识到他已无法成为我理想的朋友,但我想不管怎样,我都要尽力把他从狭隘的思维中拉出来,让他利用自己的青春去做出些成绩。

“因为在灵魂深处,青春要比年老寂寞。”我忘记是在哪本书上看到这句话了,但我一直都记着它,而且觉得它很有道理。那么,这里的大人的日子比我们的日子更难熬吗?不。我知道不是的。年长的人对万事万物都有着一套成熟的看法,而且不会在行动之前优柔寡断。年轻人如果要坚持自己的立场、维持自己的看法就显得非常困难。当下我们的理想正在被粉碎和毁灭,人们正暴露出最坏的一面,人们在困惑着是否应该继续信仰真理、正义和上帝。

声称年长者在这里生活更加艰难的人明显没意识到年轻人的困惑。这种困惑在很大程度上压迫着我们,那是些因为年轻而令我们无法接受的困惑,是无论如何都会向你不断涌来的困惑,到了很久的将来,我们以为总算找到了解决的方法,结果这个办法却无力抵抗事实,到头来我们又会把这个方法贬得一无是处。这就是成长岁月中的艰难。我们在内心深处浮现出许多理想、美梦和希望,但到最后似乎只是为了毁灭它们,让它们接受可怕的现实。

我至今仍未放弃所有理想,这真是个奇迹,尽管它们看起来有些荒唐,甚至不可能会实现。但我要坚守它们,因为不管怎样我仍然相信人性本善。我当然无法将自己的希望建立在由困惑、悲伤和死亡构筑的基础上。我亲眼看见这个世界渐渐地变成一片废墟,我听到永不停歇的雷鸣般的谴责声,所有这些终将我们毁灭,我能感受到成千上万的人正在遭受苦难,然而,只要我仰望苍穹,我就仍然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相信残酷必会结束,相信和平与安宁定将复返。

与此同时,我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我将它们实现的那一刻也许即将来临。

你的,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