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智慧
47291500000026

第26章 处世智慧(8)

如果只是盲目地跟随他人,那么,这样的员工就和毛虫一样,只能从丰富的工作中步入那单调的圆圈,最后通向死亡。

所以,不要依赖他人、盲目地跟随他人,而要做一个聪明的跟随者。拿破仑·希尔说过:“大多数领导者是以跟随者的身份开始职业生涯的,他们成为杰出领导者的原因是他们最初都是聪明的跟随者。心态欠佳、不够机智的追随者是不会成为有能力的领导者的,这很少有例外。最有效地跟随领导者,往往能够很快地成为领导者。聪明的跟随者有很多机会包括从其领导者那里得到的机会。”

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聪明的跟随者?”独立性和依赖性是人的两大矛盾对立的特性,真正的“聪明的跟随者”就是那些善于摆脱依赖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独立性的人。而真正的独立,首先是思想上的独立,承认专家权威的存在,但决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一家大型通讯公司,有一次遇到所管辖的通讯地段突降暴雪,电话线上结了厚厚的冰,而且在风沙中摇摇欲坠,对正常通讯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公司高层虽然经过多次研究,仍然没有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负责检修线路的工人可可尼斯突发奇想:“或许,能用直升机向下喷热气的方式使冰融化。”他立刻把这一想法大胆地提了出来。

但是,他的主管和同事认为连决策层都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一个普通工人肯定是无法解决的。他平时的好朋友更是满脸的不屑,冲他吼道:“别异想天开啦!哼,这肯定是不行的!”

可可尼斯并没有因此而沮丧,他坚持把自己的观点呈报给决策层。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建议不但被采纳了,而且大获成功。可可尼斯因此很快晋升为主管。当初嘲讽他的好朋友丹涅尔立即跑去祝贺:“老朋友,当初我就知道你行,怎么样,被我猜中了吧?”

与可可尼斯的独立比起来,丹涅尔的这种毫无主见的态度只能招来领导的厌恶。果然,前者最终越干越好,而后者不得不走人。

所以,如果你想出人头地,想实现更大的价值,就不要盲目地追随,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改“我听你的”为“你听我的”,只有如此,你才能逐渐建立自己的职业权威度。

不同意见的出现对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它不但能激发出员工的许多创意,强化员工的独立工作能力,还能坚定员工们对正确道路选择的决心。但对于那些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墙头草随风倒的人,任何企业的管理者都不会给他们晋升的机会!

能够赋予一个人思想、灵魂乃至个性的,只有他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创造者。人云亦云,毫无主见,缺乏自信,不能够尽到自己的职责的员工,怎么可能不会被职场淘汰,更不用说得到晋升、晋级的机会了。

任何时候尊重别人都没有害处

原文:敬之无咎。

释义:“敬之”就是尊敬对方,“无咎”就是无害,“敬之无咎”就是对事业伙伴,甚至竞争对手都要讲规矩,要尊敬对方,这样才不会埋下祸患。

释例: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中,尊重别人,尤其是尊重别人的人格,是最基本的做人的原则。如果这一道德底线被破坏,那么这个社会就失去了人们和谐共存最重要的基础,就会“天怒人怨”。

在当今这个浮燥的社会中,不尊重别人的人格,似乎已成为一种流行病,有漫延泛滥之势。?

有一则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一天,一位老人在院子里乘凉,过来一位想租房的客人问:“你们这里的邻居如何,是否好处?”老人笑曰:“你们那里的邻居如何?”租房者说:“很糟,一个比一个难处。”老人笑曰:“彼此,彼此。”租房人扭头走了。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位租房者,向老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依然以问作答。

来人说:“我们那儿的邻居一个比一个好,大家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真舍不得离开他们!”老人还是笑答:“彼此,彼此,我们这里也一样。”

故事如此平淡,但颇有些历久弥香,所有的复杂都是人为的产物。别人对你的一切态度其实都取决于你对别人的态度。故而,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你自己。

最近,在一些网上社区闲逛了一下,发现这个虚拟的数字社会,好象也染上了同样的病症。抵毁漫骂、恶言相向、随意删贴之不尊重别人人格的事,不时可见。

或者有人觉得,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本就可以为所欲为,把在现实生活的这种劣行带到网上,甚至还有所放大。

其实,网上社会只不过是现实生活的数码化,数码社会不过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外在形式而已,其遵循的道德准则,以及法律规范,与现实社会是一样的。法律在网上适用,道德同样在网上适用。

在电脑后面的,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人。虽然有“专家”说在网上跟你聊天的可能是条狗,但小弟至今还未有幸见个这种聪明的狗,据我所见所闻,坐在电脑前面的,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既然如此,我觉得,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网上虚拟的社会,大家都应该互相尊重,尊重别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另人的尊重。——尊重别人,才能尊重自己。?

尊重别人并不是一件很复杂,很难的事。

尊重别人也是很平凡的人也能做到的,因为“尊重”是无分程度的,它包括: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真诚的问候或是一个关怀的眼神……。

对一些人来说,“尊重”就像隔住一个可爱、和谐的世界的阻碍物。如果你只是一味的退缩,不去面对,那么你只能徘徊在起点,不知道幸福离你不远。

尊重别人,也包括尊重你的对手。

在日常生活里,时时事事会碰到与你的对手。一般地说,希望对手是合作而不是较劲。但是仔细想来,较劲的对手也好处多多。

譬如,有人喜欢对你挑剔,你就会在他面前显得特别谨慎;有人对你心存妒忌,你就在他那里不会锋芒毕露;有人学识才干比你高强,你在他面前就会不敢板门弄斧;有人善意指出你的缺点,你就会冷静地闭门思过等等。

其实有个竞争的对手,好比自己有了一面镜子随时可以发现自己的污秽而清除;好比自己有了一位跟踪的老师,经常有人对你耳提面令;好比自己有了一个督导的随从,随时都会纠错你的举止言行……君可见,许多新闻媒体在报导当地某些官员的政绩时,常用许多数据与别地别人比较,比较就是寻找对手,从中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学到长处,受到鞭策。我想个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是井中之蛙,坐井观天,见不到竞争的对手,老子天下第一,那样肯是不会激励自己进步。

现在有些有权有势的人,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与人交往只求迎合、喜欢捧场。讨嫌那些对他监督、批评、挑剌、比赛的对手,认为这些人对他过意不去,是对他事业前程的障碍。其实这是一种有害的误解。

一个从属社会的人在生活中,好比一局棋中的一方。棋逢对手,互争输赢。双方都得按棋规行动。每一步都要三思而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样的竞赛,逼使人来不得半点马虎。你看这样的比赛多么精彩,多讲效益。

奕棋棋逢对手乐趣多多,做人有人竞争督导的对手,也会使你更多进步!有人说,真正认识你的人,除了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对手。因为你的对手他注意发现你的不足与过失,如果你尊重对手视为朋友,他会使你强大起来。如果把你的缺点错误掩饰起来,甚至加以吹捧的人,你却视为朋友,那就大错特错。

千里江堤,毁于蚁穴

原文:剥床以足,蔑,贞凶。

释义:剥落床体先由床的最下方床腿部位开始,整个床腿都损坏了,结果必然凶险。

释例:俗话说的好“千里江堤,毁于蚁穴”,可见细节的重要性。说起道理人人皆知,但是要落实到平时的点滴工作中却是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只有耐心、细致的做好每个细节问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当今全美国最好的戏剧院不少出自德罗之手。他在设计每个剧院时,都要精确测算每个座位与音响、舞台之间的距离以及因为距离差异而导致不同的听觉、视觉感受,计算出哪些座位可以获得欣赏歌剧的最佳音响效果,哪些座位最适合欣赏交响乐,不同位置的座位需要做哪些调整方可达到欣赏芭蕾舞的最佳视觉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设计剧院时要一个座位一个座位地去亲自测试和敲打,根据每个座位的位置测定其合适的摆放方向、大小、倾斜度、螺丝钉的位置等等。

他这样细致周到为顾客考虑的结果,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建筑师。

当初中国从日本进口缝衣针的时候,好多人都感惊诧:一个针还要买日本人的?看到了日本的针才发现,我们常用的针是圆孔,而日本的针是长条孔,这是为照顾老人们眼花而设计的。上海内环高架桥不允许1吨以上的小货车上桥,一个月以后,0.9吨的日本小货车就在上海接受订单了。这些都说明了日本的企业十分注重细节。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这些是不容易的,因为只有营销部、生产部、物料部、采购部、研发部、制造部通力协作,才能将这件事做好。但是如果你在决策和设计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恐怕你连市场的残羹剩饭也吃不上一口了。

中国的企业总的说来还缺少重视细节的意识。这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与此相应的是企业的粗放经营,很容易满足于“差不多”的管理,缺乏争取尽善尽美的意识。而且在市场发育的早期,利润空间很大,只要人们胆大、有想法,就可以发财,不需要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高要求,落实到实践中就是对细节的完美追求。同时,面对WTO带来的全球性的竞争,粗放式管理再也不能继续进行下去了。企业要想成功,一定要不遗余力地重视细节的改进、改进、再改进。而细节改进的方向,就是满足人们对生活精致化的要求,一句话,就是人性化的要求。

经济活动应该以人为本,人性化是产品和服务的终极目标。凡是不愿意改进、不愿意在细节上努力的企业,必定被淘汰出局。在我们的周围,服务不到位的情况随处可见。前些日子我在北京,住在一家非常有名的四星级宾馆。早晨我们前去就餐时,为寻找餐厅就花了很长时间,走了很多冤枉路,因为通往餐厅的路上,既没有指示牌,也没有服务员给予说明。还有,在吃饭的过程中,我的一个同伴还没有吃完,服务员就将其中的两个盘子取走。服务员的神情表明,她并不是因为生气或别的什么原因,完全是一种无意识,就是说,她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对顾客起码的礼貌和尊重。我认为,存在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竞争还不充分,利润空间还过大。如果在一个市场竞争很充分以及行业利润基本平均的情况下,这种宾馆不可能有生存的空间。

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的竞争者的管理层对下层的介入未能坚持下去,他们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

有这样一个寓言:

一群老鼠开会,讨论怎样对付猫的袭击。一只被认为聪明的老鼠提出,给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猫行走的时候,铃铛就会响,听到铃声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时跑掉了吗?大家都公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可是,由谁去给猫挂铃铛?怎样才能挂得上呢?这些细节问题却无从解决。于是,“给猫挂铃铛”就成了鼠辈空话,人类笑谈。

“魔鬼存在于细节中”,任何一个战略决策和规章法案,都要想到细节,重视细节。任何对细节的忽视,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美国电信决策失误,导致宽带网进入居民家庭缓慢,就是一个例子。

美国是全球因特网革命的领导者,但宽带目前在居民家庭中的普及率并不高。据统计,在韩国,近2/3的家庭拥有宽带接入,而且宽带网的平均速度达到每秒3兆,是绝大多数美国宽带系统的2倍左右;在日本,据预测,有40%左右的家庭在2003年底也将采用宽带上网,速度可快到每秒12兆。而在美国,接入宽带的用户只有15%,绝大多数因特网用户仍在拨号上网,无法享受资讯革命带来的成果。

造成美国在宽带上发展缓慢的原因并不在于基础设施不健全。其实,美国有80%到90%的人口都已经在宽带接入的覆盖范围之内,只是宽带接入却在即将进入用户的所谓“最后一英里”阶段碰到了障碍。

美国以1996年颁布的新《电信法》为基础的宽带政策规定:美国各地方电话公司必须将其网路拿出来供宽带运营商共用,意在通过这样的管制,鼓励ADSL(数位用户线)等采用电话交换系统参与宽带业务领域的竞争,以大大降低“最后一英里”的连接费用。然而,这一政策忽视了一些细节问题,成为阻碍宽带网入户的重要原因。

在几年前,网络建设过热,美国曾出现“跑马圈地”的宽带建设热潮。出于对电信容量将迎来爆炸式增长的期待,电信业投资旺盛,然而宽带业务却一直未能形成足够的需求,结果导致电信能力过剩。电信业入不敷出,无法收回投资,日子很不好过,世通、环球电讯等电信巨头申请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