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女人一生的旅游计划
47290800000017

第17章 奇妙之旅——在新奇中领略灵感的逸动(4)

包括拉萨四宝——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吃法,但主要是用于制作酥油茶。还可以有选择地品尝一些有特色的藏餐、藏菜,如各类灌肠、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凉拌牦牛舌、藏包子、糌耙、各种糕点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肠、风干肉、夏普青(肉浆)等。

藏式的进餐非常考究。主客各自坐在自己的厚垫上,前摆藏桌分开进食。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调料。西藏各地城镇都有许多各种档次的藏餐馆,这些餐馆无论是高档的还是简陋的,其装潢设计大都注意体现民族特色。“狗蹄”木桌、铁皮火炉、“八瑞”瓷碗、藏式蒲团、吉祥图与壁画等,都体现了藏民族的精神追求。

购物

到西藏旅游可采购的纪念品非常多,西藏的民族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地毯、氆氇、藏腰刀、藏装、藏帽、卡垫、木碗、陶器以及首饰等都是国内外旅游者热购的纪念品。

西藏地毯主要是仿古毯,相传有600年的历史。西藏地毯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细腻,洗涤不褪色,经久耐用,加之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图案花纹,所以也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氆氇是藏语音译,实为手工织成的毛呢,有黑、红、绿等多种颜色,是做服装、鞋帽的主要材料,结实耐用,保暖性好。

金银器也是西藏传统的工艺品。金银器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装饰品,如手镯、戒指、项链、头饰等。另一类是生活用品,如酒壶、酒杯、勺、筷、碗等。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可在银器上制作各种动物图案,惟妙惟肖。

6.美丽版纳Xishuangbanna——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推荐理由:妖娆的版纳像幅多彩的图画:玫瑰色的云朵挂在山腰上,清澈的天穹万里无云,澜沧江在夕阳下闪着粼粼波光,婀娜多姿的傣家姑娘在江边嬉戏;不远处竹楼炊烟袅袅,仿佛可以让你闻到那竹筒饭的清香混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飘散开来……如此淳朴与悠然,让你不得不入画。

西双版纳终年无雪,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高温、多雨、潮湿的天然环境把这片土地装饰成一颗覆盖着茂密原始森林的绿色明珠。那一片片傣家竹楼、哈尼山寨、布朗村落、基诺长房……就掩映在这苍翠欲滴的热带雨林之中。

行走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上空艳阳高照,林中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得自己踩在厚厚的落叶层上沙沙的声音。与那些独立于荒原的针叶林不同,也不同于错落有致的乔木林,热带雨林是铺天盖地的,层次和群落都特别丰富,茂盛得一丝空隙都不放过。上层是刺破云端的参天古木;底层落叶深厚,花草丛生;中层乔木、蔓藤盘根错节,缠绕不休。这里的森林与内陆的森林不大一样,不论高大的乔木还是矮小的灌木,树上树下大都攀附着藤条,一缕缕垂吊着,在微风中徐徐摇曳。有些树木虽然不与望天树争高,却拼命伸展树杈,在主干上生长根须,扎入泥土,使一棵树变成一片树林,形成“独树成林”的奇观。

在阴暗潮湿的林荫漫步,树型美观的棕榈科植物、蕨类植物以及叶片大得像簸箕的海芋和名贵兰花、寄生花等奇花异卉会映入眼帘,让你赞叹热带植物的丰富多彩。如果走进热带雨林,你会感觉像进入了一个昏暗古老的幽堡,看不见天空,也见不到一缕阳光,偶尔传来一两声鸟的鸣叫,却不知鸟儿藏在何处。多年积下来的落叶松软而芬芳,脚踏上去便是深深的陷窝,那难以行走的滋味恐怕比沙漠好不了多少。热带雨林是大自然精心描绘的一道天然风景,面对着毫无尘染的绿色幔帐,聆听着叮咚泉声和鸟鸣象吼,会使人顿生一种回归大自然之情,物我两忘。

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宝藏,生物种类占全国总数的1/4以上,珍禽异兽比比皆是,奇木异葩随处可见。以前,一棵几人不能环抱的大树或许会让你惊奇,那么西双版纳则会让你没有惊奇的时间:高山榕树独木成林,望天树高比摩天大厦(最高达70米);剑毒木见血封喉,铁力木坚逾钢铁;雾气弥漫之中,大象、野牛、巨蜥、长臂猿……活跃其间,这野林野趣,这勃勃的生机,只能让你啧啧称奇。

森林景观蔚为壮观,其文化更是别具特色。西双版纳与泰国、缅甸等东南亚诸国近在咫尺,于是小乘佛教便随风潜入,其佛风有别中原而酷似东南亚,又融入傣族人的文化风格。这从寺庙建筑可见一斑。飞龙白塔是版纳佛塔的典范,圆形尖顶,塔身如玉,塔尖金黄,到过曼谷的人们似曾相识;景真八角亭也是版纳有名的佛教建筑,基座高筑,锥形屋檐,又酷似傣家竹楼。版纳人笃信佛教又不拘泥细节,因此,版纳的寺庙并没有很多清规戒律,对佛的信仰更体现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之中,真正是“时时有佛,处处是佛”。

与佛塔寺庙呼应的是傣家的竹楼。傣寨橄榄坝的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充满傣乡的诗情画意。寨子临水依山而建,四周竹林环绕、果木成行,寨头有一颗几个人才能合抱的榕树,枝杈茂盛,藤条交错,傣家人把它看做“神树”。寨子中心视觉开阔,有高大的榕树与菩提树,还有用来写经的贝叶树,以及香蕉、椰子、槟榔、芒果树,给寨子洒下一片片浓浓的绿荫。不远处还搭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土台,就叫“寨心”,人们是不能随便去碰的。按傣家人的习俗,“寨心”是人们最尊重的地方,是有神灵的。游人在这里可随便走进庭院,登上竹楼,好客的主人会热情地拨旺迎客的火塘,送上杯杯新茶。寨子旁的佛寺不时传来小和尚的诵经声,更增添了傣族村寨特有的韵味。

傣寨边的水井建筑与内地常见的水井大不相同。这是因为傣族人爱水、恋水、惜水、敬仰水,水是他们表达爱慕和祝福的吉祥物。古朴迷人的傣家水井造型多以傣族崇敬的大象、孔雀和佛塔来装饰,塔尖有串串银铃,清风掠过,叮咚悦耳;塔外壁镶嵌着各种各样的珠宝和明镜,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这井边也就成了傣族姑娘梳妆打扮的好场所。有的井罩上东西两面是白色的雕像,北面是开屏的孔雀舞姿。通过这独具匠心的水井建筑,足见傣族人对水的一片深情。每逢到了“祭井日”,他们还要把井罩建筑彩绘一新,敲响铜锣和象脚鼓,欢歌起舞。

到西双版纳不乘船游览澜沧江就会被视为最大的遗憾。乘船游澜沧江,景洪至橄榄坝一段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实在是西双版纳最完美的缩影。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澜沧江,从西部横断山脉浩浩荡荡地流入景洪段,流经勐腊县关累口岸,出境后称湄公河,沿途风光美不胜收。在秀美如画的澜沧江边时常可以看到一群群白色、黑色及粉红色的彩蝶,它们各种各样,大小不一。澜沧江边气温高、湿气大,树叶易腐烂,而这又是蝴蝶最喜食的,因而澜沧江边的蝴蝶多于别处。当晨雾弥漫在江边的时候,能碰见上万至几十万只彩蝶,它们从四面八方飞来,一只挨一只落在那片潮湿之地,无言地轻扇着薄如羽纱的彩翅。为此,著名作家冯牧写下了优美的散文名篇《澜沧江边蝴蝶会》。

西双版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世代居住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瑶等少数民族,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傣族欢度新年的泼水祝福、龙舟竞渡、燃放高升飞灯以及哈尼族的嘎汤帕、拉祜族的拉祜扩、基诺族的特懋克、瑶族的盘王节等节庆活动是那样的热烈、有趣而又令人神往。每年的4月中旬,是傣族人民传统的新年——泼水节。节日期间,无论在竹楼、村寨还是在街道、路边,也不论男女老少、过路行人,到处都是热烈的泼水活动。去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已成为一个吸引人的旅游节目。为使每一个游客都能感受泼水的乐趣,姑娘们会用神奇的双手轻轻抚走你的疲惫和烦恼,再用纯洁的傣家水,泼湿你的全身,清洗你的灵魂,令你情不自禁地深深融入西双版纳这片神奇的绿色王国之中。

经典线路:

1.游览热带雨林野象谷,在此欣赏民族歌舞、孔雀放飞,观蝴碟馆、蟒蛇园、百鸟园,乘缆车观光原始森林(是中国第一条热带雨林观光索道)或徒步穿越原始森林——中国第一所驯象学校大象表演——观光少数民族基诺族山寨

2.乘车游览澜沧江沿途风光、胶林菠萝园,参观橄榄坝集市——游览中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园(AAAA级景区)——观景色秀丽的椤梭江风光——游热带沟谷雨林——到景洪市内(体验真正的傣家生活。参观傣家小竹楼,登傣家做客。观赏民族手工艺品,参观缅寺、铜塔,参加泼水活动,欣赏傣族歌舞)

3.原始森林公园:(观光热带沟谷雨林、看孔雀放飞、观九龙瀑布)——游市区曼听公园,瞻仰周总理铜像,观孔雀园、放生湖、飞龙白塔、八角亭等

推荐旅行方式:自助

推荐出行时间:

4—5月,因为泼水节在每年的4月中旬。

推荐旅行天数:4天

理想花费:3000RMB/人

当地资讯:

概况

位于云南省南端的西双版纳,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

交通

西双版纳距昆明七百多公里,一般乘飞机前往,价格五百余元,每天有多个航班往返。但由于版纳经常有雷雨天气,故航班不能准点是常事。如坐汽车前往,则需一天一夜,且山路较多,旅途比较劳累。

住宿

西双版纳的景洪市有多家宾馆、招待所,价格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非节假期则随到随住。但遇节假期或泼水节期间则最好先预订。

特产

西双版纳地方风味饮食有竹筒饭、椰子肉、烤鱼、跺生(一种生拌肉)等。特产有普洱茶、傣族竹编、傣锦、玉器等。此外还有一些热带水果。

交通

出租车:景洪城内出租车起步价为5元,出城起步价为7元。

自行车:景洪市不大,租自行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一些宾馆里可以租借,但需要交纳押金。

人力车:路途较短或观赏市容,可乘当地的人力车,费用两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