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很小很小的小偏方—中老年疾病一扫光
4724900000021

第21章 【筋骨祛病】小偏方(2)

用脸盆装大半盆热水,加盐4~5汤匙,充分搅拌后,把双脚泡到热水中,直至满到脚脖子处。每次要热泡3~5分钟,如此反复使用数次。

赵大姐是一位超市收银员,虽然每天几班倒,但自己毕竟上了年纪,站时间长了,脚就肿了,有时连鞋都不容易穿进去,弄得她只好忍着痛,穿上稍微宽大一些高跟布鞋去上班。可这几天,脚痛的症状加重了,上班站不到半小时就站不住了,忍着还直冒冷汗。一位好心的同事看见了,教给她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双脚酸痛、肿胀时,回家后,把脚放在盐水里浸泡。

具体做法:用脸盆装大半盆热水,加盐4~5汤匙,充分搅拌后,把双脚泡到热水中,直至没到脚脖子处。每次要热泡3~5分钟,如此反复使用数次。

开始赵大姐还不信这样做管事,但回家后还是试用了一下,结果,泡脚后,脚还真有轻松的感觉。于是,便打电话问,这是怎么回事?同事说,我也是听一个老中医说的,同事介绍她来我诊所看看,说我这里的偏方挺管用的。

一般来说,人体水分通常是汗泄与尿排出,少量会从呼吸及大便中排泄出来。如果摄取过多的水分而又未能及时排泄出来,人体所积存的多余水分就会因为站太久而积存到脚部,从而致使脚部疲劳、酸痛。那些有低血压症,或身体循环系统器官不好的人更容易积存。

用浓盐水浸泡双脚,以消除脚部水毒,水毒一消除,即可缓解。当然,在高温环境工作、大热天劳动的人,或运动员要另当别论;而一般的家庭主妇,以及上班族,仅由饮食时所摄取的水分就已足够,无须喝太多的水。

老中医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鸡血藤根汤

【具体做法】鸡血藤根50克,红糖100克。煎服,连服3~4天。

【功效】消除水肿,缓解脚痛症状。

冬瓜鲤鱼汤

【具体做法】冬瓜1000克,鲤鱼1条(重250克)。不加盐煮服。喝汤吃鱼。也可单用冬瓜子15~30克,水煎服。

【功效】利尿消肿,缓解脚痛症状。

赤豆冬瓜汤

【具体做法】赤小豆150克,冬瓜250克。共煎汤,常服有效。

【功效】利尿解毒,消除水肿,缓解脚痛症状。

增效足浴方

麻黄防己足浴方

【具体操作】麻黄20克,防己15克,车前草30克,玉米须100克,冰片2克。将以上前4味药入锅,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研成细粉的冰片,与3000毫升开水一同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40分钟。每晚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风发表,渗湿利水,消除水肿,缓解脚痛。

车前子生姜片足浴方

【具体操作】车前子50克,生姜3片。将车前子、生姜入锅,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及白酒一同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40分钟。每晚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车前子利尿排水、渗湿消肿,生姜助发汗、散寒解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脚痛症状。

桂枝二苓足浴方

【具体操作】桂枝、干姜各30克,猪苓、茯苓各20克,制附子、泽泻各15克。将以上6味药入锅,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一同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40分钟。每晚1次,7天为1疗程。

【功效】健脾利湿,通阳利水。主治下肢水肿,缓解脚肿、脚痛症状。

精油沐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患者小档案

症状:腰椎间盘突出,腰痛难忍,心烦失眠。

管用小偏方:

在水中滴入洋甘菊精油3滴、薰衣草精油3滴、薄荷精油2滴。水量以没过胃部为宜,水温以26~34℃为宜,然后将身体慢慢浸入浴缸中,沐浴20分钟。

老陈近来总是觉得腰疼,刚开始并未在意,可时间长了,晚上觉也睡不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侧卧、仰卧、平躺,摆出任何一种姿势还是会觉得疼,有时不得不靠止疼片来减轻疼痛感。更痛苦的是,腰疼已经慢慢开始影响到他早晨遛鸟了,老陈没别的嗜好,就是喜欢一大早去鸟市遛遛,顺便把自己喜欢的八哥也带出去。可这腰好像真的不中用了,这几天根本走不动,有时坐沙发上看电视,腰还会感觉有小蛇在爬,坐的时间久了还有麻木感,老陈心里有点担心,心想:“自己不会患上了什么可怕的病了吧?”于是,赶紧打电话把儿子从公司叫回来,儿子一听也急了,赶紧去了医院,又是挂号、拍片、检查,折腾了一星期,这才有了结果,老陈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部肌肉一直保持收缩状态,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产物沉积,刺激局部神经而产生痛感。

中医认为,感受风寒湿邪是诱发腰椎病的一个因素,故腰椎病患者应忌食寒凉之物。少食肉及脂肪较高的食物,因其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可导致病情加重。还要避免食用杏仁、芦笋、腰果、大黄和菠菜,因为这些食物含有草酸,抑制钙吸收。还要避免食用含磷的饮料和食物以及酵母产品。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会加快局部的新陈代谢,排走那些产生疼痛的物质,从而达到迅速止痛、舒缓疼痛的效果。而精油泡澡是一种温和的舒缓疼痛的方式,对于腰椎疼痛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具体做法:在水中滴入洋甘菊精油3滴、薰衣草精油3滴、薄荷精油2滴。水量以没过胃部为宜,水温以26~34℃为宜,然后将身体慢慢浸入浴缸中,安静地享受20分钟,不仅身体内部得到了热疗,缓解腰椎疼痛,还能缓解身体与情绪上的紧张,微微的发汗还可以排出毛孔里的堵塞物,起到保健效果。

此外,红花油、冬青油(水杨酸甲酯)等,可直接涂于患者相应部位,可配合用手反复摩擦,以加强其作用。此外,可利用内服汤剂煎过的药渣,用布包裹后置于患处进行湿热敷,效果很好,但应防止烫伤。亦可将生草乌、生川乌、马钱子、红花、樟脑、乳香、没药、独活、田七、牡蛎、透骨草等量研末,用75%酒精调敷于患处,使用时可先施0.2克麝香于表层,一般每次可持续治疗2个小时左右,止痛效果非常明显。

老中医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杭芍桃仁粥

【具体做法】杭白芍2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将白芍用水煎熬,取液500毫升,再把桃仁洗净,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两汁液同粳米煮熟。早晚各服1次。

【功效】活血,养血,通络。治疗气滞血瘀型腰腿疼。

茴香煨猪腰

【具体做法】茴香15克,猪腰1个。将猪腰对半切开,剔去筋膜,然后与茴香共置锅内加水煨熟。趁热吃猪腰,用黄酒送服。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定痛。治疗肾虚导致的腰椎病。

鹿茸炖甲鱼

【具体做法】甲鱼250克,鹿茸片1克,香菜、葱段、姜片、花椒、料酒、味精、酱油、白糖、猪油、鸡汤及湿淀粉等各适量。将甲鱼杀死洗净,用酱油浸泡入味,待炒锅内油热后,将甲鱼炸成金黄色,然后置于碗中,加入葱段、姜片、花椒调成的调味油,以及料酒、味精、酱油、白糖、鹿茸片、鸡汤,然后将碗上屉蒸熟,用湿淀粉勾芡,撒上香菜,装盘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温补肾阳,滋阴益气。主治阴寒内盛、气血凝滞型腰椎病症。

增效经穴方

【具体操作】

取穴:至阳、关元俞、夹脊穴。配穴:阳陵泉、昆仑穴。

1.手持悬灸灸法:手持陈年纯艾条施灸,单点温和灸:至阳、关元俞。每处穴位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2.纯铜温和灸罐温和灸法:用温和灸罐温和灸足三里、昆仑、阿是穴。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定痛。

虾皮豆腐汤,防治骨质疏松的佳肴

患者小档案

症状:骨质疏松,经常腰腿痛、胳膊痛。

管用小偏方:

虾皮豆腐汤,具体做法是,虾皮50克,嫩豆腐200克,虾皮洗净后泡发,嫩豆腐切成小块,将葱花、姜末、料酒,油锅内煸香,加水烧汤,汤沸后,加入虾皮和嫩豆腐,熬煮至汤浓,加少许鸡精调味即成。

一天,一位大妈一进诊所的门便对我说:“大夫,我经常腰腿痛、胳膊痛。前阵子去医院做骨密度测试,医生说我得了骨质疏松症,让补钙,可我吃了钙片,效果并不好,这该怎么办啊?听说您这里有很多偏方能治病,能给我个方吗?”我笑笑说:“大妈,您贵姓啊?”大妈说,她姓王,家在远郊住,平时家里农活挺忙,是抽空来城里检查身体。人快50岁了,身体没别的毛病,就是经常腰腿痛、胳膊痛。我拿过王大妈手中的检查表,看了看,又帮王大妈号了脉,大妈面浮肢肿,舌淡胖嫩,脉迟细无力,有些气虚症状,脾胃功能差。于是,我推荐大妈常吃虾皮豆腐汤。

具体做法:虾皮50克,嫩豆腐200克,虾皮洗净后泡发,嫩豆腐切成小块,将葱花、姜末、料酒,油锅内煸香,加水烧汤,汤沸后,加入虾皮和嫩豆腐,熬煮至汤浓,加少许鸡精调味即成。虾皮、豆腐都富含钙质,而且较容易被肠胃吸收,做成汤后,更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我还让王大妈在服用钙剂时,常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等来促进肠胃对钙的吸收。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代谢障碍的疾病,但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

因此,王大妈虽然服用了钙片,但体内维生素D含量少,人体消化、吸收能力差,这样钙质就不能很好地被人体合成与吸收,即使吃再多的钙片,也治不好她的骨质疏松症。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主要与肾、脾二脏的关系最为密切,主要因肾精不足、脾胃虚弱,肝气不足、血瘀、外邪侵袭所致。人类骨量的减少或丢失,从30~40岁就开始了,中老年人丢失的更快。这是因为老年人的甲状旁腺分泌功能常发生改变,当维生素D吸收和活化不足时,会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泌能溶解骨组织的激素也就增多,结果将骨中的钙质“动员”出来,引起骨钙丢失,导致骨质疏松。同时,这些钙质在骨关节边缘等处沉积,引起异位钙化,发生骨质增生等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容易导致驼背、骨质增生、牙痛易出血、关节炎、高血压、神经痛、早衰、皮肤瘙痒、黑斑、头皮屑多等不适。

中老年人不妨在饮食中,经常食用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牛骨等食物,可补肾髓,以起到强壮筋骨,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此外,为了防止骨量的过度流失及骨结构的破坏,应从青年时期开始进行正确的骨骼保健。年轻时生长旺盛,加上运动机械力对骨骼的刺激,再辅以充分的营养,包括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促进了骨组织发育和骨量积聚,骨峰值随之提高。这就有了良好的储备,即使日后骨量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丢失,也会推迟和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老中医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黄豆猪骨汤

【具体做法】鲜猪骨250克,黄豆100克,生姜20克,黄酒200毫升,食盐适量。黄豆提前用水泡6~8小时;将鲜猪骨洗净,切断,置于水中烧开,去除血污;然后将猪骨放入沙锅中,加生姜、黄酒、食盐,加水1000毫升,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骨烂,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剂。

【功效】有效缓解骨骼老化,为骨骼补充钙质,治疗骨质疏松。

桑葚牛骨汤

【具体做法】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将桑葚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另将牛骨置于锅中,水煮,开锅后撇去浮沫,加姜、葱再煮。见牛骨发白时,表明牛骨的钙、磷、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随即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此汤能滋阴补血、益肾强筋,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海米排骨汤

【具体做法】鲜猪骨250克,海米100克,生姜20克,黄酒200毫升,鸡精少许。将鲜猪骨洗净,切断,置于水中烧开,去除血污;海米洗净;然后将猪骨、海米放入沙锅中,加生姜、黄酒,加水1000毫升,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骨烂,即可食用。

【功效】有效缓解骨骼老化,为骨骼补充钙质,治疗骨质疏松。

足跟痛,用白芥子粉敷贴

患者小档案

症状:足跟痛,足跟部不能着地。

管用小偏方:

取白芥子粉适量,加醋调成稠膏状,敷于足跟患部。

对女性而言,高跟鞋就像是一把尖锐、性感的“匕首”,是时尚的代名词,是女人鞋柜里不可或缺的宠儿;但在展现时尚魅力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很大的健康代价。研究证明,穿上高跟鞋后,人很自然地重心前移,保持抬头挺胸收腰的姿势,看起来非常精神,穿梭在人群中也倍显自信。但由于骨盆前倾,腰部后仰,人体负重力曲线大大改变。

足跟痛也叫跟痛证。该病多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尤以老年妇女发病居多。它是由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足脂肪纤维垫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减退,扁平足、急性滑囊炎、跟骨骨刺、跟骨类风湿病变引起;脚掌痛除扁平足原因外,也因足横弓过度疲劳、慢性损伤所致。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早起站立时疼痛较重,行走片刻后稍好,但行走过久,疼痛复又加重等症状。

张女士今年52岁,右侧足跟部疼痛已经疼了3个多月了,现在足跟部不能着地,期间也去医院检查过,经X线检查诊断为右侧跟骨骨刺。医院建议张女士手术治疗,但张女士不愿意做手术,于是找到了我,我看过她的情况后,推荐她使用白芥子膏治疗骨刺。

具体做法:取白芥子粉适量,加醋调成稠膏状,敷于足跟患部。可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但需要注意的是,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敷,外敷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忌用。

依上方用白芥子醋糊敷于患部(勿令药糊超过赤白肉际,以免发泡损伤皮肤),外以蜡纸覆盖,绷带包扎固定。每2天换药1次,2次后疼痛减轻,半月后疼痛消失。白芥子对治疗骨质增生引起的肿胀疼痛效果非常明显,可连续应用,直至病愈。

一个月后,张女士给我打电话报喜说,这方子还真管用,现在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力气了,下地做家务也不会感到疼痛了。

老中医推荐方

增效验方

熟地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