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汉三国皇帝传
4723900000059

第59章 西汉(50)

家人见董贤夫妻俱亡不敢报丧。怕的是更令引来大祸。只好将董贤夫妇棺殓夤夜埋葬。事为王莽所闻,疑他诈死。故又派人去验尸,将贤棺抬至狱中,开棺相验,寻系不差。但又说他是畏罪自杀,又把贤尸拖出棺外剥去衣饰,用草包裹乱埋狱中。再劾董贤的父亲董恭骄恣不法,董贤的弟弟董宽信淫加无能,一并夺职,徙居合浦,家产发官估卖,约值钱四千三万万立缗。董贤平日厚得故有此多东西。有属吏朱翊买棺及衣致狱中收得贤尸,再为改葬。葬毕自己去朝廷报告认罪。王莽大为不悦心里打算另寻朱翊罪将他处死。此时王莽得势,大司徒孔光首先贡谀献媚当即邀同百官推荐莽为大司马。但前将军何武,后将军公孙禄说不宜委权外戚。可是孔光不从,太皇太后也决意用莽。就拜莽为了大司马。领尚书事。莽自此手握大权逐渐放出手段来了。

王莽施政耍权威

刘衍嗣位,年只九岁。不能亲政。太皇太后已经年老。一切事务全由王莽独断专行。另意贬褒。首先将皇太后赵氏贬为孝成皇后,皇后傅氏通令徙居桂宫。赵太后的罪状是与女弟赵昭仪合德专宠横行,残灭继嗣,傅后的罪状是纵令乃父傅晏骄姿不道未尝阻谏。罪案宣布以后没有一人敢反对。莽索性追贬傅太后为定陶共王母。丁太后为丁姬。所有丁傅两家的子弟一律免官归里。傅晏负罪很重,莽下令与妻子同徙合浦。独傅喜又召入都中待位。再废傅皇后,赵太后为庶人。二人皆所愤自杀。太皇太后王氏平时受着傅赵二后恶气,所以还说是王莽为她泄了忿。

王莽既连贬四后,沾沾自喜,惟见孔光历相三朝为太皇太后所敬重,加上孔光又善于阿谀奉承王莽。所以王莽也就对孔光亦更器重了。故将光的女婿甄邯调了过来。任为侍中兼车都尉。朝中官员若要与莽不合者,莽就要罗织成罪,并经甄邯拿着草案送往孔光过目。光当然不敢不依。王莽便持着大司徒孔光的奏章去请示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王氏无不同意。于是何武、公孙禄坐灾互相标榜罪名一并免官。高昌侯董武,关内侯张由,史太仆史立等坐中冯太后冤案削职为民。红阳侯王立为莽诸父。成帝曾遣令就国。哀帝时又召还京都,王莽便要孔光将他以前的错误重新提出来,再遣立就国。太皇太后亲弟到此只立一人。不愿准奏,又经莽从旁挥掇说不宜专顾私亲。太皇太后无可奈何,只好命令回国,莽接着引进王舜、王邑(王商子)为腹心,甄邯、甄丰主管机要事务,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布置周密,一呼百应。太皇太后已老得糊涂了。她对王莽的举动深表赞扬,并赐奖励。莽却假意推让,叩首泣辞,实际上是上欺姑母,下欺吏民口是心非自便私图罢了。

大司空彭宣见莽挟权自恣,不愿在朝,遂上书乞求退休。莽恨他无端求退便告太后策免彭宣的官,令就住在长平封邑内。四年以后寿考终身。就是傅喜奉诏入都也觉得孤立可危,情愿还国。莽亦任他归去,也得寿终。王莽又进左将军王崇为大司空(崇与王太后同母弟崇同名异人)封扶平侯。

王莽笼络人心

王莽深知权势虽隆,功德著,还必须设一良法,方可笼络人心。踌躇了数日,得出了一计。即暗中使人去益州寺方,嘱令地方官吏买通塞外蛮夷,叫他假称越裳氏(是中国境外西域地方一少数民族部落)献入白雉(一种象征吉祥的珍品)给大汉为贡品。地方官当然照办。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正月,有塞外蛮人入都,说是越裳氏瞻仰天朝特牵白雉上贡,莽即奏传太皇太后,将白雉存放宗庙。从前周成王时代有越裳氏来朝送礼,也曾敬献白雉。王莽想自比周公故特想出此法。果然群臣仰承莽意,奏称王莽的品德高尚,不仅在中国大汉朝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在外国人都知道,并且表示对他以尊重。故送献许多白雉来汉朝。中国历史上周朝的周公且在本国人民的心目中很高多尊敬,传到国外,国外的越裳氏也曾经将白雉赠送过给他。以表示尊重他,直至今天此事又重视,说明王莽可以周公相比。是值得人民尊敬的人。果然群臣称赞王莽。连外国的人都认可了。功劳确实不低于周公,旦辅周有功故称周公。今大司马王莽有功,安定汉朝应加称“安汉公”增封食邑。太皇太后当然依议。即日下诏令王莽为太傅,赐号“安汉公”,加封食邑二万八千户。偏王莽装出许多做作,故意上表固辞,硬说臣与孔光、王舜、甄邯、甄丰诸人共定国策。太皇太后不免迟疑,甄丰、甄邯又急忙上书说王莽功最大,太皇太后仍劝莽不要辞,莽再推并还说要让与孔光等,且称疾不起。太皇太后只好封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甄邯为承安侯。然后再召王莽入朝受赏,莽还称病群臣再申请封莽,即日下诏重申上封。王莽才入朝受取爵名号,但将封邑让还。

王莽从此做了安汉公。且第一件事是要为东平王平反申冤,叫刘云的儿子刘开明为东平王,奉云祭礼。又立中山王宇的孙桃乡侯的儿子成都为中山王,奉中山王刘兴祭祀,再封宣帝子孙三十六人,皆为列侯。此外王侯等无子有孙或为同产兄弟子,皆得三百嗣承袭封爵。皇族中因罪被废的允许恢复属籍,官吏年老致仕仍给予旧时奉的三分之一赡养终身,下至庶民鳏寡无不周恤。如此种种恩施统王莽创议出来。好教朝野上下交口称颂,都说是安汉公的仁慈,把老太后、小皇帝二人一概抹煞。王莽还讽示公卿说太皇太后春秋太高,不宜亲理小事。以后除封爵等大事外其他的事尽归“安汉公”裁决。太皇太后又是依议下诏,这样朝中只知有王莽,不知有汉天子了。

当时正当盛夏大举飞蝗成灾。王莽不能被作祥瑞,只得派使查实准备赈饥。一面凑请太皇太后号召朝廷上下各级官吏节衣少食在人民群众中作出表率。并自己带头戒车除晕,即不坐车不吃晕。连续一段时间都是这样做,且拿出自己的私钱一百万,献田三十顷,交给大司农给受灾的黎民。满朝的公卿看见王莽如此慷慨,也不得不捐田助宅充作赈灾共有二百三十人。但第一发起者总算安汉公王莽。一班灾民硬说王莽功德及人。王莽又借着天灾得了一个大名,不久天下起雨来,灾民盛称安汉公修德禳灾感动人心。

王莽爱泄私忿

当时朝廷中一班官吏,偶然有私议,说平帝入嗣大统,本来生母卫氏未得加封不免不对。王莽独考虑,鉴于前朝丁傅乱事。恐卫姬入宫中又要引进外家干预国政。但若不加封卫姬又未能塞住众口,乃遣少傅甄丰持册至中山封卫姬为中山孝王后,帝舅卫宝、卫玄爵关内侯。但仍留居中山不得来京。

有扶风功曹申屠刚直言:“这事做得不对,平帝还在襁褓即年龄很小,便没有亲人在身边,有伤慈考。本来应该迎入中山太后进京,安排她在别宫,使得这个小皇帝能定期见到母亲,享受得到母爱。并从冯、卫二族中选入几人进京,亲自作保卫,免得担忧小皇帝的安危。”这数语说将出来后,王莽一听,感到最中忌言,即最是听不得的话,王莽当然驳斥。但又想到这个最好不要自己出面,故特请太皇太后下诏,斥责申屠刚是僻经妄说违背大义。因此将他放归田里。还有何人敢言了。

越年二月有黄枝国献入犀牛,廷臣都感到惊异,说黄枝国在南海中,来京师三万里,又从来不见朝贡过,今特献犀牛,想来又是安汉公的威德。正要上书献谀,偏又接得越嶲郡奏报说:“有黄龙出现游江中。”太师孔光等人立即用书面向王莽表示祝贺称赞是他的功德所致。但旁边站着的大司农孙宝可不是这样。他则说:“周公上圣都不免有上尊,今天无论何事都说成是某人的德优,果胜过周公么?”众又听了莫不失色。此时甄邯遂上称奉旨。实际他很清楚犀牛是买来的,黄龙游江是假的。甄邯与王莽同谋自觉心虚,但心中很是仇恨孙宝。当下嘱羽背后去诬言孙宝的过失。正好孙宝遣人迎接老母及妻儿数人。其母出门不远途中急患老病,因把母送回去由其弟养病,但遣妻儿入都.当有人了解后,就抓住这一点便斥孙宝,宠妻忘母。莽急告太皇太后将孙宝免官。大司空王崇看不惯朝事,乃称病气归。有诏批准令崇解职;光禄大夫龚胜大中大夫邴汉并皆辞官归田。

元始五年(公元5年)太师孔光已死,王莽进马宫为大司徒,不久也封为太师。在光死前亦鼓动群臣阿谀王莽,促成九锡礼仪。且号召吏民陆续上书,请支持安汉公。一时书奏杂谏,仅阅旬月上书人数总计得487,000余名。究竟是虚是实无人考究。太皇太后见得朝野上下恭维王莽。便决定对王莽行九锡封典。九锡是:一锡衣服;二锡车马;三锡弓矢;四锡爷钺;五锡兆尧;六锡命圭;七锡朱户;八锡纳陛;九锡虎贲。这是古今特别厚赏,由太皇太后御殿亲行,莽上殿拜受却不推辞。当时各郡国的方守令,都要求表态赞颂王莽的功勋。独广平相班稚不肯遵行;琅琊太守公孙闳反奏报灾荒。大司空甄丰便劾闳捏造不祥,班稚搁置嘉应。两个人俱坐罪不道,应该捕诛当下由王莽批准。还是太皇太后有些慈心,他与王莽说:“班稚系班婕妤弟,为贤妃家属,宜加哀怜”。莽乃不得不依,准班稚放归,公孙闳下狱处死。

王莽大屠杀

始平三年(公元3年),王莽长子王宇,与妻舅吕宽,认为从前迎立平帝,只封平帝母卫姬为中山王后,并不许入都。卫后就是一个独生子,不忍远离。便派人送信帝舅卫宝,示意让卫氏上书太皇太后请示入京。卫氏依行,结果王莽仍然不认。王宇又怕将来平帝长大,必然会怨恨当时的主政人,弄不好就要危及整个王氏家族。不如现在趁着尚早筹谋,把这个问题解决好。省得后悔,当下与老师吴章私下商议良策,用年蓄血洒门,使莽暗中生疑向我说起,我们方好进舍,劝他迁入卫后,归政卫氏便了。王宇和吕宽照着这样去做。不巧被门吏发觉了,并认出了人,他立即去报告了王莽。王莽当即下令缉捕。不多时捕来,仔细盘问,案情毕露,将三人都送交狱中,今莽子王宇自杀,吕宽、吴章石桀市曹。王宇妻吕焉腹中有孕才令缓刑。吴章是个有名的博士,他有弟子千余人,此时王莽都视为恶党,下令禁锢,诸生不忍遭杀,只好抵赖,不肯承认。那甄邯等人却去对太后讲王莽大义灭亲。当由太皇太后下诏赞扬王莽说:“公居用公之位,不以亲害尊,朕甚嘉之!”为此一诏更激动贼莽狠心,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杀尽卫氏支属,只留帝母卫氏一人。还有元帝女弟敬武公主,曾为高阳侯薛宣继妻。宣死后,留居京师。屡言莽专擅不像个朝廷大臣,王莽查得薛宣儿子薛况与吕宽是朋友便将他母子株连,迫令敬武公主自尽。处薛况死刑。还有王莽自己的叔父红阳侯王立,及从弟平河侯王仁、乐昌侯王安与莽历来不协调。便由王莽假传太皇太后圣旨并皆赐死。接着又杀死了故将军何武,前司隶鲍宣,抚羌校尉辛通,逐各都尉辛遵水衡都尉辛哉,南郡太守章伯等人。所有罪状都是与卫氏有通谋。

王莽拿死人出气

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并欲进一步得到发展,实现他由来已久的野心。在大张旗鼓地干过一番接一番前所未有的惊心动魄的伟大事业以后,他又挖空心思地想到了要取丁傅两后生前的玺绶。然而又向太皇太后提出要发掘丁傅两后的坟墓。起初太皇太后不肯听从,莽却各然力争,他说:“傅,丁氏曾怀着皇太后,帝太后玺绶。现在已经向社会公布,有令明旨加贬了他们的身份,若不将玺绶取出来毁掉,如何行使国家的法律呢?且傅氏今天更应该徙葬到定陶才算正名呢!莽这么一说,太皇太后只好应诺。但不准易棺,并须配备一时更大的棺材套着原来的棺材,还要杀蓄作祭”。王莽听后默然退出。立即下令遣有关人员、督同工役分头发掘。

傅太后曾合葬谓陵,即元帝陵。筑工很高,工役开掘进去,贲了很大的力气。突然听得一声巨响,土石崩颓压毙了数百人,其余的人惊慌得敢紧逃回。丁姬合葬共皇园,还才掘至坟墓前门,忽然又有火光射出,烟雾高至四五丈。工役都吓得跌倒的跌倒,躲逃的躲逃,那监工官只好饬令救火,工役们打来好多水,浇泼了好多时,才把火灭掉。等到火意烟消,仔细龟看椁中的器物已尽被毁过,只有棺木不动。

两处都逞怪象。同时报告王莽,莽根本没有一点后悔,反而说共王母傅氏生前尝骄僭无度,想是触了皇天故导致塌陷。丁姬葬时亦超越了制度,故有火焚椁中。且两处所用的棺木都称是梓宫,尸体着用的都是珠玉,本来就并非藩安所用。我原来打算只取玺绶,现在看来并不为此,应该改易棺木,傅氏葬定陶,丁姬改葬娄妄旁,方为顺天合理云云。太皇太后信以为真话,居然许可,于是两棺俱发。傅氏椁中呕达数里,吏役不得己塞鼻捡视取,出玺绶珠宝把尸骨另易他棺草草葬讫。丁姬处也是照办,可怪的是丁姬棺上突来燕子数个,口中统衔着泥巴直投棺里,惹得工役亦为感动,力为建筑,固土厚封。独王莽又怕众人私议,因此下令两后墓上遍荆棘作为痛恶的榜样,告诫后人。

大师馆前曾参与议傅太后尊位谥的人,此时见到王莽追翻前案,心下不安。因此上书自劾,王莽请太皇太后下诏免太师官以侯爵归第,因此前太师孔光参与了议傅太后后事此时也有准了。即降低身份也以侯爵归第了。

莽女立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