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诞驻节寿春,坐镇扬州。他本来与夏侯玄,邓扬等互相标榜。当时社会上都影响很大,号为“八达”,至夏侯玄等被消灭。诸葛诞心里也是很急的,但是力不敌司马氏,只好隐居恣住不发。等到毋丘俭等人发难时,诸葛诞还倒相助司马师平乱呢,并表现得很积极。故事后司马师且进令他代替了毋丘俭的职务,并进封高平侯加官征东大将军。好一个大抬举,加重用。正因为这样,诸葛诞又联想到王凌、毋丘俭相继被诛夷,恐不免司马氏对自己也不是怀着蛮好的心意。他怎么会不知道自己与夏侯玄的关系呢?早晚是会被他算计的。因此决定凭着现在自己已有的条件,再赦罪犯,培养蓄积敢死士,拿出一些钱财来,散借兵士,将更使其受感动,收结人心。又借口防止吴兵入侵,向朝廷提出增兵筑城为自固计。
当时的国政全揽在司马昭手中。对诸葛诞的这些举动他怎么能看不出来呢?因此他对诞产生了疑心。长史贾充借慰劳为名,遣使致诞处观察他的变化情况。接着司马昭又令贾充去寿春与诸葛诞相见。诞留充宴饮,互抉政治,贾充用言探试说:“洛阳都中诸贤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诞不禁作色道:“你不是贾豫州的儿子么?”心想那贾充本就是前豫州刺史贾逵的儿子,几多代以来都受着国家的恩宠。怎么今天说出这等话来呢!贾充感到有点惭沮地说:“贾充我只不过将别人的言语告诉公你罢了。”诸葛诞不待贾充说完又接着说:“洛中有变,我当效死报国,身为人先。”贾充已知诞意,饮罢便告辞了。回到都城向司马昭作了汇报,并向昭献计道:“诸葛诞在扬州颇得人心,已始把他征令入都,免后患。”昭蹙眉道:“恐诞未必肯来。”充又说:“召他不来祸倒小,若他来了祸恐大了,望明公妥善处理好。”司马昭乃请旨征诞为司空,诞果然迟疑,且见诏中说:“可将兵符交与扬州刺史乐琳。”这句话又使诸葛诞对乐琳产生了看法,不由得愤疾交加,当即带领数百骑赶到扬州去。假说是将要奉诏入洛,来与乐琳辞行。琳不知有诈,迎诞入厅,诞便指挥骑士一拥上前,吓得琳逃至楼上终被杀死。于是诸葛诞立即征兵聚粮,准备起事,且遣长史吴纲送少子诸葛靓入质东吴向东吴称臣乞援。
东吴相孙峻已殁。当由从弟孙琳代职,正值诸葛诞遣子入质称臣请救。琳才欲图功耀威当然乐从。便命将军全端,全怿,唐资等与降将文钦父子领兵三万往救寿春。
魏大将军司马昭闻得诸葛诞起兵,急忙入宫面奏,逼令魏主髦亲征。且请郭太后慈驾同行,不消说司马昭挟天子又挟太后一同出征的意思是怕他走后朝廷生变。郭太后和魏主曹髦不敢不从,当由昭调集大兵二十六万陆续东下,自拥两宫车驾出屯头。使镇东将军王基与安东将军陈骞领兵十万进图寿春,王基等方至城下,吴将全端、全怿等已先入寿春城中,助诞固守。王基挥兵围城,再向司马昭请兵十万,把寿春四面环围。围得水泄不通,文钦等屡出犯围均被击退。
吴又遣将军朱异率三万人至安丰,为寿春外援。魏又令将军石苞,同兖州刺史周泰,徐州刺史胡质等击败朱异。报告孙翊又大发士卒,仍然要朱异同将军丁奉、黎斐等引兵五万,再救寿春。朱异将辎重留放在都陆,自己去了黎浆。不意魏将石苞等又复杀来,朱异措手不及,导致临城失守,仍然败退。还有魏泰山太守胡烈潜到精兵五千,从间道绕出都陆,把朱异所留的辎重一把火烧成了灰,弄得朱异兵丧粮尽,不得已又只好回见孙琳。琳怒责道:“你两次失败何颜见我?”朱异以魏兵势大为辞,琳复叱道:“再去决一死战不必向我说舌。”异回答说:“有兵无粮,不能再往。”孙琳指案道:“谁叫你辎重被毁,到此还敢违我令么?”朱异想再辩,孙琳拨剑起座,把朱异劈做两段。朱异为东吴名将,被孙琳杀死将士都有违言。孙琳也自知支持不住,素性退兵吴都。
正在这时吴国将领全怿的哥哥的儿子全炜,因事得罪了吴廷只好奉母来投奔魏国。又可巧魏司马昭亲自来督战,便胶下了全炜等并就此事加以发挥说吴将孙琳还都,因救诸葛诞无功,乃罪及家族,因此奔魏逃命来了。全怿得了此书,心里产生了惶急,即与全端带领部众出城降魏,寿春城内兵力就孤单了。诸葛诞部将蒋班和焦彝劝诸葛诞背城一战。诞又不从,二人料诞必败也出降魏军。寿春自被围以后,差不多已有半年了,勉强过了残冬粮食尽,诸葛诞屡次突围终不能脱。文钦向诞献计,请那些北兵尽行驱出。但留吴兵与诸葛诞坚守方可省食,诸葛诞不禁起疑。文钦说至再三,诞勃然大怒道:“你教我尽去北军,连我也好关死了!”说着即拨刀砍死文钦。钦子文鸯、文虎、闻乃父被杀当然痛愤,便逾城投奔魏营。军吏请按他前罪加诛,司马昭不同意,他向众军吏解释说:“文钦敢叛国,应受族诛,但今却不应当比作先前的来看待。钦子穷迫来降营,将他诛戮反使城内守兵誓死拒我岂不可虑?”乃召入鸯虎二人,面加安慰,更表为偏将军封关内侯。一面使骑士数百人绕城丈呼道:文钦子尚不见诛反加封赏你等何不早降,同受爵禄呢?守兵听着俱被诱动,往往缒城出降。昭乘势攻城一日一夜,使得占领了要地杀入城中。诸葛诞率亲兵数百人开城欲走,被魏司马胡奋追及,一刀毙命。胡奋指挥部兵,将诞亲兵一起缚住,劝令投诚,谁知他们都不肯降,一刀一个杀了个干净,并将诸葛诞全家诛戳夷及三族。还有吴将,唐咨也降魏了。惟偏将军于诠,慨然太息道:“大丈夫受命行军不能救人反有屈节我所不为。”说罢,大军突来竟为乱军所杀。司马昭安民已毕,查点吴兵乞降的不下一二万人。有人说,吴兵的家尽在江南,将来必有他变,不如坑死了事。司马昭又摇头说:“古时良将出师全国为上,但教无恶歼诛,何必多戮他人?”遂令降卒,分布三河听令安处。程唐、咨、为安远将军,咨以下有裨将数人,亦各予名位,众皆悦服。
司马昭自率大军西归,牵着两宫车驾,回到洛阳。群臣称昭功德,应援荣封。魏主髦,乃令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昭尚推辞再三,方将再劝则受。
五、国体构建及主要对民政策
同先帝。
六、重要文化科技成果
无。
七、略评本帝
司马氏专权已久,从司马懿至司马师到司马昭父子三人垄断了整个魏国曹氏政权。先帝由司马师擅自废弃,新立高贵乡公也始终抓不到政权。而高贵乡公凭着自己的血气方刚,恼羞成怒一时的冲动,莽撞地带着一小部分兵力。企图敌过奸臣司马昭。在既无谋又少力的前提下,落得了个鸡蛋碰石头,一身粉碎的下场。怀恨而亡。可悲可泣!
魏元帝
一、本帝的根基
元帝—姓曹名奂,246-302年享年57岁。在位5年(261-265),国号承魏,国都洛阳。年号改元者二,即景元三年,咸熙二年。
太皇太后:尊前太皇太后郭氏。
太上皇:无。
皇太后:无。
皇后:卞氏。
皇妃:不载。
皇太子:不载。
皇子:不载。
皇女:无。
谥号:元帝。
庙号:无。
墓寝:无考。
二、任前简历
曹奂原名曹璜字景明,嗣位时更名为奂。是曹操的孙燕王曹宇的子。嘉平三年(251)6岁封常道乡公。一贯在封地跟随父母生活。至甘露四年(260)15岁嗣皇帝位。
三、嗣位背景
先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权。愤起集殿中宿卫等兵誓杀司马昭结果自己被杀。事后由司马昭集众臣决定迎入嗣位。
四、任期要闻与轶事
1、朝廷上下
魏主禅位
自从魏主曹髦甘露四年(260)出于对权臣司马昭的痛恨,一鼓作气,企图杀死司马昭。结果适得其反,自己被杀。司马昭在社会的压力之下,佯作对帝惋惜,将凶手成济加诛,以保护元凶贾充。主使者实属司马昭。故遂议另立嗣君。但迎立曹奂为帝以来,实际权力仍然一直掌握在司马昭的手里。
是年故汉献帝夫人曹节病殁。按照她的遗志,追谥为献穆皇后,丧葬礼仪皆依汉朝。可知曹女始终宁愿志汉哩!
景元三年(263)那魏大将军司马昭平蜀有功,魏主曹奂加封他为相国,晋公及加九锡典礼。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司空荀凯,又请加昭为晋王。昭亦直授不辞。一班趋炎附势的臣僚就将禅位的典礼争先呈入。司马昭因东吴尚未平,加上本魏内部还得争取一些知识分子来支持就更好,即没有接受。
当时的知识分子主要有“竹林七贤”他们是:阮籍,嵇康,山涛,王戌,刘伶,阮咸,向秀等为代表。司马昭采取了分化瓦解和威胁利诱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七贤中的阮籍,山涛,向秀投靠了他。那阮籍在司马懿父子执政期间,曾做过从事中郎,散骑常侍等官,表现出与司马集团的关系还不错。实际上他对司马氏的专权还是不满。又不敢公开反对,只好不作声响,有时借酒解愁。一次司马昭派人到阮籍家中说亲,让阮籍的女儿嫁给他儿子司马炎。阮籍不同意却又不敢说,他只好喝得酩酊大醉,一连六十天不省人事。那个来说亲的人只好早已回去交差作罢了。理在司马昭又采取了其他手段。籍还是不敢拒绝他,只好投靠了他。
不久即到了咸熙元年(264)司马昭又授意要魏主曹奂命自已的儿子司马炎为付相国。百官又去趁势逢迎,表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越年即咸熙二年(265)司马昭立炎为世子,复进称太子。到了八月司马昭突然中风,病情迅速恶化,不几天便一命鸣呼。终于没来得及过上半下皇帝瘾。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继为相国,晋王。
魏主曹奂名为人君,其实早已傀儡无异。左右侍臣无一非司马氏爪牙。好容易在位包括前主髦死这年才持六年实际自己只有五年的天下。还是感谢司马昭毕竟有点害怕东吴的势力和内部有关文人的问题故不肯受禅才得迁延下来。
到了司马炎承父爵不肯再缓。是年秋季,襄武县中报称有大人出现,身长三丈余,迹宽三尺二寸,白发黄巾拄杖自呼道:“我乃民王,传语兆民,国运将改,从此太平!”言讫不见。何曾等遂推为晋瑞。向司马炎越加劝进了,那司马炎佯为推辞,偏朝臣已逼令魏主,就献郊筑受禅坛,择于咸熙二年(265)十二月壬戌日禅位。转眼间已是庙期,百官至晋王府前,请晋王司马炎受禅。炎居然戴冕旒服兖衣,乘辇出来由大众拥至南郊下车登坛,早有皇门官奉着玺绶敬谨。司马炎接受后,当燔柴告天,一如魏汉禅位故事。礼毕还朝御殿受贺。国号晋,改元泰始,一废魏主曹奂为陈留王,即日徙居金墉城。曹奂含泪别去。大傅司马孚拜辞故主,流涕道:臣年老将死,尚不失为大魏纯臣哩。未几又徙奂至邺城,直至晋太安元年寿终,追谥为元皇帝。废主曹芳由齐王降为邵陵公殁时追谥为历,其余曹氏诸王皆降封为侯总计魏历五主而亡共计四十六年。
2、讨伐内外
进攻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