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竞技运动卷-武术
47180600000010

第10章 武术的观赏

武术套路竞赛中的礼仪观赏

武术欣赏是建立在武术美学基础之上的。只有美的东西,才具有观赏的价值和持续的生命力。这正是中华武术源远流长的根本所在。

中华武术的教育功能是武术在世界各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崇武尚德”、“尊师重道”是武术界奉行至今的准则。礼仪应该是武术走出国门、推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前边已经将过想关的武术礼仪,要想观赏武术礼仪,就必须俩接武术礼仪。如:(1)抱掌礼:并步站立,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左指根线与右拳棱),高与胸齐,拳、掌与胸间距离为20~30厘米。

(2)持剑礼:并步站立,左手持剑,屈臂抬起使剑身贴前臂外侧横于胸前;右手成掌,以掌外沿附于左手食指根节,高与胸齐。两手与胸间距离为20~30厘米。

(3)持枪(棍)礼:并步站立,左手持枪(棍)把段(靠把端1/3处),屈臂置于胸前,枪(棍)身直立;右手成掌,附于左手拇指第二指节,两手与胸间距离为20~30厘米。

运动员若持双器械,应将器械交一手执握,行抱刀礼或持剑礼、持枪(棍)礼;若不适合行礼时,则应两手持器械面向裁判长立正行注目礼。其他器械参照以上各种礼仪执行。

当检录员检查器械或裁判长要求检查器械时,若是短器械,运动员应使器械尖朝下,将器械竖直,递给裁判人员;若是长器械,运动员则应使梢(尖)朝上,将器械竖直,递给裁判人员。

武术套路运动中的美学欣赏

一般而言,武术美学是武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产生的,社会的发展,赋予了武术文化内涵,处处烙有社会发展历史的印记,并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对武术的欣赏,向上可追溯到汉代以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之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古典美学的熏染,是东方传统文化长期沉淀后在审美意识上的一种外在表现。

我们对武术的欣赏,要树立起一种能全面涵盖武术技艺和其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审美观念。不仅从视觉上对其进行美的欣赏,同时更应该明其拳理,悟其哲理,从而完成对人生境界的净化和升华,从身、心、社会三方面来认识武术美的价值。

一、形体之美

对形体美的审视是现代体育欣赏的最基本的要素。观赏武术比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通过对身体形态的观赏,可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同时会产生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无论是什么流派的拳术,对形体都有极其严格的规范要求,动有动法,静有静姿,通过超凡的力量、动作技巧和造型,把运动员矫健优美的体型表现得玲珑剔透,再加上极富神韵的表演风格,将运动员仪态和内在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它除强调手、眼、身法、步法等外在身体语言的展示外,更注重精神、气、力、功等内在质的体现,是写实与写意表现手法的和谐统一。

二、运动之美

在武术比赛中,对运动美的观赏,是整个观赏过程的核心。运动美包括动作美、技术美。

1.动作美的观赏

在运动过程中,人的形体或部位的造型所展现出的美称动作美。在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都是在“动”中进行的,所以我们在观赏时,应把动作放在首要地位。但是,任何运动都是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对任何一项运动的动作评价,也是在动与静的比赛中进行的。

套路运动的动作几乎汇集了武术传统技术方法的全部精粹,并加入许多“花法”,以增强其趣味性和演练效果。可以说,在套路中所表现的武术美是最充分、最直接的。不同流派的拳种,对技术动作、内涵、功理、功法的不同诠释,形成了武术形式的多样性。如长拳的姿态舒展、节奏鲜明、轻快而潇洒;南拳的浑厚沉稳、威武勇猛、刚劲有力;少林拳的古朴紧凑;太极拳的舒缓飘逸;还有栩栩如生的鹰、猴、螳螂等各种仿生拳,八卦掌的灵活多变;以及有一定内容情节的醉拳、脱铐拳等等,从而使武术美的表现形式完善而又丰富。

2.技术美的观赏

武术套路的技艺美是中华民族气质、思想等的独特表现形式和方法。缺乏中国武术文化熏陶来认识武术的技艺美,只凭感性体验而缺少心灵的感悟,是很难把握武术技艺美的真谛的。因此,当看到优美的高、难、险、新的运动技术时,人们会获得赏心悦目的美的感觉和精神的享受。对技术美的观赏往往是和对运动美的观赏联系在一起的。

不论何种武术套路运动,都注重技术和艺术的表现特征。技是形,艺是魂。技艺美是通过人体动作的点、线、面的错综复杂的变化,动静结合和时空的交叉及内外、神形合一等诸多因素,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多角度、多层次全面而充分地展示演练者身体的灵巧、柔韧、协调、准确、反应等时空特征和精神面貌及内在情感,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使技术形式和表达的艺术思想达到完整和谐的统一。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如果没有浓厚的文化修养,就难以认识、理解其博大精深,而这不仅是武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需重视的问题,也是国人认识武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风格之美

1.思想风格美

思想风格美,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行为作风等综合社会意识美。我们在观赏比赛时看到运动员良好的思想风格,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也受到道德修养的教育。武术比赛实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因此,在比赛中所表现的各种思想、道德、行为都不是虚构的,而是一种真实的社会行为表现。

武术人文学内涵极为丰富。不同流派的武术,其技艺的表现各有千秋。有的凝重,有的洒脱,有的华丽……这是武术文化的基石,是武术文化的外在表现。而其深层次的内在共性的“明德”、“悟道”,才是我们追求武术人文美的归宿。

“武德”作为社会道德观在武术中的体现,为各个流派所重视,“学拳宜以德行为先”、“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把武德修为列为习武之先决条件。崇德、尚武、发扬民族精神,是今天我们所提倡武德的基本原则。武德修为,内容极为广泛,从日常行为,习武学艺,武艺的使用等,无所不包,构成了习武者时时恪守的规范行为态度,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武即修身”,内修品性,外修技艺,把武功锻炼和培养正确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志趣情操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人品的净化和人格思想的升华,是武术美的深层次内涵,亦是武学修为境界的具体表现。

“武道”是武术超越形体运动之后的深化,从而使武术上升为体育文化的高度,是武术内容中最为深邃的部分,是其哲学思维层次上的内涵。古人认为:“道”为宇宙万物运动的内在规律,且人之“道”与宇宙之“道”相通。通过“武道”的追求,人生境界的体悟,进而达到对宇宙之道的领悟,从而完成“天人合一”人生境界的升华,是武术美的最高层次。

2.技术风格美

技术风格美,是指运动员在技术、战术上所表现出来的特长与特点,即技术、战术风格和风貌上的个性之美,每个运动员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风格,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美。

武术套路比赛的观赏

在观看武术比赛时,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认为运动员的表现很好,而裁判打分的结果并不高。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观赏水平,就必须要了解武术技术的发展方向,加强对武术竞赛规则和裁判知识的了解。

一、了解动作规格要求

动作规格是武术比赛评分中分值最高的部分。规格是手型、步型、身型、手法、步法、身法、腿法、跳跃、平衡和各种器械的方法的统称。不同的拳种和器械对动作的规格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串味,更不能混淆,刀当剑使,棍当枪用(当然不排除其共用的方法)。它是决定最后得分的基本要素。如果在观看比赛前,能对各种风格的拳种的规格有所了解,对观看比赛是大有裨益的。

二、分清楚错误和失误

规范标准的动作和规格是获得高分的前提。在高水平专业性的比赛中,动作规格的差距越来越小,能否取得较好成绩,减少失误,避免错误则是关键。裁判是本着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参赛者的,容不得微小差错,任何错误都是扣分的依据。裁判需要有明察秋毫的能力,而观赏者在欣赏运动员精彩的表演和高超的技艺的同时,也应该具备辨别正误、发现好坏的能力,以提高自己对武术的鉴赏能力。

三、鉴别演练水平

高的演练水平是武术套路运动发展对运动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动作规格强调规范。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演练水平注重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之上的个性特征。其主要内容有动力(劲力、协调),演练技巧(精神、节奏、风格),编排(内容、结构、布局)等。具体要求是劲力顺达,力点准确,于眼身法步协调,动作干净利落,精神饱满,节奏分明,风格突出,内容充实,结构合理,变化多样,布局匀称等。在不违背武术原则的前提下,若能做到求新、求异、求变,“明规矩而守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从而赢得裁判和观众的赞许。演练水平是武术技艺的综合反映。它需要运动员扎实过硬的功力和精湛的技艺,而过分运用花招和击响等来渲染气氛,不免有喧宾夺主之嫌,观赏者不能落入圈套,而应辨明主次。

四、探询、发现创新难度

创新难度是评分性比赛项目中最能打动裁判和观众的,在符合武术运动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的前提下,需要具备较高的专项素质与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动作。在水平相当的比赛中,人无我有,一招取胜是常有的事,我们在观看时应善于捕捉这些让人心动的要素。高难度动作通常都是翻腾跳跃动作或难度动作的连接,除完成动作之外,动作的完成质量,起跳的高度,动作的速率、力度等是创新难度动作获得认同的关键。当然创新难度不是技巧、体操的代名词,它是以武术技术土壤为根基的,任何脱离武术本质属性的创新是无意义和无生命力的。

小知识:泰拳

泰拳是泰国的国技,是一种实战性极强且威力巨大的徒手搏击术,素以凶狠凌厉而闻名天下。泰拳和其他民族的技击项目一样,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一直是军事上御敌制胜的锐利武器。经考证,泰民族的文化虽深受中国、印度两国文化的影响,而且泰民族和中华民族还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但几百年来,泰民族在中南半岛一带,生息繁衍。他们在长期的抵御外族侵略的搏斗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拳术。如今,这项运动仍然作为泰国陆军肉搏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同时,泰拳也是泰国人民最热衷的运动,与泰民族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其宗教色彩浓厚,每有寺庙或重大庆典,拳赛不仅成为必备节目,且常被列为大会压轴戏。泰国人以打拳、观拳、赌拳为乐,换言之,泰拳就是娱乐的一种。目前,泰国注册的拳馆近7000所,职业拳手愈7万人。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拳赛制度。这些场地设施和拳赛制度为泰拳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泰拳目前已走出泰国泰拳手曾多次远征欧美各国,以独特的技艺把很多搏击高手们打得一败涂地,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泰拳以无可争议的事实确立了在世界武坛上的重要地位,是当今最凶猛的搏击术之一。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搏击高手多次联合征泰,每次皆以全军败阵而告终。

泰拳素以凶狠、雄劲、惊险而著称,泰拳的独特之一就是运用四肢的拳、肘、膝、脚共8个攻击部位,做单势或连环于不同的角度打击人体各处要害部位,技术的发挥全无限制,因此又享有“八臂学术”、“八条腿运动”,这种拳术没有套路,完全着眼于实战技术的组合运用,特别是擅长腿击、肘击和膝击。在泰拳的搏斗中,拳手们善于用多种技术来打败自己的对手,其中有强劲凶猛的肘、膝以及变化多端的拳招、腿法,但泰拳最具威力的进攻方式是肘击术、膝撞法和腿击术,他们在格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泰拳中,可作为防御重创对手的部位,那就是肘。其撞击力非常厉害,实战中常与膝招配合交替使用,上砸下撞,左击右冲,上下联击,极难防守。被击中者,轻则骨断胃裂,重者有生命危险,故素有“摆命肘”之称。肘同样也是良好的防守武器,用肘部挡脚、消拳、砸膝容易得手,并使对手腿膝麻木,失去战斗力。泰拳的膝招动作,屈膝叠腿,使膝部突起,形成攻击的力面,着力于膝的上部,专用于近距离格斗,经常攻击人体的肋腹和胸腹部,甚至下腭、面部,令人防不胜防,威力无比,是致命的杀手锏。尤其是泰拳高手,经过长期苦练的膝部,坚硬如铁,若被其重击,轻者长时间昏迷不醒,重者骨头都会被击碎,这是泰拳最狠毒的招术。

学习泰拳,欲成为高手,膝上功夫需要苦练三年五载才有成就。泰拳的脚上功夫,是泰拳最主要的技法,适用于中、远距离攻击,腿击在搏斗中的威力是相当凶猛的,素有“铁脚”之称,在一场格斗中,若谁一旦被对方踢中,胜负就可以立刻定音。泰拳手为了把自己的双腿练得像鞭子般的柔软,又像钢铁般的坚硬,常常需要苦练数年。

凡是正式修炼泰拳的人,生活操行都要依循严谨的规律,遵从师诲,接受系统的练习程序,致使体魄坚强,反应敏捷,拳术水平才能提高。而基于泰拳技术要求全面,拳师体格的发育因训练方式而达到均衡、美观。泰国职业拳师常被称颂为各类运动中体形与状态最优异的运动员。他们清晨很早就起床,压腿、踢腿,一练就是几千次,直到满身大汗,尔后又作越野长跑。并经常踢香蕉杆或重沙袋来练脚的硬度,坚持几年后,再改踢椰子树,因为椰子树坚硬无比,拳手们必须忍痛闯过这一关,经常练得脚上鲜血淋淋,所以学习泰拳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泰拳手经过长期的苦练,身体各攻击部位都锻炼得坚硬如铁,尤其是膝、肘和腿等部位更是有力、凶狠。在紧张、激烈的格斗中,踢、打、顶、撞、砸、膝肘并用,拳脚横飞,动作凶猛,运用自如。对手稍一疏忽,瞬时便会挨打受创。

现代泰拳比赛已有70年历史。泰国的拳赛制度可分为业余和职业二种。一个少年进入拳馆习拳,经过数年的艰苦训练,待其成熟后,即被安排登台比赛,与其他拳馆同级体重和水平相近的拳手对阵,从此便走上了职业拳师的道路,并以比武来谋生。有些泰拳师习拳最初,多半是业余性质的,习拳者有劳工、学生、军警等等。如果在拳业上有所成就,往往会放弃原来的职业而专心练拳成为一名职业拳师。一般为了兴趣爱好而上擂台比武者不能称为职业拳师。并且借鉴了西方拳击运动的一些做法,如拳手必须戴拳套、设置裁判和把每个回合的比赛时间定为三分钟等。在国外,泰拳常被人称作“可使用脚进攻的拳击”。泰拳手的每场比赛分五个回合,每个回合三分钟,每个回合之间可休息三分钟。每个拳手在比赛前都作特殊的祷告,并向自己的教练屈膝行礼。此外,拳手还要跳一种特殊的舞蹈,以示对上苍的崇拜,同时起到威慑对手的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每年12月5日,曼谷皇家都有大型的拳赛举行,自上午开锣,战至深夜,为国民提供免费观赏泰拳的机会。拳手比赛的场次,在80年代初一般安排六十多场,到了1986年增加到160多场,并有拳坛老前辈登台助兴。

泰拳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条野蛮的、令人难以抗拒的生存之道。学习泰拳能摆脱农村枯燥的生活和城市里喧嚣的噪音,而且也是一条获取功名和发家致富的捷径。职业拳师的拳坛生涯是十分清苦和冷酷的,但由于拳酬较高,促使拳师们为此拼命苦练。拳赛使得不少拳师名利双收,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一个初次登台的新手,每场比赛可获三百铢(泰国货币,20铢等于1美元)的报酬,如果表现出色,酬金也随之上升。一名走红的拳师,每场所得不下七、八万铢。就是一般的职业拳师,也有四千至五千铢的拳酬。如果是全国顶尖的一流拳师,身价可高达二十万铢之巨。对于一般泰国劳动者月收入千余铢来说,拳王的身份,无疑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在泰国的首都曼谷几乎每天都有拳赛,分别在叻喃隆(每周一、三、四和周日)和仑披尼(每周二、五、六)两大拳场举行。周日下午还有电视转播。入场费,以曼谷最低水平的拳赛为例,可分三种价格,擂台周围四周每人位是九十铢,擂台四角,每票一百八十铢,而台边座椅为贵宾席,票价是三百六十铢。水平较高的拳赛,票价则由一百六十铢开始。如有一流高手对垒,票价自然还要提高。观众对拳赛的热情程度也是其他项目所难以比拟的。叻喃隆拳场可容纳二万观众,大赛之时,常常爆满,还有不少无票拳迷被拒之场外。

1958年,日本极真会空手道创始人大卫,为了向世界证明本派空手道无敌于天下,赴泰比武,结果被泰拳师至简、至猛的脚法打得大败;1973年,由香港功夫高手、西方拳击家、日本的空手道高手联合征泰,亦被一一打败;1980年9月在曼谷拳赛中,被誉为日本新格斗式拳王的田烟,竟被泰国拳师大卫用摧毁性的右高踢踢断手臂;1977年,美国搏击之王车尼与泰国拳师纳隆诺的洛杉矶之战,是美国拳坛有史以来最激烈、最刺激的竞技场面。结果车尼遭到重创;1983年,美国武术巨星宾尼,与泰拳师亚披勒相遇,仅在第二个回合里,便被亚披勒以强劲的高踢踢断右手臂;1985年,泰拳师“通天膝”狄西利应邀赴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比赛,美方拳师竟吓得不敢出场迎战;1988年7月,泰国队出战洛杉矶,结果夺取了5场比赛中的4场胜利。由于泰拳手曾无数次击败东洋和西洋的搏击高手,因而在世界自由搏击擂台上称雄,引起了各国自由搏击家的高度重视,纷纷前往泰国进行考察,研究泰拳的练功、搏击奥秘。

泰拳泰拳也并非全是暴力的搏杀。是最像舞蹈的格斗术,因为在格斗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有音乐相伴,鼓、笛、钹等乐器的高亢音乐让人瞬间获得燃烧般的激情。拳手踏着节拍不断晃动,身体保持着弹性,但只要出手,技术成熟的拳师,能运用全身于顷刻间击倒对手,异常迅猛。泰拳是一种使用拳、腿、膝、肘进行对抗的运动,变化多端,在训练中对体能消耗很大。而健身泰拳则融进了更多简单、有趣的原则,让更多的人学会健身格斗,而不仅仅在于击倒对手。

泰拳特别适合女性习练,当女性练习并逐渐进入泰拳的精神领域时,她们不仅多了一层实际的自我防护,并将具有更强大的内心力量,她们会因此更柔和、平静,充满魅力,同时泰拳独特而均衡的运动方式,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将女性的身体雕塑得修长匀称,兼具力与柔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