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竞争还是合作(名师解惑丛书)
47177200000002

第2章 竞争意识的培养(2)

海平面的尽头有一大朵乌黑的云,以惊人的速度飘过来。起风了,平静的海面忽然间如沸水一般沸腾起来,海鸥悲呜着在空中掠过。天一刹那黑了下来。只有他一个人,站在欲倾的小帆船上,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他只感到一种极其可怕的孤独感。他的脑中是一片空白,只是死死抓住船舷。他后悔起来,难道第一次航海就是这样的结局吗?忽然从什么地方传来很轻的水手号子:“哎哟嘿、哎哟凛,不怕天不怕地……”微弱的声音穿透风雨竟震痛他的耳膜。“我是水手的儿子”!勇气在胸中无法扼制地喷发出来。他努力地站稳身子,放下主帆,把帆布捆在桅杆上,然后死死地把住舵,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去海的那边!”天在翻滚,地在翻滚,浪打在身上,他已觉不出疼痛。不知过了多久,他睁眼一看,海已平静,他却躺在仓房里,走出房门,太阳光从天边射来。这时他看见了父亲!他那弯了的身躯挺得笔直,目光深深地立在船头,像一杆风雨中不倒的灯塔。

父亲回过头看着他,像多年前一样。他用力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海的那边是海,航海需要的是勇气,竞争需要的也是勇气!”

由此可以看出,有勇气不一定就会成功,但要想竞争,有所拼搏,就一定少不了勇气这一必备素质。

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

高明的教师,总是能想千方设百计,使教育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他们是教育的客体,而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使教育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潜在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学生不但会产生乐于接受教育,完成学习任务的迫切需要与强烈的动机,而且会有更强的外部行为努力,更强的责任心,更大的创造力。竞争意识泛指对外界活动所作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一、种种竞争意识的心理障碍表现

1.自卑心理。因为他们平时没有表现出什么才能,成绩也一直处于一般状态,老师不赏识,在同学心目中无地位,长时间下来产生自卑感,竞争意识淡薄。

2.胆怯心理。尽管他们学习态度认真,成绩也优良,但却缺乏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时结结巴巴,对集体活动也缺乏参与意识,更不能参加竞争,害怕引起别人的注意,这种心理的同学一般性格较为内向。

3.自尊心理。某些同学自尊心较强,好怕因为自己主动要求参加竞争得不到名次而丢面子,也有时害怕竞争出错而被同学嘲笑,这样不愿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其他各项竞争。

4.嫉妒心理。一般说来是由于缺乏某方面的才干,不能参加竞争或者竞争受挫,却又嫉妒别人的成绩,成为竞争活动的外部障碍。

二、培养竞争意识,需解决两个问题

1.确定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目的。竞争,对个人而言,是为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个人的才干在竞争中得到充分展示,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识;对集体而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2.明确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内在联系。竞争意识的三个基本精神即是相互理解、相互协助和相互提高,一个班集体总是处在互助之中。学生彼此统属一个班集体,必须协调一致情感,才有所依靠,在各项活动和竞赛中,自己班级才能获得优秀成绩。这样才能使班级注入生命力,保持旺盛的活力,全班学生摆正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关系,拥有共同理想,共同语言,追求整体优势。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1.大力宣传竞争意识,利用班会、参观、访问等方法,让学生明确竞争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头脑中树立竞争观念,明确竞争目标,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产生竞争的动力,同时运用一系列的竞争方式,如:对手赛、男女生对抗赛、小组赛等多种形式,激发竞争热情,使其比有目标,有对手。在参观、访问过程中,让学生知道竞争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的是强者,而强者是在竞争中产生的。如果不了解竞争,那么我们将很难或无法适应未来的生活,必将被日益激烈竞争的社会所淘汰,也将无法服务和改造社会。因此,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了解竞争,认识竞争,接受竞争的启蒙教育。

2.制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便于竞争。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人心旷神怡。如果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相互理解、团结、帮助甚至能友好平等地相处,那么就能形成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个人竞争气氛。

好的人际环境,不断可以催人奋发向上,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这样班级形成了一股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的班风,产生了强大的凝聚竞争力。

所以,典雅、优美的环境会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做到大家都有参赛竞争的机会。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正常的活动不仅不会加重学生负担,而且能够调节学生学习和生活,任何人身上总是有着闪光的东西存在着,我们要着眼于放,着眼于拉,立足于争,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的长处有用武之处。对于班级中各方面较好的学生,经常提醒他们“盯住大目标,走好脚下路”,帮助他们分析自身存在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鼓励他们在激烈的活动、学习中敢于竞争,全面发展。对于差生来说,则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用其所长,帮助他们的心理解放,积极地投入到竞争的激流中。

竞争,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没有竞争,无以求生存,没有竞争,无以求发展,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这种思想,经常为他们设置竞争的环境、竞争的氛围。

创新是竞争的必备因素

创新是竞争的必备因素,所以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呢?

一、重视研究过程,培养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和方法是发展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强调能力培养,其核心应该是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生长素的发现”“肺炎双球菌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都是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很好范例。这些范例经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可以将教材中达尔文的胚芽鞘生长实验用多媒体做成动态效果投影,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形成自己的推想(也可设计证明学生的推想)。学生提出方案后,大家讨论各种答案的可操作性等。讨论后再与荷兰科学家温特的实验方法作比较,充分肯定学生的设计,使学生既有成功的喜悦,又学习了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也能激励学生创造的热情。

二、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把思维扩大和延伸化,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即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从不同角度、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的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开放式思维,是检测学生创造力的标志之一,是创新思维中的主要思维方式。

思维定势往往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习惯方法和思路去分析事物的现象及其原因。学生只会按照老师所讲,书上所写进行机械模仿,使学科教学仅成为单纯知识遗产的传递和前人思维方式的继承,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完分离规律后解这样一道题:“色盲是一种X隐性遗传病。有对夫妇都不色盲,生了一个色盲的孩子,第二个孩子是色盲的几率为?”接着再解这样一道题:“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对夫妇都多指,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问第二个孩子多指的可能性有多大?”部分同学不假思索得出错误的答案。因此,在生物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方案,防止照猫画虎、生搬硬套。

三、设疑,激活学生思维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学贵有疑。通过设疑,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独立思考。在生物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的追究问题罢了。”这句话道破了科学创造获得成功的前提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理以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大部分人都片面地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好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不具备提问的价值,实际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