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47177100000009

第9章 礼仪危机

(1793年9月8日-9日)热河是帝国的第二首都。这种说法并不过分,因为权力高度集中,而皇帝又在这第二皇宫中度过夏天的3个月。罗马不再是罗马,寡人所到之处就是罗马……“热河是我选定的。”乾隆的祖父康熙这样写道,“我令人把亭台楼阁建筑在松树林中,清澈河水流淌,见到这迷人的兰花,一种完美的感情就油然而生。松树,竹林使我联想到正直。我站在小溪边赞赏那清澈见底的流水,丛生的野重则让我产生对杂乱无章的厌恶。”我们简直是在阅读夏多勃里昂的文章:“他就是神,峡谷中的野草,高山上的雪松都为他祝福,昆虫为他低声唱着赞歌……”

热河又是一座贫穷的城市,街道弯曲而肮脏,由简陋的木板房组成。若不是乾隆效仿他的祖父在此筑起梦幻般的宫殿和花园,若不是他每年夏天来此奢华享乐,热河真不值得让人“长途跋涉,艰苦地绕这一大圈。”

这里也是一个巨大的军营。“皇帝逗留期间,这里驻扎着10万军队。”乾隆不愿冒险。他离开北京,一支满族军队就担负起保卫他假期生活的任务,他不怕有人叛乱。

这里也是喇嘛教的圣地。我们的旅行者到达时,就遇见了一大批朝圣者和穿着黄色袈裟的喇嘛。“百姓们似乎不怎么尊重他们,而他们的行动举止也体现不出有身份人表现出的那种尊严。”

确实,我们这些基督教新教徒带来了反教权主义思想,尤其是自亨利八世的英国国教改革以来,反修道制度的思想一直很强烈,但这些意见不会激起乾隆臣民的愤慨。他们把和尚看成是戏剧舞台上的那种形象:小偷、馋鬼、酒徒和色鬼,就同中世纪欧洲的讽刺剧中形象固定的僧侣一样。中国古典文学甚至对尼姑也不客气,把他们写成为伤风败俗之事穿针引线的人。

迟迟不见的接待委员会阴暗的星期天!监狱式的宫殿再一次地在等候英国人。在山坡上有三进院子,铺着石板,四周有走廊。第一进院子是厨房和附属建筑。第二进院子为特使和斯当东的住处。第三进院子是使团的随行人员和侍从的房间。至于高级官员,他们一个也没有出来迎接,只有“下层的”一些无所事事的人在观看。

安德逊毫不掩饰这种受到屈辱的感觉:“没有一位官员出来迎接大使。我们走进馆舍的排场很大,受到的接待却微乎其微。”再说马戛尔尼事先曾宣布“和珅要亲自迎接大使进入热河。”

为等待他的光临,本松中校命令士兵随时准备,“我们至少集合整队了12次,我们把每一位出于好奇来看我们的官员当作阁老来了。”白天过去了,直到吃晚饭时,和珅还是没有来。

这一天,广州得到了两条重要消息:2月1日法、英宣战;由阿克帕特里克上尉率领的一个英国使团进入西藏。东印度公司没有可供使用的船只,又拒绝把信件托付给皇帝驿站。他们匆匆装备了一艘小帆船,于10月5日把它派往天津,结果还是没有遇见特使。

马戛尔尼同他的伙伴一样感到不安。但他十分冷静,并竭力设法挽回面子:“钦差前来退还我关于谒见礼节问题的照会,建议我直接面交阁老,由他来答复我。据王、乔两位说,皇帝在花园的一处高台上观看我入城及我们的仪仗队伍,他十分欣赏,命令阁老来迎接我。”

不久,又下了道相反的命令;阁老的随从人员太多,大使的馆舍太小;所以要马戛尔尼去叩见和珅,再说他膝盖受了伤,行动不便。马戛尔尼报复了和珅。究竟把他当什么人了?不把他当作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使节看待!他借口路途疲乏谢绝了邀请。你借口膝盖受伤,我就说腿不好。当晚由斯当东出席了阁老的晚宴。

始终没有照会的消息,马戛尔尼可以认为它没有引起异议。乔大人不是暗示过这一点吗?斯当东指出:照会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徵瑞在退还的时候还说“他一直把此照会留在自己手中,但没有读过”。英国人丝毫也不相信,准是有人授意这么做的。但这意味着什么呢?

大使要进行艰巨的较量。他有这个能力吗?他的外交病只能激怒皇帝。王大人和乔大人害怕朝廷会怀疑他们授意写这照会。他们恳求斯当东让他儿子用中文名字在照会上签字“以证明是他写的”。激怒的皇帝会赦免一个孩子的脑袋,却不赦免他们的脑袋!

面对天朝政府乔治爵士只由小托马斯和李先生陪同来到阁老官邸。小斯当东直言不讳地承认,他们受到了非礼的待遇。“晚上,我们去见大阁老。我们见他与另外4位大臣坐在官邸的一间大厅里。他见了我们也不起立,态度冷漠,语气傲慢专横。不过,他请我们喝了热奶,为我父亲准备了一个座位。李先生和我都站着。我们谈了约一小时,然后就告辞了。”在这冷漠的接待中,还是有点儿客气:他们早已发现英国人爱喝奶。

父亲没有儿子说得那么多,作为公使。他极力“说得轻描淡写”,但同他儿子说的没有冲突:“阁者接见全权公使时、坐在一个铺着绸子的高椅上,两旁是4位内阁大学士,两位汉人,两位鞑靼人”。

斯当东谈到另外几位官员时好像他们都是和珅的属下。事实上,坐在他面前的是6名内阁大学士中的5名(很可能就阿桂缺席,因为他年龄大大)。他没有意识到天朝政府成员几乎全都在场。和珅避免在这第一次较量中单独行动。

他首先照例询问斯当东关于“使节团访华的意图”,语气十分冷淡。斯当东让托马斯把英王写给皇帝的信的中文译稿念了一遍、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如下:

英咭利国王乔治三世蒙天主恩,英咭利国及佛朗西(原文如此)及爱尔兰国王海主卫道者,恭惟大皇帝万万岁。

本国造了多少大船,差了多少明白的人漂洋到各处,并不是要想添自己的国土,自己的国土也够了,但为着要见识普天下各地方有多少处,要让别国能得着我们的技术和好处;我们更想明白各国的技术。如今闻得各处只有中国大皇帝管的地方风俗礼法比别处更高,至精至妙,各处也都赞美心服的,故此越发想念着来向化输诚。

如今本国与各处全都平安了。从前本国的许多人到中国海口来做买卖,两下的人都能得好处,但两下往来,各处都有规矩,自然各守法度,惟愿我的人到各处去安分守规矩,不叫他们生事,也希望他们不要受到委屈。故此求与中国永远平安和好,必得派一我国的人带我的权柄,住在中国地方,以便弹压我们来的人,有不是罚他们,有委屈亦可护他们,这样办法可保诸事平安。

我如今为这些缘故特差一个人到中国来照管这些事情,我所派的乔治·马戛尔尼是本国王的亲戚,忠信良善议国事的大臣[后面约有20行关于他仕途经历与才能的文字〕。我又恐正贡使到那里或有别的缘故,所以又派一副贡使临时替他也与正贡使一样,乔治·伦纳德·斯当东(后面约有15行关于他的长处的文字)。如今我国知道,大皇帝圣功威德公正仁爱的好处,故恳准将所差的人在北京城切近观光沐浴教化,以便回国时奉扬德政化道本国众人。至所差的人,如大皇帝用他的学问巧思,要他办些事,做些精巧技艺,只管委他。

我本国的人或是在中国管的地方住着或是来做买卖,若是他果能安分小心,求大皇帝加恩。

惟有祷求全善天主保护大皇帝长亭太平之福,庇佑英咭利国永远平安受福。英咭利国王乔治。当见习侍童用中文念英王信的时候,大学士仍然坐在那里。若是他们皇帝圣旨的话,他们早就全都跪下了,而且要英国人也跪下!他们有着两种衡量标准。接着,斯当东呈上那份被退还给特使的关于礼节的照会。他要求有个书面答复,以供正使研究。和珅“装出毫不知情的样子”,但他的反对意见却“早已准备好了。”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阁老请公使把他的意见转告给特使,会见就这样结束了。”

他没有提及书面答复之事,谈判大门是否还敞开看呢?无知的文件禁止旁听吗?根本不是。“在整个会见过程中,大厅内挤满了官邸的服务人员,他们可以随意听谈话内容,似乎与远方来的外国人打交道时对中国人没有什么可保密的。”

在与外国人的关系上政权并不保守秘密:这不是一次谈判而是让人看看一个不变的程序。

由于在场的人太多,阁老就必须在他们面前保持一种使人敬而远之的威严态度。他不断地表现出天朝对英国给予恩赐优待,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人觉出英国人的傲慢态度。

双方都谈了自己的理由。礼仪危机产生了。皇室档案说明乾隆对这个使团的看法越来越坏。他对特使避而不见而只派他的副手出席十分恼火。派副手有什么用?送“一纸无知的文件?”是指国王的信?还是那份关于礼节的照会?可能是两者兼指,而且兼指它们的内容和形式。

在使节团抵达热河时,皇帝在9月8日的圣旨里已经确定了一项作为最大限度让步的礼仪安排:他同意简单地只下跪一次,而不必行三跪九叩之礼:“领臣等即将该正副贡使由西踏跺带至御前,跪候皇上亲赏该国王如意。宣旨存问毕,臣等仍由西踏跺带至地平前中间槛内,向上行三跪九叩首,礼毕即令其入西边二排之末,各行一叩首礼,归坐赐茶。”

现在英国人对这些礼节要提出异议!中国人还有另一个发怒的原因。“夷性贪得便宜,待之愈厚,则其心益骄。”

斯当东建议的对等原则能被乾隆理解吗?他是宇宙秩序里至高无上的人物,并是这秩序的保证者。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与他相比。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不相容性。一个精神病患者对世界的感知无法还原成其他人的感知;要感知同一世界,必须属于同一世界,也就是说要具备同样的心理结构。英国人和中国人间约状况并非如此:两者在对方眼里都是精神病患者。提出体现互相平等的仪式纯属荒诞可笑;一纸无知的文件。

乔治三世的建议也是无知的文件,荒唐透顶。让中国得益于英国的进步--好像中国不能自给一样!要求在广州的英国公民不要受到委屈--好像皇帝委屈过他们一样!

想在北京派驻一位常驻代表--好像蛮夷送完贡品后不该离开天朝帝国!自称是乾隆的兄弟和朋友--这位唯一的天子难道会有兄弟和朋友吗?寥寥数语中竟有如此多无法原谅的失礼之处!

9月9日乾隆愤怒地说:“朕意深为不惬。”第二天他的怒气就烟消云散了。但在像奥古斯都一样息怒之前,他曾打算中止一切有关英国使团的活动,不接见马戛尔尼,把他打发回直隶--他的登陆地点。马戛尔尼认为的聪敏的妥协方案并没有被接受,并比第一天更严肃地向他提出了要求:

见皇帝时他必须叩头,不折不扣的叩头。他遇到了麻烦。他得设法免得被处死。他接下来思考了两天,中国人把他孤立起来,并不断向他施加压力,想以此使他屈服。就干!马戛尔尼确实下了决心。他甚至没有觉察到有危险。当钦差、王大人与乔大人再一次劝说他放弃自己发明的那套礼节时,特使仍坚持对属国君主与独立国家的国君应当区别对待。

他仍确信皇帝不知道他的建议,只要这些建议呈递上去,皇帝必定会接受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同时向对方致意这方式。

马戛尔尼是否像他在日记中所写的那样自信呢?如果是的话,他是否把中国人的恼火当作虚弱的表现呢?他又一次指出了中国人的自相矛盾的说法:一会儿中国官员恳求马戛尔尼叩头礼,说这只是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一会儿却说要中国官员在英王像前趴下叩头事关重大。

他没有想到中国人的逻辑同他的看法相反,但是无懈可击的。他们认为按多少世纪以来的日常习惯在皇帝面前叩头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从未见过一个中国人在别的君主前叩头。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天子。

对方甚至提醒他注意自身安全,他傲慢地回答说“他对国王的忠诚要比考虑个人的安全来得重要。”他习惯这样说,就干!英国的荣誉面临威胁,担子落在他的肩上。他没有忘记自己向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典礼官提的抗议,也没忘记对海军司令德斯坦的高傲回答,也未忘记接受决斗时视死如归的决心。

然而,斯当东却感到这威胁越来越大。气氛变得敌对起来:“特使同阁老交涉的消息迅速传开。许多人看到使节团中就这么些少数处于孤立无援的外国人,无法想像他们怎么敢对皇帝提出条件,甚至拒绝服从圣旨。”有些人推测马戛尔尼会遭受葡萄牙首任特使贝勒的命运,他是因为“不遵守中国习惯”在16世纪20年代死在狱中的。对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帝国来说,两个半世纪又算得了什么呢?

斯当东骄傲地指出,中国人对英国人的固执感到吃惊。他没有觉得中国人对他们的不顺从感到气愤,对他们的头脑不清醒感到奇怪。开始谣传说皇帝将不接见特使了。如果说皇帝的怒气不被和珅与王大人平息下去的话,这种情况很可能真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