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竞技运动卷-游泳
47176600000004

第4章 游泳是一项大众健康运动(4)

古桥广之进是日本游泳名将。他曾34次创造世界游泳纪录,是推动战后日本体育复兴的先锋,被人们称为“富士飞鱼”。古桥广之进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曾就读于日本大学。曾任日本大学文理部教授,日本体协理事,国际大学生运动联盟执行委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著名自由泳中长距离运动员。由于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粮食极端缺乏,以白薯为主食,运动员比赛要自备粮食,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训练的,因战败国不能参加1948年第14届伦敦奥运会,他只能参加当年的全日本锦标赛。在这次比赛上,20岁的古桥初露锋芒,分别以18∶37.0和4∶33.4的成绩打破了1500米和4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并夺得冠军。21岁时,他以9∶45.6打破8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在美国锦标赛中,他又以18∶19.0的出色成绩再次创造了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令世界泳坛大为震惊。在夏威夷的日本友谊赛中,他在400米和800米自由泳比赛中又创世界纪录,该年度他6次创了世界纪录。在1952年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他在4×200米自由泳接力中和同伴以8∶33.5的成绩创造了该项世界纪录,并获得银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创造世界纪录。由于他对日本游泳事业的贡献,曾多次获得“朝日体育奖”“每日体育奖”和“日本体育奖”。退役后,他曾任日本游泳联盟竞技委员长、日本游泳联合会主席、亚洲游泳联合会主席及国际游联副主席,后又当选为日本国家奥委会主席,继续为日本及世界的体育事业作出贡献。1967年被列入国际游泳名人堂。1990年他又当选为日本国家奥委会主席,2000年当选为亚游联主席。

小知识名人与游泳运动

(一)喜爱游泳的中国名人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比较系统提出体育教育思想的人。他从少年时期学会游泳起,一直坚持游泳到古稀之年,度过了73个春秋。他格外喜欢逆游,即逆水而上。他说,这样游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2.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他一生酷爱游泳。二十岁时,他进了庐陵白鹭州书院,书院位于江中岛上,四面清波环绕,正适宜于游泳。不管天热天冷,课余时间他都要到江里去进行长时间的游泳活动。

3.孙中山。他从小就爱游泳,儿时,他曾把村前小溪当成游泳场,常邀小伙伴们比赛,且次次名列前茅。1923年,已年近六旬的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登上了广东肇庆鼎湖山旅游时,竟忍不住脱衣跳进飞水潭中畅游起来,对孙中山先生的体育实践,宋庆龄同志亲笔题书:“孙中山游泳处”的碑文竖立在潭旁。给人们深刻的启发和鼓舞。

4.宋庆龄。她从小就十分喜欢游泳,且泳姿特别优美,被誉为“泳池里的花朵”。1909年,她考取了美国威斯里女子学院,并成为学校游泳代表队里的一名主力队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校际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每次比赛当宋庆龄穿着自己那套心爱的桃红色泳装出现在泳池边时,几乎所有的在场者都会呼喊道:“啊,仙女又来到天鹅湖啦!”随着一声枪响,她飞身跃入池中,就像一朵怒放的水莲花,所有的观众完全被她那优美、协调的动作所吸引。

5.张学良。他从小就酷爱游泳,为了洗刷“东亚病夫”的奇耻大辱,振兴中华体育,张学良首次倡导横渡长江。那是1934年9月的一天,他特别下令,“比赛时所有船只不得通行,外国船只也不例外。”参加横渡的三十多人,有官兵、船夫、职员和学生。这是震惊中国近代体坛的伟大壮举。

6.毛泽东。从青少年时期起,他便十分喜爱游泳。解放后更是如此1956年6月,他3次横渡长江,并写下了宏伟壮丽的诗篇《水调歌头·游泳》。尔后,他曾共13次畅游长江。他认为:游泳既能锻炼身体,又可锻炼脑子,同时还可磨炼意志,增强征服大自然的勇气,是一项极好的运动。

7.朱德。他自幼即学会了游泳。后来,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工作怎样繁忙,他总得忙里偷闲进行游泳。即使在水温低、浪头大的大海里,他也一游就是一个多钟头。

8.刘少奇。他56岁时才开始学游泳,但一开始便迷上了这项运动。因此,他只学几次便学会了。此后,无论春夏秋冬他都要在中南海游泳馆锻炼。他曾畅游长江,还曾与毛泽东主席一起畅游了十三陵水库。

9.邓小平。他对游泳特别感兴趣。1983年,他已近80岁高龄,还兴致勃勃地到北戴河下海游泳,且每次都在90分钟以上。他说:“我能游泳,特别喜欢下大海游泳,证明我身体还行!”

10.陈毅。他喜欢游泳,其泳技很有功夫。他的仰泳、侧泳变换多样,运用自如,有时还可以仰卧水面上一动不动地躺着休息数分钟。然而,他并不满足,还常到游泳馆里向潜水教练学潜泳。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练,他终于学会了潜泳。

11.钱正英。她最喜爱游泳。在74岁时仍坚持游1000米。在工作上大半辈子和水打交道,所选择的体育活动也没有离开水。前些年夏天,吃过午饭后,往往不睡午觉,骑车到青年湖游泳,游到快上班时再回来。她特别喜欢在大江大河里游,觉得这样可以舒展一下一个人的胸怀。湖南的汨罗江,长江葛洲坝的三江河道,上海的黄浦江,武汉的东湖等江河湖泊,她都游过。不仅如此,她还曾在地中海、红海以及大西洋等海里游过泳。1983年底,她到美国访问,东道主从我国一本杂志得知她喜爱游泳,特意在日程表上对一些有游泳池设施的旅馆标明“此处可以游泳”。这样,她就又在美国的游泳池中游了起来,堪称当时的一个趣话。

(二)喜爱游泳的外国名人

1.马克思和恩格斯。1872年夏天,第一国际海牙会议的代表来到海牙的什文宁海滨,两位伟人和代表一起下海畅游。只见恩格斯一会凌驾于浪尖之上,任狂涛在身下激荡,一会儿潜身于成顷波涛之中,把迎面奔来的巨浪抛在身后。代表大会特别委员会主席泰奥多尔·库诺的兴致很高,跟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游了200多米。恩格斯发现库诺不适应海浪颠簸,时沉时浮,情况危急,便迅速潜游过去,抓住了库诺的胳膊,用力把他托出海面。马克思也游过去相助,把库诺救到了岸。同志们一致称赞恩格斯和马克思英勇抢救同志的高尚精神和他们那出色的游泳技能。

2.列宁。童年时期的列宁非常喜爱体育运动,特别是游泳。小河是他夏天最迷恋的地方。7、8岁时,他就能游过不宽的小河。不久,就可以来回横渡。列宁学习很努力,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并涉猎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一到课余和暑假,他就到河上划船、钓鱼、游泳。

3.拿破仑。长期在海上征战,使他加深了对游泳重要性的认识,因而他对下属官兵的游泳技术要求很高,对他自己的卫队更为关切。出任第一执政后,他当即下令规划建游泳池,以训练他的卫队。

4.罗斯福。对罗斯福总统来说,游泳既是医疗,又是娱乐,也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斯福15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严惩的后遗症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他以顽强的毅力,把游泳作为锻炼身体康复的法宝。

5.肯尼迪。美国第35届总统肯尼迪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是学校游泳队的选手,在与耶拿大学的比赛中,他为哈佛大学游泳队获胜立下功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肯尼迪任海军上尉,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救起了三名重伤员,为此他获得了一枚荣誉紫心奖章。

6.居里夫人。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十分注重“脑力和体力的平衡”,不但潜心钻研科学,而且用心锻炼身体。游泳是她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

在繁忙的科研之余她也忘不了骑车到郊外的河边钓鱼、游泳。她喜欢到大江大海中畅游,每次下水之前她都自信地说:我有把握游很长距离,我一点也不怕。据说,她搏击过地中海、红海的波涛,迎战过大西洋的巨浪,真可称得上是一位游泳高手。特别是她游泳时轻捷的动作和优美的姿势,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的身体并不得益于医药,而是得益于新鲜空气、登山运动、游泳运动……”

7.爱因斯坦。在美国国际游泳荣誉馆里陈列着爱因斯坦游泳的图片,显得那么潇洒、轻松。他躺在水面上一手挥动,眼睛仰望蔚蓝的天空,似乎在充分享受大自然壮美的景色。

8.巴甫洛夫。“一天的劳累都被清清的河水洗掉了。”这句话特别吸引观众。每当夏天,劳累了一天的巴甫洛夫就跳进河里痛痛快快地游一会儿,顿时感到舒适,所以他才说出这样感人的话来。

9.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从小就喜欢游泳。青年时代凭着高超的游泳技术,孤身一人渡过了黑列斯波海峡,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畅游了十多里。

10.萧伯纳。英国大文豪,九十四岁还发表新著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幼年时,就经常跟小朋友到附近的克林尼海湾游泳。到了青年时代,他掌握了多种游泳姿势,游泳技术已相当不错。汹涌的波浪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宽广的海洋使他心胸开阔。游泳不仅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

11.雨果。法国文学巨匠雨果40岁时,曾因心脏病严重发作而病危。当病情有所稳定时,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了游泳训练,每天下水游泳两次,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之后雨果不仅心脏功能有了明显恢复,肺活量也有增大,体质全面好转,直至84岁谢世。正是有了较好的体质,其间,雨果写出了诸如《悲惨世界》等名著。

12.卓别林。世界著名喜剧大师。早在青年时代,就对大海充满了兴趣,常约朋友到海滩畅游。后来,在工作之余,只要有条件,他常跳进水里游个痛快。有一次拍电影,他竟三天三夜没有睡觉,过后,他很好地进行“体育休息”很快又像往常一样,投入工作。他的,“体育休息”包括游泳、航海和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