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与健身:休闲运动卷-象棋
47175600000008

第8章 象棋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怎样组织象棋比赛

一、象棋比赛看似简单,实际十分复杂

象棋比赛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智力运动。融文化科学于一体,集心理体力于一身。象棋比赛,人可多可少,地方可大可小。二人对弈,即成比赛。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象棋活动已活跃于社会的各个地域、阶层和团体。由于参赛人数的不断增多和客观条件的各自不同,对组织者来说,如何办好象棋比赛,达到预期目的乃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象棋艺术虽可上溯千年,但以比赛形式引起社会重视不过几十年而已。各地有识之士为了促进象棋事业的发展,曾举办过各类形式的比赛,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特别自象棋列入国家体育的正式项目以后,比赛形势逐渐增多,比赛规模逐渐扩大,比赛办法逐渐完善。

虽说如此,但我国地大人多,爱好象棋者为数众多,可是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地方和单位由于不了解象棋比赛的特点和组织比赛的具体办法,以至事与愿违,好心办不了好事,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

比赛的形式很多,其组织办法就不可能是一个模式,想自始至终办好一次象棋比赛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从表象看,象棋比赛的器材简单,场地随便,花钱不多等等,这是人们一眼就能看到的优点,但实际的组织工作远比人们看到的要复杂得多。这使我想起1987年全运会象棋团体预赛时,当时负责竞赛工作人员曾很有感触地说:“没想到象棋比赛这么复杂,比排球比赛复杂得多。”

再如1990年全国象棋个人赛,承办单位杭州钢铁厂是近两万职工的大型企业,为了办好这次比赛,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厂长书记亲自挂帅,工会主席、厂办主任及后勤处长、文体部长坐镇指挥,仅筹备工作就忙了不少时日。为了办好有一百多名棋手参加的象棋比赛,厂方投入了二百多名工作服务人员,负责筹备、接待、住宿、就餐、竞赛、场地、器材、保卫、财务、宣传、通讯、资料及游览等事宜。过细的组织工作赢得了参赛者的交口称赞,但组织者的辛劳也可想而知。坐镇的几位工厂领导完全放弃了休息,有的甚至几天都不能回家。私下里我曾试问感受,他们苦笑一声说:“真累!”象棋比赛之所以比较复杂,乃是因为它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有它的特殊性:二人对弈,即是一个小型赛场;人员的聘请费和劳务费等。

二、比赛的规程和实施细则

比赛规程

如果要举行一次象棋比赛,现要制定比赛计划。主要包含比赛时间、地点、参赛人员等内容。一俟比赛计划落实确定,下一步即可着手比赛规程(即比赛通知)。比赛规程应提前发到参赛单位或个人手上,重大比赛更要提前三个月以上,甚至更长些时间。以便参赛者有比较充裕的准备时间。

比赛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

二、比赛名称与比赛目的。

三、比赛时间与比赛地点。

四、比赛办法。

五、采用何种竞赛规则。

六、参加办法(或棋手名单)。

七、报名与报到的截止日期与地点。

八、食宿与交通费用等有关事宜。

九、录取名次与奖励办法。

十、裁判员选派要求。

实施细则

比赛规程是送给参赛单位或个人的书面通知,其条文是原则的和粗线条的。一旦参加人员确定,就要制定比较详细的、具体的比赛条例,以便进一步付诸实施。

实施细则由裁判长根据组织者的要求和主办单位的具体条件,结合竞赛规则,制定切实可行的细则。细则的内容应考虑到比赛的每个环节和每个步骤,应使棋手充分明确比赛全过程的每项规定和要求,从而使比赛得以顺利进行。

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比赛的开(闭)幕日期及具体时间地点。

二、具体比赛的时间地点。

三、赛程安排。

四、比赛轮次与抽签方法。

五、成绩计算的具体办法。

六、有关加赛的具体规定。

七、关于判定“超时”的依据标准。

八、关于公布编排结果的时间地点。

九、关于判定迟到弃权的具体时限。

十、有关注意事项。

三、组织委员会

组织委员会是筹备并主持整个比赛的临时机构。一般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二至四名,委员若干名。委员除下设机构的负责人外,还包括参赛单位的领队。组织委员会的人数与机构应根据比赛的规模和性质而定。

组委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经费的预算、筹措与管理。

二、拟定比赛细则。

三、安排棋手的食宿及接送。

四、解决好赛场及器材的准备工作。

五、解决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

六、比赛结束后,向有关上级部门提交赛况报告。

为使上述职责得以实施,比赛一般可考虑设置以下机构:

一、办公室——负责报名、报到、接送、食宿、奖品及财务管理等行政工作。

二、竞赛组——负责比赛场地、器材、表卡、成绩公报等技术工作。

三、裁判组——负责比赛的全过程。

对于比较重大的比赛,可考虑增设以下机构:

一、宣传处——主要为新闻单位提供比赛资料和通讯等必要的方便,扩大比赛的影响面。

二、接待处——主要解决棋手的住宿和就餐、车票(包括机票、船票)问题。

三、财务处——保证比赛基金的计划使用,处理有关人员旅差费报销及奖金、聘金等事宜。

四、场地处——负责赛场布置及照明、通风设施,确保器材及其他场务工作。

五、保卫处——负责安全(包括人身安全与个人财物安全)。

六、仲裁委员会——负责受理比赛中出现的有关纠纷。

四、比赛器材

象棋比赛的器材比较简单,主要是棋桌、棋盘、棋子、棋钟。截至目前,对棋桌尚无统一的规定标准。根据多次的比赛经验得出:棋桌应以长方形为宜,桌面一般不小于120×60公分,在没有专门棋桌的情况下,通常以办公桌代用。

棋桌上除放置棋盘外,还得放置棋钟、名牌、茶杯、记录纸及吃掉的棋子等。如果规格较高或有条件的话,最好放一盆花,则更具雅趣。象棋比赛的时间较长,往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因此最好准备靠背软椅,当然,有的棋手不一定喜欢软椅,如有可能,应尽量尊重他的意愿。

比赛棋盘通常用木质与塑料两种,当然以木质为好。木质棋盘不宜太厚,太厚可使棋桌无形中增高。棋盘方格应为3.2~4.6cm左右比较合适。

棋子标准直径应为2.7~3.2cm,硬塑实芯,字形工整大方,红黑分明,给人以美感;国际比赛的棋子要求另行规定。

比赛棋钟是特制的两面钟。目前比赛用的棋钟有机械与石英两种,均以时针、分针和秒针为计时依据。这种棋钟固然解决了比赛中的计时问题,但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机械误差,如两面钟存在的一快一慢、倒旗装置的或迟或早等等。目前对棋钟误差值的允许范围尚无明确规定,这就要求在赛前对棋钟进行校对,并根据实际情况将解决办法写入实施细则。尽管如此,在棋钟上出现的纠纷仍时有发生,组织者和裁判员已不止一次希望能有更先进的棋钟。目前,一种电脑自控、数字显示的棋钟已经面世,只是价格较贵。

棋手名牌,应为参赛棋手每人准备一个标明单位姓名的牌子置于赛桌上,每轮根据对弈情况变换台次,这样棋手进场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对参观者(主要为记者)也提供了方便。名牌的样式不拘一格,有特制的三棱体、也有玻璃架总之以醒目为准。

赛室要求

象棋比赛的场地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它没有固定的要求,这对主办者来说,不必为专门赛场而操心,省却了不少麻烦,但必须指出的是,象棋比赛的场地也有其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是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

赛室宽敞是棋赛的起码要求。棋桌之间的距离要有充裕感,棋手进出不应影响邻桌。通行道尽量宽敞,使棋手与观众保持一定距离,有条件的话,可用挡板等措施将观众隔开。

窗明几净,空气清新的环境最适宜棋赛,光线柔和明亮,通风调节良好,温度相宜无噪音,如果再配之以盆花点缀,字画相衬,将是理想的赛室。使棋手具有舒适感。具备以上条件,如何布置赛场也是至关重要的,赛室布置一般由裁判长决定。

五、比赛公报

为使棋手、教练和记者,观众及时了解比赛的进展情况,应做到如下两点:

一是及时公布赛前的编排公报。通常,在赛场外显眼处设一个公告栏,公布内容主要是下轮的编排情况与上轮对局记录。编排公告不应少于开赛前六小时,以使棋手准备,记者发稿。

二是及时公布赛后的成绩公报。每轮结束后,应及时将比赛成绩填人特制的大表,供大家掌握比赛的整个情况。

由于棋赛的特殊性,只允许少量的观众进入赛场(如赛场不太宽敞,则应严格限制观众进入)。因此,应将比赛讯息及时准确地通过新闻部门予以详细报道,满足广大棋迷的要求。具体作法是:

一、开赛前几天,向有关新闻部门和象棋杂志社发布消息,或举行新闻发布会,应尽可能的满足新闻界感兴趣的有关问题。

二、为记者提供住房、电话、电传等设施方便,尽快将比赛公报送交记者手上,保证宣传效果。

三、对局记录是参赛者最关心的资料,应及时准确打印,尽量满足需要,除每轮公布外,最好在比赛结束时,能汇编成册,让参赛者随身带走。

四、宣传比赛的另一途径是挂大棋。挂大棋一般安排在距赛场较远的场所,通过大棋可以使观众了解比赛实况。挂大棋的对弈者要选择每轮中具有特色的对局,或名人、或佳局。

五、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采取电视现场直播,使广大观众看到比赛的全貌和特写实况,增强宣传效果。

六、其他注意事项

如果是规格很高的国际邀请赛或特级大师邀请赛,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组织者应提前征求被邀棋手的意见,邀请工作最迟须提前半年进行。这些棋手或赛事频繁,或路途遥远,来往联系比较费时。他们能否接受邀请,要有一个较长的考虑时间。当然,棋手的明确答复最迟亦应在赛前两个月完成。

二、最好聘请一个不属任何参赛单位的主裁判。

三、住宿最好安排单人房间,房间灯光和桌凳等设施应考虑棋手方便拆棋。

象棋比赛的主要类型

一、类型

象棋自列入体育项目的正式比赛以来,随着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其比赛类型也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点到面,由成年到少年,由男子到女子,由个人到团体,由区域到系统,由国内到国际等一系列不同性质,不同目的和不同方法的诸多类型。但就比赛的结构与形式看,则可将所有比赛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一、锦标赛(含个人与团体赛)

二、邀请赛。

三、等级分赛。

四、其他赛。

锦标赛

符合《规则》规范,以整体名义举办的各种大中型对抗性比赛,即为锦标比赛。通常指县以上行政区域或行业系统以及大型团体举办的个人与团体赛。

(一)个人赛

只计算个人成绩的比赛即为个人赛。个人赛视条件和需要,又可分为一局制、两局制和多局制比赛。在时间较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一局制,而一局制赛的棋子颜色(即先后走)亦因比赛方法不同而不同。如系“淘汰制”,则猜先决定;如系“循环制”,则依照《循环赛对弈秩序表》确定;如系“积分编排制”,则按照有关条款来决定。

在时间、人数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两局制或多局制。两局制的棋子颜色进行“分先”,即第一局执红者,下一局必执黑。多局制则第一局猜先,以后互换红黑棋。

比赛成绩以记分来表示。一局棋的结果,胜者记1分,和者各记0.5分,负者记0分。若采用两局制或多局制比赛,则除记“局分”外,还需记“场分”。场分以局分多少确定,局分多者为胜,场分记1;局分少者为负,场分记0;局分相等为和,场分各记O.5分。

(二)团体赛

计算各队成绩的比赛为团体比赛。要求参赛队的人数必须相同,通常表现为对抗形式。

团体赛的计分方法较个人赛复杂,包括“团体分”和“个人分”而“个人分”又因比赛局数的不同而有区别。

1.一局制比赛:根据双方在该场比赛中所得的“个人分”,(即局分)多少来计算“团体分”(指场方)。

“团体分”的胜、负、和,依次记为:2、0、1;

“个人分”的胜、负、和,依次记为:1、0、0.5。甲队乙队台次姓名局分局分和台次姓名局分局分和一1一0二0.5二0.5三01.5三12.5四0四1场分0场分2

如甲、乙两队各四人对抗赛的成绩记分方法:

乙队以2∶0胜甲队。

2.两局制比赛:其记分方法为三个层次,即“局分”、“台分”(个人分)与“场分”(团体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局分”算“台分”,再根据“台分”算“场分”。

下面是甲、乙两队各四人在两局制对抗赛中的记分

方法:甲队乙队台次姓名局方台分台分和台次姓名局分台分台分和一(一)(二)10.51一(一)(二)10.50二(一)(二)0.50.50.52二(一)(二)0.50.50.52三(一)(二)100.5三(一)(二)100.5四(一)(二)00.50四(一)(二)10.51场分1场分1甲、乙两队1∶1

团体比赛的赛制较多,举办单位可视条件与需要任选下列一种。

(三)团体赛比赛种类

1.分台定人制:即事先规定台数、固定人员的赛制。要求各队报名时,应根据技术水平的高低排定本队棋手的台次,比赛时即按此顺序分台对抗,该队阵容在赛前公布后,直至比赛结束,中途不得更换。全国性比赛规定,以最近一次公布的棋手等级分作为衡量棋手技术水平高低的依据。各队台次均以等级分高低顺序排定,无等级分的棋手排列在后。如遇等级分相同或均无等级分棋手。则比较他们在最近一次全国个人赛的名次,名次在前者台次列前。不具备上述条件者,可由本队自行排列台次。

2.分台换人制:

此制的区别在于“换人”,即允许各队有一定名额的替补队员,可替换上场,台次的排定原则同上款。各轮出场的阵容可以调整,但台次顺序不能颠倒。如比赛分四台进行,四名队员的代号为1234,另两位替补队员的代号为56。其出场顺序应当是1—2—3—4;或1—2—3—5;或3十5—6等十五种阵容,每场比赛各队均可调整,但必须在赛前的规定时限内以文字形式报告竞赛组或裁判长,以便赛前公布。

全国团体赛主要采用以上两种赛制,省级比赛大多采用“分台定人制”。

3.临时定台制:

每场赛前,各队临时排定本队队员的出场台次,与对方相应的台次相对抗。其特点是不按技术水平高低的顺序,随意排列阵容。在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赛制是斗阵比赛,有时可以收到弱队打败强队的效果,与古代兵法中的“齐王赛马”异曲同工。这种赛制大多应用于非正规比赛。如两个单位之间的友谊赛或两个单位以上的三角赛和多边赛等。

4.全队轮赛制:

一方全体队员与另一方全体队员逐个对弈,即为全队轮赛制。这种赛制的优点是可以全面地真实地反映各队的实力,缺点是战线过长,耗时费力,故此制只适用于两个单位之间的比赛。

5.队员总分制:

比赛不分台次,按照各队棋手在个人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来计算团体成绩。这种赛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团体成绩和个人成绩可以同时产生,省时省钱,在技术的发挥上,可以激励个人积极进取,避免了全队对抗时互相“关心”的压抑气氛。各队参赛的人必须相同,其排列顺序一般以抽签的方法排定。同队之间可以回避,也可以不回避,均需在赛前规定。

本赛制只计个人分,全队队员的积分之和即为团体成绩,积分多者名次列前。若积分之和相等,通常用比较个人名次或“名次分”的方法来区分团体名次。

所谓比较个人名次,即个人名次排列在前者,其团体名次列前;所谓“名次分”,即给所有个人名次决定一个适当的分值。方法是:以全体参赛人数加1为基数(n),尔后用n逐一减去个人名次数,就得出该名次的名次分。例如有48名棋手参赛,其n+1=49那么,第1名的名次分就是:n-1=48;而第2名的名次分则为n-2=47;第10名的名次分为n-10=39依次类推。然后比较本队棋手的“名次分”之和,名次分和多者,其团体名次列前。有的比赛,冠军的名次分定为总人(队)数加1。亚军的名次分为总人(队)数减1。以下名次依次减1。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必须在赛前规定在实施细则中。

裁判员的职责

裁判在比赛中的具体职责在《象棋规则》中已经阐明,这里不再重述。但是,要真正组织管理好一次比赛,不仅取决于裁判在比赛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且还在于裁判在比赛前的大量工作。为便于掌握,我们把裁判的职责范围划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三部分。

(一)赛前职责

1.根据竞赛组织机构的要求和赛场的具体技术条件,拟定必要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必须在赛前公之于众,或通过联席会议在会上宣读,广泛听取意见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出细致的解释,力求传达给每一位棋手(最好以文字形式送交每位棋手)。如有的棋手或教练因故未参加会议,则视为默认,在比赛中应无条件的执行。比赛开始后,实施细则,一律不得更改。

2.检查比赛场地是否“符合比赛要求”。赛前必须查看赛室能否容纳所有的棋桌,其中还应考虑通道和裁判的位置。此外,还需考虑领队、教练休息室、编排室、器材保管室、裁判研究室、竞赛资料室以及茶水供应处和距赛场近的卫生间等。在此基础上,再检查采光条件与通风条件是否良好。赛室总的要求是宽敞明亮,布置赛场应考虑与通道(即观摩区)隔离,一般采用挡板或条桌等办法,赛场只有棋手与裁判可以人内,其他人不得入内。棋桌的摆放应根据比赛类型和赛场条件灵活设计,不能拘一。如果是团体赛,棋桌的摆放就应有团体对抗的味道,或三台一组,或四台一组。每张棋桌均应编上台号,以便棋手对号入座。裁判台宜设在赛室的正面,能高一点最好,类似讲台,这样便于裁判长观察赛场全貌。总之,赛室的诸项条件必须在比赛前一天全部落实就绪,如能让棋手在赛前参观一个赛场,提前适应一下环境,则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因为有不少选手有这个习惯。反之,如果赛室的某些条件经检查不符合比赛要求,必须提早请组织者设法解决,确保比赛准时进行。

3.检查并考核所有裁判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能否应付整个比赛的全过程。一般来讲,除正副裁判长及资料人员外,执台裁判与棋手人数的比例应该为1比4。当然,根据比赛规格与性质的不同情况,裁判人数的比例也可增减。另外,可适当考虑机动裁判以防不测。以全国比赛而论,执台裁判的水平不低于二级,发现不能胜任的裁判,应及早通过组织者调换。

4.检查比赛器材是否完备,是否符合标准。比赛器材主要包括桌椅、棋子、棋盘、棋钟等,为确保比赛顺利的进行,棋子与棋钟必须准备比较充分的备用量,尤其是棋钟,更加马虎不得。就数量言,棋钟的总数起码应是实用台数的120%~130%,就品种看,目前主要有机械钟与石英钟之别,机械钟应随时检查是否上足发条,石英钟要检查电池是否有电。不仅就此,还需仔细检查这两种棋钟是否都有倒旗标志,这一点非常重要,必须统一要求,这是今后比赛中如何判别超时的唯一依据,至于采用何种依据也必须在实施细则中写明。如果是规模较大的比赛,还应聘请一位钟表师临场值班,尽量避免比赛在计时问题上发生争议。

除以上器材外,还应检查比赛所用的各种表卡是否适用。是否够用。如记录纸、成绩单、编排表、封棋袋、抽签卡以及名牌等。

5.组织抽签。抽签一般安排在第一轮比赛前进行,无论循环制或积分编排制,棋手能够亲自参加抽签是非常感兴趣的。抽签的花样很多,组织者和主裁判可视比赛性质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抽签仪式搞得生动活泼些。例如,将写有签号的纸片或放在花束中,或置于花瓶内,或藏在小型玩具中棋手既高高兴兴地抽了签,同时又得到一份小小的纪念品(有些棋手更视为吉祥物),别具情趣。或者将签号装入信封,而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扑克牌抽签。签号有了,谁先抽?这抽签的顺序是不容忽视的。如何确定抽签次序尚无定规,或按报名先后顺序,或按等级分高低排列,或抽签确定总之,要有个办法。抽签完毕,即可将各棋手的签号登记到竞赛表中。如采用积分编排制办法,近几年的惯例是自第二轮起,通常由仲裁委员监抽,不再请棋手参加。当然,是否请棋手每轮都参加抽签,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在1988年举行的第四届“七星杯”象棋国际邀请赛上,由于棋手少,条件好时间宽裕加之各国棋手乐意,故每轮抽签都请棋手参加,效果良好。

如果是人数较多的比赛,又采用“积分编排制”的话,最好使用“电脑编排”。

(二)赛中职责

裁判在比赛中,必须聚精会神,时刻注意本台情况,特别在一人负责两台及两台以上时,更需眼观六路,心无旁骛。

1.注意棋手的摸子、落子动作。

《规则》规定:棋手在比赛中必须“摸子走子”“离手生根”。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棋手不会在这方面出现纠纷,但也绝不可以排除这方面的可能性,因为在比赛中,这种不愉快的实例还时有发生,有的当属习惯使然,有的则真有其实。裁判目睹其情,自然就可以据实判处,而一旦没有看到,则双方各执一端就成了无头公案而无法判处,直接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对于裁判来说,这就是失职。

2.注意棋手的记录错漏。

清晰、准确、完整、及时地做好比赛对局记录是棋手的职责之一。在比赛中,棋手出现错记漏记现象比较普遍,特别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错记或漏记的现象更为突出。人所共知,棋手的对局记录是棋手们呕心沥血的原始凭据,是研究得失的主要资料,为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完好,《规则》规定:每方的记录漏记通常以四着为限,漏记过多按“违例”计。事关重大,裁判必须予以重视,因为“违例”次数直接关系到该局的成败,大意不得。

3.注意棋钟的运行情况和限时单元进程。

无论何种棋钟,在使用过程中,总免不了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一旦发现误差,需及时调换。检查棋钟运行是否正常很简单,因为双方钟面所走之和就是开赛后的整个时间,只要随时留意及时核对就行了。发现问题越早,越易处理,棋手也能理解,因为许多争执都发生在比赛的后半阶段。

如果比赛采用“时间总计制”,则每一时限是否走满规定着数要心中有数,同时进入下一时限从那一着计算,如何算记,都必须一丝不苟,严肃对待。

4.维持赛场秩序,使棋手不受干扰。

在赛场,尽管在比赛前采取了隔离措施,但往往因种种原因,一些参观者和关心者经常会情不自禁地围观,有时甚至有密不透风之势,对棋手形成一种压抑。有的观众还喃喃自语,有的近距离拍照这样会影响棋手的情绪,会影响棋手的正常发挥。

凡遏类似情况,裁判有责任维护秩序,尽量给棋手在对弈时创造一个比较舒畅的环境。

5.一个称职的裁判对可能出现的争端不仅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还需要采取一些防患于未然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愉快的冲突发生。

例如,“棋例”的出现与处理。凡“棋例”出现之前,总有个迹象与过程,要有思想准备。“棋例”一旦出现,就可以从容对待,吃得准,早点判,尽量不延误比赛时间——仅指简单易判的“棋例”;即使比较繁杂的“棋例”,由于思想上早有准备,故能遇事冷静,判决不下时不草率表态,最好的办法是暂停棋钟,将“棋例”提交裁判长或到研究室共同研究,尔后再将处理意见回复棋手。切忌当着棋手的面临台研究,因为有些“棋例”难度较大,需要仔细推敲研究,中间出现一点分歧也是很正常的,但当着棋手面会使棋手不愉快,个别棋手甚至会钻这方面的空子。

6.对于棋手的违例行为,裁判必须实事求是地做出评判,并根据《规则》条例作出恰如其分的裁决,登记清楚。

7.主裁判还需负责比赛成绩的登记整理,做好下轮编排工作的准备。如系有关等级分的比赛,还要逐轮做好每个棋手等级分变动表的登记工作。

8.结合每轮情况,及时小结,不断提高裁判质量。必要时针对某些特殊情况,采取适当的积极措施,确保整个比赛的顺利进行。

(三)赛后职责

赛后职责有每轮比赛结束与全部比赛结束之分。

先说,每轮赛后职责:

1.比赛结束,首先停钟。认真填写成绩报告单,并写明双方用时及比赛结果,由双方棋手签字认可。经审核无误.签上自己的名字。

2.认真复盘,逐着核对记录。

比赛后进行复盘,是裁判对记录核对应有的责任心。

3.显示比赛结果标志。

赛场上一局棋结束后,除将结果上报组织者外,还应在现场表明比赛结果,因为这是所有与会者(包括领队、教练、棋手、记者、观众)共同关心的事情。在赛场,大部分人喜欢巡回观战,了解全貌,当一旦发现某局已经结束时,总想知道结果,如果没有标志,势必相互询问,甚或惊动执台裁判,影响赛场秩序。如果是团体比赛,则双方未结束的棋手也很关心,因为知道结果,与自己下棋的指导思想关系密切,根据全队形势,或稳而求和,或铤而走险,避免盲目的各自为战。

为给大家提供方便,保持赛场秩序,每局结束后设一标志,表明比赛结果。

比赛流行的办法是,在该台棋盘的中央放置棋子。红方胜则放置红帅,黑方胜则放置黑将,如和则将帅并放。观者一目了然。

4.进行下轮准备工作。

收拾整理棋具、名牌和棋钟,棋钟指针应回复到下轮比赛所要求的部位。如采用“积分编排制”,则每轮比赛结束后,还需抓紧下轮的编排工作。这项工作比较辛苦,要求也很细致,在时间安排上既不能太早,又不能太晚。安排早了,封棋尚未结束,影响准头;安排晚了,又影响棋手们休息。这项工作是棋手们最为关心的事情,一俟完毕,立即公布,使棋手及早“知彼”,以便备战。

下面谈谈整个赛后的职责:

1.计算成绩,排列名次。

2.负责比赛器材的验收,并送交有关部门。

3.将全部对局记录连同各轮成绩报告单、成绩表、编排表以及封棋单等所有资料送交竞赛部门。

4.负责有关棋手等级分的计算,并将变动值情况连同责任局数不够的棋手登记表一并整理后报送国家体委(现改称“国家体育总局”)主管部门。

5.认真做好裁判员鉴定工作。

6.认真写出竞赛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比赛概况、突出范例、棋艺创新、纪律执行情况以及达到某一等级标准的棋手人数等等。

小知识X1中国象棋联赛介绍

中国象棋是我国的“国粹”,千百年来深深地植根于中华大地和海外华人社会。中国象棋的魅力,也迷住了千千万万的老外。在这个世界上,大约有2亿多的中国象棋爱好者,在痴迷着这项棋艺无止境的智力运动。

拥有“岭南双雄”吕钦、许银川的广东王老吉象棋队,在中国象棋比赛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沿袭千百年的照本打谱训练模式,令人感到中国象棋还游离于现代高科技的大门之外。

“X1中国象棋联赛”,意味着电脑、象棋软件、互联网络及电视等将全面介入中国象棋领域,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象棋训练、研究和推广等方面的落后面貌,令中国象棋的训练水平、比赛水准和推广手段等一步到位地达到理想状态。

对报名参赛的棋手而言,参加X1中国象棋联赛,相当于以赛代练。事实上,广东王老吉象棋队每周训练6天,每天都训练7个小时,平均每周训练40多个小时。将其中的十分之一即4个小时,用来参与“X1中国象棋联赛”,正好可以作为检验训练成果的绝佳举措了。

从很现实的角度来看,借助电脑这种科学手段进行训练和比赛,而且还有众多高手陪练对弈,当然是棋手们求之不得的好事情。何况还可以得到相应的对局费及奖金等,就更加理想了。

用现代科技武装国粹,中国象棋的无限魅力,将会得到更完美的展示和更深刻的发掘。

附:X1中国象棋联赛竞赛规程(草案)

一、主办单位:《足球》报社、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象棋协会(未确定)。

二、协办单位:广东棋文化促进会等单位。

三、联赛冠名:总冠名(或主冠名、副冠名)。

四、棋队冠名:联络16家企业冠名16支象棋队及32台人机(棋队也可自找冠名企业)。

五、参赛单位:全国各省、市16支象棋队。

六、竞赛项目:X1中国象棋团体联赛。

七、参赛办法:

1、各队可报棋手2名,另可报1名替补棋手作为工作人员。

2、各队参赛棋手须具有特大、大师或一级棋士资格。

3、具有特大、大师资格的女子棋手也可报名参赛或作为工作人员。

八、竞赛办法:

1、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1999年象棋竞赛规则》。

2、比赛采用双循环(包括分先及交叉对阵)赛会制,每1轮联赛进行16盘棋的比赛,整个赛季的联赛共进行120轮、1920盘棋的比赛。

3、联赛进行期间,每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连续比赛4轮,刚好安排两个队4名棋手之间进行一个小循环的4轮比赛。

4、每周比赛4轮,120轮联赛共需30周(210天),相当于7个月的连续赛期。

5、比赛用时:每方用时30分钟包干,时间用尽按“超时”判负。

6、每盘棋前30步(未确定),比赛双方均可借助象棋软件对棋局进行分析。

7、每盘棋都同步进行互联网网络直播及视频直播,部分对局进行电视直播。

8、根据实际情况,有可能模仿美国NBA进行淘汰赛制的季后赛。

九、比赛计分办法:

1、每盘棋黑方胜得3分,红方胜得2分,负方得0分;

2、双方都有进攻性棋子(未过河的兵卒不算进攻性棋子)的和棋,或双方都没有进攻性棋子的和棋,则各得0分;

3、在一方有进攻性棋子、另一方已没有进攻性棋子的和棋情况下,有进攻性棋子的一方可得1分,无进攻性棋子的一方得0分。这样规定有助于鼓励双方拼搏到底,从而令每盘对局都必须激情搏杀并精彩纷呈。

4、每1轮两个队之间的2盘比赛,得分多的队为胜(积2分),得分少的队为负(积0分),双方得分相同为平(各积1分)。

5、各队积分与得分之和多者名次列前。在积分与得分之和相同的情况下,则按以下顺序区分:相互比赛的总得分、后胜,全部比赛的总得分、后胜。

十、裁判员、仲裁委员会和赛风赛纪委员会的工作:

1、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组织裁判人员担任裁判工作。

2、仲裁工作按《仲裁委员会工作条例》执行。

3、赛风赛纪委员会负责处理参赛队、裁判人员的赛风赛纪问题。

十一、录取名次和奖励:

录取前八名给予相应的奖励。

十二、报名:

全国各省、市象棋队均可报名,按报名的先后顺序获得参赛资格。

十三、器材和经费:

1、棋子、棋盘、棋钟、象棋软件和电脑等须严格按照X1中国象棋联赛组委会器材标准准备。

2、组委会将给各队拨款作为竞赛补助费用。

3、各队在比赛期间所需的所有相关费用,原则上需要自理。

4、组委会力所能及地协助各参赛棋队解决参赛经费问题。

十四、参赛棋手要着正式服装参加比赛和出席有关比赛的各项活动。

十五、本规程解释权属于X1中国象棋联赛组委会。

十六、未尽事宜另行规定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