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土楼秘境
47166800000002

第2章 福建土楼——中国的、世界的土楼(2)

现在谁也无从考证,第一个发明土楼的客家人是谁。实际上,土楼也不是具体哪个人发明的。土楼是客家人迷恋历史的情愫、超凡脱俗的天才想象和现实的物质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肯定,第一座土楼很粗陋,很不成熟,甚至有可能是很可笑的,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客家人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努力创造,夯土技术越来越高超,审美境界越来越开阔,土楼也就造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美——犹如一只丑小鸭,终于变成了天鹅。

客家人从远处走来,又不断地向远处走去。他们走在路上的身影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不息的写照。随着客家许多家族的继续迁移,土楼也从闽西南传入了其他地区。所以,现在居住在土楼里已不仅仅是客家人,也有许多闽南人。

客家南迁史,实际上也是一部汉族南迁史。中原汉族南迁主要以家族血缘群体为单位,整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迁移地域渐次推移,客家文化正是在这迁移之中和定居之后,逐渐酝酿、形成和发展起来。

作为客家文化的结晶,土楼并非横空出世,它的出现首先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强大的家族凝聚力、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烽火连天的中原南迁定居之后,客家先民拥有了一片宁静的天空。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和拓展,客家人口迅猛增长,也积累了不少财物。只有在这时候,他们才有可能考虑,如何以血缘聚居的模式建造一座巨宅?

客家来自中原。客家土楼的造型艺术和夯土技术,无疑也是来源于中原。在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家寨等原始氏族社会的遗址上,可以发现土楼造型艺术的原始形式,在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遗址上,也有大量的圆形与方形的建筑。随着私有制的形成和家族的壮大,开始形成一种“制如明堂”的建筑,明堂是中国传统民居“四架三间”造型的源头,而五凤楼的基本构成,正是“四架三间”。夯土技术何时在中国出现,尚难定论,但是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古文化遗址,已经可以看到夯土台实物。商朝的夯土技术相当发达,奴隶主的宫室、陵墓和城墙,台基都是夯土而成的,历代的筑城、筑堤坝和建房,都广泛使用夯土,到了北宋,夯土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当时最权威的建筑工程技术专著《营造法式》和《筑城法式》里,都对夯土技术做了记述。自明朝以来,夯土而成的民居,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土楼只不过是其中把夯土技术推向登峰造极的一种民居。

当然,土楼的造型艺术和夯土技术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这也是每一种文化传播必然遇到的正常现象,人类学家认为,“文化的变异是一种适应性变化,并且是通过世袭遗传的基础进行的。”客家人在闽西南山区建造土楼,正是适应了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

土楼墙厚楼高,十分坚固,具有良好的防卫功能,于是不少人便想当然地以为,建造土楼完全是为了防卫的需要。固然土楼有着较强的防御功能,但事实上,土楼最早在闽西南山区出现,不是因为此地盗匪横行,恰恰相反,和闽南沿海地区相比,闽西南山区的社会环境较为安宁,人们安居乐业,才能逐渐积累财物,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夯起耗资巨大的土楼。闽南沿海地区一直是海盗重灾区,明末清初以来更是战争不断,郑成功在此和清军进行持久战,无数村庄毁于兵火,老百姓流离失所,大量迁往台湾和东南亚。从明永乐初年到清嘉庆年间,在这漫长的四百年里,闽南沿海地区每三四年就出现一次普遍的自然灾害,不是水灾就是旱灾,导致百姓要么颗粒无收要么无法耕种。与之相比,闽西南山区的山高水长环境和山田农业模式,便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如果说到防御的需要,那么闽南沿海地区的百姓无疑最需要建造土楼来保护自己,但实际上,他们已无暇自保难于生存,如何能够建成巨大的土楼呢?这一地区的土楼大多是清康熙末年之后建造的,而且大多为客家人或客家人后裔所建。

由于土楼客观上具有防卫功能,也许比较晚近的某些村落建造土楼,确是出于防卫的需要,有人以偏概全得出“建造土楼是防卫需要”的结论,其实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防卫是所有建筑固有的功能。如果盗匪横行,洗劫一个村落也就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土楼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财物早被抢光了,如何还能建得起庞大的楼宇?

土楼雄伟壮丽,其庞大的规模远远超出其他地区的普通民居,历代政权对住宅的楼层数、房间数、屋顶形式、雕饰等等都有着具体的规定,根据社会政治地位划分成各种等级。为什么闽西南乡村会有这样明显越规出格的土楼?有人便说是永定有一余姓女子,被明朝皇帝选为娘娘,深受宠爱,特地赐准她的家乡百姓可以建造四到五层的府弟式楼房。这全然是无稽之谈,各种志书上均无记载,要是真有其事,当地志书是绝对不会放过的,而且土楼早在明朝之前就已出现,这个语焉不详的传闻透露出来的奴性意识,实际上抹杀了客家先民创建土楼的气魄与才能。闽西南乡村地处偏僻,所谓“山高皇帝远”,王法有所不及,官方的住宅等级制度难以得到落实,在元代和清代,非汉族人执掌政权,这是一向以纯正汉人自居的客家人最不愿臣服的,所以客家人敢于超越有关的规定。

土楼表现出来的向心性、匀称性和前低后高的特点,以及血缘性聚族而居的特征,正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一个缩影。土楼有形的基础是石块,无形的基础就是千百年来植根于中华民族之中的儒、道传统思想观念,这坚实强大的基础擎起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儒道追求天、地、人“三才”合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特征,这种思维模式在土楼里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强烈,是汉族其他民系所不及的,这也正是土楼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圆楼的造型模式与天地人合一模式,是同圆心的重合,风水师称土楼的天井为内太极或天池,客家人也常常把天井叫作天池,这种看似集体无意识的称呼,实际上反映了土楼对太极阴阳思维模式的仿效。如果以八卦形式来设计圆楼的内部空间,其造型图式与天地人三才合一模式的重合更是天衣无缝。

方楼的内部空间实际上和圆楼一样,也是匀称划分的,与圆楼造型同出一源。五凤楼的情形就要复杂一些了,但是,它的完整造型也是圆形。人们往往只看到有墙有屋顶的部份,而没有注意其前后不可缺少的池塘和围龙化胎(或屋后弧形伸手),一叶障目而未能发现它的整体造型。实际上,五凤楼的池塘和围龙或屋后伸手,是前后对应,阴阳配置的。它们使五凤楼的整体造型,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三才合一的思维模式。

日本教授茂木计一郎曾经提出,“圆形土楼是母性,很像吞容一切的子宫”,与圆楼相比,五凤楼就更像是一个孕育生命的子宫了,它前面的半圆形池塘,象征太极阴阳化生图属阴的一仪,活像是充满羊水的子宫的一半;围龙或屋后伸手则象征着阳精生气。以三堂两横的标准五凤楼为例,后堂是胎头,中堂是心脏,下堂是命门,上、中、下三焦之气贯通无阻,两横为手脚肢节,这就像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一个人。

天地人之中的人,正是在土楼里实现了和天地阴阳的沟通。三才合一,这也正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最高的理想境界。土楼达到了这一境界,作为一种形式与思维、物质与精神的产物,它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使其本身超越了住宅的局限性,从而成为文化的一部份。其实土楼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文化圈,如此浩博精妙,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民居,和闽西南客家人、闽南人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土楼里安居乐业的子民们,他们日常的生活里洋溢着丰富的人文气息,使坚硬的土墙也变得温情脉脉;对他们来说,土楼已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而是一片精神的家园、一个灵魂的象征和一种文化的代表,对所有游客来说,土楼则是一道生生不息的鲜活飞扬的人文风景。

土楼文化是民族的,因而也是世界的。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如何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坚守民族文化的完整性,这对土楼来说同样是具有挑战性的话题。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土楼作为世界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中国的闽西南山区,土楼已经屹立数百年了,我们希望它继续屹立在不尽的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