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土楼秘境
47166800000019

第19章 德远堂,塔下人的精神家园

饮水思源,寻根问祖,慎终追远,这是人类的本性。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每个人都对自身有着最本质的追问。每个栖身在大地上的人,在精神上同样需要一个家园。

对于中国人来说,每个姓氏的宗祠就是他们的一个精神家园。塔下的张氏家庙“德远堂”,这个远近闻名的祠堂,因其建筑特色已成为一个游人必到的景点,在海内外所有塔下人的心灵深处,它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

德远堂坐落在塔下村东面的山腰上,沿着石头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扑入眼帘的便是一片石旗杆还有一座威仪的家庙。家庙大门开在左侧,从右至左是繁体的“张氏家庙”四字,顶着飞腾的四条巨龙,显得张扬大气。

德远堂这座经历百年风雨的张氏家庙,在历史的尘烟中,总是塔下最耀眼的地标。从明朝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华太婆肇基塔下开始,五百多年来,这个家族人文蔚起,进士及第的先贤,富甲一方的富翁,在家族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矗立在家庙前的24根石旗杆,便是他们不平凡业绩的表彰与纪念。据传德远堂在明朝弘治年间初建时只是简陋的土木结构瓦房,清乾隆二十五年重新修建,当时修建费用,由十三代孙张石敢东渡台湾致富后所捐献。之后一百多年又有三次修葺。1983年,德远堂被南靖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德远堂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德远堂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德远堂正门外的围墙上,镶嵌有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1993年3月维修的碑记和1983年、1985年春祭碑记。

德远堂坐北朝南,面对峻秀山峰、村庄溪流,祠后又是青山林木,郁郁葱葱,主体建筑占地6亩,加上祠后风水林和堂前池塘、石旗杆,合约百亩。德远堂为歇山式屋顶,四架三间结构,上下两堂的砖木建筑,雕梁画栋,古香古色。门楼屋脊上装饰有游龙飞云、祥花吉鸟等彩绘泥塑,主殿前有照壁,两侧带厢房。一进为前厅,一、二进间设小天井。二进主体建筑面阔三间,左右两根6米高的大圆柱写着清太史张翱撰写的一对长联:“得姓由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扶汉三杰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叶犹是清河旅派,扬名显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兴十策忍书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灵亿尊依然文献宗支。”上下联78个字嵌入一至十和百千万亿的数字,共有14个典故,涵盖了张氏族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功勋和佳誉。正中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德远堂”三个镏金大字,出自德远堂十五代孙、清朝丙戍进士张金拔手书。圆柱上还悬挂张金拔手书的楹联木匾:“德乃祖功乃宗行其庭必恭敬止,远而孙近而子入是室惟孝友于”;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正堂内壁上筑有神龛,排列着张氏历代祖宗的神位。两侧一鼓一钟,祭祀时钟鼓声响起,宏亮的声音可以传出好远。

对张氏族人来说,到德远堂必先祭拜,而其他来到德远堂的游人,眼光却总是先被祠堂前的石旗杆所吸引,在这片林立的石旗杆中间流连忘返。24根石旗杆呈半月形分散矗立,拱卫着堂前的半圆形池塘。石旗杆亦称石龙旗,本地话叫作石笔,这种直冲云霄的类似华表的石制旗杆,是客家文化以及闽南文化的特色建筑,它既是一种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象征,也是激励后人、团结族人的标志。10米多高的石旗杆分台座、夹杆石、杆身三部分,台座有四方形、六角形两种,为简易须弥式石座,束腰处成竹节状,四面剔刻花纹图案,有杂宝纹、香草纹、螭虎纹、花鸟瓜叶纹等,夹杆石为如意云头状,旗杆则分成三段,各段以石斛或莲花或瓜形石构分隔,下部铭刻姓名、世次、功名、年代科次、官衔品位爵位、年代等文字,中部浮雕蟠龙纹,杆尖或为笔锋状,或镌刻坐狮。德远堂的石旗杆群,在全国姓氏家庙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不管是张氏族人还是一般游客,走进这威武壮观的石旗杆林里,心里不由升起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它不仅是塔下张氏家族数百年风流的彰显,也是闽西南人民文明教化、诗书传家的明证。

根据记载,第一根石旗杆立于清乾隆壬辰年(1772年),为恩授直隶州司马张文彩和恩授岁进士张文辉所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一共竖起了14根石旗杆。这些立杆者都是族里取得功名、学位的才俊。大部分旗杆是一人一杆,但也有两人甚至三人同立一杆的。最传奇的当属张金拔一家祖孙三代五根旗杆。这些旗杆底座多为四方形,只有一座是特殊的六方形,显得比其他旗杆更为壮观。这是德远堂的第五根石旗杆,为第十五代孙张金拔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所立。在塔下人的话语里,张金拔叫作“进士公”,他是塔下货真价实的唯一一个进士(其他恩授进士为捐纳所得,类似于如今的“荣誉博士”一类)。张金拔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21岁时就录取府案首(府试第一名),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张金拔乡试考中第五名获得举人身份,此时他已43岁。当年,他与敕封守备衔候选中军府十七代张景元、张景华一道,在家庙前竖起第二根石龙旗杆。次年,张金拔之父张光邦也因恩授岁进士例封文林郎,立下第四根旗杆。虽然中举时已年逾不惑,但是张金拔又寒窗苦读16载,清道光六年,已经59岁的张金拔千里迢迢赶赴京城,参加丙戌科会试,被录为第210名进士,钦点甘肃宁县七品县令,在德远堂前立下第五根石龙旗杆,也许因为张金拔是参加过殿试的进士,这根旗杆的底座特别做成六方形。张金拔的第三个儿子张逢甲,清咸丰五年(1855年)参加乙卯科乡试,“以乡试中式进士第一名”,他们父子两个同时立下第六、第七根旗杆。这样,张金拔祖孙三代,前后立下了五根旗杆。

1904年,德远堂立下第十四根石旗杆之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再也没有立过石旗杆。世事沧桑,在流逝的岁月里,德远堂的石旗杆风吹雨打,总是巍然耸立。在上世纪四十世纪,第五根和第十一根旗杆曾被特大冰雹击断,在疯狂的“文革”期间,德远堂以及石旗杆在村民的保护下,幸运躲过一劫。1978年,侨胞张德朗兄弟为母亲江运金百岁纪念,立下第十五根石龙旗杆。在家庙前为女性立杆表彰,这是史无前例的,表明人们的观念正在变化,只要有功于家乡,倾心慈善、造福桑梓,不论男女、有无功名,都要给予表彰。最新的第二十四根石旗杆则是旅泰华侨张扬先生2012年3月所立,张扬先生1991年往泰国曼谷定居,现任泰国华人青年商会执行会长,泰国勤和集团等公司董事长,他多次捐助曲江华侨中学,德远堂教育基金会,德远堂春祭委员会,塔下、南欧等村老人协会,近年来家乡修桥铺路、全村夜景工程建设等等,他都捐出了巨资。

据《张氏德远堂族谱》载,塔下村从九世开始就创设书租儒租,各房都有儒租田产。清朝道光年间,还组织“曲江文会”,经常举行作文评讲活动,勉励人们发奋读书,并在族规中规定,凡取得秀才以上学历者,可获得数十担儒租田,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祠堂前树石旗杆。自清代以来,德远堂张氏涌现出300多位文教、军事、科研人才和100多位华侨贤达。塔下张氏后裔分布台湾、港澳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如今的塔下村、南欧村还有曲江村的部分村民都是德远堂张氏家族的后人,每年春节至清明期间,三个村的张氏村民都要聚集在德远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不少海外侨胞也不远千里赶回来。

坐山面水,祠后苍松参天,堂前小桥流水,40多座方圆土楼星散在河流两岸,这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山水画卷。如今的塔下村,已是海内外闻名的中国景观村落,德远堂作为塔下村的地标,不仅是张氏族人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也是各方游客流连忘返的人文胜景。它悠久的历史与完整的建筑布局,以及它所蕴含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审美观赏价值,在土楼文化研究中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