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培养高雅的艺术眼光(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47125400000014

第14章 排除干扰和诱惑

——走出审美误区

审美误区及成因

在审美的实践中,由于审美观的不正确以及其他原因,人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出现种种偏差,引起在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中出现种种不正确的心理和倾向。青少年在学习美、创造美的实践中,一方面要从正面培养高雅审美情趣,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要防止陷入审美误区。

所谓审美误区,是指人们在审美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错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审美误区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美是复杂的,这是产生审美误区的客观原因。一般来讲,对于复杂事物的认识,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和暂时的误解。而美正是这样。就美的本质而言,就是一首难解的美学难题,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到今天信息化、电脑化的时代,人们从未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和追求。美的这种复杂性也决定了人们在对其认识过程中的曲折性。

第二,不正确的审美观是产生审美误区的主观原因。美的复杂性,在客观上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曲折性。而从主观上讲,不正确的审美观是诱发种种审美误区的主要原因。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审美观指导人们的审美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判断和评价美。如果在审美观上没有树立正确的判断标准、评价尺度,则必然产生种种错误的认识和结论。

第三,缺乏深入的审美实践和丰富的审美知识,也是产生审美误区的重要原因。人们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主席说过,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常言说得好,实践出真知。缺乏深入的审美实践,没有丰富的审美知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就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潮和行为的影响。

第四,一些落后、腐朽思想的误导是使人们陷入审美误区的另一原因。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既有先进、文明、积极的思想意识,也存在一些落后、保守、消极的思想意识。特别是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一些愚昧、封闭、保守的思想还十分顽固。不仅如此,外国资本主义一些腐朽的思想也在影响着人们,造成一些人审美情趣不健康、美丑不分、是非不辨。因此,分析审美误区产生的原因,不能忽略剥削阶级思想所造成的影响。

审美误区种种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审美误区呢?青少年应当防止的错误的审美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是什么呢?下面,简要列举几种。

一是重形式不重内容。重在形式是我们欣赏自然美的正确原则。但是有些同学也错误地把这一原则引入到社会美、艺术美的领域。比如,有的同学过分讲究衣着打扮,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穿戴上,而把道德的修养、知识的丰富放在次要位置,这就颠倒了主次。重形式不重内容的不良倾向也表现在艺术美领域。比如,有的同学写作文,只注重华丽的词藻,不注意作文的立意,读起来空洞无物。在艺术美的领域,内容和形式同等重要。因此,无论是写作文,还是绘画、摄影等等,一方面要注重艺术技巧的运用,同时也要注重立意、主题,两者不可偏废。

二是重欣赏不重实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别人对你说话和气态度友善时,你会感到非常愉快。当你急需帮助时,别人向你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你会非常感激。这说明人人都喜欢、欣赏语言美、行为美。但是,有这样的同学,他常常借用别人的东西,而别人借他的东西时,却十分吝啬。有的同学虽然欣赏校园美,但是不注意维护校园的整洁,随意丢碎纸、杂物。这些现象表明,重欣赏不重实践的不良行为确实存在于我们中间,这也是不可取的。

三是重情感不重理智。这是指有的人在欣赏美时,由于情感的驱使,把美的事物放大或缩小,不是理智地、实事求是地评价美。比如,有些很美的事物,在有些人的眼中却不很美,这就是把美缩小了。有些不很美的事物,在有些人的眼中却很美,这就是把美扩大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从个人的情感好恶出发,不能理智地评价美。

这一现象在对人的美与丑,优点与缺点的评判上表现得最多、最明显。有的同学对影星、歌星非常喜欢,认为他们什么都好,一切都好,甚至缺点也成了优点。这就是典型的重感情不重理智的审美心理。

四是认识片面,爱走极端。在不正确的审美心理和行为中,爱走极端也是常见的一种。比如在行为美中,有的认为只要大节注意了、讲究了,小节就可以马马虎虎。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一个人的行为美与丑,不仅要看大节,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表现,也要看小节,包括生活小事是否严谨。只有在行为上大节小节都好的人,才是最完美的人。

五是审美情趣庸俗消极。有的同学审美情趣褊狭,格调不高,要么沉醉于武打片,要么热心当追星族,追赶时髦,服装只穿名牌,甚至有的以奇为美、以怪为美,等等。

走出审美误区

由于主观上、客观上的原因,在审美实践中不免会遇到种种审美误区。审美误区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避开审美误区,走出审美误区。那么,怎样才能走出审美误区呢?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第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走出审美误区的根本。审美观直接指导人们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创造。只有在正确的审美观指导下,人们才能确立科学的审美标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因此,审美观制约着人们的审美、立美的方向。不正确的审美观是导致有的同学陷入审美误区的主要根源。因而要避免或走出审美误区,首先要从审美观上找原因、查病根。

第二,勤于审美实践和丰富审美知识是走出审美误区的基础。勤于审美实践,才能掌握丰富的感性知识。只有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才能上升为科学的理性知识。而具备了科学的审美理性知识,就可以避开种种审美误区。丰富的审美知识,除了从实践中亲自获得以外,还要注意对美学基础知识的学习,阅读一些关于美学的书籍,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美学知识和修养。这是我们避开和走出审美误区的基础。

第三,认清审美误区的种种表现,划清同落后、腐朽思想的界限,是避开和走出审美误区的关键。只有明白了什么是审美误区,明白了审美误区的种种表现形式,我们才能心中有数,有所提防。只有从思想上划清了与种种落后、腐朽思想的界限,我们才能抵制它们的干扰,排除它们的诱惑。因此,走出审美误区,避开审美误区,必须了解它,从思想上清除各种落后、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从小事做起

在现实生活中,走出审美误区还要注意从小事做起。

(一)引导生活情趣美

生活情趣就是指我们的业余生活爱好。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爱好可以缓解学习的紧张,起调节和补充作用。科学家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数学家华罗庚喜欢写旧体诗,地质学家李四光喜欢摄影,文学家鲁迅喜欢集邮。这些生活情趣美促进了他们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低级、庸俗,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甚至导致走上违犯罪的道路。比如,有的同学情趣低下,看黄色书刊,最后走上犯罪道路。

由此可见,避开业余生活中的审美误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健康向上的业余爱好,避免沾染不良的业余嗜好,做一个有教养、懂生活、热爱生命的好学生。

(二)引导生活方式美

生活方式美是指生活方式的文明、健康与科学。美的生活方式包括劳动与享受的统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社会共同发展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相互促进。

在生活方式的领域也存在种种审美误区。有的人物质生活比较富有,但生活方式并不美。他们在吃、穿、住、用等方面都很讲究,但是对于劳动比较消极,在精神上比较空虚,文化消费的能力和水平也比较低。有的人,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只求生活过得去,不求生活过得美,把物质生活的改善看成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走出生活方式的审美误区,就要反对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割裂的两种不良倾向。

人们生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还要发展个性,发展才能,还要进行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使生活更美好。革命导师恩格斯把人的生活分为三个部分,即生存、发展和享受。他说:“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了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

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首先,要正确地对待劳动,要勤奋勤劳,不能好逸恶劳。一个人如果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或者松松垮垮、自由散漫,这种人的生活方式一定是不健康、不文明的。其次,要正确对待物质生活的消费。科学的消费不是盲目地追赶时髦、追求名牌、追求怪异,而是同消费能力、客观条件相适应,同自己的成长发展需要相适应。为消费而消费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第三,还要正确地对待精神生活,不断改善和丰富自己的闲暇生活。实行双休日以来同学们的闲暇时间更多了。怎样科学地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是判断一个人生活方式健康与否的重要方面。有的同学不会安排,热衷于看电视、打扑克,沉溺于武侠、言情小说和录像等。这些都是不好的现象。闲暇时间的利用,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调整自己,从而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达到此目的,应当做到闲暇生活的文明化、多样化和知识化。如培养书法、绘画、集邮、旅游、体育、音乐等多种兴趣和爱好,是合理调剂生活、充实闲暇时间的重要方法。

(三)引导风度美

风度是指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在风度美上常常表现的审美误区是只重外表,不重内心。培养风度美,首先要从人格美做起。要做到先人后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直坦率、恪守信用,反对搬弄是非、自私自利、刁钻刻薄、玩弄权术。没有良好的人格,是谈不上风度美的。一个人灵魂的美丑,直接影响到他风度的美丑,所以,培养风度美,要从美化人格做起。

培养风度美,还要从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做起。知识就是力量。学识渊博,才令人尊敬;才华横溢,才能令人钦佩。一个人如果知识贫乏,什么都不懂,你能说他的风度美吗?肯定不能。有这样一位领导,衣冠楚楚,看上去很有风度。但在大会上一读讲话稿,就错误连篇,引起台下听众的哄堂大笑。这样的领导,在群众中的形象可想而知,根本就谈不上风度美了。

培养风度美,当然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美和修饰美。语言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礼、言之有味、言之有据。服饰要得体,要符合自己的身材、身份,符合场合气氛的要求等。总之,要想培养出风度美,就必须走出重外在美不重内在美的审美误区,既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美、修饰美,更要注意自己的人格,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经过长期的修养锻炼,一定能成为一个风度美的人。

四是关于环境美的引导。在青少年中,关于环境美,也存在一些审美误区。一是认为公共场所的环境美不美,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不能主动地去维护环境的美化。二是不懂家庭环境美化的重要性,不注意自己家庭环境的美化,或者把一切都推给父母去做。走出这种误区,更需要从滴点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如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自己动手整理打扫房间,等等。

总之,在审美活动中,青少年不仅要学习正面经验,努力丰富自己的审美修养,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而且,也要吸取反面的教训,防止自己陷入审美误区而不能自拔。同学们,新的生活正向我们走来,更好的明天正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知美、爱美、创造美,成为一个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人,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追星族

在某中学初二年级有一个叫小D的中学生,最近一段时间上课不能够专心听讲,课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一现象引起了她的班主任王老师的注意。

有一天,王老师把小D叫到办公室寻问原因。小D先是不讲。在王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她才说:最近电视看多了,磁带听多了,对一个香港歌星感觉最好,认为他是世界上最美、最帅的人。因此,对他的一切都感兴趣,包括他的血型、性格、喜欢的颜色、爱吃的水果等等。这样一来,兴趣被转移,正常上课也就没有心思了。

王老师听后,耐心地对小D说:“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同时。要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克服诱惑,使自己走出审美误区,振作起来,努力学习!”

小D听后,照王老师所说的去做,不当追星族,认真学文化,同时参加了年级的合唱队,各方面的成绩直线上升。

举行模特儿表演

一、操练目的

在老师的指导下举行“模特儿表演”活动,加深自己对服饰美的正确理解。

二、具体步骤

第一,通过查资料、请教他人,明白“模特儿表演”活动的意义、要求和过程。

第二,确定一个恰当的时间,以班会形式,举行模特儿表演,同学们各自展示自己最理想的服装,并向大家介绍为什么选用这套服装。

第三,通过老师进行总结,从而懂得对追求时髦、以奇为美、以怪为美等不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危害。

讨论谁的风度美

一、操练目的

通过对一本小说或一部电影中众多人物的风度美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了解什么叫风度美,怎样避开风度美中的误区。

二、具体步骤

第一,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第二,寻找要讨论小说或电影的相关资料,明确小说或电影的主要人物,以便在观看时多加注意。

第三,在观看的基础上,召开一次主题讨论会,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认为风度最美的人物,并说明原因。

第四,由老师进行总结,从而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风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