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研究方法
47031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进入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强国的紧迫任务,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的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本书试图以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历程为线索,探索创新的规律,寻求创新的方法,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我们知道,抽象地空谈研究方法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那种“言必称希腊”、或者在故纸堆里去寻找科学与技术研究方法的做法,其实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没有多大的裨益,甚至容易导致厌学情绪,所以讲述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方法,必须以一定的学科背景作依托。本书以物理学、光学与光学技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以及材料科学与材料制作加工技术的发展为依托,结合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政策,并结合从事上述专业教学的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具体的创新体会,来阐述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法,是“活”的教学。当然,这些研究方法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这4个领域,它可以毫不费力地推广到其他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因此,本书不仅可供物理学、光学与光学技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在结合其他领域科学与技术研究实例的基础上,供其他从事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使用。

当代的科学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拥有一支庞大的科研队伍,个人的研究方法五花八门,有的“纯属偶然”,本书不可能完全概括。本书在选材上,仅仅选用了科学探索的三种基本方法和技术发明的六种基本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方法,在本书前一部分内容里还对科学与技术的概念、相互关系、选题及发展历程做了简要的阐述;在本书后一半部分内容,对于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做了阐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本书共分4章:第1章为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概述;第2章为作为一门科学,现代科学(物理学、光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内容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及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等3种方法;第3章为新技术研发方法,内容包括技术演绎法、移植法、交叉法、螺旋上升法、逆向思维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与数字化方法等6种方法;第4章为上述几个领域的未来课题。

本书由十位老师共同编写,其中第1章的1.1节与1.3节由吴重庆编写,1.2节由盛新志编写,1.4节由邵双运编写,1.5节由何金生与江红编写,1.6节由刘博编写;第2章的2.1节由吴重庆与刘博编写,2.2节由李政勇与刘博编写,2.3节由何金生与江红编写;2.4节由梁春军编写;2.5节由何金生与江红编写;第3章的3.1节与3.5节由李政勇编写;3.2节由何金生与江红编写;3.3节由盛新志、何金生与江红编写,3.4节由高瞻编写,3.6节由邵双运编写,3.7节由张斌、何金生、江红等共同编写;第4章的4.1-4.3节由高瞻编写;4.4节由何金生与江红编写;4.5节由刘博编写。

最后,由吴重庆进行统稿,并对文体与表述做了适度的修改;张斌还负责了课程网站建设;吴淑慧做了许多文字工作;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科的老师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