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3
47010800000033

第33章 饮食(12)

宋元时期,已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繁荣时期。宋代饮食器具普遍使用瓷器,食器、酒具、茶具都以瓷器充任,所以瓷器需求量极大。考古发现许多宋代制瓷作坊窑址,出土不少古瓷珍品。宋代名窑众多。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异彩纷呈。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以产优质白瓷风靡一时,烧制出大量宫廷用瓷。定瓷以刻花和模印作为主要装饰手段,刻纹有折枝、缠枝、云龙、莲荷,印花有牡丹、石榴、菊花、萱草、鸳鸯、孔雀等,秀美典雅。定瓷还有加镶余口、银口或钢口的,又透出一种高贵的气质,多为贡瓷所用。定瓷饮食类器皿主要有碗、盘、杯、碟等,不乏小巧精致的珍品。磁州窑是北方最大的民间瓷窑,烧制大量平民用饮食器具,色彩丰富。黑彩划花器是其中的极品,器表黑白反差强烈。耀州窑也是规模很大的民间瓷窑,以青釉为主,也有黑釉、白釉。耀瓷刻花精巧,纹饰优美,有范金之巧,如琢玉之精。钧窑作为五大名窑之一,也属北方青瓷系列,其独到之处在于釉内含少量铜、铁、锡、磷等金属氧化物,烧成乳浊釉,釉色青中泛红,十分艳丽。钧窑的釉色主要有茄皮紫、玫瑰紫、葡萄紫、朱砂红、海棠红、鸡血红、宝石红、霁红、桃花片、葱翠青、鹦哥绿、雨过天青、月白风清等色,其中以朱砂红最为珍贵。被列为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以烧制青瓷贡品而闻名。汝瓷胎质细洁,采用玛瑙入釉,烧成十分纯正的天青色,并首创人工开片纹。汝瓷传世品和发掘品数量都不多,所以就更显其珍贵了。

南方瓷窑最著名的是龙泉窑和景德镇窑。龙泉窑属青瓷系列,主要烧制民用饮食器皿。釉色有可与翡翠相媲美的梅子青,有雅如青玉的粉青釉,它的釉色工艺是古代青瓷制作的最高水准。景德镇窑烧制具有独特风格的青白瓷,釉色在青白之间,青中见白而白中泛青,又称为“影青”,有“晶莹如玉”的美誉。元代中期以后。景德镇开始烧制大量精美绝伦的青花瓷,奠定了它的瓷都地位。青花瓷的出现,被认为是中国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青肌玉骨的青花瓷最具东方民族风格和艺术魅力。这是一种笔绘着色工艺,用氧化钴作主要着色剂,着色力强,呈色稳定,瓷品显得明净素雅。青花瓷不仅受到国内大众的喜爱,而且还大批销往国外,直到今天,也仍是餐饮用瓷的主要品种之一。

中国古代最美的瓷品中,值得提到的还有明清的彩瓷。明代的彩瓷成就表现在“斗彩”的烧制成功上,器皿釉上釉下都绘彩,给人一种争妍斗美的新奇感。清代又有了珐琅彩,这是一种御用瓷。此外又有粉彩,也是一种釉上彩,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历代饮食类瓷器的造型,大都小巧精致,注重实用。上流社会使用的瓷器,更注重艺术欣赏价值,这些瓷器往往都是无价的珍品。可以说,美食美器的传统,主要是由贵族们代代相传的。

最能体现贵族风尚的,还是庄重沉练的青铜器。考古学家将青铜器的铸造与使用看作早期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直称为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通常指的是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商周两代,是青铜器使用最为普遍的时期。

商代早期的青铜饮食器具只有爵和斝,外表素面无饰,都是酒器。中期增加了鼎、簋、觚、卣、盘等,有了简单的纹饰。晚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器形,有了繁缛的纹饰,盛行狰狞的兽面纹,体现出一种庄重之美。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具基本沿用了商代的传统,风格较为相似。中期出现简朴的发展趋势,造型多变的重型礼器逐渐消失,出现了列鼎等成套礼器。晚期铜器更趋简朴,小件实用饮食器具发现较多。纹饰比较简洁,不过习惯加铸长篇铭文,所以铸器的纪念意义更为明显。

东周铜器种类又有明显变化,酒器明显减少,食器数量增加,列鼎制度仍在沿用。铜器纹饰也有很大改变,过去常见的兽面纹已不时兴,代之而起的是动植物纹、几何纹和大场面的图像纹。装饰还广为采用了镶嵌、鎏金、金银错、细线刻等新工艺,使铜器更显富丽堂皇。

自汉代开始,作为饮食器具的铜器并没有完全退出人们的食案,不过无论种类、数量、纹饰,都不能同商周时期相提并论了。

在青铜器开始衰落的东周时代,一种新质料的器具普遍流行开来,这就是漆器。细想起来,漆器的普及客观上加速了青铜器的衰落过程,促成了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

漆工艺的出现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商周时期漆器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有了金银箔贴花和最早的螺钿技术,使得饮食类漆器更富有光彩。到战国时代,漆器工艺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漆器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属于饮食所用的有耳杯、豆、樽、盘、壶、盂、鼎、卮、食具箱和酒具箱等。漆色十分丰富,有鲜红、暗红、浅黄、黄、褐、绿、蓝、白、金诸色。纹饰也相当丰富,以图案和绘画作装饰,透出一种秀逸之美。

大汶口文化彩陶豆古代漆器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是西汉,汉代漆器出土数量很多,不少保存得也很好,而且大多为饮食器皿。当时精美的漆器造价很高,按《盐铁论·散不足》的说法,“一杯棬用百人之人,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其珍贵可以想见。首先是宫廷的饮食器皿基本都以漆器充任。出土漆器刻有“大官”、“汤官”字样,即为宫廷用器;其次贵族官僚也崇尚漆器。使用数量也很大。长沙马王堆两座汉墓用于随葬的漆器近五百件,作为饮器和食器的耳杯就有半数之多。

汉代以后,作为饮食器皿的漆器数量锐减,这应当与瓷器的兴起有关。不过各代仍能制出一些漆器精品,如唐代华丽的金银平脱和雕漆(剔红、剔犀)漆器;宋代一色和螺钿漆器;明清的描金、雕填、戗金、百宝嵌漆器等。百宝嵌是用各种珍贵材料,如珊瑚、玛瑙、琥珀、玳瑁、螺钿、象牙、犀角、玉石等做成嵌件,在漆器表面镶成绚丽华美的浮雕画面,显示出一种别类漆器不见的珠光宝气效果。

古代中国不像西方那样喜欢用金银打造食器,较早的金银饮食器皿是属于战国时代的,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盏和金杯是所见不多的例子。西汉以后直至唐代,见到一些舶来的金银器皿,造型及纹饰都不属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唐代自公元8世纪中叶起,金银器的制作渐入盛期,出土不少仿自西方的器皿,有的为西器造型东方纹样,别具一格。唐时也制作了不少纯唐式的金银器皿,或清素典雅,或富丽玲珑,工艺十分精湛。唐代金银器的主要器形有杯、壶、碗、盘、盒等,一般全都饰有精美的花草类纹饰,显得富丽辉煌。更有一种“金花银器”,器表刻纹后又经鎏金处理,十分绚美,它是唐以前所不见的新兴金银工艺。

考古发现的唐代金银器已达千件以上,是仅限于上层统治者使用的高档饮食器具,所以它的辉煌之美,不是一般人所能欣赏得到的。唐代以后,作为饮食器的金银器制作已没有那样大的规模,使用的范围多限于皇族和高级官吏,明代帝陵中就有发现,清代宫廷中也保存不少。

古代高级的饮食器皿,还有所见不多的玻璃器。玻璃器出现在先秦时代,汉代已有了玻璃杯盘,同时也输入了一些罗马玻璃器皿。两晋南北朝时代,除罗马玻璃器外,又输入了一些萨珊玻璃器。北朝时中国已掌握吹制玻璃技术,到唐代时已有不少本土生产的玻璃器皿。

玻璃杯在唐代是备受欢迎的高级饮器,它的亮丽之美是其他器皿所不能比拟的。有关唐史的典籍就有不少外国遣使贡献玻璃杯的记载,也有一些使用玻璃杯的记述,如《太真外传》中就有“太真持玻璃七宝杯,酌凉州所献葡萄酒”的话,表明玻璃杯在当时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享用得了的。

中国古代饮食器具不限于前述这几种质料,但一些主要品种大体包括在其中了。彩陶的粗犷之美;瓷器的清雅之美;铜器的庄重之美;漆器的秀逸之美;金银器的辉煌之美;玻璃器的亮丽之美。都曾给使用它的人们以美好的享受,而且是美食之外的又一种美的享受。

美器的传统,有以古朴为美,也有以新奇为美;有以珍贵为美,也有以简素为美。美的境界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美器与美食的谐和,是饮食美学的最高境界。杜甫《丽人行》中“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的诗句,同时吟咏了美食美器,烘托出食美器亦美的高雅境界。李白《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的诗句,也将美食美器并称,这显然是统治阶级的传统,属于以珍贵为美的一类。陆游《小宴》诗中“洗君鹦鹉杯,酌我葡萄醅。”旬,及《埭西小聚》诗中“瓦盎盛蚕蛹,沙锅煮麦人。”句,则是平民阶层的传统,也体现出一种美,属于自然素朴之美。

菜馔与名称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没有无名的菜肴。传统菜当然有传统名称,以名夸菜;创新菜一定取新颖名号,以菜夸名。一桌筵席,往往也冠以特定的名称,它会牢牢印在食客的脑海里。一个雅名;可能就是一个绝句妙语,令人反复品评;一个巧名,可能包含一段生动传说,让人拍案叫绝;一个趣名,可能涉及一个历史典故,使人回味无穷;如果是一个俗名,也许就是一个谐趣笑谈,逗你前仰后合。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由菜肴的命名上也能充分体现出来。

一个美妙的菜肴命名,既是菜品生动的广告词,又是菜肴自身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菜名给人以美的享受,它通过听觉或视觉的感知传达给大脑,产生一连串的心理效应,发挥出菜肴的色、形、味所发挥不出的作用。

据烹饪史专家的研究,中国菜肴的命名重在一个“雅”字。菜肴名称的雅,也就是美雅、高雅、文雅。菜肴命名之雅,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质朴之雅,意趣之雅,奇巧之雅,谐谑之雅。大量菜肴的名称,几乎都是直接从烹调工艺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以料、味、形、色、质、器及烹饪技法命名,表现出一种质朴之雅。以食料命名的,有荷叶包鸡、鲢鱼豆腐、羊肉团鱼汤等;以味命名的,有五香肉、十香菜、过门香等;以形命名的,有樱桃肉、蹄卷、太极蛋等;以质命名的,有酥鱼、脆姜、到口酥等:以色命名的,有金玉羹、玉露团、琥珀肉等;以烹法命名的,有炒肉丝、粉蒸肉、干煸鳝鱼等。

以时令、气象命名菜肴,也表现出一种质朴之雅,如见风消、清风饭、雪花酥、春子鲊、夏月鱼蚱、炸秋叶豆饼、冬凌粥等。还有大量以数字命名的菜肴,也透出一种质朴,听之入耳,想之易记。

以比喻、寄意、抒怀手法命名的菜肴,则体现出种种意趣之雅。唐宋时期的仙人脔、通神饼、神仙富贵饼,及后来的龙凤腿、金钩凤尾、龙眼包子、麒麟鱼、鸳鸯鱼片等,都是以比喻手法命名的肴馔,使人感受到高雅之美。又如三元鱼脆、四喜汤圆、五福鱼圆、如意蛋卷,饱含着种种祝愿与期待,体现出传统的意趣之雅。赋予肴馔以巧思的途径,除了高超的烹调技艺,还有别具一格的命名体现奇巧之雅。烹也奇巧,名也奇巧者,首推“混蛋”。混蛋又名为“混套”,其制法见于《随园食单》,它是将鸡蛋打孔,去黄用清,拌浓鸡汁打匀,再灌进蛋壳,蒸熟去壳,得到的是浑然一卵的极鲜美味。现在一些地区还能吃到换心蛋、石榴蛋和鸳鸯蛋等,都与“混蛋”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以人名菜,以典名菜,也是传统菜肴常用的命名方法,表现出谐谑之雅。麻婆豆腐、文思豆水晶包腐、萧美人点心、东坡肉等,就是以人名菜的例子,其中包含有对肴馔创制者的纪念之意。以典取名的例子也不少,“消灾饼”是唐僖宗李儇在狼狈逃蜀的路上,随行宫女所献的普通饼子。唐高僧慧寂为道士诵经行道时用果脯、面粉、蔬菜、竹笋制的羹汤,称为“道场羹”。五代窦俨官拜翰林学士,他喜食用羊眼为料制的羹,时称“学士羹”。“油炸鬼”是宋代人因痛恨秦桧而对油条的叫法。

菜肴以典、以人命名,这样的菜肴也就是一个个历史典故。此外也有一些以名胜之名名菜和借诗文成语名菜的,更显出命名者的功力,如柳浪闻莺、掌上明珠、推纱望月、阳关三叠之类即是。

中国菜肴命名的方法,最主要的和大量应用的还是写实的质朴方法,研究者认为它是一种如实反映原料构成、烹制方法和风味特色的命名法。其表现是开门见山,突出主料,朴素中略加点缀,素净里蕴涵文雅,使人一看便大致了解菜肴的构成和特色。

先秦时期没有完整的菜单流传于世,不过由三礼的片断记述,尤其是《礼记·内则》上的若干文字,我们大略知道一点儿当时菜肴命名的法则。所列菜名有牛炙、羊炙之类。以原料和烹法结合命名的较多,有时仅单列食料名称即止。著名的“八珍”是以制作方式为主命名的,最多也是食料加方法的复合名称,没有任何修饰。被认为是屈原所作的《楚辞·招魂》所提到的肴馔名称也不过是胹鳖、炮羔等,看不到有什么华丽的色彩。

到了汉代,菜肴的命名大体承袭了先秦时期的风格,名称上少不了主料加烹法,一看名字便知是什么菜肴。汉代比较完整的菜单是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竹简上书写着随葬在墓内的一款款菜肴,少数菜名中还列入了辅料,显得更为直观,如牛白羹、犬肝炙、鹿脯、炙鸡、鱼脍、腊兔等。

《齐民要术》上所见菜名,应当是南北朝时期或者可上溯到魏晋时期的大众化菜名,如酸羹、鸡羹、脍鱼莼羹、蒸熊、蒸鸡、炙豚、肝炙、饼炙、糟肉等,这些菜名已相当规范了,基本是食料加烹法的命名格式,个别的还强调了辅料或佐料。

到隋唐时期,菜肴命名方法有了根本的改变,传世菜单上很少见到先秦至南北朝时的那种质朴的菜名了,以味、形、色、人名、地名、容器名入菜名的现象已相当普遍,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也开始用于菜名。这与文人们关注饮食的风气以及文学发展的程度有关。《清异录》收录隋炀帝尚食直长谢讽《食经》中的肴馔五十三款,那些名称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让人感到已是名不副实了。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宣食单》,也收在《清异录》中,食单中的几十种肴馔名称,命名风格与谢讽的《食经》是一致的,如光明虾炙、贵妃红、七返膏、金铃炙、见风消、玉露团、长生粥、过门香等。

不论是谢讽《食经》,还是韦巨源《食单》,所列菜名都是皇上的御膳,名称华丽一些,理所当然。不过从其他资料看,唐代民间的肴馔名称,比起御膳也并不逊色,可见当时这种多角度的命名方法,已运用得相当普遍,且相当熟练了。也是在《清异录》中,提到唐代长安食肆“张手美家”所售的节令馔品,其名称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油画明珠、六一菜、冬凌粥、玩月羹、米锦等。

宋代开始,大概是因社会风气转向纯朴的关系,菜肴的命名也趋向质朴,给人以反璞归真的感觉。从此以后,质朴的命名成了采用最广泛的方法,不过在文人圈子里,在皇家筵席上,标新立异的命名也还是有的,多是立意吉祥祈福等。

菜品与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