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9.4%~10.4%,国外报道为7%-12%0新近的调查显示,在西方国家中为5%。子痫前期为2%~8%。本病以妊娠20周后高血压、蛋白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研究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其病因尚未明了。目前,公认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内皮细胞激活和损伤学说。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特别是直径200以下的小动脉,尤其容易发生痉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多基因有关,这种多基因的遗传背景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胎母免疫平衡或免疫耐受失调,滋养细胞受累且浸润能力下降,胎盘浅着床,造成胎盘缺血缺氧以及局部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胎盘局部出现氧化应激,引起脂质过氧化和绒毛间隙的白细胞活化,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最终可能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新近有人研究发现营养缺乏和胰岛素抵抗也与疾病发生相关。
§§§第一节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疾病,按照新近的分类,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过去被统称为妊娠毒血症、妊娠中毒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一、妊娠期高成压疾病分类
按照第7版教材分类如下:1.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140/90mmHg(18.7/12.0kPa),妊娠期首次出现,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2.子痫前期
(1)轻度。血压≧l40/90mmHg(18.7/12.0kPa),孕20周以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h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
(2)重度。血压≧160/110mmHg(21.3/14.7kPa),尿蛋白≧2g/24h或(++);血肌酐>106μmo/L;血小板<100x109/L;微血管病性溶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
3.子痫 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后无尿蛋白,若出现尿蛋白,300mg/24h;高血压孕妇孕20周前突然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100x109/L。
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血压≧140/90mmHg(18.7/12.0kPa),孕前或孕20周以前或孕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
通常正常妊娠、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均可发生水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水肿无特异性,因此,不能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及分类依据。
血E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4.0/2.0kPa),但低于140/90mmHg(18.7/12.0kPa)时,不作为诊断依据,须严密观察。
二、子痛
重度子痫前期是血压升得更高,或有明显的尿蛋白,或肾、脑、肝和心血管系统等受累引起的临床症状。
1.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收缩压≧160-180mmH/(21.3-24.0kPa),或舒张压≧110mmHg(14.7kPa);24h尿蛋白>5g。
(2)血清肌酐升高;少尿,24h尿<500ml;肺水肿;微血管病性溶血。
(3)血小板减少;肝细胞功能障碍(血清转氨酶一AST、ALT升高)。
(4)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
(5)症状提示显著的末梢器官受累(头痛、视觉障碍、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痛)。
2.子痫
(1)痫前可有不加的痫前期,但痫可发生血升高不显著,无蛋白尿或水肿的病例。若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子痫很少发生在孕20周前,通常产前子痫占71%,产时子痫与产后子痫占29%。
(2)子痫抽搐进展迅速,前驱症状短暂,表现为抽搐、面部充血、口吐白沫、深昏迷;随之深部肌肉僵直,很快发展成典型的全身高张阵挛惊厥、有节律的肌肉收缩和紧张,持续1~1.5min,其间患者无呼吸动作;此后抽搐停止,呼吸恢复,但患者仍昏迷,最后意识恢复,但困乏、易激惹、烦躁。
§§§第二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不明,虽不复杂,但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及严重后遗症。
一、治疗原则
(1)加强围生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2)必要时尽早收入院治疗,严密观察监护母胎变化,及产后监护。
(3)治疗以左侧卧位、解痉、镇静、降压、有指征的扩容、利尿,监测及促进胎儿生长发育、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是迄今治疗最佳方法。
(4)注意保护心、脑、肺等重要器官,防止并发症。
二、特殊处理
根据病情的阶段不同,治疗方案各异。
(1)妊娠期高血压。多采用对症处理,如休息、镇静后病情可得到控制,血压升高时可予以降压处理,可以在家休息,门诊随访。
(2)子痫前期。除了一般处理外,应当加用解痉、降压等治疗,病情难以控制时32孕周以上及时终止妊娠。
(3)子痫。应及时控制抽搐的发作,防止并发症,在经过短时间控制抽搐后,及时终止妊娠。
(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以降压为主,同时注意改善肾功能。
三、对应的措施
(1)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应先对母亲及胎儿的情况进行评估。当孕龄>36周;或在妊娠>34周时出现如下问题:重度子痫前期、临产或胎膜早破、胎儿监测异常、严重羊水过少或胎儿生长受限。则应结束妊娠。(2)如果不符合上述情况,则分轻、重度。①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住院或门诊处理、应当对母体及胎儿评估,出现母体或胎儿病情恶化、孕龄>36周、临产或胎膜破裂时应结束妊娠。②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若<23周为了母亲的安全,应结束妊娠;若处于24~32周,应给予皮质激素、抗高血压药物,每日监测母一胎情况,在34周后终止妊娠。若处于33-34周,应给予皮质激素,于48h后结束妊娠。
§§§第三节子痫前期的处理
一、孕期治疗与保使
(1)严密观察孕妇,按时产前检查,对年龄"25岁及>35岁,肥胖矮小,重度贫血、营养不良、双胎、羊水过多、精神过度紧张、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等孕妇,更应重点监控。
(2)休息与侧卧位。①孕妇应保证充分的休息,有学者主张轻度子痫前期可以单纯休息不用药物,保证午休。②侧卧位休息,每天保证10~12h的侧卧位休息,最好采取左侧卧位,也可上、下午各左侧卧2h,夜间以左侧卧位为主。左侧卧位可以纠正子宫右旋,并解除子宫对下腔静脉及右肾血管的压迫,改善子宫一胎盘血循环。
(3)慎用利尿药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有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无心、脑、肺、肾并发症时,慎用利尿药,否则会使胎盘功能降低,带来严重后果。
(4)注意高蛋白、铁、钙及多种维生素的补充。平衡膳食,控制钠的过度摄入,但不应无盐的摄入。
(5)间断吸氧(有指征者)。
二、住院标准
1.血压不能控制 经休息,适当使用降压药物,血压仍持续升高者。
2.重度子痫前期 自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或上腹痛。
3.隐性水肿 体重1周上升2kg或水肿加重。
4.其他 胎盘过早老化,B超羊水池≦3cm,胎儿生长受限,胎心电子监测异常图形,血E3、HPL值下降。三、治疗措施1.解痉
(1)硫酸镁。硫酸镁迄今仍为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首选解痉药物,也是目前防止子痫的最佳选择。在国内外普遍推广应用。但由于硫酸镁的降压作用不明显,仅在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才能显示降压效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产后是病情恶化的关键时期,分娩期适时正确的处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预防子痫,减少母婴并发症至关重要。通过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的益处是肯定的,但对轻度子痫前期预防性应用的益处尚待前瞻性、大样本的研究证实。用药指征:①控制子痫抽搐及防止再抽搐。②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发展为子痫。③重度子痫前期临产前用药预防抽搐。
方法:可缓慢静脉注射,静脉滴注,亦可深部肌内注射。总量<30g/24h。第1个24h的硫酸镁总量为20.0~22.5g。必要时,在第1个24h可用30g,之后酌情决定剂量,则更为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当血清镁>3.5mmol/L时,将出现镁中毒的表现。首先膝反射消失;继之全身肌紧张减弱,呼吸抑制;当镁离子浓度>7.5mm0l/L,还会出现心跳停止。
解救办法:立即给予10%葡萄糖酸韩10ml缓慢静脉注射;呼吸停止时,即行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
停药指征及注意事项(膝反射消失、尿量<25ml/h、呼吸<16次/min。
用药时应注意观察电解质平衡,硫酸镁作用高峰时,慎用或禁用呼吸抑制药;注意监测镁离子浓度。
(2)抗胆碱药物。主要有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654-2),是莨菪碱类药物,有抗M-胆碱能作用,可以有效地解除小动脉痉挛,具有解痉、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作用,使心、脑血管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舒张血管作用广泛,而且缓和。可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莨菪类药物不存在硫酸镁的不良反应,用药后偶感头痛、头晕、口干、视物模糊,个别患者心跳加快。山莨菪碱与硫酸镁联合用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较长时间应用,降压作用快,效果好,弥补了单用硫酸镁降压作用差的缺点,同时,减少了硫酸镁的用量,防止大量应用造成镁的中毒,临床使用较为安全。在分娩时或剖宫产过程中联合用药,可使血压控制在较为理想的水平,提高了终止妊娠的安全性。
方法:0.25%东莨菪碱5~8ml(0.08~0.2mg/k/),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静脉滴注,10min滴完,6h可重复1次。
山莨菪碱:口服每次10~2008,3次/d或1008肌内注射,2次/d。
2.镇静 应适当使用具有抗惊厥和有较强的镇静作用的镇静药,对病情控制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1)苯巴比妥(鲁米那)。口服每次0.03~0.068,3次/d,必要时苯巴比妥钠0.1)肌内注射3次/d,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
(2)地西泮。口服2.5-508,2次/d,亦可1008肌内注射。
(3)哌替啶。肌内注射100mg,用于头痛,临产时宫缩痛,亦可预防抽搐、止痛、镇静。若4h内将娩出胎儿,则不宜应用,以免引起胎儿呼吸抑制。
3.降压 妊娠期选择降压药物以不影响心排血量,肾血流量及胎盘灌注量为原则,一般先选用口服降压药,降压效果不明显改静脉滴注降压药。
应用指征:①孕36周以前的重度子痫前期,为延长孕期。②适用于收缩压≧160mmHg(21.3kPa)或舒张压≧105-110mmH/(14.0~14.7kPa),使血压维持在140-150/90-100mmHg(18.7-15.0/12.0-13.3kPa)。③如原有慢性高血压者,孕前已用降压药者则继续使用。降压药不能防治子痫抽搐,故单用降压药而不同时应用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是不明智的。当收缩压≧180mmHg(24.0kPa)以上或者舒张压≧110mmHg(14.7kPa),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18.7kPa),为防止心、脑血管意外,宜决速降压。
(1)硝苯地平(心痛定)。为钙通道阻滞药,可使全身血管扩张,降低血压,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伴有稀弱宫缩者有助于防治先兆早产。疗效较好,服用方便,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2)肼屈嗪(肼苯达嗪)。直接作用于小动脉,使血管扩张而降压。
(3)硝普钠。可松弛血管平滑肌,用于高血压危象和心力衰竭。但因此药含有氰化物和氰酸盐,能通过胎盘毒害胎儿,故短暂应用或产后使用为好。
(4)硝酸甘油。可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半衰期短,易调节,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降压。
(5)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唯一的能同时阻滞a和β受体的药物,通过降低全身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不影响子宫胎盘的循环。注意有一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
(6)α-甲基多巴。为中枢降压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压作用缓和,其特点为不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过滤。
(7)酚妥拉明(立其丁)。为α受体阻滞剂,对嗜铬细胞瘤有特效,能降低肺动脉和总外周阻力。用药后10~20min起作用,高峰时间为60min,持续4-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