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艺术经典3
47009000000025

第25章 附录(2)

弹词中以苏州弹词为代表。自乾隆以来,苏州弹词名家辈出,如王周士、马如飞等。其内容分为表白、说白、唱词,还有开篇。表演者原为男性,晚清时出现女艺人。表现形式有单档、双档、三档等。苏州弹词以吴语演唱,柔婉清丽,在江浙、上海一带影响很大。

4.曲艺走向成熟

清末民初,沿海工业城市的畸形繁荣推动了曲艺的发展。天津成为北方各曲种集中的场所,单弦、梅花大鼓、河南坠子、山东大鼓、唐山大鼓、相声、评书、天津时调等都受到天津观众的欢迎。北京则产生了单弦、相声、京韵大鼓等,出现了一批闻名遐迩的大家。

京韵大鼓是鼓词类中最为成熟的曲种之一。由于它板式比较完备,唱腔方面也形成了具有不同表现力的高腔、平腔、长腔等,因而既能演唱金戈铁马的三国段子,也能表演缠绵悱恻的“红楼”故事。但究其基本风格而言,则以高亢、华丽为主。而同为流行于京津一带的另一鼓词——梅花大鼓,虽同属板腔体,却呈现出舒缓、细腻的风貌。

相声是一种富有喜剧色彩的曲艺品种,以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穿插歌唱等表演,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

相声艺术萌芽于先秦时代的俳优、唐代的参军戏,到清成丰年间,兼具说、学、逗、唱表演手段的相声艺术出现在北京天桥,并很快传播到了天津、沈阳等地。后来,相声界出现了侯宝林、马三立等名家,在他们的努力下,相声艺术水平日益提高,成为现代曲艺百花园中最富魅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曲艺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在现代化的大潮中,它与整个传统文化一样,遭受到了现代影视和商业文化的猛烈冲击。在这种形势下,曲艺该何去何从成为迫切问题。

附录二中华民俗

寿诞婚丧礼俗

1.诞生礼俗

①报喜

孩子的诞生,对家庭来说是一桩大喜事。因此,当婴儿一降生,家人就到亲戚、朋友、邻家以及宗祠去报喜,报喜也就成为婴儿出生时的一项礼仪活动。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中有许多报喜的礼俗。早在先秦时代,生男孩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叫“弄瓦”之喜。璋是美玉,是朝臣佩带的玉,瓦是纺织机上的东西,以此表达对生男生女的祝愿。在湘西地区提鸡报喜,孕妇生头胎的当天,夫家就要备上酒、肉、糖、鸡到岳父家报喜。如果提公鸡,表示生男;提母鸡表示生女;双鸡则表示双胞胎。

生孩子除报喜之外,还要在自家门口挂出生子的标志,表示产妇和新生儿的住所,提示人们注意。《礼记·内则》上说:“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悦于门右。”弧指弓,悦是佩戴在身上的帕。弓箭是武士的象征,表示男性;手帕表示女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各地区都形成了各自的诞生标志礼俗。在晋北地区,生男孩在门外贴一对红纸剪的葫芦,生女则贴一对梅花剪纸。东北满族人家生子后,生男在门口悬挂小弓和箭,祝孩子长大精于骑射;生女挂红布条,象征吉祥。由东北迁徙至西北的锡伯族人则挂一副小弓箭表示生男,挂红头绳表示生女。

婴儿出生后三天还要举行“三朝”礼俗。在这一天,生子之家要摆宴席,招待亲朋邻里,届时举行象征性的开奶、开荤仪式。在许多地方,女方娘家还要在这天送来小孩周岁以内所需的东西。最后由接生婆为婴儿施行洗礼,叫做“洗三”。

②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后,要为婴儿举行满月礼,又叫弥月礼。生子满月,值得庆贺;产妇出月,也是应该纪念的。这样一来,满月礼也就颇为郑重和热闹。在民间,满月礼多有馈赠,一般是婴儿女性长辈送礼,并多是小孩的礼物。在清代的宫廷和民间曾有礼仪叫“添盆”,到满月的时候,亲戚和宾客盛集,在盆中烧了香汤,撒钱于汤水,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馈赠礼仪。在绍兴一带,外婆家送的礼物中必有圆镜、关刀和长命锁。圆镜照妖,关刀驱魔,长命锁锁命。

满月除了亲朋送礼贺喜和主家设宴款待客人以外,还有剃胎发和出门游走等习俗。

剃发也叫“铰头”、“落胎发”。剃头也有一定的规矩,在许多地区,满月剃头需舅舅来参加,舅舅没来,需以一个蒜臼表示。这种习俗是母系社会的遗俗。在山东郯城,婴儿剃头是请邻家三个年轻姑娘手持剪刀在小孩头上比划三下,然后由小孩的母亲铰发。一些地区有时要在婴儿的额顶留发,叫“聪明发”,脑后要蓄“长根发”。婴儿的胎发又称“血发”,受之父母,除了要留一些表示对父母的孝敬外,有的地区将胎发用红布包好,缝在小孩枕头上,有的则把胎发搓成团,用彩线缠好,挂在床头辟邪。

③“过百岁”

婴孩出生一百天,要做百日礼。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就说:“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醉。”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说:“一百日,曰婴儿百岁。”至今西北、中原一些地区称百日礼为“过百岁”,而在北京城则称之为“百禄”。

举行百日礼在设宴请客方面与过满月基本是一样的,不过最有特点的是“百家衣”和“百家锁”。百家衣是集各种颜色的碎布头连缀而成的,百家锁是金或银、镀银或镀金的佩带物,上面有文字或图案,文字多是“长命富贵”一类祝吉的词语。和百家衣一样,百家锁是集百家金银打造或是由许多人家集体送的,都是祝福婴孩长命百岁的象征物。

④抓周

抓周也叫“拈周”、“试周”。其方法是在小孩周岁这天,摆好各种象征物品,随其抓取,以此来试验小儿将来的志趣、喜好等。

抓周的仪俗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南朝颜之推著《颜氏家训》中记述了江南的这一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洗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物及珍宝服琬,置之儿前,观其任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到了宋代,这种习俗已十分普及。《中华全国风俗学》对北京的习俗这样记载道:“至周岁,于小儿生日,将士农工商所用之器具置于桌上。小儿梳洗毕,穿新衣,抱至桌前,任其随意抓取。若所取者为笔,将来必为文人;若所取者为算盘,必为商人,诸如此类,名曰抓周。”

抓周具有兆验的特点,以象征物来测卜孩子的志趣、前途和将来的事业。其实,小孩子抓取了什么,都未必有多大关系,但注重这种传统的父母家人,还是比较介意的。

抓周是周岁礼的主要内容,在一些其他地区还要在孩子周岁时祭祀祖先和神灵,亲戚朋友送礼。因为孩子已能蹒跚行走,鞋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于是有试鞋的习俗。旧时比较流行的是送虎头鞋,鞋头绣一虎头,虎额绣“王”字,小儿穿虎头鞋以壮胆辟邪,安全成长。

寿诞礼仪是人们在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这些生日举行的礼仪因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别。一般小时候的诞礼俗称“过生日”。习惯上认为,小孩子、年轻人做寿是不妥的,只有到一定年龄才能举行寿礼。

2.成年礼

成年礼也叫成丁礼、冠礼。古代的冠礼、笄礼是对成年男女举行的仪礼。《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而冠。后代此礼虽废,但仍保留着已冠、未冠、弱冠的说法。笄礼是女子十五六岁时,把头发盘成发髻,用簪子(笄)插住,即表示成年的仪式。在中国,少数民族中流行着各种成年礼俗的方式。在古老的部落社会,接纳一个男子成为本部落成员,主要通过成年礼来实现。如让他脱离家庭和部落,放逐到森林和荒野,经历艰苦生活的考验,经历一次自我生存的历练。这种古老的成年礼至今已很少见了。今天各民族的成年礼已产生了很大变异。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流行的“穿裤子”、“换裙子”,“纹身凿齿”等都是成年礼的表现形式。

3.婚姻礼俗

中国古代以家族观念为重,形成了以家庭、家族为背景的婚姻习俗。当孩子长大成人后,要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由父母做主为子女完成人生大事,这是中国婚礼习俗的一大特色。

在婚礼习俗中,还有许多程序和仪式体现了中国婚俗的“礼仪”的特点。

①提亲

在中国的传统婚嫁礼俗中,婚聘程序有六礼,第一礼就是纳采,即俗称的“说媒”、“提亲”。传统的宗亲礼法中,青年男女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到当婚当嫁的时候,男家便派媒人向物色好的门户提亲。

提亲所带的礼品一般用雁。雁是候鸟,冬返夏往,来去有时,以此表示儿女已是谈婚论嫁之时,这个仪式也称作“奠雁”。后来提亲的礼品大大丰富了,如汉代的合欢、鸳鸯等等。民俗中将礼品分为四类,一类表吉祥,送羊代“祥”,送鹿代“禄”。第二类是夫妻好合的吉祥物,如凤凰的合羽、鸳鸯的合鸣。第三类是象征夫妇关系的,如以雁候阴阳喻妻从夫,以蒲苇喻妇女的柔顺等等。第四类是表示一般德性的,如乌鸦反哺、孝顺等等。

②问名和纳吉

女家收下了礼物,接下来就是问名,或曰纳吉。男家请媒人持帖去问女方的姓名及其年庚八字,用来占卜吉凶,相当于后世的“请八字”。有的地方,问名后互换“草帖子”,无论古礼还是以后的民间习俗,择偶考虑的不仅是命相,问名还包括问清女子为谁所生,是亲生还是收养,是正室还是继室所生,等等。

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不仅仅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更要通过“天神之光”来考察双方缔结婚姻的可能性,这种考察过程主要是通过“批八字”、算命相来进行。如果当事人命相好,婚事就进行,不好就免谈。有的则是把对方的“八字”供在厅堂神佛前放三天,如果在这三天期间,男女双方家中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故,便认为是大吉之兆,这门婚事就可以继续谈下去,也就是开始谈论聘金和嫁妆等。

③纳征

男女双方合婚后,男家送聘礼给女家,也就是古礼中的纳征,民间称为下彩礼,只有这项仪式后男家才可娶女方过来。送聘礼的时间,一般定于新娘正式过门前一天。

同时,男女两家互送婚书,男送女家叫乾书,女送男家叫坤书。这时男女两家都要宴请亲友,表示两家已结秦晋之好。对于聘礼,女方接受后,取出其中一部分聘礼,另外再加上12种礼物送还男方为答礼。然后,再由女家向男家献茶,男家接受女家的酒宴款待。男家要给每桌酒席奉银钱谢礼。

假如女家要陪送巨额嫁妆,就取出聘礼的一小部分作为回礼;反之,则女方客气地收下男方一小部分聘礼,大部分都以谢礼的名义还给男方。

④婚礼

纳征后,两家的婚姻关系基本缔结,接下来就该迎娶过门了。男女两家商议选定良辰吉日操办婚礼。

男女两家同意结婚日期之后,男方备礼上门迎亲。古代的婚礼仪式有时要持续两三天。近人婚礼多为三天:大典前一天,女家派人来“铺房”或“暖屋”;中间的一天是迎亲及迎来新娘后拜堂合卺,为正式婚礼大典;第三天“回门”。

在婚礼正日,从迎娶到闹房,其间仪俗丰富多彩。拜堂是婚礼上最突出的仪式,拜堂在唐代就已流行,俗称拜天地,一般是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在一些地区还盛行拜亲朋和送礼的客人。

拜堂之后,便是大宴宾客。婚宴有极多的讲究,比如座次的排列、菜肴的配置、敬酒祝酒等,以营造喜庆气氛。“闹洞房”的习俗古已有之,汉代已十分流行。

闹洞房的戏耍逗乐增加了新婚的欢乐气氛。俗语说,“新婚三日无大小”,新婚的头三天,都可以找新娘逗乐戏耍。

⑤回娘家

婚典后的仪俗,是熟识姻亲双方的家族。在中国的婚俗上,成婚是完成了男女的结合,经过了迎娶、成妻和成夫的仪式外,还要举行“成妇、成婿”的礼。周代礼法是在成婚后的第二天新妇沐浴携礼见公婆,第三天公婆用一杯酒飨新妇,行周代之礼。后世有“识大小”即新娘子辨认识记丈夫家的长幼三代的礼俗。古人重视“成妇”过于“成妻”。魏晋以来,新妇三日拜公婆,宾客列观。唐代在婚后次日拜见公婆,并拜新郎的尊长与故旧,称“拜客”。在古代,如果公婆不在世,要在三日后到寺庙行“奠茶”的庙见礼,后世与庙见礼用意一致的仪俗有“上新坟”或“喜坟”,即成婚的三天后,新郎领新娘一起到祖坟烧纸供祭。

婚嫁之礼以男家为重,女家亦要有“成婿”礼,成婿礼在民间俗称“回门”。时间是在婚典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到女家,女家设宴款待宾客。一般说来,女家的礼数以此日为正,客人也是这一天来得最多。新郎在这里也要拜尊长,认大小。

另外,试厨也是婚俗中的一个重要仪俗,即新婚的第一天,新娘子下厨房做饭,伺候公婆,后世这种仪俗多是象征性的。

4.寿礼

①寿诞礼俗

寿礼一般称过生日,只有到了一定年龄后,才能叫寿礼。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不能做寿,因为父母在,不敢言老。

寿礼一般在40岁以上才开始举行,因各地各时代的风俗不同,没有统一的年龄界限,但一般的规律是寿数越大越隆重。庆祝寿辰,一般不能自己给自己庆祝,而应由子女或亲戚朋友出面举行。传统的寿礼有一套仪规。先要设寿堂、摆寿烛、挂寿幢,铺排陈设,张灯结彩。生日那天,寿堂正中设寿星老人之位,司仪主持仪式,亲友、晚辈要来上寿。

寿筵是寿礼的一部分,主家往往大开筵席款待来客,在众多佳肴珍馔中少不了“长寿面”。来贺寿的都要携寿礼,不论饮食日用,皆标以长寿之意。

寿诞礼仪在少数民族中也很盛行。壮族的寿礼,一般要祭祖。行礼之后,大家要簇拥着老人唱“祝寿歌”。

②做寿礼俗

做寿是一件极其重要而又慎重的事。按照旧俗,每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做寿的,所以第一次做寿慎之又慎。许多地方做第一次寿是由岳母来操办的,四川西部叫“开寿”,在江南一带叫“女婿寿”。在中国传统寿礼中,多以重要的生日如60、70大寿为隆重,比如花甲寿,即60岁生日。因为人活满了一个甲子,就相当于过完了天地宇宙人生的一个周期,所以汉族民间庆贺花甲寿诞特别隆重。

在中国江南流行着专为66岁的老人做寿的习俗,一般是出嫁的女儿为父母做寿。这一天女儿将猪腿肉切成66块,俗称豆瓣肉,做成红烧肉盖在一碗大米饭上,用篮子送给父母品尝。肉块多寓意老人多福多寿。

人们把70岁的寿仪称为古稀寿,古话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从60岁生日开始,凡逢整十的生日,如60、70、80岁的生日举行的寿礼,叫过大寿。特定的年龄又有对寿诞的特定称呼,如庆八十、贺六十、古稀寿等,男称棉寿,女称萱寿。

人活到80,便被誉为老寿星,80岁生日是大庆,届时子女亲友都来贺寿,共享寿宴。

③逢九与过九

许多地方,流行着寿礼过九不过十,十是满,完结,所以提前一年即虚岁至“几十”时做寿。在中国许多地方还流行着所谓逢九年的说法,认为它是厄年。所以不少地方在老人逢九之年,一般都提前过寿,并做大庆,叫做“过九”。

逢九不但有59、69、79等明九,有的还要在暗九即九的倍数上要有忌讳,如63、72、81等等。个别的地方认为逢九是厄年,不仅要提前做寿,更要有化解的办法,民间常用的办法是穿红衣、系红腰带。

5.入土为安——传统丧仪

丧葬礼仪可以说是人生礼仪中最繁琐的。旧时办丧事有报丧、告祖、入殓、祭奠、出殡和送葬等程序。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孝法制等都在丧仪上体现出来,因此也最为庄严、隆重。

①送终

中国民间习俗认为,凡人50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丧,俗称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死亡,家人早有准备,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这叫“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