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由于兵器中强弩机的制作更加精良、效力也更大了,加之铁器时代的来临,铁制铠甲增多,是军中主要装备,汉代戎装整体上有很多方面与秦代戎装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穿禅衣(一种衬衣),下穿裤,禅衣为深衣制。汉代戎装的服色为赤、绛等红色系。
由于战乱不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戎装在原来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铁制铠甲、头盔相当多而且精。由于炼铁术的提高,钢开始用于武器中,武器愈加锐利,铠甲、头盔则更趋于坚固。比较典型的甲胄有筒袖铠、裆铠和明光铠。筒袖铠一般是用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前后连属,肩装筒袖,头戴兜鍪,盔顶多饰有长缨,两侧有护耳。裆铠服制与柄裆衫(当时普通人穿的常服)比较接近,材料以金属为主,也有兽皮制作的,铠分前后两大片,遮住前胸后背,类同于背心式样,长至腹下,腰以下着甲裳,甲裳分左右两片。穿柄裆铠,除头戴兜鍪外,身上必穿裤褶,少有例外。明光铠是一种在胸背装有金属圆护的铠甲,腰束革带,下穿大口缚裤。这种铠甲后来使用更为广泛,并逐渐取代了裆铠的形制。除了人身的防御外,为保护战马起见,战马的身上也加以铠甲。史书中记载:“甲卒十二万,铁马八千匹”。是一种人马俱铠的场面。史书中也有这一时期女子着铠甲的记载“太后出,则妇女着铠骑马,近辇左右。”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裆铠和明光铠。裆铠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甲身由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甲身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铠的形制基本上与前代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
由于唐代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因此其戎装形制已较完备,并具有鲜明的唐代风格。“甲之制十有三”,也就是说由十三种铠甲作为正式军服,包括铜、木、皮、布等各种材质。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另有一种绢布甲,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结构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不能用于实战只作为武将平时的服饰和仪仗用装束。唐代的兜鍪、铠甲、皮靴造型考究,做工精细,而且雕铸兽头、云子花等。其中有的铠甲在前胸双乳部位各安装一个圆护,有的再在腹部加装一个圆护。甲片叠置,便于行动,其结构左右对称,方圆对比,大小配合,从整体上看十分协调。特别是盛唐时期,国力鼎盛,天下太平,大部分戎装脱离了实战功用,演变成为美观豪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不仅铠甲涂色,连内衬的战袍也要绣上凶禽猛兽。
在中国古代,通常是通过增加铠甲的甲片数量来提高其防护力的。所以,铁甲有越造越重的趋势。宋代的戎装,一种用于实战,一种用于仪仗。《宋史》中载:全副盔甲共有1825片甲叶,各部件由皮线穿连,一般一副铁铠甲重量为25公斤左右。当时也有纸甲,较轻,具体做法是用极柔的纸加工锤软,叠成约10厘米见方,周围有四个钉,铳箭不能穿透。至于仪仗队的将士服装,多以黄帛为面,布做里,面上以青绿画成甲叶式的纹样,并以红锦缘边,以青布为下裙,红皮为络带,长至膝,前胸绘有人面,背后至前胸缠有锦带,着色。在宋朝时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铠甲——纸甲。由于材料缺失,今天的人们对这种特殊的铠甲制作技术已不得而知。据推测是用一种特殊的蚕茧纸制成的,优点是轻便,而且防护力也较高。在当时的史书记载中有用数领精制铁甲换取一领纸甲的记载,想必性能不会太差。
到了明朝,军队开始大量装备一种棉甲,这是与当时火器大量运用于战场的情况相适应的。这种戎装的制作技术是将一定量的棉花反复捶打后,以圆形铁钉连缀。虽然防穿刺型冷兵器的性能不一定好,但是轻便适于野战,又能较好地防护火器攻击。
清代是中国古代戎装发展中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一是满族作为统治者,对汉族军戎服装加以改造,二是火枪、火炮的运用导致了戎装的变革。清代的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各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副,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副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皮革制品造,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盔顶正中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盔后下沿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有护颈及护耳作用,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钉。到了清朝末年,水兵、陆军、巡警等服装,已明显带有西欧军服的特征。
满汉融合的女服
现在一说到清朝服饰,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男子的长袍马褂和女子的袍服——早期腰身宽大,而后逐渐时兴收腰款式,外面套有“坎肩”。事实上这并不足以代表清朝两百多年的服饰形象。
清朝建立之后,由东北入关执掌政权的满族人,其生活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满族人传统的便于骑射的服饰与汉族的服装大异其趣,统治者为了消灭汉族人的民族意识,在开朝初期严令禁止汉族人穿汉装,强制汉人换掉大襟袄衫、裙、裤等,一律穿上满人的无领对襟袄褂和长裤。其中,最令汉族人反感的是按满族的习俗在前额剃发,后脑留发梳辫。许多坚持明朝习俗佩戴方巾、拒绝剃发留辫的汉人遭到了杀戮。这激起了汉人的强烈不满,有的地方因此发生了战乱;有的人宁可剃光头当和尚;有的人在头部画上明朝的方巾,以示不忘故国衣冠;有的人取名“守发”、“首发”,用隐讳的文字表达内心的愤慨。这种激烈对抗的形势迫使清朝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妥协政策,男子、官员、成年人、儒生、娼妓的服饰随满族旗服,女子、衙役、少年儿童、和尚、道士以及戏剧、丧葬、婚仪等所用服饰可以沿袭汉人习俗,由此缓和了剃发易服引起的统治危机。因而,在清初至清代中期,满族女子与汉族妇女的发式、衣服和鞋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清朝服饰满族女子穿袍而不穿裙,袍服是她们最普遍的日常服装。袍里面穿裤,满族贵妇穿的礼服袍还要加马蹄袖和繁复的装饰、配件。便服袍有可单穿的衬衣和罩在外面的氅衣两种。衬衣圆领右衽,掩襟直身平袖,有五个纽,衣长掩足,袖分有袖和无袖两类,面料以绒绣、织花,平金绣为多,周身加以边饰。氅衣穿在衬衣外面,左右开衩至腋下,衩顶饰以云头,边镶和纹饰繁复精细。氅衣多在正式场合穿。袍褂一般没有领子,所以贵族女子平时在家时也爱围着一条小围巾。早期袍身宽大,后来越来越窄,清末时,袍服的腋部收缩已不明显,廓形基本上呈平直状,领、袖和衣襟都镶有宽阔的花边,长度不减。
满族女子梳的发髻是在头发中插入架子卷成扁平状的双角,也称“两把头”。发髻上常饰有鲜艳的大花朵,有的还缀有垂穗,很艳丽也很独特。满族女子本不缠足,她们的鞋极有特点,是一种在鞋底中间有高跟的式样。木底下一般装有3厘米、4厘米或高至15厘米的木跟,跟形像花盆的,被称作“花盆底”;跟形像马蹄的,被称为“马蹄底”。
汉族女子在清初依旧保留着上衣下裳两截穿衣的着装特点,平时穿袄裙,裙内穿裤。如果单穿裤,外面不套裙装,说明这个女人出身卑微。上衣从内到外依次为兜肚、贴身小袄、大袄、坎肩、披风等。兜肚以银链悬于颈部,只有前片而无后片。贴身小袄可用绸缎或软布做成,颜色多鲜艳,如粉红、桃红、水红、葱绿等。大袄分季节有单夹皮棉之分,衣袖早期较瘦,后期逐渐放大,至清末时又流行短小。外罩坎肩多为春寒秋凉时穿用。披风为天凉时外出穿用的衣服,高贵人家的披风上绣着五彩夹金线,并缀着各式珠宝。
汉族女子的裙装种类繁多、样式多变,集中体现在裙子样式的流变上。清初曾一度时兴“月华裙”,一种是以10幅布帛折成数十个细褶,每褶各用一色,轻描细绘,色雅而淡,宛如月光掩映,另一种是在一道褶之内,五色俱备,如同映现的月色光晕。还流行过一款“弹墨裙”,裙料底色素雅,印的散花颇具墨画笔韵,非常雅致。康熙至乾隆年间流行凤尾裙,衬裙的外面缝缀上以各色绸缎做成的狭窄的长条,每条绣以不同花纹,两边镶滚金线或饰以花边,显得富丽堂皇,多为富贵人家女子穿着,普通人家女子结婚时也要置办一条。清代中叶以后,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发挥艺术想象力,将裙料均折成细褶,实物曾见到有300条褶的。裙摆绣满水纹,穿着者走动起来,其水纹一折一闪,非常耀眼。后来在每褶之间以线交叉相连,使之能展能收,形同鱼鳞,因此得名“鱼鳞百褶裙”。清朝末期,又出现裙上加飘带的,飘带裁成剑状,尖角处缀以金、银、铜铃。不但裙身华丽异常,而且穿着走动时,裙子叮当作响。
当年女装中有一种美丽的装饰,因其披在肩上,前后和两肩四个角都做成云形,形同中国的吉祥物——如意,叫做“云肩”。边缘处一般还要垂下层层流苏。这种形式的装饰最早见于唐代,但是清代女子佩戴最为普遍,新婚和行大礼时总少不了。
清代中后期,满汉两族女子的常服已经差别不大,用当时来华的西方人的眼光看,共同的特点就是宽大的袍衫将削肩、细腰、平胸、单薄、小巧的东方女子罩在其中,绝无奇装异服可言。
清初,汉女发式与明朝时大同小异,梳平髻,发型低矮而贴体。中期开始仿清廷宫女,以高髻为时尚。清末又讲究在脑后梳圆髻,未婚女子则梳长辫或双丫髻、二螺髻。至清末,原先作为幼女发式的“刘海儿”,即前留齐眉短发的样式,已不分年龄大小了,少女、少妇都留“刘海儿”头。
汉族女性也讲究在发髻上插花,而且以鲜花和翠鸟羽毛为时尚。冬季时,特别是中国人传统大年——春节期间,女性们不分年龄都爱戴红色或粉红色的绒绢花,这些花一般都被做成一定的图案,并寓意吉祥。北方妇女喜欢在髻上插一两支银簪,冬天喜欢戴皮毛头饰,兼有御寒和装饰作用,南方妇女则爱在头上横插一把精致的有图案的木梳,遮阳或挡风时常裹戴头巾,天寒时也戴帽箍——一种只围头部一圈的黑绒、黑缎子头饰,以带子结于脑后。
汉族女性在四五岁时就开始缠足。除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妇女外,贵族士庶人家女子若是大脚,那断然是嫁不出去的。缠足的陋习始于宋代,此后很长时期,尖尖的小脚被视为美女的必备条件,直到清朝末年,由于有识之士纷纷在各地创办“不缠足会”,在争取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的运动中,女性的双足才渐渐得以解放。
或许是由于满族人早年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缘故,清代的满人喜欢在身上佩戴许多日常用品。男子腰问佩着眼镜盒、扇子套、鼻烟壶或烟袋锅、打火石、钱袋、香荷包、小佩刀等。妇女也爱随身带着小件日用品,不过不都系在腰带上,而是在大襟处佩带成串的什件,如牙剔、小镊子、耳挖勺等,多的达十儿件,另外还佩戴成串的鲜花或手帕。不仅如此,首饰也佩戴齐全,如金银玉料的耳环、臂钏、手镯、指环、项圈、宝串等,即使是穷苦人家女子,也要戴上几件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