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班二世带头发动十字军东征的第三个原因是:11世纪的西欧,城市普遍兴起,东方商品已经输入市场,人口迅速增长,已经分割了的封建领地收入不能满足封建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享受欲望。在长子继承制下,失去领地继承权的封建主,除领受神职、享受教产收入外,大多缺少土地,成为冒险、专肆劫掠战争的骑士阶层。大小封建主以比较富庶的东方作为掠夺土地和财富的对象,是十字军东侵的主要经济原因。同时,农奴份地减削,负担加重,生活困苦。在公元970~1040年间,西欧有四十八年饥荒;公元1085至1095年间,灾情更为严重,社会动荡不安。转移心怀怨恨的农民的视线,引诱他们向东方寻求出路,也是教俗封建主发动十字军东侵的重要因素。此外,在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城市的商业活动中,经营东方商品的中介贸易逐渐占重要地位。这些城市的商人企图排挤贸易上的劲敌阿拉伯和拜占廷商人,通过十字军东侵在地中海建立商业据点,进而攫取商业控制权。
正是出于上述原因,乌尔班二世号召所有的基督教徒全力支持十字军东征。公元: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其主要力量为来自法国南部和中部、诺曼底和诺曼西西里的骑士,共约二点五万至三万人。他们跨越巴尔干,在君士坦丁堡集合。经过三年的艰苦战斗,他们在公元1099年夏攻克了耶路撒冷。此时,欧洲一片欢腾,有些人回到家乡,受到英雄般的欢迎。有些人留在叙利亚安享征战的果实。遗憾的是,乌尔班二世企图通过十字军东征来统一教会的梦想却没有实现。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西欧国家又先后组织了七次十字军东征,最后以十字军的失败而告终。十字军东侵给西亚、埃及和拜占廷人民带来了灾难,严重地阻碍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西欧封建主向东方扩张的目的也最后落空。西欧的人力、物力大量消耗,十字军税和其他杂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力也在这场十字军东征中走向衰落。这大概是乌尔班二世这个始作俑者所始料不及的。
路易九世为何被称为“完美怪物”
汉语中有“尽善尽美”和“十全十美”这两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所达到的完美境界。其实,任何人或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和十全十美,尽善尽美和十全十美永远是人们不断追求的最高目标。然而偏偏有人称赞法国国王路易九世(1214~1270)为“这世界上从未见过的完美怪物”——一个没有缺点的人。
路易九世生于普瓦西,自幼就受到母亲布郎希的特殊照料。她教他宗教课程,努力不懈地以基督教的美德来训练他,并告诉他,她宁愿看他死而不愿他犯一大罪。公元1226年,路易八世远征归来,不幸在蒙比利埃去世,未满十三岁的路易九世即位,母亲布郎希摄政。在摄政初期,男爵们起兵反叛,想从这女人手中夺回他们丧失的权力,她以智慧和坚忍的政策征服了他们。公元1228年,英王亨利三世在布列塔尼登陆,她命令年少的路易九世亲自率兵出征,迫使亨利三世在公平的条件下签订停战协定,未获任何成果随即引军撤离。她还解放了许多皇家庄园的农奴,把大批钱财用于慈善事业,并送嫁妆给因贫穷而不敢谈恋爱的女孩。当路易九世长大成人并担负政务时,母亲布郎希留给他的是一个强大、繁荣及和平的国家。
路易九世是一个俊美的少年,身材颀长,轮廓清晰,皮肤白皙,有一头漂亮的金发。他虽文质彬彬,喜好华丽的家具与鲜艳的衣服,却爱打猎、放鹰等娱乐体育活动。那时,他还不是圣人,因为一个僧侣向他的母亲控告他调情。但自从娶妻生子后,他逐渐安定下来,成为对妻子忠诚及对儿女尽责的楷模,他也渐渐地放弃了奢华宴乐,生活愈来愈朴实,几乎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政务、慈善事业以及宗教事务。
路易九世尊重贵族的权力,鼓励他们行使对农奴、封臣与宗主的义务,但却坚决地干涉贵族对臣仆的不公平,并予以严惩。当一名贵族吊死三名杀死他庄园里野兔的佛兰德斯学者时,路易九世愤怒地把他关在卢浮宫内,威胁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他吊死,最后虽然释放了他,但路易九世却要求他修建三座教堂,每天为遭难者作弥撒;将这三位年轻学者狩猎的林地捐给修道院;剥夺他对其庄园的管辖权与狩猎权;在巴勒斯坦服役三年,并付给国王一万镑的罚金。这种处罚可以说是相当严厉。在外交关系上,路易九世采取公正与宽大并不致丧失声誉与权力的政策,尽可能避免长久的战争,但是当受到侵略时,他也会组织有效的进攻,赢得胜利。当法兰西奠定了和平的基础后,他采取和解政策,不再报复对方曾经无理的侵扰,并将先祖掠夺的土地归还给英格兰和西班牙,但拒绝姑息不公平的要求。从公元1243年到1270年,路易九世没有对任何一个邻近的基督教的敌人发动战争。当邻国彼此攻打时,他还处心积虑地从中斡旋。外国君王也常常将他们之间的争论交由他来裁决。正因为这样,法兰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与繁荣,许多哥特式建筑得以完成,并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路易九世热衷于宗教和慈善事业。他的朋友兼历史学家儒安维尔说:通常做完弥撒之后,他就走到樊尚森林,倚树而坐,并要我们坐在他的周围。任何人只要有理,都可以不受阻拦地来告诉他。他会亲自解决一些案子,并给每位陈情者以上诉国王的权力。他身着粗毛布衣,外披僧侣的棕色长袍,并以小铁链鞭答自己。他喜爱新成立的圣芳济修会及多米尼加修会,毫不吝惜地捐钱给他们,最后自己也无法自拔地成为芳济修会的僧侣。他每天做两次弥撒,就寝前念五十遍《圣母经》,午夜起身参加神父在教堂举行的晨祷,在耶稣降临节和封斋期戒绝房事。因此,他的大部分臣民都善意地嘲笑他的虔诚,称他为“路易兄弟”。他死后二十七年,教会封他为圣徒。后人都追念他统治的时期是法兰西的黄金时代,并惊叹难以揣测的上帝为何不再将像他那样的基督徒国王赐给他们。
路易九世还建立并捐助医院、救济院、招待所、盲人院及赎身妓女的住所,命令每省用公款供养那些年迈的穷人。无论走到何处,他每天总给一百二十个穷人饭吃,并选其中三人和他一同进餐,亲自服侍他们,为他们洗脚。他还服侍麻风病人,并亲手喂他们吃饭。当诺曼底遭受饥荒时,他花一大笔钱送给贫困的人何。他每天都周济病人、穷人、寡妇、分娩的妇女、妓女、残废的工人。他替贫苦的盲人洗脚,受惠者并不知道服侍他们的就是国王。
正因为这样,有些史家称他为“这世界上从未见过的完美怪物”。其实,他并不是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也许因为健康不良,他偶尔脾气暴躁。在埃及以及突尼西亚那设想不周的十字军东征及拙劣的战役,除他自己得以保全外,使许多人丧生,这与他近乎无知的单纯或轻信不无关系。他虽然诚实地对待伊斯兰教敌人,却无法以同样宽大的胸怀对待他的基督教敌人。在信仰上的天真狂热使他产生了宗教的偏执,从而促成了法兰西异端栽判所的成立,这对后世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他也无法以惯有的善良来对待法兰西的犹太人。他热衷于当时的一些迷信。圣德尼修院宣称拥有一枚真十字架上的钉子,不料在一次庆祝展览后丢失了。这个事件引起了很大骚动,路易九世甚至不安地说:“我宁愿我王国内最好的城市被吞没。”直到钉子被找到后,他才放心。也正因为对宗教的这种偏执,他发动了第七、八次十字军东征,最后连自己也病死在途中。
世界上本没有完美,如果真的有人被称赞为完美的话,那他肯定是个不折不扣的人,路易九世大概正属于此类。
曼萨·穆萨为何被称为“黄金王”
非洲是有历史的。在早已成为过去的时代里,地图和航海图上曾有过大片的空白,表示非洲大陆是边沿的和附属的地方,而学者们对非洲的了解也曾经被概括为这样一句带有神秘色彩的话:“这里为狮子出没的地方”,这也许就是对非洲并无所知的辩解之词。14世纪西非马里帝国国王曼萨·穆萨(?~约1332)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证明了非洲历史的存在。
马里一词原意为国王或主人居住地,后泛指国王所统治的地区。它本是尼日尔河支流桑卡拉尼河地区的一个小酋长国,由说曼丁戈语的塔凯氏族组成,一向臣属于加纳王国,以黄金贸易著称,到11世纪中叶逐渐强大。根据传说,大约在公元1235年马里的松迪亚塔在反抗苏苏人入侵过程中,团结曼丁戈人,打败了苏苏国王苏曼古鲁的军队,继加纳王国后成为西苏丹大帝国,松迪亚塔的统治奠定了马里王国的版图。
马里帝国采取神话国王的措施,巩固国王权力,如国王不在人前进食,不同人直接交谈事情,但对王位继承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常因争夺帝国王位而影响帝国安定。帝国居民多数从事农业,种植玉蜀黍、高粱、水稻、棉花,并发展起渔业和养牛业。手工业已经成为独立的行业,有铁木制造业、皮革制造业等,一些城市还发展起纺织业和裁缝作坊。帝国尤其盛产黄金,并控制着西苏丹广大的贸易网,特别是南方产金地区通往北非的贸易,国王垄断着重要物资如马匹和金属等的进口,并从中积累了巨额财富。国内外贸易已经从以物易物,发展到以玛瑙、贝为货币的阶段。
曼萨·穆萨是马里帝国的第九位国王。公元1307年,他继承帝位。伊斯兰教自11世纪传人马里,在曼萨·穆萨统治时期又有很大发展。在伊斯兰教的强大影响下,公元1324年,曼萨·穆萨去麦加朝圣。他骑着高头大马,有五百名手持镀金权杖的奴隶鸣锣开道。另外还有八十匹骆驼,每匹骆驼驮载黄金三百磅。他慷慨大方,途中大肆挥霍黄金,给所经过的地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被称为“黄金王”。
曼萨·穆萨统治时期,马里帝国的版图空前辽阔,帝国进入黄金时代,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据说,从帝国一端走到另一端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就在曼萨·穆萨朝圣时期,马里大将萨格曼迪亚攻占了桑海王国的都城加奥。桑海王国为非洲西部古国。公元7世纪,桑海人的祖先在尼日尔河中游的登迪建立小王国。都城为库吉亚。该王国积极参加穿越撒哈拉的贸易。大约从公元8世纪中叶到10世纪中叶,随着势力的逐渐强大,登迪的统治者就把都城迁到了商业城市加奥,此后就以加奥为国名。如今,这个贸易势力十分强大的王国被马里攻破,曼萨·穆萨自然欣喜若狂,他在回国途中径直前往加奥接受桑海国王的巨服礼,并将桑海国王的两个儿子带走作为人质。
曼萨·穆萨统治时期,马里帝国经济繁荣,城市和文化也因此得到了发展。尼日尔河上游的廷巴克图不仅是经济中心,而且是著名的伊斯兰教文化中心,建有巨大的清真寺,并且建立了桑科雷大学。帝国的政治也很稳定。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伊本·拔图塔大约在曼萨·穆萨死后的公元1352—1353年到过马里。根据他的叙述,当时马里境内秩序井然,商队安全得到充分保证。
曼萨·穆萨统治时期,马里的名声远扬欧洲。14世纪30年代后,一些西方世界绘制的地图上出现了马里和曼萨·穆萨的图像。生存于公元1301年一1349年的大马士革学者和作家欧麦里到开罗观光时,发觉这个大城市的军民还对曼萨·穆萨赞不绝口,想必他们当时都感受过他黄金的恩赐。可见曼萨·穆萨豪华旅行的深远影响。
尽管西方世界对非洲充满了误解,但当他们发现了这里的矿山和由此带来的利益,随之又发现了拥有这些矿山的“土著部落”,他们就毫无顾忌地将这些土著部落连同矿山一起当做殖民国家的财产予以吞并。后来,这些土著民族对于他们身上的枷锁忍无可忍,他们热血沸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解放斗争。这些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是否与曼萨·穆萨有关呢,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尽管曼萨·穆萨的豪华旅行,使他本人获得了黄金王的美称,使他的帝国为非洲以外的世界所了解,使非洲在他们的眼里不再是黑暗的世界,但是他的事迹和传说未必不会成为刺激殖民主义入侵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他本人所无法预知的。
马里国王“迁居”非洲之谜
1310年的非洲马里帝国,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一支浩浩荡荡的探险船队就要出发了,国王阿布巴卡里正在对船队进行临行前的训话,他要求船队一定要到达大洋彼岸,只要船上储备的粮草尚存一餐,水手们就不得返航。船队就这样肩负着重任出发了。国王阿布巴卡里满怀信心地等待着成功的消息。可是数月之后,其中的一位船长急匆匆地赶回了皇宫,带回来一个令国王失望的消息,原来,所有的船只都被巨大的海潮卷走而不知去向,只有他爬回岸捡回了一条命。这对雄心勃勃的阿布巴卡里国王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西部广袤的海洋是他获得财富的最大目标,而这一宏伟计划难道就这样夭折了吗?阿布巴卡里很不甘心,他决定重新组建第二支探险船队,并由他自己亲自挂帅。公元1311年,阿布巴卡里国王把王位交给自己的兄弟代理,毅然率领船队驶入了水天相连的大西洋面,去实现他伟大的理想。
谁曾料到,这支由国王亲自率领的船队竟也一去杳无音信,其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回到非洲的故乡。至今为止,也没有人知道马里国王和他的船队到底漂泊到了哪里?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虽然马里国王雄心勃勃、胆魄过人,但当时受航海条件的限制,他的船队根本不可能抵达大洋彼岸,而且没有能力回到非洲本土,马里国王和他的船队可能早已葬身大海,被汹涌的海浪吞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