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破译
这是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这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在这里,我们凝神在达·芬奇的画前如醉如痴;我们会被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所深深震撼;我们会对伦琴发明的X射线无限感恩;我们会对飞上天空的莱特兄弟万分敬仰……但是,我们倘徉在麦哲伦海峡,却难以洞析麦哲伦之死的真相;对面雄姿勃发的《大卫》雕像,我们却不知米开朗基罗的独身之谜;瞻仰着高大宏伟的凯旋门,我们无法不思索拿破仑的蹊跷故去;缅怀着缔造一世伟业的林肯总统,我们依旧在苦苦找寻着那罪恶的元凶……
普希金是为爱而死吗
诗人殒没了!光荣的俘虏——
他倒下了,为流言所中伤,
低垂下高傲的头颅,胸中
带着铅弹和复仇的渴望!
诗人的心再不能够容忍
那些琐细非礼的侮辱了,
他起来反抗人世的舆论,
依旧是匹马单枪……被杀了!
被杀了!
这是俄国诗人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在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为悼念普希金而写的著名诗篇——《诗人之死》开篇的几句,在诗中诗人愤怒地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
众所周知,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国的伟大诗人、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很多人在中学时代就都读过他的一些作品,如童话诗《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反映布加乔夫起义的小说《上尉的女儿》等。普希金出身于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有很多藏书,叔父又是名诗人,当时俄国的一些文化名流是他们家的座上客,因此他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在他青年时期,由于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很活跃,写出了许多令沙皇政府不安的作品,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短剑》、《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和《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茨冈》等,并一度遭到沙皇政府的流放。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赦免普希金,将他召回莫斯科。他的小说《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第踊篇反映“小人物”命运的作品。最终完成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0),则被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1831年2月普希金与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丽娅结婚,1837年2月因为娜塔丽娅与法国流亡者丹特士决斗,并在决斗中被杀害。
对于普希金的死,历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说他是为爱情而死;有人说是因为他的诗歌小说触怒了沙皇,所以沙皇派杀手丹特士来杀他。而后一种说法是最广泛流传和最正面的说法,莱蒙托夫的诗歌证明了这一点。不论哪种说法,他的妻子娜塔丽娅都是故事的主角。
普希金的妻子娜塔丽娅是莫斯科公认的第一美人,普希金在舞会上首次见到娜塔丽娅,顿时就被她的美丽倾倒。当时的诗人声誉如日中天,而芳龄18岁的娜塔丽娅犹如刚刚开放的玫瑰,鲜艳欲滴,清香诱人,普希金被她迷住了。虽然在此之前,有无数的女孩迷恋着诗人,但没有一位像娜塔丽娅那样使他魂不守舍。不得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多次求婚遭到拒绝之后,终于在1830年实现了梦想。他们的结合,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应该是经典的“郎才女貌”型。但正是这个美丽的女人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
说法一:沙皇嫉妒普希金的才华和娶了圣彼得堡最漂亮的女人,而使奸计令丹特士与之决斗,并在决斗中杀害了诗人。
沙皇尼古拉一世只比普希金大3岁,他在位30年,以残暴专横出名。他第一次见到“彼得堡第一美人”娜塔丽娅时,才37岁,他非常嫉妒诗人的天才和垂涎娜塔丽娅的美貌。为此他使用权利,册封诗人为御前初级侍卫。这在诗人的日记中有所记录:1833年1月1日奉诏充御前初级侍卫已三日,以我的年龄当此差使,实为耻辱。“我宁愿做奴隶,却永远不愿做弄臣!”
既然身为侍卫,难免经常带着妻子参加皇室舞会,诗人为此成了上流社会的笑柄,人家讽刺他“成天赶舞会,让娇妻招摇过市。”一时间,宫廷内外盛传沙皇与娜塔丽娅有染。尤其是当丹特士认识娜塔丽娅后,开始疯狂地追她,一时间谣言四起,最终导致诗人为名誉而战。
在与妻子共同生活的七年间,普希金曾经三次濒临决斗的边缘,他都以坚韧的克制力忍耐了。每当普希金收到那些关于他妻子的匿名信时,他感到的不是妒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
据有关研究发现,在诗人与丹特士决斗前,沙皇曾经问过普希金:“如果十二月党人起义时,你在彼得堡将会怎么办?”普希金毫不犹豫地说:“我将在参政院的广场上,在起义者的队伍中。”以后,诗人又写了著名的诗篇《致西伯利亚囚徒》,更加引起了沙皇的嫉妒。于是沙皇设计让丹特士去追求求娜塔丽娅,引出绯闻,转移视线,引起诗人的愤怒,“掩护”沙皇与娜塔丽娅的关系。对于沙皇垂涎娜塔丽娅的美貌,丹特士是一清二楚的,否则借给丹特士三个胆,他也不敢同沙皇争风吃醋啊!
史料证实,在决斗前,娜塔丽娅曾经跪着劝阻过普希金,求丈夫别去决斗。普希金清醒地说:“我不是为你去决斗的!”普希金曾屡遭沙皇软禁监视,沙皇要杀他也是易如反掌的。但沙皇却以如此卑鄙的手段杀害了诗人。普希金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而向丹特士挑战的,监视、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没像人格受侮辱这样不可忍受,于是他奋起反抗社会的舆论。他并不是去寻求死亡,他是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
说法二:诗人与娜塔丽娅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孕育着一颗不幸的种子,由于娜塔丽娅的轻佻行为,致使诗人蒙羞,导致诗人为爱情与名誉而死。
对于普希金来说,诗歌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他的一切。除此之外,他一无所有。但对于娜塔丽娅来说,诗歌如同乏味的公文一样,她根本不感兴趣,当然也不懂,普希金与妻子之间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因此结婚之后,普希金陷入了困境。身边虽有一位美若天仙的妻子,这满足了他的占有欲和虚荣心。但要博得这位美人的欢心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为了维持婚后的体面生活,普希金不得不靠借贷来度日。以至于跳舞到很晚才归采的娜塔丽娅还睡在床上的时候,门口就传来了债主们前来讨债的门铃声。而娜塔丽娅虽是家庭主妇,但除了陪普希金睡觉、生孩子之外,其他职责一概不问。
普希金在与娜塔丽娅七年的婚姻中,初始如获至宝,备加呵护和炫耀,为娶得这样一个美人为妻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凭借自己天才诗人的名声,将自己的妻子介绍给朋友,引见给皇后和沙皇,带进彼得堡的上流社会,进入交际圈,引起人们的一片惊叹。诗人在为之自豪的同时也遇。到了烦恼,随着娜塔丽娅参加的舞会越来越多,她那魅力的光环已经超过了丈夫的声誉。在各种舞会上,人们谈论的话题,已不再是普希金和他的诗,而是他的妻子和她的美丽。人们喜欢她,仰慕她,热恋她,甚至渴望得到她。在每月如众星捧月的生活中和不停地受到许多男人大献殷勤之后,娜塔丽娅开始晕头转向。她下意识地接受所有男人献来的殷勤,毫无顾忌地在丈夫面前与他们打情骂俏。特别是在身高一百九十公分的“英俊王子”、荷兰公使的干儿子、法国人丹特士出现后,她那不检点的行为举止更加明显,有时甚至达到了放肆的地步。丹特士利用自己是外国人的身份,以及沙皇的信任和人们对他的宠爱,对娜塔丽娅穷追不舍。而娜塔丽娅也被他的青春魅力所吸引,对他的追求和放肆不但不加以拒绝和阻止,反而觉得很快乐,非常乐意接受。这种状况持续了两年之久,娜塔丽娅不知分寸的举止越来越离谱。
1836年11月4日上午,普希金收到了一个纸袋。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三封“绿帽子协会”寄给他的成员证书。证书上面这样写道:绿帽子最高勋章获得者、骑士团长及骑士们会聚勋章局,在尊敬的纳雷什金主席主持下,大家一致同意任命普希金为主席的助手和奖章史研究家。落款。是:常务书记——波尔赫。
就在同一天上午,维娅泽姆斯基、维耶尔戈尔斯基、瓦西里契科瓦等人也收到了同样的匿名信。顿时,整个彼得堡流言蜚语声四起,普希金成了上流社会谈论的笑料,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甚至在一次晚会上,某个名叫多哥尔鲁科夫的年轻人在普希金的脑后竖起了两根手指,作羊角状,即表示“戴帽子”的意思。
收到匿名信之后,普希金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荣誉,毅然决定向丹特士发起挑战——决斗。对于普希金来说,荣誉高于一切。但丹特士的义父,荷兰公使老格尔恩通过多方斡旋,安排了丹特士与娜塔丽娅的大姐叶卡捷林娜结婚,从而给普希金收回挑战书下了一个台阶,挽回了荣誉。然而,丹特士并未因此有所收敛,他利用自己是姐夫的合法身份,更加大胆放肆地追求娜塔丽娅。只要哪里有娜塔丽娅的身影,哪里就有他丹特士。不仅如此,他还约娜塔丽娅与自己单独约会,独自自己的爱情,并用自杀来威胁对方接受它。在丹特土的进攻面前,娜塔丽娅陷得越来越深,她没有发现自己的这场游戏有多危险及其严重的后果,她甚至不顾丈夫禁止她参加一切年轻人的聚会的命令,依然我行我素,四处招摇。最终致使诗人再次下了战书并为此献出了生命。
说法三:诗人的悲剧是由其妻娜塔丽娅一手策划并与她的亲朋共同实施的。
近来一些研究普希金的学者根据与诗人相濡以沫的冈察洛夫和谢列缅杰夫的回忆录中讲述的一个故事,和普希金最后一段时光的某些生活细节,对诗人之死的原因有了新发现。
据说,新婚燕尔时,普希金便对还沉浸在幸福中的娇妻炫耀自己与众多女友的交往,这对娜塔丽娅自然是一个很大的刺激。普希金逝世前曾在乡下的秋日庄园逗留了一个半月,而且是在众多女人的陪伴之下度过的。
普希金是个性情暴烈的人,而娜塔丽娅则是一个工于心计的美丽女人。冈察洛夫和谢列缅杰夫曾在回忆录中讲述到:一次,娜塔丽娅当着宾客们的面,让诗人在她的影集上写上点什么。普希金回答说,他不是在像册上撰文的专家。娜塔丽娅听后恼羞成怒,大喊大叫。诗人强压怒火,同意为影册题词。第二天,在普希金家宾客如云的聚会上,女主人拿出了有诗人题词的影集,普希金赞美妻子的诗句被当场吟咏。诗人这首献给妻子的情诗写得相当华美。娜塔丽娅在听诗时两眼放光,流露出极度的满足。一小时后,一位客人在反复吟咏后不禁高声叫喊起来:“我的天,这是什么?!”当这位客人将他的发现指点给女主人看时,娜塔丽娅愤怒地将影集抛向门外。原来,普希金在诗后并未写上当天的日期,而是写上了愚人节的日子——4月1日。
以娜塔丽娅的品性,她定要普希金为此付出代价。有人据此认为,诗人的悲剧是由其妻一手策划并与她的亲朋共同实施的。即使是在普希金死后,这个圣彼得堡的美女也未能扫除心中对诗人的仇恨。当她得知奥得萨一座诗人雕像落成后,狂叫着说,她要到奥得萨去,向普希金的雕像唾上一口。这一点也成为持上述看法者的证据。
事实到底如何,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对于世界而言,是过早地失去了一个伟大的诗人。让我们用诗人在1815年写的诗歌《我的墓铭》来结尾吧。
这儿埋下了普希金;他一生快乐,
尽伴着年轻的缪斯,慵懒和爱神;
他没有做出好的事,不过老实说,
他从心眼里却是个好人。
德拉克洛瓦为何被称为“浪漫狮子”
德拉克洛瓦生于1798年4月26日,从儿童时代起,德拉克洛瓦就生活在充满艺术气氛的环境里,并且受过多方面的教育。他的父亲是律师和外交家,母亲是家具工艺。家的女儿,非常喜爱音乐,德拉克洛瓦就是在音乐声中成长起来的,他崇拜贝多芬,和肖邦、罗西尼等当代的音乐家都是很好的朋友。音乐给德拉克洛瓦的绘画创作赋予了许多灵感,他曾自述到:当他听到美妙的音乐时,就控制不住地想画画。德拉克洛瓦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他读但丁、莎士比亚、拜伦等人的作品,后来还给歌德的《浮士德》作插图,受到歌德的高度称赞。他是一个富有激情和奔放个性的画家,只要一拿起画笔,他的情感就会像火山喷发一样,随着画笔流泻而出。
德拉克洛瓦是在1807年9岁时开始学习素描,1816年进美术学院格伦画室学习。在格伦画室学习的时候,德拉克洛瓦认识了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热里柯,热里柯对德拉克洛瓦一生的创作影响很大。热里柯是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创始人。法国浪漫主义的艺术,兴起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拿破仑下台以后,波旁王朝的王公贵族们又回来执掌国家大权;当年推翻王权的革命党与拿破仑党,都受到迫害和镇压,这是一个腐败、混乱和倒退的年代。在这个年代出现的浪漫主义艺术,一开始就带有呼唤革命风暴的气魄。热里柯的《梅陀萨之筏》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先导的第一张绘画。它是一幅描写现实题材的浪漫主义绘画作品。1816年夏“梅陀萨号”帆船战舰从法国开往美国,由于法国政府的过失,7月7日帆船触礁沉没,大部分船员乘救生艇得救,来不及乘救生艇的一百四十九名船员乘木筏由救生艇拖曳着,后来由于缆绳断裂,木筏在海上漂了11个昼夜,最后只有十几个人生还。法国政府逃避承担责任,严禁舆论声张。26岁的年轻画家热里柯勇敢地面对现实,用了18个月的时间创作了这幅大画,震动了整个法国。作为浪漫主义的开山之作,首先是画中洋溢着的激情,同遵循稳重的古典主义艺术是截然不同的。古典主义偏爱水平和垂直线,而这幅画的构图却是三角形的,木筏是斜着的,给人的第一视觉就是一种紧张感。古典绘画的色彩是柔和均匀的,而这幅画中的每个人物,都因强烈的明暗对比显得形体凸出,人物的造型也摆脱了古罗马雕刻式的标准形式,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奔放的姿态,增强了观者对每个人物的联想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