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有着许多不可知的领域,是一个充满神奇和奥秘的世界。即使今天的动物学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动物所具有许多奥妙我们始终还不能提供圆满的答案,动物的超常感本能就是其中之一。
动物的情感世界之谜
一只在阿根廷海岸附近的水域中游动的露脊鲸,在许多正在热烈追求她的求婚者中只选出了一名幸运儿。“完婚”之后,两头露脊鲸并排在水中倘佯,它们用各自的鳍状肢相互抚摸,最后又一起在水中滚动,看上去就好像正在互相拥抱一样。然后,两头露脊鲸开始游向远方,它们仍然在用鳍状肢相互触摸,同时并排着慢慢地游动,一会潜入水中,一会又浮出水面,它们的动作表现出了完美的协调一致,直至最终消失在视线之外。
在坦桑尼亚,致力于研究黑猩猩行为习惯的灵长类动物学家记录了一个黑猩猩群落中享年50岁的“女族长”弗洛“去世”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弗洛的儿子弗林特第二天一整天都坐在母亲的尸体旁边,有时还会抓着她的手发出几声呜咽。在此后的几星期时间里,弗林特的情绪越来越低落,他独自一“人”离群索居并且不再进食,尽管他的兄弟姐妹努力想让他回到群体中来。终于,在弗洛“去世”3星期后,原本年轻健康的弗林特也死了。
但是,许多科学家仍然对动物也有情感的观点持有异议。研究人员之所以会表示怀疑,部分原因是他们出于职业习惯讨厌拟人沦,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将人类的特性强加在非人类生物身上的毫无科学根据的主观倾向。许多科学家还认为用标准的科学方法(能在受控实验环境下进行的可重复观察)是无法证明动物是有感情的——这使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这些所谓的动物情感一定不存在。但是积极倡导动物情感论的先锋战士、科罗拉多大学生物学家马克·贝科夫指出,如今,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事实恰好相反的情况下,“人们的认识潮流正在迅速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甚至连那些对动物情感论持绝对怀疑态度的人也承认许多动物可以感到恐惧——一些科学家认为恐惧是与爱和悲伤等“二级”情感相对的“初级”情感。他们认为,与较为复杂的“二级”情感相比,恐惧是一种本能,它不需要任何有意识的思考。恐惧及其可以预见的逃跑、搏斗或者呆住等反应,是逃避食肉动物和其他危险所必需的,它看起来好像是许多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例如,以前从未见过食肉动物的小鹅如果看到形状像老鹰一样的黑影从头顶经过就会马上跑去寻找掩护。而另一方面,非食肉鸟的形状就不会引发这样的反应。
但是除了这些具有本能性质的情感及其可以预见的行为反应之外,科学家很难证明动物可能拥有更为复杂的情感,即那些必需有心理活动过程的情感。作为一名已经在丛林狼、狐狸及其他犬科动物的栖息地进行过长达30年的实地研究的科学家,贝科夫还认为他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动物的行为准确地说出它们的感受。他又指出,事实上了解动物的感情可能比了解人类的感情更容易,因为它们不会像人类那样对情感进行“过滤”。
但是《情感神经科学》一书的作者、俄亥俄州立博林格林大学神经科学家雅克·潘克谢普指出,因为感情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而且很难用科学手段进行研究,“所以大多数研究人员甚至不愿意谈论动物情感问题”。潘克谢普在他的研究领域里是一个非常少见的例外,他认为人类大脑和其他动物大脑之间的相似之处说明,至少某些动物拥有真正的感情。
对动物情感的研究之所以会出现新的局面,部分原因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研究人员取得的实地观察结果(特别是从总体角度看待这些结果时)。一本名为《海豚的微笑》的新书为增加动物情感方面的知识作出了最新的贡献,该书收录了50多名将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倾注在研究猫、狗、熊、黑猩猩、鸟、鬣蜥和鱼等动物身上的研究人员撰写的个人报告。该书的编辑贝科夫认为它最终会使对动物情感的研究变得“合法”。而这本新书也的确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其中,史密森氏学会在本周就举行了一次以动物情感为主题的研讨会。
快乐是动物最显而易见的情感之一。养过会发出咕噜声的小猫,或者碰到过一边跳一边叫一边摇尾巴的小狗的人,知道动物看起来常常十分快乐。动物相互嬉戏的时候,它们的快乐好像会变得特别明显,有时跟人一起玩耍时(就宠物而言)也是如此。
而且有一些“硬”科学证据也可以证明动物有感情。致力于情感生物学(一个新生的科学领域)研究的科学家发现,人脑与其他动物的大脑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科学家在到目前为止已经研究过的动物(包括人类)身上发现,情感看起来好像是在大脑一些较为“古老”的区域中产生的,这些区域位于大脑皮层以下,它们在许多物种的进化过程中都得以保存下来。
目前已经被科学家识别出来的最重要的情感区域,是大脑中的扁桃核,这是一个位于大脑中央的杏仁状结构。神经科学家通过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实验发现刺激扁桃核某个特定的部分会导致实验鼠进入一种极度恐惧的状态。在另一方面,扁桃核遭到破坏的实验鼠在遇到危险时既不会表现出正常的行为反应(比如呆住或者逃跑),也不会出现与恐惧联系在一起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
利用成像技术对人脑进行的研究表明,当人类感到恐惧时,大脑中的扁桃核也会被激活。与实验鼠一样,因为意外事故或者疾病而导致扁桃核受损的人看起来在面对危险时好像也无法感到恐惧。纽约大学神经科学家约瑟夫·勒杜(大部分以老鼠为研究对象的实验都是在他的实验室进行的)指出,至少人类和老鼠的扁桃核“基本上采用了相同的‘布线方式’”。他又补充说,除恐惧外,“有证据表明扁桃核与其他情感也有关系,但是这些证据不像证明扁桃核与恐惧有关的证据那样明确。”
动物情感论还得到了最近开展的大脑化学研究的支持。宾夕法尼亚葛底斯堡学院行为神经科学家史蒂文·西维发现,老鼠在玩耍的时候,它们的大脑会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人类的快乐和兴奋等情感就与这种神经化学物质有关在一项实验中,西维把一对对的实验鼠放在了特殊的树脂玻璃“房子”中,然后让它们尽情玩耍。一星期后,他又把实验鼠单独放在“房子”里,期待着马上就可以再好好地玩上一段时间的实验鼠变得“非常活跃,它不断地发出叫声并且兴奋地走来走去”。但是当西维给实验鼠喂食了一种抑制多巴胺的药物以后,所有此类活动就全都停止了。神经科学家潘克谢普已经找到证据证明老鼠在玩耍的过程中体内还会产生多种镇静剂——科学家认为这些化学物质与多巴胺一样也与人类的快乐情绪有关。
另一种化学物质催产素与人类的性活动和母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关。例如,母亲哺育婴儿时体内就会释放出催产素。现在看来这种激素好像对动物之间的相互依恋也有影响,至少在一种与老鼠十分相似的啮齿类动物草原田鼠身上是这样。
为了研究催产素对社会依附关系的作用,马里兰大学神经科学家C·休·卡特选择了草原田鼠作为她的研究对象,因为草原田鼠是人们已知的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为数不多的几种哺乳动物之一。她发现母鼠一般会花一天的时间从一群热切的公鼠中挑选出一个配偶,但是如果它们在选择配偶之前首先被注射了催产素的话,母鼠的择偶时间就会缩短为1小时——而且常常会选择它们看见的第一只公鼠。但是如果母鼠服食了催产素抑制药物,那么不论有多少时间,它们也不会选择配偶。
卡特由此得出结论认为,雌雄田鼠之间亲密关系的形成至少部分原因是催产素,这种激素可以导致田鼠作出与“堕入爱河”的人非常相似的举动。
但是这是真正的爱情吗?曾经对生活在阿根廷附近海域里的“多情”的露脊鲸进行过观察的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生物学家贝恩德·伍尔西格指出,作为一名科学家,“我很可能应该将露脊鲸的行为仅仅称作是‘另类交配策略’的一个例子”。但是他仍然认为露脊鲸之所以会有这种行为表现也有可能是因为“它们‘隋投意合’”。
对动物情感论持怀疑态度的人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情感大脑》一书的作者、神经科学家勒杜指出:“鲸也许会作出好像表明它正在恋爱的举动,但是你无法证明它的内心感受(即使鲸有这种感受的话)。”他认为动物情感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动物是有否意识的问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神经科学家理查德·戴维森认为,类人猿和黑猩猩等比较高级的灵长类动物是迄今为止惟一已经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动物。但是,他仍然认为还有其他一些动物“也许至少拥有情感的前身”。
贝科夫和他的同事认为可能还不只如此。他们最令人信服的论点也许是从已经为各类生物学家所普遍接受的进化论中推导出来的。神经科学家西维根据人脑与其他动物大脑在解剖结构和化学构成方面存在的相似之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认为生物可以通过自然选择不断进化,那你怎么能够相信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感情呢?”
曾经在坦桑尼亚对黑猩猩进行过长达40年研究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简·古多尔认为,那些先通过动物来研究人类的大脑,然后又否认动物有感情的科学家的想法是“不合逻辑的”。
最后,动物有没有情感到底有什么重要性呢?许多科学家认为解决动物情感问题争论的意义也许比单纯的“锻炼智力”的含义广泛得多。如果动物确实有各种各样的感情,那么它将对人与动物今后会怎样相互作用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举例来说,贝科夫就希望对动物的感情了解得更多将会促使更严格的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动物(不论是在动物园和马戏团还是在农场和后院)的规定出台。
但是如果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感情生活之间存在着延续性,那么科学家应该把人与动物的分界线划在什么地方呢?魁北克拉瓦尔大学生理学家米歇尔·卡巴纳克认为,当动物开始体验身体上的快乐与不快时意识就产生了。在以鬣蜥为研究对象的实验中,他发现这种动物表现出了一些在哺乳动物身上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生理变化(体温升高和心跳加快),但是青蛙和鱼却没有类似的变化。
他提出,情感的进化发生在第一批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出现之间的某个时候。但即使是非常热衷于动物情感论的人,也没有把情感与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生物联系起来。
贝科夫指出:“我们不会谈论嫉妒的海绵和尴尬的蚊子。”
动物认亲之谜
在动物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同一种动物中,血缘关系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同一血缘的个体,相互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互助互爱。那么,动物是怎样识别亲属的呢?
气味是身份证
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有些动物是通过气味来分辨亲缘关系的。
美国癞蛤蟆卵孵化出的蝌蚪,似乎能通过气味识别素昧平生的“兄弟姐妹”,它们情愿与“亲兄弟姐妹”集群游泳,而不愿与无血缘关系的伙伴为伍。科学家将一只蛤蟆同一次产的卵孵出的蝌蚪染成蓝色,另一只蛤蟆产的蝌蚪染成红色,一起放入实验室的水池中。开始它们浸在一起,过不了多久,它们又自动分开,红色蝌蚪相聚在一起,蓝色蝌蚪相聚在另一处,径渭分明,一点也不含糊。作为对照,科学家又作了一次实验,将蛤蟆同一次产下的卵孵出的蝌蚪一半染成红色,另一半染成蓝色,将它们放在一个水池中。这次它们并不按颜色分成两群,而是紧紧聚成一团。
蜜蜂是靠气味识别自己亲属的。蜂群里有专门的所谓“看门蜂”,由它控制进入蜂巢的蜜蜂。在一起出生的蜜蜂(一般都是同胞兄弟)可以通行无阻,但阻止其他地方出生的蜜蜂人巢。“看门蜂”的任务,是对进巢的蜜蜂进行审查,它以自己的气味为标准,相同的放行,不同的拒之门外。
蚂蚁也是以气味识别本族成员的。蚁后给每只工蚁留下气味,有了这蚁后亲自签发的“身份证”,才能自由出入蚁穴,否则要被咬死。
鱼类身上有识别外激素。鱼当了父母亲之后,体表常常会释放出一种被称之为“照料外激素”的化学物质,幼鱼嗅到后,便自动保持在一定的水域里生活,以利于亲鱼的照料和保沪。如非洲鲫鱼,它的受精卵是在雌鱼口中孵化的,幼鱼从出世到自己独立生活之前,总是活动在雌鱼周围,一旦遇到敌害,雌鱼就把它们吸到口腔里。假若没有“照料外激素”,它们是绝不会有这种母子之情的。
鸣声辨别亲疏
鸟类、蝙蝠等是靠声音辨别亲属的。
为了探索鸟类是怎样从鸣声识别亲缘关系的,鸟类学家海斯和他的学生研究了雌野鸭的孵卵过程。他们把微型麦克风安放在野鸭巢的底部,然后跟录音机相连。他们发现,孵卵的雌鸭在开始孵卵的第四个星期发生“嘎嘎”较微弱的低声鸣叫,每声只持续150毫秒。这时,被孵化的卵里边发出“叽叽”声。起初,这些声音很小很小,随着时间推移,野鸭的鸣声越来越频繁,卵里的“叽叽”声也愈来愈高。随后小鸭就出壳了。在雏鸭出生后1小时,两种鸣声增加了4倍。雏鸭出生后的第16~32小时,雌鸭离巢游向水中,它发出急促的呼唤声,每分钟快达40~60次。于是小鸭纷纷出巢,跑向母亲。由此看来,雏鸭在卵内孵化的第27天起就开始听到母亲的声音,在这一过程里听觉起主要作用。雏鸭出壳后,视觉、听觉一起作用,使雏鸭进一步认识母亲。
燕鸥的巢筑在海滩上,巢与巢靠得很近,但燕鸥根据叫声和外形识别自己的雏鸟,从不会搞错。
崖燕大群大群地在一起孵卵,峭壁上会同时挤满几千只葫芦状的鸟巢,密密麻麻地巢挨着巢。但用不着担心老崖燕会认错自己的子女。对它们来说,雏燕的叫声就是它们的识别标志。在常人听来,雏燕的叫声似乎是一样的,没啥区别。但如果仔细分析,可发现其中仍有细微的差别。实验证明,若向附近的空巢放送雏燕的叫声的录音,老鸟每次都只向自己雏鸟的叫声飞去。当然识别是相互的,老鸟在听到雏鸟的叫声时,也会发出鸣叫,雏鸟听到后,会叫得更加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