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客观条件下敌人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战,才能牵住“牛鼻子”。例如,当敌人进攻战斗比较顺利而且士气旺盛时,提出让敌人投降当俘虏的内容,在敌士兵心理中几乎不会得到反应的。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敌人求战心切,骄横跋扈,不可一世。面临这种态势,心理战应该以作战手段为主,以弱示弱,造成敌人的心理麻痹,诱敌深入。1947年3月,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诱惑胡宗南,赢得了三战三捷的胜利,就是根据敌人轻视我解放区军民的骄横心理,以弱示弱取得成功的。当敌人遭到失败、退却或陷于重围时,提出让敌人立即投降的口号,就容易收到好的心战效应。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入全面战略反攻后,在我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国民党军事上节节败退,其政治、经济也陷入全面危机,蒋介石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剧,愈演愈烈,军心士气都处于极端混乱的时候,我军紧紧抓住敌人的这一心理变化,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开展政治攻心,并主动地对那些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失去信心的高级将领进行心理诱导工作,结果便敌军整师、整军的起义投诚我军,直至整个兵团也投入我军怀抱。这就看出,不同客观条件下敌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是不同的,只有根据敌人不断变化的心理状态决定心理战的内容和手段,才能收到奇效,才能以极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
四、直观形象性原则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再由具体形象过渡到抽象思维,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心理战的中心环节是通过强制性心理攻击造成心理威慑,通过传单、标语、图画、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直接刺激敌人的视觉、听觉,引起敌人的心理变化。因此,除强制性心理攻击外,心理战必须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和进行生动的语言描述,使内容富有情节性和鼓动性,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引起敌人的兴趣,增强其感染力,才能使敌人由具体的形象过渡到抽象的思维,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语言是表现心理战内容的一种基本形式,语言的直观形象在心理战实施过程中有特殊的意义。研究表明,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简洁有力、清晰明确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能引起人的强烈的心理反响,发掘人们内在的心理潜能。在对敌实施心理战时,只有语言直观形象、通俗易懂,才能使宣传内容迅速进入敌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我军的实践证明,在语言直观的基础上再加进一些新异因素进行刺激,如战争过程中随时出现的武装力量、战斗态势、政府态度、国际关系和人们的心理状态等发生变化的情况并引起敌人对它的好奇,维持其认识兴趣,更有利于心理战效应的提高。
运用直观形象性原则,还必须有效地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一宣传使用不同的媒介,比单一媒介的效果要好。这是因为,单一媒介的重复宣传会使人们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在对敌实施心理战宣传时,运用诗歌、漫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和直观语言形式交互运用,更能增强对方的真实感和兴趣,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心理相容,在对方示意接受的基础上逐步产生对某一事物的定向认识和形成稳固的态度。我军的实践证明,运用诗歌、漫画、音乐、戏剧、电影艺术等形式,对从政治上瓦解敌军部队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形象直观、生动有力的语言交互运用,能收到更好的心理战效果。
心理战的识别、积极防御与反击
一、心理战的识别
兵不厌诈,古今常理,历代许多足智多谋的将领往往在敌诈面前吃亏上当。这固然与科学技术提供的侦察手段的限制有关。但在科学技术、侦察手段发达的今天,许多指挥员还是免不了受骗,其重要的原因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掌握和识别敌人心理战的方法对于参战人员,特别是指挥员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对敌人实施的诡诈手段能做出有效的识别,才能在敌人的诡诈面前避免失误,或将计就计战胜敌人。识别心理战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研究几种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是识别敌人心理战手段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为了避免错觉和错误的发生,首先就要善于运用观察。有效地观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是客观的战场上,错觉随时可能在各种感觉、知觉中发生。人在观察时往往无意地根据过去的经验、知识去填补空白,或因以前定势的影响有意地否定某种现象,从而使观察产生错误。因此,在观察中,必须进行反复的审查核对,以消除虚假的观察结果。
2)必须敏锐细致在观察时要特别注意抓住那些意外的、表面上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线索进行细致的观察。如果观察不细致,很容易得出与事实相反的观察结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以此作依据,必然会导致行动上的重大失误。
3)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这里所说的准备既指观察器材的准备,更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如果指挥员不懂得现代侦察手段,不会使用先进的侦察方法,不懂得敌人实施心理战的手段和方法,就无法识别敌人制造的假象;不了解气候、地形等要素对作战的影响,以及造雾、造云、人工降雨等知识,在敌人利用这些因素时,就分不清真假,观察就会出现漏洞。
2.侦察法
战争的棋盘,不是清晰可见的几何图形,而是一片模糊不清的迷茫色彩。由于敌人在运用诈谋时,总是在千方百计地以假示真,其真正的企图与外部表象存在着很大差异,单靠战场的直接观察已经不能准确地了解敌人的虚实布局,一般说来,探敌虚实与行动迹象的重要方法是侦察。侦察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空间侦察、航空侦察、地面侦察以及传统的抓“舌头”、派遣暗探等等。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是为了搜集敌方的情报,以求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有效的侦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快速及时战场情况的瞬息万变,诡诈计谋变化多端,对情况的及时性要求更高了。只有做到快速及时地提供各种旁证材料和情报,才能为指挥员多争得一些分析判断的时间。为了确保情报的及时性,战斗中常用引诱性的攻击手段来探敌人的虚实。1982年,以色列为了攻击对自己空军威胁最大的叙利亚防空导弹阵地,首先用无人驾驶飞机引诱叙利亚雷达开机并发射导弹,同时施放强干扰,使叙利亚的雷达迷盲,导弹失灵。弄清虚实后,以军飞机乘势发射空对地导弹,只用了6分钟,就把叙军部署在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阵地全部摧毁。
2)要准确可靠侦察的情况只有准确可靠,不带任何框子,才能为指挥员分析判断和定下正确决心提供充分的依据。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尤其是空间技术和遥感技术的飞跃进步,为获得情报的数量和质量带来了巨大变化。例如,利用侦察卫星可以搜寻军事活动的蛛丝马迹;无线电波可以从海洋中拣取片段消息;奇异的雷达,能探测到3200千米处像篮球一样大的物体;水中的声呐,能把海洋深处航行的潜艇跟踪;夜视仪在茫茫的黑夜里,能观察到一定距离内隐藏的车辆和人员;暗藏的窃听器,能把敌人在非常保密地点的谈话泄露出去;使用间谍,可以从敌人那里获得情报,做到遇事先知。这些都为准确地获得敌人的情报提供了有利条件。
3)要连续监视只有对敌人进行连续监视或定期复查,才能从中发现真行动的变化特征,进而推断出敌人可能采取的诡诈手段,这种监视应该不受任何天候的影响。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可以利用有人或无人侦察飞机、雷达以及截获无线电通信的侦察设备等完成这项任务。
3.分析法
观察与侦察的感知为分析等思维活动提供了原材料。通过数字飞标号、图形、影像等信息显示进一步感知后,就要对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本质的分析。
事物的变化总有先兆可寻,敌人实施的诡诈欺骗无论手段多么巧妙,如何无懈可击,但更重要的一条是要使人信以为真,这就造就了有形可窥,有端倪可察。比如,侦察人员报告发现由12辆坦克组成的纵队正在向我方运动。指挥员就要对此加以分析:这个坦克分队的出现,是敌人示形用佯呢,还是发动进攻,还是用来试探虚实;是已经与我作战的部队战斗队形的一个组成部分呢,还是新投入战斗的另一个分队;这些坦克可能用来干什么等等。通过分析,得出判断结论。战场因素是多维的,因而要建立起思维的系统分析模型,对战场错综复杂的情况作立体的思考,即对于敌人制造的战场现象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手段地进行考察、探索,以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别是现代战争不是平面战争,而是一个立体的整体的结构,是由许多环节和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因而,指挥员的思维最忌直线运动,只有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只有预见情况可能的变化,才能收到良好的分析效果。
4.反推法
反推法是识别敌人诡诈手段有效的心理方法。反推法即站在敌人的角度,以我之心,推敌之心;以我之能,推敌之能。通俗地说,这种方法就是将心比心,或叫心理互换。我在料敌,敌人也在算我。只有知道敌人将如何算我,才能准确地判明敌之真伪虚实,这种反推的过程就是对敌人的心理分析。在作战中,正确地运用心理反推分析法,可以把敌人在战场上造成的假象与敌人的心理联系起来,对敌人本意做出预测,甚至能预见到敌人的行动和事态的变化和进程。反推是判断中的一种“心理演习”,反推不能和猜疑相混淆,猜疑与轻信拾拾是缺乏理性分析能力的人的通病。
5.假设法
假设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情报,对敌人的企图提出预拟的看法或解释,在充分分析和反推的基础上,根据事实提出多种假设,根据假设推出结论,然后验证推出的结论;通过验证,问题得到解决,就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设是错误的。以生活中的常识为例,比如电灯突然不亮了,它为什么不亮了呢?就要进行分析,电灯不亮会有各种原因,如停电了,灯丝断了,或是保险丝断了。看看别的楼的灯还在亮,表明并不是停电。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会不会是灯丝断了或是保险丝断了?紧接着要检验假设,一检查灯丝没断,再去查看保险盒,果然是保险丝断了,说明提出保险丝断了的假设是正确的。
假设法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推理形式,对于识破敌人的诡诈手段具有重要的作用。曾在法国任过将军的欧洲军事理论家安东·亨利·若米尼所著的《战争艺术概论》一书,从作战指挥、战略战术的运用到阵中勤务,一共讲了7个问题。其中所作的“假设”
就有200多个,仅“退却和追击”一节,就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角度假设了19种情况。米尼将“假设法”用于军事指挥,常产生出一种“未来主事先知”的功能。所以,他判断敌情和处理情况言必有中,措置裕如。这一点,就连拿破仑也为之折服。据载,在一次军事首脑会议上,拿破仑问若米尼:“你认为稳操胜券的奥秘何在?”若米尼自信地回答:“每当我使用‘假设法’分析情况时,几乎很少有失败的机会。”战争是充满未知数的领域,“假设法”所以成为稳操胜券的良策,就在于它是解开众多未知数的通用的科学方法。当交战双方都最大限度地启动自己的思维机器,竭尽全力隐蔽企图,不断改变自己的战术进行诈骗时,战场上的偶然性代替了思维概念中的“绝对”和“极端”,只有能够多作几种“假设”的指挥员,才会使对方无法跳出自己的掌握之中。
6.联想法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如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不在当前的有关事物,或由回忆中的某一事物又想到另一事物等等。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识别敌人的诡诈手段也要善于联系。常识告诉我们,当我们对某一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把眼界和思路放开,神驰千里之外,就往往能在似乎毫不相干的事物上受到提醒启示,豁然贯通。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任何情况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产生,总有表现的形式,总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而问题的性质及其具体解决办法都与人物、时间、地点、性质、原因和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陆军认为分析任何问题都要先问明人、物、时间、地点、性质、原因这6个方面,由于这6个词的第一个英文大写字母是5个W和l个H,所以把它称为5WlH事项思维。即联想启发思维法。就是在分析一个问题时,首先列出这6个方面,然后在每个方面之下再仔细考虑列出一些小问题,这样就可以强制联想,启发思维。这种方法已开始在美国陆军的多种军事决策中广泛应用。
战争中的许多诡诈计谋,事后看来,识破解决它只不过是“捅破一层窗户纸”,十分简单,而在事前和事中,它可能是一个叫人智穷虑竭的迷宫,战史上用简单的常识性的办法解决叫人伤脑筋的事情并不少见。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攻打柏林,在德军的顽强防御面前,朱可夫集中探照灯掇敌眼目,为部队发起攻击创造了良机。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军用高压水龙把以色列苦心经营的巴列夫防线化为流沙。我国历史上,管仲用识途老马,带出了误入迷谷的大军。著名的赤壁之战,周瑜也不过是放了一把火,却击溃了近二十万曹军。实际上这些简单的办法来得并不简单,它既需要知识、才干和谋略,更需要胆识,需要跳出习惯的思维框框,果敢地去设想破敌之策。聪明的指挥员在对付敌人实施的诡诈心理战时,不是在敌人设置的“死结”上打转转,而是独具慧眼,在广泛进行联想的同时,把“死结”和设这个结的用意联系起来分析,能够看到“结”后的“结”,因而能迅速作出判断,及时识破敌人的诡诈阴谋,并迅速找到对付它的办法。
7.求异法
求异法是从同一来源的情报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的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即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呈现出散发式的模型结构。求异法较之求同法具有较强的思维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