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弦歌盈耳
46945400000093

第93章 亦师亦友(6)

从小,我都是比较怕老师的,不会像其他同学会同老师交流、沟通。每次见到老师第一反应都是问声“老师好”就闪人。刚开始见到钟导,也是同一种反应。直到后来和同学一起遇到钟导,他们会开钟导的玩笑,甚至会挑逗钟导,我才发现钟导和中学时代的老师不一样。

时间久了之后,我发现,在钟导上面,比起师生关系,他给我更多的是朋友的感觉。许多同学会主动找钟导谈心,说说自己的烦心事什么的。曾经看到钟导写的一篇日志,名为《耳朵塞满孤单,我听不见幸福》,就是写给我们看的。在这个青春又躁动的年纪,我想每位同学看到那篇日志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启发。对,他就是这样,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断地给我们注入活力,就像登山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下一步要踩哪里的时候,他突然指了一个点,让我们好好学习、思考人生、精彩地过这大学4年。

好吧,到现在,我已经对辅导员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不管他是班主任、监护人还是人生的引路人,我只想说,我很喜欢辅导员这个名词。

(郑跃芳地理科学学院2010级)高数也可以这样美——记我的高数老师王孝振◎谢榕

他就像是为数学而生,枯燥乏味的数学经他之口,仿佛一颗被裹上阳光的麦芽糖,闪着金灿灿的光芒。

——题记

在福师大开始我的大学生活已3个月,最令我开心和喜爱的,除了校园这浪漫优美的环境,再者,就是我的高数老师王孝振先生了。对于一个文科生而言,数学本身就没有过多魅力足以让我对它产生好感,当得知自己学习的专业有《高等数学》这门令人望而生畏的课程之后,我着实大大地呛了口气,对它的感觉,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上高数的第一堂课,是在一个暖暖的午后,阳光充足得连我的心头都铺得满满的,我坐在笃行楼1509靠窗第二排,看着老师走进来,年龄三十左右,不高,微胖,平头,粉色衬衫配西装裤加一双黑色皮鞋,背着一个运动风的黑色单肩包,捧着一瓶矿泉水,一到讲台放好包和手头的东西,他什么也没说就站成立正姿势面向我们,表情严肃静默几秒然后突然大大地张开嘴“嘿嘿嘿”地笑出了声音。一笑笑出了他的一整排洁白的牙齿,笑出了他的半边酒窝,笑出了我们大家对他的喜爱,高数的世界就此打开。

高数课都是在大教室上课,一开始我是抱着慢悠悠地踩点去上课就有不错位置的想法,但是后来发现我大错特错,因为大家为了更清晰明了地一睹老师上课的风采,都早早地去占座了。教室前六排座无虚席,我每次都坐到很后面的位置,于是赶紧学聪明了,每次都至少提前15分钟去教室,这才保证了能够坐到前两排的位子。

我猜老师一定是南方人,因为出自他口中的普通话是不分平舌音、翘舌音的,但也因为如此,为他的每一节课都增加了不少“艺术性”,加上他的幽默风趣,高数课出乎意料地变成了大家最期待的课程。每每讲到一处知识点,他都会配上一段表演,动作夸张却又恰到好处,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轻松掌握。所以我想象着,如果他不是一位高数老师,那么他肯定是一位成功的喜剧表演艺术家,不过我倒还更愿意他是一位高数老师,而且是我的高数老师,让像我一样的文科生们对高数的恐惧感有所消退,让我们这些文科生对高数有重见曙光的希望。

当提醒我们要书写规范格式的时候,他比了个说悄悄话的姿势说“这部分内容要放在心里默默地想,不要讲出来,会尴尬的”;当讲到取特殊值的时候,他踮起了脚尖像个不倒翁似的摇晃着上身说“特殊值取什么,不过就是0、1、-1,你难道会去取00000000000…1为难自己吗”;当点评我们交上去的作业情况的时候,他常会无奈地摇摇头说“现在的孩子自尊心都特别强,特别是女孩子,经不起各种说,你们懂的”……每次讲完,总是会引起我们的一阵阵笑声,而在玩笑的同时,大家也默默记住了他对我们的教导。

记得有一次上课上到一半,他突然像录音机没电一样压低放慢了语速,然后慢慢地闭上了双眼,头也渐渐耷拉下来,小鸡啄米般地一下一下地点着头,我们大家先是愣了,然后被他搞笑的动作神态逗得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会儿他才恢复正常,然后发出“嘿嘿嘿”的经典笑声说:“嘿!同学们,该醒醒啦!不要再睡觉啦!”我们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噢!原来他是在模仿课堂上睡觉的同学们呢!果然这么一闹,睡觉的同学纷纷起来,没有睡觉的同学更加有精神了,大家再次在他的带领下遨游于数学的世界中。

下课时间,他常常走下讲台,挑着前排一张没有人坐的桌子,跳着坐上课桌,晃着两条腿,像朋友一样跟大家聊聊天。随着和老师相处时间的增加,大家对他的了解也日益深厚,崇敬和喜爱之情更是牛市一般地扶摇直上。我们折服于他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带领我们品味数学的美,让我们第一次觉得数学不是那么可怕,明白原来高数也可以这样的美。

尽管老师再怎么优秀,好成绩还是要靠自己取得的。随着半期考的临近,整个班级都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氛,很简单,大家都在害怕担心高数挂科。因此他常常不着痕迹地安抚大家的情绪,即使说着“有努力有付出就有回报”这样大家都懂得的老掉牙道理,大家还是都很认真地听进去,因为大家对他的信赖,“信王孝振老师,高数不挂科”,嘿嘿!

其实好多人都存在着这样的疑惑:学了数学要干吗呢?出了社会早晚是要把它忘记的。老师是这样对我们解释的:“也许以后你们会把从数学学到的定理和公式全部忘记,但是数学的思维,一定会影响大家一辈子,学数学学的并不是数学,学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教会了我们守规矩。”

有限的一点文字实在无法充分述说我对王孝振老师的喜爱,高数的生涯要持续到下学期,不过因为王孝振老师,我喜欢上数学了。在这一年时间中,我除了要跟老师学数学,还要学习老师那豁达的人生态度、幽默的生活格调、认真的办事风格,我相信,继续持续的高数岁月会像生命中的一个美丽烙印,永不磨灭。

耳朵边仿佛又响起了老师的声音:“嘿嘿嘿,同学们,上课啦!”好,我们一起来品味高数的美吧!

(谢榕旅游学院2011级)忆曾经,存师恩

◎赖仁启

桃李天下身未显,经文满腹名不彰。学深堪与仲尼齐,德高为范何有疆。

——题记

记忆有时会和我们开玩笑,有的记忆可以一辈子难以忘怀,但更多的却常常深埋于我们的记忆深处,需要一点东西刺激才能将它唤醒,回味无穷。

假如没有那节实验课,假如我没有向实验楼对面的那个小房间望去,他几乎已经走出了我的视线,形象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他叫林政,是我的无机化学老师。大学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夹着书,背着电脑匆匆来又匆匆地走。和一般知识分子一样,他鼻梁上架着厚厚的眼镜,透着股斯文,但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那份不羁:没有及时剃去的络腮胡、瘦削的身形、宽松的白裤子,还有那灰白色的拖鞋,简直就是一个豪放派潦倒诗人的缩影。想起他,会心一笑,往事历历在目。

初次见面,他给我们上无机化学,由于一个人要教我们一百来号人的大班,我和他就没有说过几句话。短短半学期,我们保持着淡淡的师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