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弦歌盈耳
46945400000128

第128章 同学少年(11)

(蔺际俨社会历史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母校·母亲·师大人

◎陈信钢

生活的美好在于你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许这就是我做人的哲学。在平时生活中,我很难把“母校”、“母亲”和“师大人”这三个词联系到一起。这次我不想错过母校105岁的机会,于是不善于表达感情的我便拿起了手中的笔,希望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我对这位“母亲”的特殊情感。

我是一个大山的孩子。小时候,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只是望着那条通往大山外的山路,听着别人说起外面的花花绿绿,渴望着,渴望着……每当这时候,母亲就会在我身边说:“孩子,飞出去,找到一片属于你的天空。”我总是笑了笑,而母亲眼里总是充满着期待。

当我第一次走出大山,我发现原来山外面还是山,心里倒埋怨起了母亲。后来,自己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母亲是位人民老师,母亲跟我说,当我还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她就希望我多学知识,走出大山。因为母亲,我对老师这个职业也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还记得第一次听到“福建师范大学”这个名字,不是因为母亲的职业关系,反倒是身边的同学老说学生街的东西很便宜。我问学生街在哪里,我同学不屑地扔出一句:“就在师大旁边,你不知道?”那时的我是真的不知道师大在哪里,也许,就是那一刻注定了我将要加入师大这个大家庭。

生活总是那么有缘。当我第一次在福州公交车上看着“福建师范大学”6个字的时候,我才知道师大原来在这里,离我这么近。现在,我每天生活在长安山脚下,偶尔也到传说中的学生街走走。想到儿时的好友要么已为人父,要么事业有成,我心中异常彷徨。这时候,母亲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天天在我身边,我似乎寻找着另外一种心理寄托。看着那些穿梭在学生街的人们,想着那些曾经向往着从学生街步入师大的旧时同学,我心里又暗暗庆幸。

还记得有人对我说:“读书读了快20年了,你都读老了。”当时,我只是笑了笑,因为他不明白。或许在世俗的眼里,名与利有着超凡的魔力。然而,在这里,我可以悠闲地享受着脱俗的乐趣,我可以安心地阅读着我心爱的书籍。突然发现,母亲不在我身边,却天天陪伴我。看着自己的师兄师姐走出师大的校门,我偶尔也设想着自己踏出校门的那天,可是每到这个时候,我心里总是出现莫名的不舍。

每年过生日的时候,母亲都会第一时间给我送上祝福,我渐渐地喜欢上了母亲煮的长寿面,也渐渐地离不开这碗长寿面。因此,不恋家的我,开始恋家了。前段时间,母亲来学校给我送东西,我带着母亲逛逛校园,她指着现在大专生住的一栋楼就跟我说:“这间就是我曾经住过的宿舍。”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我的母亲也是“师大人”。看着母亲的白发,我也发现镜中的我也有了白发。我长大了,我的母亲老了,而我们的师大依然年轻。

现在,我更加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呵护着母亲对我的爱。人生能有几个20年,我把现在的20年用在求学,而母亲把这20年献给了我。我是幸运的,什么清华、北大,在我眼里成了过往的浮云。我谢谢母亲,母亲是“师大人”,而我也是“师大人”,我们都谢谢我们共同的母亲——福建师范大学。在此,借母校105岁生日之际,祝我的母亲“生日快乐”,祝每个“师大人”的母亲“生日快乐”,祝我们“师大人”共同的母亲“生日快乐”。

(陈信钢社会历史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和你的日子

◎林惠娟

一年多以前,第一次见你。那时,我还很青涩。

我走进你,怀着忐忑又憧憬的心情。

依稀记得第一天的横冲乱撞、频繁问路的尴尬,记得擦身而过的每个新生带着稚气却满是希望的面庞,记得来来往往的学长学姐的亲切问候……

只是一开始真的不适应,甚至是排斥,想要逃离你。

短暂的军训,没有想象中的艰难,没有传说中的可怕。虽然有些小失望,却也暗自庆幸逃过魔鬼式的训练。那年,那抹鲜亮的绿,是一段很清澈的记忆。因为和你一起的日子,从那时开始,就在一点一点累积。军训以后,生活和学习开始渐渐步入正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笑着、闹着,每天简单地学习、睡觉和吃饭,好像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得顺其自然、理所应当。

然后时间慢慢过去,我慢慢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但我始终是个念旧的人,对于从前的一切,舍不得放下。我在心里筑了一道高墙,很高很坚实,别人进不来,而我自己也出不去。偶尔我会骑着单车,晃过路旁一株一株的矮小的树,看着它们,淡淡地回忆从前。那时候我好像忽然明白,为什么人们说起从前的时候会用“放电影”这样的字眼。齐刷刷向后的小树,真的让我感觉到时间在走,在毫不留情地向前奔去,留下我静静地沉默。而过去,就如陈旧的黑白胶片,寂静上演,不断重播……

这时的你对我而言,其实只是一个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而已。

张小娴说:“想要忘记一段感情,方法永远只有一个:时间和新欢。要是时间和新欢也不能让你忘记一段感情,原因只有一个:时间不够长,新欢不够好。”我一直觉得这样描绘的情感,也未必只是爱情。忽然觉得自己对于过去的执念,或许也是需要时间或是“新欢”来磨平。倒不是要忘记,只是要尝试着去接受一些新的事物。

你会是我的“新欢”,我是这么希望的。常常会想,不管当初我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到你身边,这无论如何,也算我们之间的缘分。未来的日子,我的日子,有你。因此不该是永无止境地抱怨和怀念,而是要昂首挺胸,面带微笑,向前。

当坐在敞亮的教室,我偶尔会盯着窗外发呆。最近灰蒙蒙的天气叫人甚是烦闷。那天我望向窗外,一眼瞥见烟雨蒙蒙中的图书馆。朦胧中,若隐若现,别有一番感觉。顿时觉得它好美,烦躁的情绪刹那间变得平静了。碾平了心中的褶皱,只是静静地看着,放空一切……回过神的时候,老师还是面带微笑地说着某某某和某某某,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嘴角不自觉地就上扬了,这样的日子,挺好的,不是吗?

我们会有很多很多的活动,这样的、那样的。我总是说,我不适合那些场合,喜欢一个人,在我安静的角落,看书听歌,或者只是发呆。后来,他们的热情感染了我。我开始尝试融入他们,一起欢笑和哭泣。那个被称之为“家”的集体带给我的陌生和疏离被温暖和感动取而代之。我好像终于知道,有很多事,不是适不适合,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

我很开心我终于在慢慢改变。我很开心这些日子,和你的日子,我在成长。

而如今,我每天骑着单车,穿行在人群之中。书本和笔记,静静地躺在书包里,这让我觉得安心。有时候我会想,这是最后的学生时代了,以后的以后,我们将要面临许许多多未知的困难。我想我还不能理解和感受那个人们所谓的“社会”到底会有怎样的残酷和现实,而我,会不会轻易地、懦弱地屈服。不敢,也不想去想以后了,至少此刻,作为一个学生,我还是幸福的,我还拥有着最简单、最单纯、最美好的生活。这是你给我的,我充满着感激之情。

我想,你的高度应该是用来仰望的。于是我抬头,望见了你在阳光下宁静安详的模样。

听说你已经走过了105个风风雨雨的年头,百年华诞的时候,我是在某张堆满书本的课桌上埋头算着离心率?抑或是转动笔尖,在给哪个方程式配平?不得而知了。就像我也从没想过自己会从一个痴迷数字的理科生变成一个人们口中的文科的孩子,然后现在在这里矫情地写着怀古勉今的文字。生活,总是因为未知而可爱的吧。有那么一些人见证了你这些年来的改变,很遗憾,我不是其中一个。再过那么一些年头,我也要离开你了,这里或许不会留下我的任何足迹,仿若我从未来过一样。可是我很希望,你会把我记住,就像我会把你记住一样。

我才发现,对你的情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沉淀。当有人不经意地提起你,会忍不住侧耳倾听;当听见对你的赞扬,会忍不住自豪微笑;当听见对你不利的言论,会忍不住皱起眉角。我想我是爱上了你,就像爱上春日清晨的露、爱上秋天随风飘落的黄叶、爱上朗朗的读书声、爱上黄昏里电台传来的温暖浑厚的男低音、爱上宁静悠远的林荫道……

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合我此刻的心情。

谨以此文,献给陪伴我走过单纯美好的大学生活的师大,未来的日子,愿能与你同在。

(林惠娟法学院2010级)满满的都是爱

◎陈露薇

满满的都是爱。

Soinlove。

踌躇着不知如何开始下笔,闭上眼,耳边是这个夏天聒噪的蝉鸣。

喜欢用一种缓慢而不至于太过悲伤、温情而不至于矫揉造作的方式去诉说身边的故事,为的是在自己迟暮之年时回忆起来,能够从平淡的文字中找回最初的模样!一字一句、一笔一画,都成为自己存在的证据。

关于师大。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记得那些最初的印象,翠绿的芒果树、艳红的骄阳、醒目的迎新标语,似乎不需要太大的努力,就可以轻易看见时光的尾巴。对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归属感,这或许就是几个月后成为大学生的我漫步在林荫小道上萌发出似曾相识这种感觉的原因吧。一种既有喜悦又有些许哀伤的情愫,连自己都无法分析清楚。

定格在照片里的军训时光,在时间里掉了色,退却了光泽。于是,时光变得泛黄,如黄昏的树林,染上了微微的红晕。顺着树隙抬眼望去,阳光却是温柔得刺眼,无法聚焦,空白成盲点。我终究逃不过时间的桎梏,沦陷过后,进而无法自拔。

关于画画。不知道该如何诉说,才能够让自己释怀。如同孩童时期丢掉了自己心爱的玩具,成为一种永远也无法割舍的疼痛。痛并快乐着,说的就是如此吧!当我最终抱定决心要在这个盛夏再次握起手中的画笔,真实地感受到了遗憾沉甸甸的重量。我像冠蚌一样去砥舔体内的沙粒,却没有得到预料之中的珍珠。有时候,错过后的遗憾再怎么努力也弥补不了。

想要用画笔画出同伴微笑的侧脸、扑腾飞翔的白鸽、威严矗立的钟楼、银杏树下飞舞的碟、花草上晶莹的露珠、干净的白色衣领、修长有力的手指、细碎的额发、飞舞的丝巾,所有出自上帝之手的作品,都是自己想要寻找的灵感。从来都不是勇敢的孩子,只是相信画画能给我通向未来旋转门的出口。

关于冬天。师大的冬天,充满了诗意的美丽,犹如一位气质婉约的女子,但骨子里却是非比寻常的倔强。

冬日的阳光,失去了夏日的疯狂犀利,也没有了早春的软弱无力,是那种不卑不亢的亲切。飞舞的发丝、上扬的嘴角、牛仔裤、裙摆、帆布鞋、衬衫,无处不在,却从不为谁停留。冬日的天空,不再有那些缥缈的浮云,开始变得真实、干净、透明。在蓝天的投影里看见自己,让人悲伤却不至于落泪。像舌尖上的柠檬,一点一点,沁人心脾。冬日的暖风,如浴室里升腾的水雾,围绕你、包容你。满满的信任,暖暖的感动。三角梅在校园的一角开得如火如荼,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给这个素雅的水墨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师大的冬天,柔中带刚,这样的形容再好不过了。也正是这样,让人产生了深深的眷恋,自己同样也没能逃过。

关于新生篮球赛。那种与地面撞击的声音,让人的血液变得沸腾。赛场上跳跃的身影有一种喷薄而出的豪情与大气,会让人在瞬间发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转而又萌生出不知名的力量,希望变成他们。从不沮丧,亦不言放弃,这一种自信而又张扬的个性。总觉得NBA里的球星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如同草原的蒙古狼协同作战,是给对手最致命的,也最让人恐惧的武器。

三分球的弧度总是特别美,像张弛有度的弓,需要优秀的射手,和它一起书写历史。小牛夺冠,这让我相信,巴尼亚尼也可以成为信仰。詹姆斯那高大的身躯里流淌出热火的眼泪,那是悲壮的勇士面对篮球时的无声表达。最柔弱的眼泪,衬托出最坚强的身躯。

关于文字。或许有着连自己都解释不了的羁绊。王宁曾说过:“我只有办法爱上读书的男人,爱上他们突然向上扬起、来自远方的柔和眼神,眼神里蕴含着他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这或许就是文字的魅力吧。

文字,一种内心的独白,不愿在回忆里过活的人,选择了文字,在琐碎、絮叨里自得其乐。而音乐,是生命的信仰,用属于自己的声音去歌唱,歌唱那些剪辑的画面、跳跃的色彩。一点一点,回忆就这样在时间的发酵下,慢慢酝酿,沁出淡淡的酒香。这样的人生,怎么能说不精彩呢?或许自己永远都没有办法做到弗拉格纳尔眼中的少女,那种无比轻松的阅读姿态,那种专注、那种悠闲。他说,愉悦在阅读中的女人,真的很美。时间一定会以最温柔的姿势停留在我们的脸上。或许,文字是人类成长最令人疼惜的产物。热爱文字,会让自己行走的更远吧。“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像你我才初次相遇。”

关于羊蹄甲。圣洁如孩童般的花木,淡淡的粉色,是透明的天真。明亮的色泽,是清澈的眼神。那高贵的气质,谁都无法复制。决定学习小孩,去拥抱那生命最初的美好,去收藏六月的幸福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