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弦歌盈耳
46945400000112

第112章 星雨湖畔(7)

第一眼看到钟楼,觉得这是你的标志。在我看来,钟楼是西方的典型建筑,也许是英国大本钟太过闻名,又或许是《巴黎圣母院》里发生在钟楼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印象里的钟楼总是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轻纱。只是你的钟楼更多些温文尔雅,每隔45分钟,她便弹奏起《少女的祈祷》,让我们愉悦身心。有时候,一场雨季带来了钟声后的唯美与浪漫,放学路上绽开满满的花伞,移动、旋转……

钟楼旁的一个广场上安详地坐着一位老人,他每天看着广场上的人来人往,他细心品味着坐在草丛中少年的吉他音,他注视着那正在欣赏花朵的少女而露出慈祥的笑容……他静静地坐在这里,看着日出日落,看着花落花开,看着你每天的变化。他,是陈宝琛,福建师范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这座广场,叫陈宝琛广场。

穿过陈宝琛广场,还有一位老人在守望。他手持经书,吟哦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被人尊敬的孔老夫子,歌颂着仁义礼智信几千年的轮回。现在,他就站在文经楼的前边,警醒着我们,祖训不能忘记。

逛了一天,累了一天,我一直在回想第一天游览师大的情景。走累了,我始终要回到自己的家。在大学的第一个家:203宿舍。这里承载着我大学生活的伊始,结交了三个非常可爱的舍友,大大咧咧胖墩墩的小燕、说话幼稚行为成熟的莉萍、有些寂寞但却文笔非凡的婷婷。第一个夜晚的陌生,交谈、欢笑,最后熟悉彼此。到现在,还是觉得,4个人的宿舍,是幸福的。欢笑,伴随4年的成长,友谊,历经4年后亘古不变。

你的容颜与风貌、你的人、你的一草一木,让我流连。只是听说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历史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将要搬迁老校区。也许,仓山校区更具人文底蕴,但我是一个念旧的人,也是一个习惯于习惯的人。当年的到来,让我渐渐习惯后,便爱上了你,但除了依依不舍,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因为从进来的那一天起,就注定4年后的一天要离开你。只是这一天提早到来了。又或许,搬迁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我可以感受到同一所学校新老校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风貌。那又将是不一样的风景。

不管怎样,我的初衷是希望我的母校越来越好。无论新老校区,我亲爱的母校,是你,你的名字叫:福建师范大学。提前祝您105岁生日快乐。以及,谢谢你,给我这么一个环境优美、设备齐全的地方学习,过人生中最充实的大学生活。而你,仍将见证我四年的成长与蜕变。

(蒋梅文学院2010级)四季弦歌百岁风华

◎郑滢君

还记得在那个夏虫低吟、秋花初绽的季节交错里,我们背上理想的行囊,挥别了亲人的不舍,来到了师大,开始了人生一段崭新的旅程。还记得军训结束后,我们欢呼雀跃地把军帽一起抛向了天空,漫天的迷彩像是缤纷的花瓣,洒落了一地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如今,依然是这个季节,同学们身着一身端正的学士服,再次不约而同地向天空抛起了学士帽,尘埃落定的不只是四年的大学生活,还有我们的青春。百年师大,百岁风华,我们没有机会一一历经,却在这个大学里,走过我们最美的年华,四个轮回的四季,我们一起留下了最美的回忆。

春天华尔兹

优雅的华尔兹正如师大的春天,华丽多姿而独具风韵。三四月是师大的雨季,在一阵淅淅沥沥或是洋洋洒洒之后,校园内会呈现另一番景致。路过图书馆前的喷泉,彩虹映天,水柱摇摆着婀娜的身姿尽情舞动,披着五彩外衣的水花在向路人庆贺光明的到来。望向远方,白蒙蒙的云雾缭绕着旗山,和远处哥特式的钟楼相互映衬着,宁静而悠远,此时深呼吸一口,全身经脉像是被打通似的,凉凉的风突然不那么渗人了,反而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走在百年大道上,远远地就可以望见花团锦簇的桃花林,一簇簇密密麻麻地、招摇地在枝头宣告春天的信息,经过雨水沐浴过后的绿树红花更显明丽动人,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那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每到这时,桃花林总会吸引一群群的同学们竞相照留影,你随时可见一个个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变换着不同的姿势采撷春的足迹。

夏日拉丁

夏天总是姗姗来迟,但是发出的信息却是那么强烈,而拉丁富有生命力的热烈最能诠释它。烈日、暴雨、蝉鸣是师大夏日的主旋律。暴雨过后,走在蜿蜒曲折且窄窄的砖头路上,你会惊喜地发现各种小生物在一方方小小的水塘里孕育,小田螺自在地呼吸着,小蝌蚪肆无忌惮地在草间里游荡着,还有远道而来的白鹭和不知名的飞鸟,悠闲地栖息在这块土地上,沿路的杨柳躬着身子,欢迎着行人的到来。

沿着百年大道,一棵棵芒果树被金灿灿的果实压弯了腰。熟透的芒果掉落在地面上,金黄多汁的果肉不断刺激着路人的味蕾神经,让人感觉仿佛已经舔到它酸酸甜甜的味道。每到这时,校园内总会出现各路“扫芒队”。竹竿、袋子,甚至梯子,一支支装备齐全的队伍纷纷在夜晚出动,一个同学轻手快脚地爬到树上,底下的同学打着手电筒,不时提醒他“目标”的位置,另一个同学负责在地面接扔下来的芒果,最后总是欢喜地满载而归。

秋天芭蕾

秋天对于北方来说,是个萧瑟的季节,可是对于地处南方的师大,秋天是美妙而短暂的,一如芭蕾的轻盈浪漫。当芒果树枝头只剩下一抹抹深绿,当桃花林里只遗留一树树枯枝,你可以去学校西南角的溪源江畔寻觅一丝秋日气息。湖畔的芦苇此时已经约有半丈高,虽已枯黄的它们仍然笔直地挺立着,秋风飒爽,一排排芦苇叶在风中摆动,苇秆顶上洁白的芦花随风徐徐上升,形成一个个绒球,在溪源江上空飘曳。在这里,偶尔可以看见美院的学生在写生,或者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岸边拉小提琴,一切喧闹与这里无关。有的是可以让你天马行空的思绪纷飞,拿上一本书,静静地坐在围墙上,认真品读,等夕阳落山,看落霞孤鹜。

星雨湖畔,秋水微澜,或见情人踱步,或见掩卷沉吟。走在湖畔边缘,我时常在想,这引自闽江水系的湖水,有多少当年飘落在水里而沉淀下来的风韵流年、文采张狂?如同水底涌动的暗潮,如今连同师大往日的时光一并被埋葬,正如“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与此相似的,百年甚至于千年的文化源泉在这里,在师大,在辗转流浪后驻守在这里,准备开启着下一个新的纪元。

冬日探戈

师大的冬天总那么让人猝不及防,在短暂的秋日后策马加鞭地赶来,一天连降十几度,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像极了探戈的节奏强烈、个性鲜明。冻人的时候,去图书馆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室内的温度骤升至暖和的程度,随手冲泡上一杯咖啡、浓茶甚至是简单的白开水,抱在手心里暖手,或放在书桌前,望着缕缕升起的水汽遐思万里。挑书,也是一件难以抉择的事情,师大是省内高校馆藏量最大的学校之一,天文地理、人文社科,应有尽有,我时常在众多好书中难以抉择。每每读到眼睛酸疼时,透过落地窗,看着外面寒风凛冽,自己却安然置之事外,常有种幸福满足之感。经常读一本书直到天昏地暗,浑然不觉已经入座半天,直到馆内工作人员催促我们离开,在回去的路上,我们一路哈着热气,分享着彼此阅读中的感受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