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弦歌盈耳
46945400000107

第107章 星雨湖畔(2)

寒风袭过,瑟瑟发冷,咒骂着这不识时务的雨夜,无以复加的愤怒在冷漠的空气里回荡,本想加快的脚步却沉重得无法提起,终于放弃抵抗的我滞留原地,任凭雨滴冰冷了脸颊,空洞的眼神向旁边湖水望去。

“应该能闻到腐臭味,应该是个长满绿藻的死湖,应该是有许多鱼的尸体在上面漂浮”,怀揣着这样的心思,慢慢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向湖边走去。虽然没有意料中的恶臭与死鱼,黑得可怕的湖面却仍是可以与我的心情相衬。无月的夜,繁星亦没有了争亮的兴味。就好像世界暗淡得理所当然,心情更是越发低沉。

好像沉睡了许久,等待了许久,挣扎了许久,终于,有一寸白光,从遥远的天际洒下,降临在暗黄的灯光的远处,几滴雨滴争相向那一小点光亮飞去,滴下,霎时竟有一方白色扩散开,几只鱼儿配合地上下跳着,传递着这微小的光亮。这看来可笑的举动却在我心里开了一道光线,我凝视着那丝看似将要消失的光亮,祈祷着什么。这时树叶突然飘动,原来是风儿吹过,带走了路旁树上的两叶绿叶,绿叶如期待般地落在了那点光上,随风浮动,飘向未知的黑暗。这时,星光似是为其所动,纷纷告别了乌云,有节奏地丝丝洒落在叶的前方,那一滴滴白色构成的道路,冲淡了我的悲伤,冲散了我的恐惧。“雨,停了呢!”

渐渐恢复生气的眼,凝望着这慢慢变亮的夜。久未露面的月,像初生的婴孩般,欣喜地盯着这神秘的世界,像要将它看透一般。月光如流水似的,静静地泻在这片怡人的湖面。粼粼波光的湖面,弥望的是雨后油绿的叶子。片片的叶子中间,零星地游着几只小鱼。即使月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世界看清,但由于层云的阻碍,终究不能朗照。但是这光与影的和谐,却是恰到好处的,加之凑热闹的黄色灯光,使湖水更显神秘,也就更有魅力。

走在湖边的桥上,“噔噔”的脚步声夹杂着湖边树儿吹动的沙沙声,很像一种优美的旋律。像是要衬托月光的,树在雨后朦胧的夜色里,都是阴阴的,乍看像一个个婀娜多姿的仙女,而树后隐约的是一带远山,却真是看不清了。桥边这时出现了几对雨后观景的情侣,饶有兴致地看着湖面,低声细语,浅笑盈盈。看着他们的我,竟也不再有那种羡慕,也是微微浅笑。是啊,即使看不清前路,只要能享受现在,那就足够了。这样想着,不觉到了宿舍门前,轻轻地推开门,一缕明光迎面而来。

(李超雄软件学院2009级)一个小小的位置

◎王艺宝

有一个小小的位置,是大学给予我的一方净土,带给我的一丝暖意,给予我的一掬恬静,赐予我的一个成长平台。

一方净土

学校,图书馆,一方木桌,一把木椅,一个小小的位置。

正如郑板桥先生粉墙黛瓦、兰竹萧萧、庭院清幽的故居,所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因而,无论早晚,总是不乏“坐客”,难有空席。

看书的人自是络绎不绝,然而,常坐不走的往往是苦心自习的人。桌面上叠得参差不齐的书,更多的是专业课本、相关的练习、参考材料或者相关书籍。你随处可见如此这般的场景,外语专业的同学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听力练习,理工专业的同学咬着笔头冥思苦想,政史专业的同学嘴巴跌宕起伏地在心里碎碎念叨着类似经济发展规律、历史演变进程的理论学说,还有一些刻苦钻研的同学,我始终没研究出他们是什么专业的,只见他们拿着笔“唰唰唰”地不停写着什么。

总之,这个小小的位置上,氤氲着高考中期的味道,不似前期的迷茫,亦非后期的浮躁,只是浅浅淡淡,安之若素。

我最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图书馆呆到日落西山。我最喜欢一楼的靠窗的位置,阳光可以直接射入的地方,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芳草的气息,甚至可以看到那些肆意地漫天飞舞的小尘埃。尔后,惬意地喝着热开水,若有所思地看热气上腾,悠然地放一小段音乐,默默地自我感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休息顷刻后,便开始自习,有时会觉得很奇怪,在图书馆自习的时间过得似乎总比平时来得快,一晃而过,太阳便开始西斜。比起在宿舍或者教室,在这个小小的位置上,总觉得无比沉静,你可以很快很清晰地找出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方向、认清自己的轨迹,不复平日的慵懒和浮躁,可以游刃有余地进入自己的角色。

这个小小的位置,宛若一方净土,明亮如镜,平静如水,扫却心中搁浅尘埃。

一丝暖意

清冷的秋天,泛黄的枝叶勉强地挂在树梢,冷风袭过,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这个季节很容易让人感伤,所谓“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在这个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季节里,我在这个小小的位置上,寻得一丝暖意。

在很多个午后,时而明媚,时而阴冷,在图书馆某个位置上,时而向阳,时而朝阴,我草草地、细细地读完了卢梭厚重的《忏悔录》,顿时不能言语。

“我如今要做一件从前没有人做过,并且也不会有人敢做的事。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这是卢梭勇敢而坚定的开场白。闭上眼睛,我甚至可以感觉到他那掷地有声的音调。在这一刻,我扪心自问我做不到:一来,我无法像他这般客观地给自己一个描述和评价;二来,我亦无法如他那般坦然地正视自己所做的一切。

继而,开始深思,大胆忏悔,无暇时无病呻吟地哀伤。

我,是个不积极的人吗?尽管,我总是强调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然而,我只不过是一直在假装积极,而非发自内心的积极。

我喜欢向日葵,因为它一直朝着太阳的方向,而不是它那至死不渝的执著。我喜欢阳光明媚、天朗气清的日子,不是因为我心中一直晴朗,只是因为我害怕内心更加阴霾。我讨厌冬日里沐浴,并不是因为我惧怕寒冷,只是因为我把它视为累赘,而非一种放松的享受。我会为了一点小事枕戈待旦地担心整夜整夜,不是因为我小心谨慎,只是因为我缺乏自信,从不敢给自己希望。

就像一直扑翅却从来不正视自己不能高飞的鸭子,我一直熟稔地伪装着自己的积极,给自己种种逃避的借口。

仍然是向阳的位置,即使今天没有阳光,我颤抖地打开《忏悔录》的扉页,又毅然地合上了它的尾页,找到了自己遗漏的勇敢,这丝暖意给了我积极面对一切的力量。

一掬恬静

在图书馆里写日记,就像在周末看一部煽情的电影,成为一种随性的习惯。

我记得某个勤奋的学姐在台风侵袭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刮风下雨,唯有图书馆里守得一片宁静。”我曾嗤嗤地笑她如此夸张,然而,当我摊开日记本,笔尖游离在纸张上时,我忽然深刻地领悟到她那一掬自得的恬静。

特别是在某个阶段,会有一种抵触的情绪,懒懒的,不想动手做任何事。有时会坐着呆滞地着急,可是仍然只是坐着,就像《小王子》里的小王子一天在星球不同的角落看四十三次日落一样,看着日子一天天流过,想努力地伸手紧紧攒住,它却安然地从指缝里优雅淌过,一个人暗自忧伤一会,暗自恼怒一番;有时会饶有期待地盼着某天的到来,数着日子越发觉得时间过得如此缓慢,就像步入垂暮之年的老人,步伐蹒跚,慢慢踱步,不禁暗暗着急,恨不得撕烂日历,摔坏手表,砸毁时钟,这种冲动仿佛一股无名火,在两块石头的碰撞中,不停地擦出火花,就差再用一点点力擦出一团耀眼的火。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备上一壶热茶,带着日记本,独自来到图书馆,找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安然坐下,一边饮茶一边断断续续地写上一些琐碎的冗杂的心情,然后看会自己喜欢的书,等情绪平复后,再写上一段思路清晰的后记。随后,心里满满的恬静。

无知者为梦想中的虚幻而苦苦等待,甚至残害光阴,但换回的不是所祈求的,而是岁月在脸上留下的丝丝印痕,一事无成的人一生便是虚度。大学生活中,与其在寝室里消磨时间,不如踏进图书馆,找一个小小的位置,漫游书海,潜心修养,试着与时间赛跑,也许身躯、心灵会感到劳累,但这样才不至于到垂老之年回首一生时,才发现眼前只有遍地的荒芜和自己无奈的叹息!

谢谢你,那个小小的位置!

(王艺宝教育学院2009级)敬畏生命

◎潘梦秋

最近很久没去图书馆了。

想当初大一的时候,总是下课铃一响就一头栽进图书馆:2楼的报纸杂志、4楼的文学类书籍,以及5楼的艺术类书籍都是我不忍割舍的至爱。埋头于先贤哲人骚人墨客智慧的海洋中,我往往沉醉不已。偶尔抬起头,透过图书馆厚厚的玻璃,天空是格外湛蓝,阳光也是格外灿烂。可是现在,排得水泄不通的课程,铺天盖地的论文都让我不停地和时间赛跑,根本抽不出时间去图书馆。今天,终于跑赢了时间,在时间的细缝里挤出了一个早上,我赶紧背上书包,向图书馆奔去。

夏初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前几天还是艳阳高照,今天就下起了一场雨。不过这雨介于倾盆大雨和毛毛细雨之间,没有酣畅淋漓也没有绵绵不绝,应该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吧。走在路上,两旁的行道树在雨水的滋润下散发出缕缕清香,混杂着泥土淡淡的气味,空气里弥漫着大自然的味道。一切都是那么平和、宁静。

突然,有个奇怪的东西在我的眼前一闪而过。低头一看,原来有一只小飞虫跌落在地面上。大概是受不住雨打的压力吧,我猜测道,却不慎留意,毕竟只是一只小虫嘛,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接着不停地有小飞虫从我面前跌落下来。我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不禁蹲下来仔细观察它们。这些小飞虫有着半透明的翅膀,翅膀上没有蝴蝶般绚丽的色彩,只有一丝丝灰色的纹路。它们紧贴着地面,一双双翅膀都在轻轻扑腾,细长的身体也随着翅膀有了一点点的移动。虽然它们不能说话,但我可以感受到它们奄奄一息的痛苦。环顾一望,我惊奇地发现了更多的飞虫,一点一点地撒落在地上,大概有几十只吧,有些还在轻微地挣扎,有些已经一动也不动——大约已经死去了。它们的身体已经扁平,翅膀也是残缺不全——大约是被踩死的,可能是路人匆匆经过时没有看到就无意中踩死了吧。我抬起脚,竟然发现脚底上黏着一只飞虫的残骸!它在我的压力下已经残缺不全面目全非了。原来,这路人中也包括我。但是,对此,我却没有特别的感情,只是觉得有些无可奈何,毕竟这些小飞虫这么弱小、这么灰暗,一点都不起眼,不小心踩死它们也是很自然的。我听到图书馆召唤我的声音,于是在轻轻为它们叹息后便继续迈开步伐前行了。我并没有留意我是不是继续在无形中踩死了更多的小飞虫。

在图书馆四楼,徜徉于一排排整整齐齐的书架间,我无意中看到一本《丰子恺〈护生画〉新传》,一翻开就看到一幅名为《!!!》的漫画。画上画着一只迈开步伐即将踏地前行的脚,脚下有一只非常小的蜘蛛。画的旁边还有弘一法师的题词:“麟为仁兽,灵秀所钟。不践生草,不履生虫。繄吾人类,应知其义。举足下足,常须留意。既勿故杀,亦勿误伤。长我慈悲,存我天良。”那一刻,仿佛有一滴圣洁的水滴滴落在灵魂深处,一种深深的愧疚涌上心头。就在几分钟前,我亲眼目睹了一只只垂死挣扎的生命,甚至,我在知道我“杀害”了一只小生灵后仍继续用我的无视结束了绝对不止一条的生命!“既勿故杀,亦勿误伤。”我虽然没有存心想要杀害它们,但是因为我对这些小生命的漠视使得一条条生命屈死在了我的脚下!也许那一只小飞虫正要挣扎着腾空而去,却在我的脚下损伤了翅膀;也许又有一只损伤了翅膀的小飞虫本可以继续生存,却也在我的脚下变得血肉模糊……《!!!》,三个“!”是那么的触目惊心,“生命”这个词在我心中突然凸显得那么耀眼,我为我的这些行为感到深深的愧疚和后悔。

继续翻着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那一幅幅普劝戒杀的漫画,那一种敬畏生命的态度不禁让我自惭形秽。丰子恺先生始终怀着一颗如佛祖般悲悯同情的心,对劳苦大众、芸芸众生寄予深切的同情。丰子恺始终让我们感受到他跳动不息的两颗赤诚之心,那便是童心与佛心。丰子恺写的是童心,画的是童心,本的是佛心,行的是佛心,胸中跳动的是连一层纱布都不包的赤裸裸的至诚至性之心。他珍爱一切生命,甚至是自然界中那么不起眼的蝼蚁昆虫,他都呼吁我们要善待它们。他挥洒着手中的画笔,以简洁明了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又一幅“爱惜生灵,戒除杀机”、为众生乞命的漫画,抒写了他“护生即护心”的理念,体现他胸纳众生的宽广胸怀。我不禁想起冰心先生的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夜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是啊,天地万物,本是相生相长,上帝在创造每一个生命时都赋予了它们同样的权利,那就是生命。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宝贵的。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珍爱每一个生命,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活力,才会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才会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生机,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和谐。“举足下足,常须留意。”“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我们微微低头的一个小举动也许就可以使得一条或者更多的生命得以生存乃至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