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阐述深入浅出,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不仅可为专业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诊治参考,也可让普通大众对相关常识和具体应对方法有所了解。
心理健康问题,十分重要。心理疾病使人丧失学习、工作和正常生活的能力。美国的一位精神病学家卡罗尔诺斯(CarolNorth)医生曾患过精神分裂症,经过近20年的治疗得到了康复。病历中记录了她在患病时的一段言语:“直升飞机噢不是直升飞机来扯我大脑中的毛发!救命啊!护士!救命!你听不到吗?必须到我的身体里面去才能救它!医生认为我能做好胶水。”可以想见,这种混乱的思维给患者带来多么巨大的痛苦!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在当今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社会里,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同时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疾病似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倾向。一项美国的研究资料显示:
在每100人中有1人在其人生的某一时期出现严重心理障碍,需要住院治疗;在老年人中有3%~6%的人患有器质性心理障碍;在每个星期都有7%的人出现焦虑问题或相关心理障碍;在每8个学龄儿童中有1人出现严重适应困难问题;在成人中,10%~20%会患一次严重的抑郁症;在北美洲,每年有200万人在医院接受精神治疗……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心理疾病的治疗及其研究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畴。临床心理学涉及临床领域中的诊断、分类、治疗和预防的诸多心理学问题,是一门探讨人类心理疾病的病理原因、发病机制、防治手段及增进人类健康的应用性学科;其重点是对心理疾病的评鉴和心理治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临床心理学是一门极为精深的学问,要掌握这门学问,不仅要有心理学和医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变态心理学等应用知识;不仅要有临床心理学的知识,而且要有治疗或化解心理疾病的技能;不仅要对人性本质有所了解,而且要有提升人性尊严的满腔热情。
由于实际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不少单位开展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工作。这促进了我国的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队伍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对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迫切需求。但这种“宽口径”的从业准入也带来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总体专业素质低,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缺乏对人性本质的了解和提升人性尊严的情操。这是我国临床心理学面临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加强学习与研究,提高培训的质量。
1990年我们曾出版过一本心理咨询的书,此后我就与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结下了不解之缘。2005年我主持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在这个项目中有一个“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的方法学研究”子课题,这套《实用临床心理学书系》就是该子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在这套书系中,我们将体现以下一些特点:
(1)力求实用与理论相结合。本书系虽然着重从实用的角度讨论临床心理学的技能操作,但始终渗透着我们关于人性的基本理念(每个人都有成为幸福进取者的潜能)和提升人性尊严之情怀。
(2)力求博采众长。在临床心理学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多种理论取向和方法。例如心理动力取向有经典弗洛伊德疗法和新精神分析疗法,行为取向有厌恶条件作用疗法、系统脱敏法和操作条件作用疗法,认知取向有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人本主义取向的来访者中心疗法,还有人际疗法、团体疗法、家庭疗法等等。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哪一种治疗方法是万能的。本书系在探讨对某种心理障碍的治疗时将阐述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主张博采众长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力求尝试中国化。目前流行的临床心理学,它的理论、诊断标准、治疗手段等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但是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信念、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对性的态度、家庭教养方式以及习惯化的非言语表达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面对的来访者是中国人,因此不能直接硬搬西方临床心理学的理论、测量工具、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而应当努力尝试使其中国本土化,并且还要努力挖掘和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效的防治心理疾病的思想和方法。
(4)力求可读性强。本书系的文字陈述力求易读易懂,尽量用通俗的事例来解释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对于广大患者及其家属也可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我相信,广大读者会喜欢这套《实用临床心理学书系》,并将从中获益。是为序。
黄希庭谨识于重庆,西南大学窥渊斋
2006年10月
第一次接触“艺术疗法”这个术语是在本科学习人格心理学的专业课上,可能源于以前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以及曾有过的短暂涉入,当时就感觉艺术疗法非常有意思。在这种兴趣的驱动下,通过查阅一定资料,逐渐对艺术疗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认为艺术治疗就是治疗师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应用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鼓励和帮助来访者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现在看来,由于当时资料和自己知识水平的局限,导致了自己对艺术疗法比较简单和肤浅的理解。实际上,艺术治疗绝对不是艺术与心理治疗的简单相加,艺术治疗是治疗师引导来访者,通过对艺术的理解和创作这种活动形式,使来访者深入自己的无意识,在艺术活动中体验、反思、整理、疏泄、否定、建设等,进而达到缓解症状,重新认识困扰自己心灵的问题,激发无意识的创造性,形成自我治愈的积极心理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艺术治疗中“艺术”手段的核心是形象创作和对形象创作所象征的事物的诠释,因此,在理论上主要以精神分析为其依据。在实践上,艺术和精神分析则通过形象、意象而架设起了彼此沟通的桥梁。由于形象创作活动是治疗中的主要沟通语言,“艺术”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的形式表现就不仅只是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它应该泛指以创作和表现形象和意象为主要活动的各种艺术形式。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有幸到日本访学,进一步接触了日本艺术疗法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更大的收获是学习了一些艺术疗法中操作性比较强的具体技法。客观来说,在我国,对于艺术疗法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上,而操作性比较强的具体治疗技法的介绍和实践,除一些常见的和发展比较成熟的领域外,如,游戏疗法、箱庭疗法(或沙盘疗法)等,目前还比较缺乏。而日本的艺术疗法不仅在理论上,包括操作性比较强的具体治疗技法,目前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系统介绍艺术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发展我国的艺术疗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怎样把艺术疗法的一些新的具体技法引入到我国就是我当时思考并想努力实现的一个目标。后来,在众多同仁的鼓励下,我开始着手进行了艺术疗法中具体技法的整理工作,并在参考了大量日本艺术疗法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一些实践,终于形成了本书。并得到了黄希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组的大力支持。
在具体内容上,本书是在借鉴、引进和介绍日本艺术疗法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临床心理学实践形成的,主要偏重于艺术疗法的各种具体技法介绍。为了兼顾各个层次的心理学工作者,书中对艺术疗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以方便读者对各个技法的全貌有个大体的了解。具体来说,本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艺术疗法的基本概况,包括艺术疗法的概念、具体形式、技法和相关理论等。第二部分主要从艺术疗法的每一种独立技法入手,介绍了目前比较新也应用比较多的几种具体疗法。主要是游戏疗法、箱庭疗法、绘画疗法、风景构成法、表现疗法、剪纸疗法等的相关理论、操作和实际案例。为方便读者的阅读,第二部分每章内容的具体技法都是独立的,读者既可以按照书的逻辑顺序阅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关的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临床心理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在实践性比较强的心理咨询领域,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专业技能上的深入和精细化。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般的咨询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许多具体的治疗方法上要有比较深入和精细的理解和把握,在技法的操作上要比较熟练。本书的立足点也在于此,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得理论和实际操作上的提升。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主编:杨东、蒋茜,副主编:李小红、金钊,各章内容的撰写分别是:第一章(杨东)、第二章(王琦、来婷婷)、第三章(王琦)、第四章(汤永隆、金钊)、第五章(金钊)、第六章(李小红)。全书由杨东、蒋茜和李小红负责统稿。
本书得以出版要感谢很多人。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庆林教授和张进辅教授,感谢我的老师黄希庭教授、李红教授等,没有他们多年来的教导、帮助和支持,我走不到今天;其次,还要感谢日本广岛市立大学的吉沅洪助理教授、宇部创新大学的酒木保教授和广岛大学教育学研究科心理学专攻的森敏昭教授、京都文教大学的森谷宽之教授,感谢他们在日本对我的帮助、关心和照顾;感谢日本京都文教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宇部创新大学临床心理中心等提供的参观和访问,中心的设施和布置令我赞叹,中心老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上的专业化令我敬佩并获益匪浅;还要感谢重庆出版社的编辑们辛勤而细致的工作;感谢我的父母默默无闻的精神支持;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许多前人,特别是许多日本专家在艺术疗法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此也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