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万事由来
46938900000024

第24章 民俗礼仪(4)

在江南现代农村和城市,许许多多的祝辞和口彩都被用于热闹喜庆的礼仪场合,成为助兴表演或游戏娱乐的一种独特内容。

比如当地民间闹新房时,习惯一定要叫新娘点烟,点烟时,被点的执烟者一般都要左躲右闪;或者吹风吹气,故意不让新娘把烟点着,等到新娘紧捏一火柴急急忙忙终于把香烟点燃时,闹新房的大伙就会不约而同地齐声大喊:“口欧!烊了!烊了!”须知,在江南方言中,“烊”就是“烧着了”之意,但又与“养”字谐音,所以,“烊了烊了”等于是在说“养了养了”,江南方言把“生(育)”叫做“养”。显然,这是大家祝愿新娘早日生育的口彩。

又如,在为某人过生日宾客喜吃祝寿面条时,主人挑起面条后,往往会问:“长口伐?”(即“长吗”之意)

,这时,宾客们就会齐声回答:“长!”主人听了,便高兴得眉开眼笑。因为,这个“长”字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面条之长,实际是在祝颂主人长寿。只是宾主双方心照不宣而已。

再如,过寄孩子举行仪式时,寄父寄母要给寄子女送见面钱,还要准备包袱、项领和肚兜3件礼品,包“与”保“,”肚“与”大“,在江南吴方言中都是谐音字,因此,各取这3件礼品名称中的一个字,便组成”保(包)领(项领)大(肚)“一词,即”保证领养长大“之意,显然是句口彩。

还有,浙江台州一带的渔民特别重视冬至节。每年此日,外出谋生的台州人都要赶回家乡祭祖,家家户户早晨起来都要捏糯米丸子,这种食物称作”冬至丸“。因为这一带方言”丸“与”圆“是谐音,”冬至丸“即是”冬至圆“,象征着冬至日一家团圆之喜。所以,”冬至丸“便成了一句台州方言口彩。

至于大年初一,吴越地区民间特别喜欢的放炮仗,人们的燃放数目及祝辞内容也有所区别,颇具地方色彩。苏州人喜欢放3响,叫做”高升三级“;嘉兴人喜欢放4响,称作”福禄寿喜“;有的地方是放6响,称为”六六顺“;也有的地方则一响足矣,叫做”炮仗一响,黄金万两“。

客家人口彩习俗拾趣

客家人分布于我国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四川和台湾等地,人口约4000万左右。客家人的祖先是北方汉人,迁徙南方后,仍保留着独特的习俗,包括口彩祈吉之类,有些十分别致有趣。

在祭祀祖先的仪式结束后,各家急忙挑起自己送来的供品,提上点燃的灯笼回家去。据说走得愈快,愈先到家,并把象征人财两旺的灯笼挂于厨房或大门上,便愈吉利,此俗谓之”先走先发“。

新娘结婚时,要带来一束系了红绳的野草,先是放在竹篮里,最后栽于婆家菜园,以示从此扎下根来,不再远徙他乡。迎娶时,要由新娘的弟弟拿着一支杉树枝,在前边开路拖地,此俗名曰”拖青“。因客家人称分娩为”轻身“,而客家话”青“与”轻“谐音,所以此俗借以祝福新人早生贵子。

兄弟分家时,各自的岳父会挑来大米、木柴和一担水桶,桶里装着锅碗瓢盆和发糕、葱、蒜、芹菜,他们是帮女儿女婿开家立业的。并借”芹“与”勤“、”葱“与”聪“、”蒜“与”算“的谐音,勉励女儿女婿勤劳、聪明和多谋善算,使光景像发糕似的兴旺发达,年年高升。至于送木柴,乃是借”柴“与”财“的谐音,祝福他们发财致富哩。

闽西南客家人讲友情,重交往,礼仪风俗中也有许多讨口彩的习惯。

比如遇到年青人新婚时,客家人便用红枣、花生、桂圆(龙眼)、瓜子等果品送给新郎新娘食用,取”枣、生、桂、子“的谐音和果品的形状,预祝新人”早生贵(龙)子“、”家庭圆满“。待新娘分娩生子满月时,主人则备满月酒酬请亲戚朋友,人们在吃满月酒时,常用狗作礼物送给主人家,因”狗“与”九“和”久“同音,以此祝福小孩生命长久,像可爱的小狗一样天真活泼。”送猪瘦(不吉利),送狗富(富裕)“这是他们的传统看法,狗一向是他们心目中的吉祥动物。所以,新生小孩满月时,主人家常有一大群摇头摆尾、憨头憨脑的小狗钻来钻去,热闹而有趣。

泉州敬客多讲究

农历正月,倘若你到泉州人家里作客,好客的主人便会端出柑桔、糖果、糕点、蜜饯果脯。首先敬客的总是桔子,说是请客人”尝甜“,借”桔“与”吉“的谐音,祝贺客人吉利,生活如柑桔般甜蜜。随后,主人会给客人煮一碗加糖的红枣鸡蛋,当地人称之为”甜蛋“,这是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祝福。如果煮的是4个鸡蛋,客人应该只吃2个,而留下2个。因为本地人叫鸡蛋为”鸡春“,”春“与”伸“谐音,留2个鸡蛋。

是作为留春(留伸)的彩气,预祝主人生意兴隆,积福伸财。

吹灭生日蛋糕上蜡烛的由来

过生日的孩子为什么要吹灭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呢?

这一做法最早开始于古希腊。古希腊的月亮女神阿蒂梅斯的崇拜者们在庆祝月亮女神生日时,在圣坛上摆上插着蜡烛的甜蜜蛋糕。后来,古希腊人在孩子的生日蛋糕上插上燃着的蜡烛,并增加了吹灭蜡烛的内容。他们相信,燃烧的蜡烛具有隐秘神奇的力量,如果孩子要求一个心愿,并且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他便可以如愿以偿,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二十八响礼炮的由来毛泽东说:“开国大典的礼炮要放28响。”他是个不循规蹈矩的人,他不知道也懒得知道国外最高的礼炮是21响。政协会上有人提出质疑毛泽东叫大会筹委会的唐永健起草个说明,但是,毛泽东没有具体说,唐永健也没有问。唐永健觉得28响就是28响,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至今,刚满28岁,28响礼炮就是28年党史的礼赞。报告送上去,毛泽东二话没说,用铅笔签上了他的大名,这份材料转发了。

开国大典的礼炮队共由108门山炮组成,分为两组,所以习惯上说54门礼炮。之所以选择山炮代替礼炮,是因为山炮身短,重量小,便于搬运。炮弹都是真家伙,但是卸去了弹头,只留下响的本领,失去了炸的能耐。

礼炮队的训练是很苦的,拉火和装填手都要进行强化训练。54位装填手要求在同一秒钟把炮弹塞进炮膛,54位拉火手更是同时拉火,否则你一发我一发就乱套了。礼炮发射要求很严格,28发无头炮弹要在二分半钟全部炸响,难度是相当大的。现在放礼炮由电操纵拉火,而那时只能靠人工来达到和谐统一。

“知识分子”的由来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雏形,按照传说可追溯到五帝时代,如黄帝命仓颉造字、命大挠作甲子、命容成作天球仪和历书;舜帝命禹治水、益开山泽等。这些在统治者身边,记言记事、掌管图籍制定法律的“史”以及从事文化教育、工程技术、制作器物的人,可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鼻祖。

周朝兴学校,选优秀之民入校深造,按不同的文化程度分为“俊士”、“造士”和“进士”。从此,知识分子称为“士”。随着历史的发展,知识分子队伍越来越复杂,有文士、博士、儒生、秀才、举人、进士、贡生等数十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受西学影响,朦胧地把知识分子与知识阶层称为“知识界”等。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党章中才正式用“知识分子”和“知识阶层”两词。

“革命”二字的由来在清季乙未(清光绪二十一年)年兴中会失败以前,中国革命党人向未采用“革命”二字为名称。从太平天国以至兴中会,党人均沿用“造反”或“起义”“光复”等名词,及乙未九月兴中会在广州失败。孙中山、陈少白、郑弼臣三人自香港东渡日本,舟过神户时,三人登岸购得日本报纸,中有新闻一则,题曰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抵日。中山语少白曰,革命二字出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乎人一语,日人称吾党为革命党,意义甚佳,吾党以后即称革命党可也。按日人初译英文Revolution为革命,但揆诸易所谓汤武革命之本义,原专指政治变革而言,故曰革其王命,又曰王者易姓曰革命。自译名既定,于是关于政治上或社会上之大变革,咸通称曰革命。今国人遂亦沿用之。

“斧正”的由来人们把文章拿给别人要求帮助修改时,总少不了这么一句客套话:“请予斧正”。

“斧正”是一个典故,出自《庄子·徐无鬼》。说的是战国时期,博学的庄子结交了一个朋友惠子,惠子早亡,庄子甚为痛惜。一次,庄子路过惠子的墓前,不由得回忆起惠子来,他对随人讲了一个故事:

楚国郢都有个人,在剧墙时鼻尖上溅了一点白粉,这点白粉薄得像苍蝇翅膀一样,他找了个工匠帮他去掉,这个工匠让他站稳后,轮起斧子照他的鼻尖就是一下,那个人镇静端立,只觉一股疾风拂面而过,鼻尖上的白粉全都不见了,而鼻子却一点儿也没受伤。有个国君宋元君听说后,把这个工匠召去,对他说:“听说你运斧成风,请给我表演一下吧。”工匠说:

“我确实有过这种技能,可是,和我配合的那个人已经死去好久了。”故事讲到这里,庄子叹息说:“自从惠子死后,我失去了学业上的挚友,再也没有和我谈得投机的人了。”根据庄子讲的这个故事,后人在请人修改文章时,便常常用“斧正”二字,以示谦恭,还有的写“斧政”、“削正”、“郢政”,都是这个意思。

(摘自《万事由来小百科》龙溪师范九二级<6>班李薇)时装表演的由来据有关资料记载,人体模型出现于1573年,是用木料和粘土制做,并用零碎粗麻布加以装饰而成的。人们给玩偶起了个名字,叫作“玛尼奇诺”。

这种木制的玩偶很快就传到了法国和荷兰。在那里,人们叫它“模特儿”。巴黎的一个女裁缝想出一个新点子,用模特儿向顾客展示新式服装,其他裁缝也积极仿效。但是木制的模型有一个缺点,它不能活动。因此,许多女店主就自己充当“活”模特儿,用各种时装来打扮自己。一个到巴黎的英国人洽·沃尔特看中了其中的一个最漂亮的模特姑娘,与其结婚后回到英国,从此英国也出现了第一家具有活模特的时装商店--沃尔特时装商店。这便是当前时装表演艺术的由来。

象棋之祖--韩信360行,行行有祖师。象棋也不例外,其祖师就是楚汉战争中的名将--韩信。

韩信替刘邦打败项羽,创立了汉室江山。但他万万没想到,事成以后,竟被刘邦老婆吕后迫害下狱。

有个狱吏十分敬重他。有一天,狱吏对韩信说:“请将军授我兵法,以传后代,为将军扬名,”开始韩信不肯,可狱吏再三请求,一定要韩信答应。韩信见状,又思考再三,才说:“好吧,你既爱好此法,三天后再谈吧。”过了三天,狱吏来见韩信,韩信叫狱吏面对面席地而坐。只见地上圆了个大方框,分敌我两方,各画32个小方格,中间一条界河,内写“汉界、楚河”。

一边布着16方小红纸片,分别写着帅、仕、相、车、马、炮、兵等字样,另一边布着16方小蓝纸片,也分别写着将、士、象、车、马、炮、卒等字样,狱吏见后,面露惊异之色说:“这是兵法?”韩信说:“你莫小看这小小的72方格,在这里能容纳千军万马的大战场哩。这16方小纸片、各代表一方。用兵时只要文武结合,上下一致,统盘筹划,配合有方,就会千变万化,百战百胜。你精通此法后,用于兵事,无不如是,为将就可无敌于天下矣。”狱吏听后双膝跪地,拜韩信为师,终日陪伴韩信,在狱中学习兵法。

韩信被害后,狱吏辞去公职,在家专心研究。为图方便,他把棋格画在纸上,并削木为子代替小纸片。因为这东西是木头做的,又因为用棋子布阵,像打仗,却又不是实战,所以就称它为“象棋”了。

(摘自《体坛报》97.12.30)鞠躬、握手礼仪的由来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鞠祭”:祭品(猪、牛、羊等)不切成块,而将整体弯卷成圆的鞠形,再摆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一直保持到现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援引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崇敬。于是,弯一弯腰,象征性地表示愿把自己作为鞠祭的一个牺牲品而奉献给对方。这就是“鞠躬”的来历。

史前时期,人类的祖先以打猎为生,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充满着危险的。因此,当陌生人相遇时,如果双方都怀着善意,便伸出一只手来,手心向前,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石头或武器,走近之后,两人互相摸摸右手,以示友好。这样沿袭下来,便成为今天人们表示友好的握手。关于握手礼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中世纪时,骑士们都穿着盔甲,全身披挂后,除两只眼睛外,其余都包裹在铁甲里,随时准备冲向敌人。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时就应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没有武器,互相握手,这是和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