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效沟通的艺术
46930600000017

第17章 有备演讲和即兴演讲的目的(6)

能把自己的思想整理组合好,甚至比准备冗长的演讲还重要。因为在这现代化社会里,甚至一般的休闲场合,都愈来愈需要口头上的交流。因此,能够迅速动员自己的思想,并且流畅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能力确属必要。今天,许多产业或政府的重要计划,通常不是由一个人来决定,而是由许多人在会议桌上决定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必须发言,要站起来陈述自己的意见,如此才能凝聚成团体意见,这就是即席谈话能力的重要,及其造成的影响。

第一,多加练习

每个智力正常、并且能适度控制自己的人,通常都能发表得体的、甚至十分出色的即兴谈话。所谓即席谈话或即兴谈话,是指“不假思索地说出来”的意思。有好几个方法可以加强你在这方面的能力,可以让你在临时被要求讲几句话的时候,能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其中有个方法我觉得十分有用。

几年前,道格拉斯·费班克在《美利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证实了这一方法,它是由卓别林和皮克福德在两年前的每个晚上所玩的手法。它原本是影星间用来训练机智应对的游戏,但可应用于所有说话的艺术,现简介如下:

我们每个人都在纸条上写下一个题目,然后把纸条折好放进盒子里用力摇。我们请一个人来抽题目,然后立刻上台就抽到的题目发表一分钟的演讲。我们从不用相同的题目。有个晚上,我抽到的题目是《谈灯罩》。你以为这没什么可谈吗?试试看就知道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因这个游戏而获益匪浅,大大增进了我们即席谈话的能力。我们由许多不同的题目增加了不少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就一个题目去组织思想——我们学会了如何站起来思考。

在我们的训练班里,有好几次机会让学员起来发表即兴演讲。长时期的经验,使我了解这一类的训练有两种效果:

(1)证明班上的学员可以站着思考。(2)即席演讲的经验,使他们对有准备的谈话更具信心和安全感。

他们发现,假如在有备演讲中不幸发生“脑子中空”的意外事故,他们还可以运用即席演讲的技巧来弥补,直到重上轨道为止。

是的,每隔一阵子,班上每个学员都会听到这样的宣布:“今晚你们每个人都会拿到一个不同的题目,但要在上台前一刻才知道要讲什么。祝你好运!”

结果如何呢?有个会计师发现自己抽到“谈广告”的题目,而广告推销商则发现自己的题目是“谈幼儿园”;有个老师抽到“谈银行”的题目,而银行家很可能必须谈“学校教学”;一名书记员被分配到的题目是“谈生产”,而生产专家则可能被分配到“谈交通”。

他们会面露难色,表示放弃?不,从没有。他们也并不假装自己是权威,只就自己知识所及,讲些自己比较熟悉的部分。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讲得并不怎么好,但他们毕竟都站起来,都开口讲话了。对某些人来说,这也许不难,但对某些人来说,则的确是桩不容易的事,只是他们都没有放弃,都发现自己讲得比想像中要好得多。他们甚至难以相信自己也能培养出这种能力。

我相信,假如这些人可以做得到,其他人也一样可以做得到——只要具有意志力和信心——而且,你愈常练,事情就愈变得容易。

另一个用来训练即兴谈话的方法,叫做“接龙”。先由一个学员开始讲故事,然后再由其他人继续接下去。举例来说,第一个学员可能这么开始:“有一天,我正驾着直升机,忽然发现一群飞碟逐渐向我飞来。我开始下降,但离我最近的一个飞碟,有个体格瘦小的人开始向我开火,我”

这时,铃声响了,表示讲话的人到此为止,接下去由第二个学员继续把故事讲下去。等到每个学员都接上自己的部分,往往故事的结局就变成了火星上的水道,或众议员的大厅等。

这也是训练即兴谈话技巧的方法。像这一类的练习愈多,等到实际需要开口讲话的时候,就愈能应付自如了。第二,随时做好即兴谈话的心理准备当你应邀做即兴演讲的时候,通常你得就某个主题发表较权威性的谈话。问题在于,你得面对当时的状况,而决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要讲些什么。要想在这方面成为能手,最好的方法之一便是随时做好心理准备。当你参加一个会议,你就要想着,假如这时有人要你临时发表谈话,你该讲些什么,你该如何表示拒绝或同意?

所以,我在这里要给你的第一个建议是:在每个场合或每种状况下,随时做好上台讲话的心理准备。

首先,你得要思考,这是困难的一部分。但是,我相信任何一个即兴谈话的能手在准备参加一个聚会之前,都会花上好几个钟头的时间,去分析、研究那个场合的需求。这就好像飞机驾驶员要随时做好准备,一旦飞机发生紧急状况,他就知道该如何处理。即兴演讲的能手,平常就常做练习,这样其实是“非即兴”的了,因为事先都稍有准备。

由于你已经知道了主题,剩下的问题便是如何组织材料,以配合时间和现场状况。即兴演讲的时间通常很短,所以要尽快决定你要用的材料,以配合当时的情况。不用因没有准备而讲道歉的话,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所以,不妨尽快进入主题,然后参考以下诸原则。

第三,立刻进入举例阶段

为什么建议你如此去做呢?主要有三个理由:

(1)你不用再为措辞大伤脑筋。因为来自经验的东西,描述起来比较容易。

(2)你马上可以进入演讲状况,忘掉“第一分钟的焦虑”。

(3)吸引听众的注意。就如我在本书中所讲的,来自实际生活的例证,绝对可以立刻吸引住听众。

听众的注意力,在你开始演讲的第一分钟非常重要。因为沟通的过程是双向的,演讲人对听众的注意力十分敏感,一旦感受到被接受或有期待,就像由听众脑部发出电波一样,演讲人就会尽其所能继续讲下去,以回应听众的注意和期待。如此,演讲人和听众之间便建立起一种融洽关系,这正是演讲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所有沟通过程的关键。所以我要求你们要以举例证开始,便是这个道理。

第四,语言活泼而有力量

本书在前面也提过多次,假如演讲人很有精神,声音强而有力,则你的外表的生气会影响到内在的精神力量。你有没有见过有些人在演讲时喜欢用手势?当开始用手势之后,通常讲话也变得流利,甚至出言机智,很吸引听众的注意。生理活动与精神状况关系十分密切,举例来说,我们常用同一个字眼来描述身体或精神上的活动。如:“捕获一个观念”、“抓住某个思想”等。威廉·詹姆斯也曾指出,一旦我们的生理充好电,有了力气,也很快就会使我们的精神开始起作用。所以,演讲的时候要完全投入,要讲得活泼有力量,这样必受欢迎。

第五,从此时此地开始

当有人拍拍你的肩膀,同你说:“讲几句话好吗?”或可能事先一点信号也没有——你可能正欣赏节目主持人的言谈,忽然间,你发现他谈的正是你。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你的方向投射过来,你还没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却已被选定为下一个即兴演讲人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很可能会漫无头绪,不知从何开始。就像史蒂文·李卡克的那位糊涂骑士一样,当他一跃上马背,就“到处乱窜”。现在,这是极需要镇定的时刻。不妨先深吸一口气,并且注意聚会的性质和特点,以决定你要讲些什么。通常,听众最感兴趣的是自己本身。所以,至少有三个方向可以作为你谈话内容的来源:

第一是听众本身。请记住,这是最简易的方法。讲一些与听众有关的事——他们是什么样的人,都做些什么事,尤其对社区或人类有什么贡献等。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第二是场合。你当然知道这个聚会因何举行?是纪念会?颁奖典礼?年度聚会?还是政治性聚会?

最后,假如你在这之前曾注意听讲,提及或赞美其他演讲人也是很好的材料。凡是最成功的即兴演说家,他们讲的都真正是即兴而起,与现场状况有关的。如听众、场合、或其他演讲人的说法等,其贴切有如手与手套一般。他们的东西是特制品,是专为这个场合而做的,因而成功是预料中的事。

第六,是即兴而谈,非随兴而讲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兴谈话并不是信口开河,琐琐碎碎讲些毫不连贯的东西。你仍然必须把所要传达的意思,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你所举的例子要能符合你的中心思想,而且,假如你讲得很热忱,便会发现这种没有经过事前准备的演讲,其实更活泼、更有力量。如果能把本章所提的这些建议记牢,并找机会多多练习本章前部分所讲的课堂技巧,你便能成为一个令人满意的即兴演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