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46926500000006

第6章 审时度势——扭转绝境不利的诀窍(2)

听了这话,太公望也大吃一惊。他刚才太紧张了,听到远处的声音后,慌忙将钩甩进水里,竟忘了放鱼饵。当西伯的人马停在水边,西伯向他走过来时,他为了止住发抖的手,却不知不觉将钓钩提出水面。于是出现了这尴尬的场面。也难怪,这是他追求了几十年而遇到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太公望镇定自己,不使脸上显出慌乱,脑子飞快地转动,审时度势寻思应对的办法。在这短暂的沉默时刻,西伯觉得这老人莫测高深,不饵而钓也许有什么玄奥的天机,自己的问话也许太蠢了。这时幸得太公望福至心灵,突然想出对策,他说:“休道钩无饵,自有愿上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西伯就甘愿上钩,跑到朝歌去朝拜。被囚*里;世人皆知商朝气数已尽,可是各路诸侯也甘愿上钩,宁可臣服,为钩上肉,就像我钩到的这条鱼一样!”

西伯昌听说大吃一惊,因为这些话正中他的心事,便连忙躬身施礼,问道:“愿闻贤士大名。”

“老朽吕尚是也。”

“刚才听先生高论,振聋发聩。不瞒先生说,我就是您所说的西伯昌。”

吕尚装出吃惊的样子,惶恐地说:“老朽不知,狂言乱语,恕罪恕罪。”

西伯昌恳切地说:“现在天下纷纷,百姓乱离,如先生不弃,望助我匡扶天下,拯民于水火。”

吕尚言不由衷谦逊了一番,也就与西伯昌一同回宫了,到了宫里。他与西伯昌纵论天下大事,雄辩滔滔,分析透澈,见解高明,使西伯听得心悦诚服,立刻拜他为太师,委以重任,为建周亡商立下了惊天之功。

6、驾奴时势:软绳子捆着硬木头

能够做到审时度势、适时而变,也就是成功地驾驭了时势。中国历史上善于驭势者不乏其人。

战国时代楚国的昭王喜欢游山玩水,敌国已经逼到边境,仍是要去荆台打猎,司马子綦代表众姬去向楚王说亡国的利害,反被楚王叫侍从痛打了一顿。此时,令尹子西却赶了一驾马车来,说愿与昭王同乐。行至十里后,见昭王心境平和,有说有笑,子西就停下了马,说,“我想不去了,大王愿听听原因吗?”昭王立刻说:“你说吧!”子西诚恳地说出了这么一番话:“重罚谄臣,重奖忠臣,立国之法也。司马子綦是一个直言忠臣,而我却是一个不顾国家利益,只晓得迎合您的谄臣。请您杀了我,厚待司马子綦。”昭王一听,无地自容。

顺己者昌,逆己者亡。是君王的共同心理特征。面对着有这样特殊优越感的谈话对象,决不可能以比他高明的姿态出现来说服他的。吴国的年轻人、楚国的令尹子西之所以能劝说成功,就是懂得君王的这种心理,避免正面冲撞,在说明自己观点之前,想方设法地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使对方减少对立的情绪,先接受自己作为谈话的对象,然后用寓理于情、于景的方式,陈述自己的意思,在并不直接提出刺伤对方自尊的建议的前提下,让对方自己醒悟。真可谓是费尽心机,巧妙至极。

晋国有一个昏君晋平公,武艺糟糕,却也偏爱狩猎。有一次他张弓射着了一只鹌鹑,可是没有射死,他赶紧叫侍臣竖襄去抓,没料到鹌鹑却逃走了。平公好容易射着了猎物,却没到手,恼怒之至,把竖襄关了起来,说要杀他。大夫叔向听得满朝窃笑后,于是去找平公,向平公道:“怎么样,猎狩得好吗?”平公原以为他是来为竖襄求情的,一听这样说,就松了一口气,说:“好什么?竖襄把我射的鹌鹑放走了,害得我两手空空的回来,我要杀了这竖襄!”叔向点头道:“大王说得对,竖襄是该杀。从前,我们晋国的先君唐叔也曾在这个地方狩猎,他只一箭,就射死了一头大野牛,还用野牛的皮制了一副大铠甲。唐叔以他卓绝的武艺和超人的勇略得到了赏识,受封于晋,创立了晋国,现在传国于您,却射鹌鹑而不死,这竖襄又放跑了鹌鹑,致使大王射鹌鹑不死的事张扬了出去,不是罪该万死吗!所以大王一定要赶快处置竖襄,以免大王的耻辱被诸侯知道而招人耻笑!”平公听了,冷汗出了一身,才知道处死竖襄的后果,赶忙把竖襄放了出来。

7、首先认错:卡内基见势推舟

戴尔·卡内基是美国著名作家。他曾在《美好的人生》一书中讲了他的一段经历。

卡内基家离公园很近。因此他常常吃完饭后就带一只叫雷斯的小猎狗到公园散步。这是个森林公园,面积很大,游人不多。公园有一规定,带狗游览者必须为狗系狗链和戴口罩。一开始,卡内基还常常按规定给狗戴上各种器具,时间一久也就松懈了。

一天,他在公园里遇见了一位骑马警察。警察严厉地说:“你为什么让你的狗跑来跑去而不给它系上链子?难道你不知这是违法吗?”

“是的,我晓得。”卡内基答道,“不过我认为它不至于咬人。”

“法律可不管你怎么认为。”警察厉声说,“这回我不追究,假如下回再让我碰上,你就必须跟法官去谈了。”

从此以后,卡内基照办了。可是,小狗很不喜欢束缚。看到小狗的可怜样,他心软了,不再给它带上口罩。

一天上午,他正与小狗赛跑,刚跑过一片树林,正碰到那位警察骑在一匹红棕色的马上。警察招手让他过去。跑也跑不掉,卡内基只好硬头皮迎上前去。他心想,这下可栽了!面临如此绝境,他决定先发制人。他满脸惭愧地说:“先生,这下你逮住我了,我有罪,你上星期警告过我。”

几乎出于卡内基的意料,“好说,好说。”警察回答说,“我知道,在没有人的时候,谁都想让小狗无拘无束地跑一跑。”

“的确忍不住,”卡内基说道,“但这是违法的。”

“哦,别说得太严重了。”警察很温柔地说,“这样吧,你只要让它跑过小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了。”

当免不了会遭责备时,处于人际关系的绝境之地,自己首先认错,把本来别人要责备的话说出来,这便消了别人的气,给他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那么,对方十有八九会原谅的。

8、人际关系之绝境: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英国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与其丈夫相亲相爱,感情和谐。但是维多利亚女王乃是一国之王,成天忙于公务,出入于社交场合,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却和她相反,对政治不太关心,对社交活动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两人有时也闹些别扭。有一天,维多利亚女王去参加社交活动,而阿尔伯特却没有去,已是夜深了,女王才回到寝宫,只见房门紧闭着。女王走上前去敲门:

房内,阿尔伯特问:“谁?”

女王回答:“我是女王。”

门没有开,女王再次敲门。

房内阿尔伯特问:“谁呀?”

女王回答:“维多利亚。”

门还是没开。女王徘徊了半晌,又上前敲门。

房内的阿尔伯特仍然是问:“谁呀?”

女王温柔地回答:“你的妻子。”

这时,门开了,丈夫阿尔伯特伸出热情的双手把女王拉了进去。

作为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一开始就知道敲门的人是自己的妻子,他的两次发问实是明知故问。为什么维多利亚前两次敲门都遭到了拒绝,叫不开门,而最后一次丈夫开了门并热情有加呢?这是由于她的语言没有随场合的变化而变化,女王的心理状态,没有随着交际的环境对象的变化而加以调整,她的语言和她在此时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严重的冲突而造成的失误。

第一次女王上前敲门回答说“我是女王”,她这种自称,应该在宫殿上运用才适合,这表明交际双方的关系是君臣关系。而现在是在寝宫之中,面对的是丈夫,所以她这样回答显得态度高傲,咄咄逼人,没有满足作为丈夫的阿尔伯特的自尊心理,因而没有开门,女王也就陷入了绝境。第二次敲门女王的回答是“维多利亚”,应该承认第二次回答比第一次回答语言的失调程度要轻得多,但是“维多利亚”这个自称在这里是中性的,似乎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代号,对任何人都可以这样自称,不带任何的感情色彩,态度平淡,没有显现出作为妻子角色的感情色彩,因而效果也不好,唤不起丈夫的亲昵之感,故而也没开门,女王再一次陷入绝境。第三次敲门女王回答说“我是你的妻子”,体现了作为“妻子”的角色意识,传达出妻子特有的温柔和浓烈的感情色彩,她的心态适应了具体的场合和对象,把交际双方的角色作了明显的定位,极大地满足了阿尔伯特的自尊心理,于是先前失误的不愉快一扫而光,效果极佳,不仅敲开了房子的门,也敲开了阿尔伯特的心扉,门开了的同时,也解了绝境之围,可见女王能够审时度势。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一定的场合,时刻都在扮演着某种角色。因此每当与人交际时,不仅在传递信息,而且还包含并规定了双方——表达者与接受者的角色关系,人们期待你说出的话符合角色规范。我们常常听人说,某某人今天说话有失体统,往往是指他所说的话有悖于人们所期待的角色规范。这样交际的效果就不会好。有一段时间电视台播放台湾女作家琼瑶的电视剧《几度夕阳红》,剧中的女秘书办事干练周到,且对老板何慕天照顾得特别周到。有一单位早上开会,处长在大庭广众之下,突然问自己的女秘书“你看何慕天的女秘书怎么样?”在场的人都明白这话的意思是“你比人家差远了”,这是不满意的表示。作为领导干部在这种场合应该是严肃认真的,如此不礼貌而带有极大贬意的提问,已是超出了他的角色要求。所以那位女秘书不客气地回敬了他一句:“那位女秘书的确不错,可惜你不是何慕天!”全体大笑起来,弄得那位处长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