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植前每公顷撒施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千克,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
发病初期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九)荷兰豆褐斑病
1.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荚。叶上病斑圆形,淡褐色至黑褐色,边缘明显。茎上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后期下陷。果荚上病斑圆形,后期下陷,茎、荚上病斑均为深褐色。病斑上均产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出苗后使幼苗染病,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在15~20摄氏度时,多雨潮湿易发病。
3.防治方法
选留无病种子或进行温汤浸种,将种子置于冷水中预浸4~5分钟,再移入50摄氏度温水中浸5~10分钟,放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清洁田园,减少土壤带菌。
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
§§§第四节北方蔬菜的主要虫害与防治
一、蔬菜的地下害虫
(一)地下害虫种类
1.小地老虎
成虫为灰褐色,有黑色斑纹的蛾子。幼虫初孵化时呈灰褐色至黑褐色,成熟幼虫体形略扁,全体黑褐色稍带黄色。
杂食性,幼虫为害。
2.蛴螬
成虫为大金龟子,体长约21毫米,呈长椭圆形,鞘翅革质坚硬,黑褐色有光泽;幼虫长约35毫米,乳白色,蛹长20毫米,体黄色,头部褐色,杂食性。
3.根蛆
成虫为灰黑色小蝇。体长4.5毫米,雌虫体长5毫米,淡灰色幼虫乳白色略带黄色,体长7~10毫米,蛹长4毫米,黄褐色。危害瓜类、豆类、葱蒜类。
(二)防治方法
以柔嫩多汁的杂草50份与1.5%的乐果粉剂一份拌和制成毒饵,傍晚撒于田间,每公顷225~300千克,或每公顷用干谷7.5~10千克,煮到半熟,晾干使谷粒互不黏结,然后用50%敌敌畏50倍液,或美曲膦酯30倍液将谷粒拌匀制成毒饵诱杀。
于随水浇施氨水或75%锌硫磷2000倍液,或90%美曲膦酯1000倍液灌根,每株0.2千克,可杀死根蛆和蛴螬。
二、蔬菜的主要害虫
(一)蚜虫
1.形态特征
蚜虫可分为有翅蚜和无翅蚜,体长不超过2毫米,呈黄绿色或绿色、褐色。蚜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使叶片卷缩、变黄,影响植株生长,又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
2.防治方法
喷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或复果乳油(其中敌敌畏40%,氧化乐果10%)2000~3000倍液,进行防治。
(二)菜青虫
1.形态特征
菜青虫又名菜粉蝶,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前后翅均为粉白色,体黑色,雌蝶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灰黑色,在翅的前缘近外方有一黑斑。雄虫翅色洁白,基部黑色部分较小,前翅上只有一个明显的黑斑,近后缘的圆斑不明显,顶角有三角形的黑色斑,色淡而小。
卵长瓶状高约1毫米,初产时为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表面有许多纵横的隆起纹,形成长方形小格。卵单生,直立在叶片上。
幼虫为菜青虫,老熟幼体长28~35毫米,体青绿色,密布黑色瘤状突起,上有细毛,背线淡黄色,腹面浅绿白色。共有5龄。
蛹体似纺锤形体,长18~21毫米,体色随化蛹时附着物而异,有灰黄、灰绿、灰褐、青绿等色。尾部和腰间有白细丝连接寄主上。
2.发生条件
菜粉蝶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6%左右,当气温低于6摄氏度,或高于32摄氏度,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就会大量死亡。由于春秋两季十字花科蔬菜栽培面积大,气候条件也适宜,因此,在4~6月和8~10月是菜青虫发生的两个高峰期,夏季则发生较少。
3.为害特点
菜粉蝶属于鳞翅目、粉蝶科。主要以幼虫为害菜心、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成虫只在开花植物上吸食蜜露和产卵。
二龄以后的幼虫食量大,可将菜叶咬成空洞或吃成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存叶脉及叶柄。其排出的大量粪便,污染菜面和菜心,使蔬菜变质、腐烂。其造成的伤口还易使细菌侵入,引起软腐病。
4.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根据菜青虫发生期和蔬菜的生育期综合考虑施药期,以产卵盛期后5天左右打药,消灭幼虫在3龄以前,在甘蓝、白菜包心期要每周喷药一次。常用药有:20%杀灭菊酯2000~2500倍液,或50%锌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
于生物防治。用每克含100亿孢子的青虫菌粉400~600倍液,或20%灭幼脲1号、3号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三)棉铃虫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7毫米,翅展27~28毫米,体色多变化,一般雌体红褐色,雄体灰绿色,前翅中横线由肾状纹下斜伸至翅后缘,末端达环状纹的下方。外横线斜向后伸达肾状纹正下方。后翅黑褐色。
卵半球形,乳白色,卵壳上有网状花纹。老熟幼虫一般体长30~4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一般有淡绿色、绿色、黄白色、褐色、黑紫色等,头部黄色。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甚至通过前胸气门。蛹体长17~21毫米,纺锤形,黄褐色。
2.发生条件
棉铃虫为喜温喜湿害虫,一般每年发生2~5代,当气温在25~28摄氏度,相对湿度在75%~90%时,最适宜幼虫发育。当月降雨量在200毫米,相对湿度70%以上时,为害严重。但雨水过多土壤板结,则不利于幼虫入土化蛹和羽化出土。此外,暴风雨对卵有冲刷作用,可以减轻棉铃虫的数量。
3.为害特点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为杂食性害虫,可为害番茄、茄子、豆类、白菜、甘蓝、马铃薯等蔬菜。尤其以为害番茄最重。主要以幼虫蛀食蕾、花、果及嫩叶、嫩茎及芽。造成花蕾脱落,幼果空洞,腐烂脱落。果实成熟后其上蛀食空洞,病菌易侵染,常引起腐烂失去食用价值。
4.防治方法
实行冬耕冬灌,消灭越冬蛹。
黑光灯诱蛾,利用成虫趋光的习性,可在田间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番茄结果初期可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黄条跳甲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2.2毫米,黑色有光,触角第一二节或二三节赤褐色;鞘翅上部两端大,中部狭而弯曲;前足大部黑褐色。后足腿节膨大、胫节、跗节黄褐色。
2.发生条件
以春、秋两季发生严重,湿度高的菜田重于湿度低的菜田。
3.为害特点
成虫食叶,以幼苗期为害严重,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食后,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在留种地主要为害花蕾和嫩荚。幼虫只害菜根,蛀食根皮,咬断须根,使叶片萎蔫枯死。
4.防治方法
清除菜地残株落叶,铲除杂草,消除其越冬场所和食料基地。播前深翻晒土,造成不利于昆虫生活的条件并消灭部分蛹。
用90%美曲膦酯晶体1000倍液,或50%锌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大面积喷雾防治。
(五)二十八星瓢虫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毫米,半球形,赤褐色,密被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前缘凹陷而前缘角突出,中央有一较大的剑状斑纹,两侧各有两个黑色小斑(有时合成一个)。两鞘翅上个有14个黑斑,鞘翅基部3个黑斑,与后方的4个黑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合缝处有1~2对黑斑相连。卵长1.4毫米,纵立,鲜黄色有纵纹。幼虫体长约9毫米,淡黄褐色,长椭圆状,背面隆起,各节具黑色枝刺。蛹长约6毫米,椭圆形淡黄色,背面有稀疏细毛及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的蜕皮。
2.为害特点
成虫、若虫食害寄主作物的叶片、果实、嫩茎等,食害的叶片仅留叶脉及上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透明的凹纹,后变为褐色斑痕,过多时会导致叶片枯萎;受害果、瓜,不仅减产,而且被啃食的部位会变硬,并有苦味,失去商品价值。
3.防治方法
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成虫假死性,用盆承接扣打植株使之坠落。
人工摘除卵块,此虫产卵集中成群,颜色鲜艳,极易发现,易于摘除。
要抓住幼虫分散前施药,可用90%美曲膦酯晶体或50%锌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
(六)小菜蛾
1.形态特征
成虫为灰褐色小蛾,体长6~7毫米,翅展12~15毫米,狭长,前翅后缘呈黄白色三度曲折的波纹,两翅合拢时呈3个连接的菱形斑。前翅缘毛长并翘起如鸡尾。卵扁平,椭圆状,大小0.5毫米*0.3毫米,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10毫米左右,黄绿色,体节明显,两头尖细,腹部的4~5节膨大,故整个虫体呈纺锤形,并且臀足向后伸长。蛹长58毫米,黄绿色至灰褐色,肛门周缘有钩刺3对,腹末有小钩4对。茧薄如网。
2.为害特点
初龄幼虫啃食叶肉,残留一面表皮,呈一透明斑;3~4龄将叶食成孔洞,严重时叶片呈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甘蓝、白菜的包心。此外,尚可为害嫩茎、幼荚和子粒,对留种菜造成很大为害。
3.防治方法
在防治菜青虫的同时可兼治此虫。但近几年有些地区小菜蛾发生量大,为害严重。可选用4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七)野蛞蝓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52.5毫米,爬行时体长30~36毫米,身体柔软而无外壳,暗灰色。头部具有两对暗黑色触角,下面一对为前触角,长1毫米;上面一对为后触角,约4毫米。前触角起感觉作用。眼在前后触角顶端、黑色。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在外套膜的后方右侧有呼吸孔,腺体能分泌无色黏液。
2.为害特点
野蛞蝓属软体动物门,柄眼目、野蛞蝓科。可为害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番茄、菠菜、豆类等蔬菜。被害后叶片或叶球食成孔洞或缺刻,排出粪便污染叶面和包心叶,使菌类易侵染,造成腐烂,不堪食用。
3.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铲除田边地头杂草,减少蛞蝓孳生地。
将氨水稀释70~100倍,于夜间喷洒毒杀,或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喷雾。
毒饵诱杀,将磨碎的豆饼或玉米粉加多副醛,配成有效成分为5%的毒饵,在傍晚时,施于田间进行诱杀。
(八)潜叶蝇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毫米,头部黄色,复眼红褐色。胸、腹、足灰黑色,但中胸侧板、翅基、腿节末端、各腹节后缘黄色。
翅透明,但有虹彩反光。卵长约0.3毫米,长椭圆形,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3毫米,体表光滑透明,前气门成叉状,向前伸出;后气门在腹部末端背面,为一明显的小突起,末端褐色。蛹长2~2.6毫米,黄褐至黑褐色。
2.为害特点
幼虫潜叶为害,蛀食叶肉留下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蔬菜生长。豌豆受害后,影响果荚饱满及种子的品质和产量。
3.防治方法
蔬菜收获后,及时处理残株叶片,减少菜地内成虫羽化数量,压低虫口。
喷洒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锐劲特等,在产卵盛期至卵孵化初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