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星球保卫战:土地需要我们的保护
46896000000003

第3章 别忽视了足下资源(2)

4.耕作土地分布的几种形式

耕作土地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反映在土地分布上有下列几种形式:

(1)同心圆式分布。距村庄和城镇的远近影响着耕作土地的肥力,一般以村庄或城镇为中心,土地的肥力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呈递减递增,其形状就像同心圆,所以这种分布形式叫做同心圆式分布。村庄城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同心圆的大小,村前的半圆略大于村后的半圆。耕作土地同心圆式分布特点的形成,主要是近田施肥较多,耕作比较精细,所以熟化程度较高,因此多高肥类型土地;远田则刚好相反。目前,有些村庄为了均衡增产,正在改变远田少施肥的状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同心圆的分布特点。

(2)阶梯式分布。山岭和丘陵有一定坡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垦殖时,为了保持水土,一般都会修筑梯田。梯田可分为水平梯田(简称梯田)和非水平梯田(也称梯地),是阶梯式耕地的统称。修筑水平梯田比修筑梯地要更为困难,但水平梯田保持水土的作用比梯地要好得多。中国劳动人民已经有了几千年的修筑梯田的历史。南方红壤和黄壤山区,层层梯田随处可见,有的梯田宽仅数米,而长达数十米甚至百米,也有的梯田小到几十块田才有一亩。

耕作土地的阶梯式分布,其表现为低处比高处的土地肥力要肥沃。这是因为,以串灌作为灌溉方式,灌溉水和雨水会从高处流下,高田的一部分养分和粘粒就会被带到低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将串灌改为沟灌、高田适当多施肥料等措施。

(3)棋盘式分布。平原地区的耕作土地在小农经济时期分布比较零乱,但通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统一规划,平整土地,于是就出现了棋盘式分布。

棋盘式分布的特点是,河流道路和排灌沟渠统一规划,沟、渠、路、林配套,耕地成方,地面平整,肥力比较均匀。沟洼填平以后,土地利用率会得到提高。

此外,耕作土地还有通过挖低垫高形成的“框式”、“垛式”等分布形式。各种不同的分布形式,是在不同的耕作影响下形成的。随着社会主义农业的迅速发展,耕作土地的分布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土地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最重要的社会财富,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土地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我国有 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 1/5,居世界第三。我国土地总面积可谓不小,但我国又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平均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三倍。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耕地数量只占全部土地面积的 12.68%,人均土地资源才是直接关系一国人均国民收入、土地产品产量的重要指标。

2.土地类型多,但山地多于平地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东西跨滨海湿润区、半湿润区、内陆半干旱区、内陆干旱区。我国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各种地貌类型齐全。地貌、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土地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我国的多种经济提供极为有利的自然资源。

从海拔 500米以下的东部广大平原、丘陵,到西部海拔 1000米以上的山地、高原和盆地,山远远多于平原。据统计,我国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 33%,丘陵占 10%,高原占 26%,盆地占 19%,平原仅占12%。按广义标准计算,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部土地面积的 2/3,平原面积仅占 1/3;全国约有 1/3的农业人口和耕地在山区,这种情况也是我国农林牧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原因。

3.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耕地资源总体水平差按照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我国土地一般可划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面积大致相等的两大部分。这条等降水量线习惯上称为“爱辉 -腾冲”线,即由黑龙江省爱辉起,经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到云南省腾冲止。

“爱辉 -腾冲”线东南部为湿润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32.2%)、半湿润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8%);西北部为半干旱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9.2%)和干旱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30.8%)。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内陆水域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有一半以上的林地分布并集中;86%以上的草地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地区。人口、工业也都集中于东南部地区。现有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不到40%,还有近亿亩耕地坡度在25°以上,需要逐步退耕。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出现退化,全国 30%左右的耕地受到了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危害。我国不同地区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相差很大和土地利用上的显著差异,这是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和耕地资源的质量不高而造成的。

4.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足,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已利用的达到100亿亩左右,占土地面积的 2/3,还有 1/3土地是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也有着较高的土地开发程度,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大多已经被作为耕地,可以利用但还没有被利用的土地数量已经不多了,而且还难以开发,质量也相对较差。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目前还有 18.亿多亩的土地后备资源,但其中可供开垦种植农作物和牧草的宜农荒地仅约 5亿亩,在 5亿亩宜农荒地中宜耕荒地资源只有 2.04亿亩。在这全部 5亿亩宜农荒地中,现为天然草场的约占40%,即 2亿亩。这些荒地即使开垦,一般也应用于种植饲草、饲料。另有 1亿亩荒地零星分布在南部山丘地区,应主要用于发展经济林木。实际上可开垦为农用地的不足 2亿亩,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开垦后可得耕地仅 1亿~ 1.2亿亩。此外,目前还有部分工矿废弃地,但可复垦为耕地的数量很少。根据现有开发复垦能力,我国今后 15年最多可开发土地 0.8亿亩。

5.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低,土地浪费严重,人地矛盾尖锐土地产出率水平较低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低的具体表现,非农业建设用地产出率很低也是一个极为明显的表现。目前我国工业用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很多地区每平方千米只有 1亿多元,有的地区更低;城镇和农村土地都还有很高的可挖潜力。

近些年,我国人口每年以 1000多万的速度递增,而耕地以数百万亩的速度递减,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乳制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饲养业对粮食的需求使粮食生产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目标来看,我们都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管理土地的方针,并把“十分珍惜、资源,确保我国人民生活和生产对土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立为地特别是耕地的需求。因此,党中央、我国的基本国策,明确写进了《中华国务院提出了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措施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土地是人类的生存条件,作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产的土地具有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征。

1.土地的固定性

土地的固定性表现为空间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固定。任何一块土地都是在地球表面某个特定部位相对固定的,都有其固定的空间分布区域,并由特定的土壤、气候、地形、地质等自然要素及周围的社会经济因素所组成,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土地只能在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有条件下进行开发与利用,人类无法将土地进行空间移动。

2.土地的有限性

土地的有限性表现在 3个方面:

(1)总面积的有限性。地球表面积是相对不变的,其陆地表面也是相对不变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土地的数量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即使通过围海造田等方式增加土地面积其数量也是极为有限的。

(2)土地利用面积的有限性。在一定生产力的水平下,人类可能利用的土地空间是有限的,各种限制因素决定了人类所能利用的土地数量是有限的,大部分的土地是人类不能利用或者暂时不能利用的。

(3)特殊功能土地的有限性。

湿地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供给特殊用途利用或者特殊环境的土地是有限的。如许多特产基地、湿地、优质耕地资源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相对的人均土地占有量将会不断减少。所以,必须十分珍惜和爱护每一寸土地,充分合理和高效利用每一寸土地,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类社会越来越高的需要。

3.土地的适宜性

所谓土地的适宜性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对某种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衡量土地适宜程度的主要指标有很多,如看土地能否长期地、最有效地得到利用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在发展农业生产、使用土地的过程中,在土地的适宜性方面,土地往往显示出多宜性、双宜性、单宜性或者是不宜性。根据这种特点,人们可以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土地的作物。

4.土地的增值性

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与利用,使土地不同于其他不动产。一般不动产的价值和价格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资产折旧,价格(价值)降低,土地的价格(价值)则不同,折旧的仅是附着在土地上的资产,而土地的价格(价值)则随稀缺性的增强、区位的改变以及土地形状的改造而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5.土地的多功能性

自然的土地资源可以被人类用作各种不同的用途,如作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商业用地、交通用地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等特殊用地。从现实土地利用实践来看,同一类型的土地可以利用在不同的用途;而同一用途的利用可以在不同的土地类型上实现。这表明不同的土地类型具有同一的功能,同一土地类型具有多种功能。土地的作用可以分为四大功能,即生产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和空间功能。由于土地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竞争性,因此存在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问题。

6.土地空间环境的整体性和土地类型的空间变异性和多样性土地是由气候、水、土壤、岩石、生物、空气、地形、地貌等自然要素填充的三维立体空间。这些要素既是土地的组成又是土地空间的环境,它决定了土地资源与环境的统一性。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就是土地环境的变化过程。

自然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土地单元。复杂多变的自然要素,错综复杂的排列组合,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土地类型。有高山冻土带、热带雨林;有平原、丘陵、山地、湖泊;有草地、水面、森林等。多样的景观环境,多样的特征,为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而人类的改造进一步促进了土地类型的分化,塑造出更多的人工土地类型。此外,同一类型的土地其性质、质量也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异性;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的土地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协调分林业用地布,更增加了土地的多样性。

土地资源对人类和动植物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土地,人类和动植物就不能生存,就像人需要空气、水、阳光一样。土地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人类从土地中得到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

1.土地中的有机物

土地有机质对土地肥力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作物养分的作用。土地有机质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随着有机质的矿质化,不断地释放出来供作物和微生物利用。同时释放出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在有机质分解和转化过程中,还可产生各种低分子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地矿物质部分都有一定的溶解作用,促进风化,有利于养分的有效化。此外,土地有机质还能和一些多价金属离子络合形成络合物进入到土地溶液中,增加了养分的有效性。

(2)保水、保肥和缓冲作用。土地有机质疏松多孔,又是亲水胶体,能吸持大量水分。据研究资料,腐殖物质的吸水率为 5000~ 6000克 /千克,而黏粒的吸水率只有 500~ 600克 /千克,腐殖质的吸水率比黏粒大10倍,能大大地提高土地的保水能力。

土地有机胶体有巨大的表面能,并带有正、负电荷,且以带负电荷为主,所以它吸附的主要是阳离子。其中作为养料离子的主要有钾离子、氨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这些离子一旦被吸附后,就可避免随水流失,起到保肥作用,而且随时能被根系附近的氢离子或其他阳离子交换出来,供作物吸收,仍不失其有效性。

腐殖质保存阳离子养料的能力,要比矿物质胶体大几十倍。因此,保肥力很弱的沙土增施有机肥料后,不仅增加了土地中养分的含量,改善了土地的物理性质,还可提高其保肥能力。

腐殖酸是一种含有许多功能团的弱酸,有极高的阳离子交换量,因此它能增加土地对酸碱变化的缓冲能力,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地缓冲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