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星球保卫战:土地需要我们的保护
46896000000010

第10章 狙击土地“偷窃贼”(1)

水土流失是全球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 100多个国家,1/3的陆地面积,即45亿公顷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严重威胁,由于侵蚀而流失的土壤每年高达 240亿吨。水土流失是一场无声无息的环境危机,是一种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环境灾难。

§§§第一节水土流失与危害

我们知道土壤在面临着危机,不但遭遇着污染的危害,同时土地也在慢慢地消失,为什么呢?答案就是:水土流失。

所谓水土流失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如正常的自然状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所以其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坡地就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被称为自然侵蚀,也可称为地质侵蚀。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人类破坏了自然植被,然后加上自然因素发生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同时也加速了流失过程,此时,水土流失就产生了。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中主要有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土地因素和植被因素等,它们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基础和潜在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它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因素。

气候: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极为密切,所有的气候因素都在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对水土流失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一般来说,降水是造成土地侵蚀的直接动力,而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植被类型、岩石风化、成土过程和土地性质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降雨:降雨主要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类型、雨滴质量、降雨历时及下降速度等因素,它们都与水土流失程度及侵蚀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暴雨以上的强降雨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因为暴雨强度大,很快形成地表径流,再由于暴雨雨滴较大,所具有的动能也较大,侵蚀作用强,所以暴雨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降雪:降雪过程本身并不直接引起水土流失的发生,由于积雪后一系列的“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及冰川,冰川运动导致水土流失发生;另外由于积雪融化产生地表径流而导致水土流失的发生。

气温:气温的变化可以引起含有一定水分的土体及岩石体冻结和解冻。由于液态水分在冻结变为固态时,其体积将增大约9%。因此,岩石裂隙中的水分在冻结过程中,可对裂隙两侧的岩石体产生 2000~ 6000千克 /平方厘米的压力。这将加速岩石裂隙的发展,使岩体破碎导致重力侵蚀发生。尤其当土体和基岩中含有一定水分,气温反复在0℃附近变化时,这种现象对侵蚀的加剧更加明显。

风力:当降雨、风共同作用时,风的推动作用会增加雨滴的打击能量,并改变雨滴打击角度。风还把击溅起的土粒吹到更远的地方,在整个降雨过程中,保持固定方向的大风,对土地侵蚀的影响会更大。

(2)地形因素。对水土流失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因素是地形。当然,地形的很多方面都会对水土流失产生作用,如地面坡度的大小、坡长、坡形、分水岭与沟底及河面的相对高差以及沟壑密度……其基本状况有:当坡度、坡形有利于径流汇集时,能汇集较多的径流;如果坡面糙率大,就会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消耗一部分能量用于克服粗糙表面对径流的阻力,此时就减少了径流的冲刷力,所以,影响降雨在坡面汇集流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地形。另外,地形的坡度、坡长、坡形和坡向都会影响能量转化。

(3)土地因素。土地是水土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因此它的特性,尤其是透水性、抗蚀性、抗冲性对水土侵蚀有很大影响。土地是水土侵蚀的对象又是影响径流的因素,因此土地的各种性质都会对水土侵蚀产生影响。通常利用土地的抗蚀性和抗冲性作为衡量土地抵抗径流侵蚀的能力,用渗透速率表示对径流的影响。

①土地的透水性。水力侵蚀土地的主要外动力是地表径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径流对土地的破坏能力不仅体现在流速上,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径流量。而径流量的大小,与土地的透水性能密切相关。所以,土地水分的渗透能力极大地影响着水土流失。

②土地的抗蚀性。抗蚀性是指土地抵抗径流对它们的分散和悬浮能力,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土粒和水的亲和力。土地越黏重,胶结物越多,抗蚀性越强。腐殖质能把土地胶结成稳定团聚体和团聚结构,因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地抗蚀性强。亲和力越大,土地越容易分散悬浮,团粒结构也越容易受到破坏而解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径流速度较小,机械破坏不大,也会由于悬移作用而发生侵蚀。

③土地的抗冲性。土地的抗冲性是土地对抗流水和风等侵蚀营力的机械破坏作用的能力。土地的抗冲性可以用土块在水中的崩解速度来判断,崩解速度越快,抗冲能力越差;有良好植被的土地,在植被根系的缠绕下,难于崩解,抗冲力较强。

2.人为因素

外力的侵蚀作用大于土体的抗蚀力,于是就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许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侵蚀力和抗蚀力的大小,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以及防治的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

历史上,受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限,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对自然规律缺乏认识,不能合理利用土地,甚至是掠夺式地利用土地资源,出现了水土流失,降低和破坏了土地肥力、耗竭和破坏了土地生产力,导致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

人类加剧土地侵蚀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乱砍滥伐、放火烧山,使森林遭到破坏失去蓄水保土作用,并使地面裸露,直接遭受雨滴的击打、流水冲刷,从而加速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

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动力”,度的地面。暴雨时会产生水力侵蚀。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和风力侵蚀三种类型。水力侵蚀分布壤。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被水流淘空,因为土壤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所以使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的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如今的黄河流域已是满目疮痍。

1.严重的水土流失——黄河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不仅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而且也养育着祖国 8.7%的人口(据2000年资料统计)。然而,目前黄河的生态危机正在日益加剧,并面临着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水污染严重、断流加剧、生存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给流域人民乃至整个国家都发出了严重的警示。

2.黄河源区“亮黄牌”

青海省作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重要发源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备受世人关注。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致使我国三大江河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一直在持续恶化,并已亮起了“黄牌”。

保护和建设好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整个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改善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黄河源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正在加重,生态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面积每年平均新增0.21万平方千米,侵蚀程度日趋严重。目前,黄河源区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 7.5万平方千米,占整个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17.5%。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数千万吨。土地荒漠化急剧发展,目前全省荒漠化扩展速率为 2.2%,高于全国1.32%的平均速度。全省沙漠化面积已达 12.52万平方千米,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 0.98万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黄河源头,并且仍以每年 0.13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扩大。草地植被退化严重,全省约有 9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地退化,总面积达 8.33万多平方千米,比 20世纪 70年代增加了两倍多。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世界上海拔最高、江河湿地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地区之一的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湿地萎缩、灾害频繁,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中华水塔”本是对黄河源区的一种美称,也是对青海省生态功能的形象描述,但是,目前这个大水塔却面临着枯竭的危险。近几年来黄河上游来水量较年平均量减少 40%以上,湿地面积平均每年递减近 59平方千米,青海湖水位如果以现在每年 12.4厘米的速度下降,不出百年这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将不复存在。

为了有效地制止生态不断恶化的趋势,近年来,青海省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和流域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把生态治理、建设,重建秀美山川作为黄河源区今后工作发展的主导方向。结合本省实际,先后重点开展了以黄河源区生态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止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针对性措施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并确立了八个生态建设主攻方向各不相同的重点治理区,全面进入了实施阶段。

希望黄河源区生态“亮黄牌”的这种警示,能让国人不仅关注身边的生态安全问题,更能高度关注黄河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问题。让黄河焕发青春,让黄河源区重新找回原始的美丽。

3.黄河下游“易断流”

黄河流域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特别是近 20年以来下游断流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而且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据《黄河志》记载,自1972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 17天以来, 1991~1995年间平均每年断流 81天,断流河段长 120千米;1996年断流128天,断流河段长 620千米;1997年断流 13次共 226天,断流河段长683千米。特别是近年来黄河断流仍有加剧的趋势,黄河成为季节性内陆河的可能凸有显现。其下游断流有以下原因。

一是黄河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十分匮乏。黄河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雨量少,生态脆弱,平均年径流量仅相当于长江的 1/20,位于全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比长江、珠江、松花江都小。而且黄河径流量一年之内变化很大,枯水期,黄河流域基本不下雨,支流缺水,干流水量很小,容易发生断流。

二是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三是用水浪费,水资源利用率很低。由于水价低,人们缺乏节水意识,黄河流域的工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用水浪费现象。此外,黄河下游的引黄取水工程已达 120余座。引水能力远远超过黄河可能的供水能力。为减少断流期间用不上水的影响而采取的“春旱冬蓄”,使非灌溉期的用水也紧张起来。这是使断流时间提前、频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下游断流的地方,昔日黄河帆影已成无水之舟。1997年,历时 200多天的断流,使得河床变成了牧场。在东明,干涸的河床上车来车往,凌空飞架的东明黄河大桥显得非常尴尬。断流使下游城市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东营、滨州、濮阳等城市对居民实行定时供水,家家户户蓄水备荒,摆满了坛坛罐罐。沿黄河两岸禾苗枯焦,断流时间一长,便颗粒无收。许多在渡口世代靠撑船生活的人家没有活干,只好另谋生路。断流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年产 30万吨尿素合成胺的“中原化肥厂”,因黄河断流影响,不得不停产。总之,因断流给黄河沿岸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都非常严重。

黄河断流不仅给黄河沿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失,而且也导致黄河河道萎缩,入海的泥沙锐减,造成海岸线蚀退,近海生物资源和生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

为此,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流域省(区)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已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加大黄河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力度,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