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开产日龄的重新恢复,与增加光照刺激和恢复期喂料等因素关系很大,本质上与“体重恢复率冶密切相关。一些资料表明,从开始恢复喂料的头10天体重恢复至80%~85%,头20天至85%~90%,头50~60天体重恢复至换羽前的95%~100%较适宜。
§§§第三节生态肉鸡的饲养管理
一、生态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1.生态肉鸡饲养方式的选择
放养期的饲养方式对鸡肉品质的影响比较大,雏鸡育雏6~8周龄后,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可采用放牧加补饲生态养殖法。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生态自然环境良好的林地、果园、农闲地、荒山等规模养鸡。
(1)种养结合养殖模式
我国北方地区冬长夏短,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这给北方的种、养殖业生产带来很多困难。据估计,冬季蔬菜生产燃料费占总成本达30%以上,冬季养鸡生产燃料费约占成本的3%。为了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人提出种养结合发展鸡生态养殖的生产模式,使蔬菜温室所采集的太阳光能与鸡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形成互补,蔬菜和鸡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中互利共生。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鸡粪可完全为蔬菜种植提供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就减少了。此外,粪便产生的氨气也可作为蔬菜的叶面肥料被吸收,蔬菜生长过程中可将鸡排出的二氧化碳吸入。蔬菜释放出来的氧气对鸡的生长有加速作用,将饲料的回报率提高,将鸡体的抗病能力增强。因而,通过种菜-养鸡-种菜-养鸡的循环式生产过程来达到净化-污染-净化-污染-净化的过程,从而达到生态性循环的目的。这样的方式不仅使优势互补、互利共生的生态环保效果达到了,很大地改善了各自的生存环境,而且还保证了产品质量,适应了市场需求,增加了绿色含量,是真正的高效生态农业的典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这种肉鸡生态养殖模式非常值得推广。
(2)农田养殖模式
稻田养鸭的养殖模式早在我国明清时代就出现了。它是根据水稻各生长期的特点,鸭的生理、生活习性和水稻病虫害发病规律及稻田中饲料生物的消长规律性四者结合起来的一种养殖模式。而鸡的稻田养殖模式是利用水稻收割后对闲置责任田实行放养。稻田里未成熟的稻粒和掉落的稻穗及稻田内的虫子、虫卵,还有各种杂草、草籽等,都是鸡的好饲料,这种养殖模式既可将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将鸡肉品质和风味提高,适应了市场需求,同时也将作物来年的病虫害减少了。近年来,不少养殖户不固定放养,即在某个地方放养一段时间后,再转移到另一地方放养,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大大减少了,并一定程度上对自然净化起了促进作用。
(3)三园养殖模式
利用三园(果园、竹园、茶园)的生态环境,将鸡在其中放养,以自由采食野草和昆虫为主,人工补喂混合精料为辅。人们已越来越欢迎夜间舍内寄宿的生产模式。由于园内地势空阔,空气新鲜,鸡能将大量昆虫和野生杂草等捕食,同时能增加鸡的活动量,抗病力增强,用药减少,肉质鲜美,安全、绿色食品的要求容易达到,也非常符合市场消费的趋势。如在园内利用空闲地种植优质饲用牧草(如黑麦草),不仅可减少饲料的用量,大幅度降低饲养成本,还可以给鸡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三园生态养鸡重在营建“树-鸡食园中虫草-鸡粪肥园养树滋草-树荫为鸡避雨挡风遮炎日冶的生态链,从而将家禽粪便有效解决并利用了,使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
果园的选择,以农药用药少和干果、主干略高的果树的果园地为佳,并且要求有良好的排水。最理想的是枣园、柿园、核桃园和桑园等。这些果实结果部位高,果实未成熟前坚硬,树主干较高,不易被鸡啄食;其次为山楂园,因山楂果实坚硬,全年除防治1~2次食心虫外,用药很少。在橘园、梨园、苹果园、桃园养鸡,放养期应躲过用药和采收期,以将药害及鸡对果实的伤害减少。
(4)林地养殖模式
林地养鸡是根据本地土鸡耐粗饲、适宜散养的特性,在成片林地将土鸡散养,利用土鸡将林地的杂草、昆虫采食,同时辅以适量的玉米和稻谷等精料的一项生态、绿色、高效的养殖项目。一般在生产中采取轮牧方式,采食完一块林地的杂草后再转至另一地,休闲一年后,又可再次利用。林地养鸡在沿江(湖)内外垸(滩)成片林地进行最适宜,且技术要求不高,养殖户易于掌握并推广。选择树木稀疏、地势高、排水良好、树冠较小的地方,环境安静,空气清新,鸡能自由觅食、休息、晒太阳和活动。山区林地最好是灌木丛、荆棘林、果园或阔叶林等,以沙壤土质为佳,若是黏质土壤,在放养区应设立一块沙地。鸡舍建在向阳南坡。附近有池塘、小溪等清洁水源。
(5)立体养殖模式
实践证明,如果把养鸡与养鱼结合起来,利用它们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重复利用饲料,这是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的好办法,也是养殖业的一项新技术。例如将鸡舍建在鱼塘上,冲洗鸡舍的废水和鸡排出的粪便直接流入鱼池,可以将粪便的运输省去,养鸡的废物不仅可以培养鱼的饵料生物、肥水,一部分还能被鱼类直接吞食。这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不仅较大规模的饲养中心适用,而且日摄氏度发展起来的家庭饲养业也适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综合饲养中,管理、规划和疫病防治工作要切实做好。
(6)生态科技(示范)园养殖模式
生态科技(示范)园养殖模式是一个人造的大自然生态群落,非常值得推广。生态园内的养殖是一种立体养殖,我们可以利用荒山,将其环境绿化,再在山上配套一些设施,将几种优质牧草种下,建立一个鸡、鱼、猪或羊、鱼等饲养园。由于此模式经营项目和种类多,技术要求强,投资较大。但建成后有较小的市场风险,对疫病控制和科学管理有利,同时还可供人们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为科研提供基地。
(7)草场养殖模式
草场虫草资源丰富,大量的绿色植物、昆虫、草籽和土壤中的矿物质可被鸡群采食到。近年来草场频频发生蝗灾,而牧鸡灭蝗有显著效果,配合灯光、激素等诱虫技术,可使草场虫害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一定要选择地势高燥的场地,草场中最好要有树木为鸡群遮阴或下雨提供庇护场所,若无树木则需搭设遮阴棚。
2.所需养鸡设施、设备
放养鸡的活动半径一般在100~500米,有相对较大的活动面积。夏季天气炎热,放养鸡又经常将一些高黏度的虫体蛋白采食,有较多饮水量。因此,如何为放养鸡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显得非常重要。要求既要保证清洁、供水充足,还要尽可能地将人力节约,并且要有机结合棚舍整体布局形成。棚舍作为鸡的避风雨、保温暖和休息的场所,除了地势较高、避风向阳外,整体要求应符合放养鸡的生活习性。
(1)喂料、饮水装置
根据放养场地的面积和放养鸡的数量,在鸡群活动范围内,在放养鸡经常活动的场所和棚舍按每80~100只鸡配置1个饮水盆(饮水槽、饮水器)和1个料桶(饲槽),饮水盆内保证随时有清洁、充足的饮水,放于固定的地方。饮水器中的水位和清洁度要保持好。
(2)棚舍
总体要求通风换气及保温防暑性能良好,便于粪便的清理和消毒防疫,舍前有活动场地。放养鸡舍一般分为简易型、普通型和移动型鸡舍。这类棚舍无论冬季越冬产蛋或放养季节都较适宜。棚舍内设置栖架,每只鸡所占栖架的长度不少于17~20厘米;棚舍跨度4~5米,高2~2.5米,长10~15米;每4~5只母鸡设1个产蛋窝,安静避光,窝内放入少许麦秸或稻草。
每一棚舍能容纳300~500只的青年鸡或300只左右的产蛋鸡。
(3)围网筑栏
确定放养场地后,要围网筑栏,即选择铁丝网或尼龙网围成高1.5米的封闭围栏,鸡在栏内可自由采食,避免丢失或因兽害造成损失。
(4)诱虫设备
主要设备有高压灭蛾灯、黑光灯、支竿、电线、白炽灯、性激素诱虫盒、以香蕉为载体的昆虫性外激素诱芯片或荧光灯等。在有沼气的地方也可以用沼气等进行傍晚灯光诱虫。
没有电源的地方还需要2个12伏的大容量电瓶和300瓦的风力发电机。
3.生态肉鸡放养技术
(1)放养前的准备
由育雏室突然转移到放牧地,环境的变化会很大,小鸡对这种变化能否适应,放养前的适应性锻炼在很大程度上有决定作用。包括温度的锻炼、饲料和胃肠的锻炼、管理和防疫、活动量的锻炼等。
饲料和胃肠的锻炼:根据室外气温和青草生长情况确定育雏期,一般为4~8周。为了适应放养期大量采食青饲料的特点,以及一定虫体饲料的采食,应在育雏期进行饲料和胃肠的适应性锻炼。即在放牧前1~3周有意识地在育雏料中由少到多地添加一定的青菜和青草,有条件的鸡场可添加一定量的虫体饲料(蝇蛆、黄粉虫、蚯蚓等),使其胃肠得到应有的锻炼。
温度的锻炼:放牧前后,小鸡要从温度相对恒定的育雏舍向气温多变的野外转移。在育雏后期应将育雏舍的温度逐渐降低,使其逐渐适应室外气候条件,较低温度和小范围的变温锻炼适当进行。
活动量的锻炼:刚开始放牧的雏鸡放入田间后,会成倍增加活动量,短期内的不适应会很容易发生而出现疲劳,诱发多种疾病。
在育雏后期,应将雏鸡的活动量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将其体质增强,以适应放养环境。
管理育雏后期的饲喂次数、饮水方式、管理形式等方面应尽可能与放养条件下的管理模式接近,尤其要注意调教,形成条件反射。为避免放养后应激性疾病出现,可将适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加在补饲料或饮水中,以预防应激,同时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2)分群放养和季节选择
雏鸡40~50天脱温后,北方地区5~6月份,中南部地区3~4月份,开始放养时气温不低于20摄氏度。
一年四季均可放养产蛋鸡。
转群日的选择。应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在晚上转群。将灯关闭后,打开手电筒,把红色布蒙在手电筒头部,使之有黯淡的红色光放出,使小鸡安静,把应激降低。将小鸡轻轻转移到运输笼,然后装车。根据原分群计划,一次性放入鸡舍,在放牧地的鸡舍过夜。
次日管理。不要在第一、二天早晨马上放鸡,要让鸡在鸡舍内有较长时间的停留,以便将其新居熟悉。待到9~10点以后放出喂料,饲槽放在离鸡舍1~5米远处,让鸡自由觅食,千万不要惊吓鸡群。饲料与育雏期的饲料相同,不要骤变。
放牧。前几天,每天有较短的放养时间,以后将放养时间逐渐增加。可设围栏限制,避免个别小鸡乱跑而不会自行返回,并不断将放养面积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