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葡萄高效栽培技术
46892200000025

第25章 葡萄的疾病防治(5)

(3)受害树治疗

如果是在根系生长旺盛的时期,挖开星天牛危害树的根颈部土块,然后用锋利的小刀刮开伤口,在伤口处涂上生根粉,用塑料膜覆上,再施肥。伤口可以很快愈合,并且重新长出新根。

三、二星叶蝉

二星叶蝉,又叫葡萄叶浮尘子、葡萄小叶蝉或葡萄二点小浮尘子。属于同翅目叶蝉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北方葡萄产区受到灾害较重。

(一)症状

成虫和若虫都是在叶背面吸食葡萄汁液为主。一开始的时候,叶面会出现白色的小点,严重的时候,小白点会成为白斑,全部叶子都会失去绿色,甚至成为枯枝,引起叶子的过早脱落。它们会影响枝条的成熟和花芽的分化,虫粪还会污染果实。葡萄品种之间有差异,所以野生品种和叶片较多的葡萄受害比较轻。二星叶蝉一般发生在通风不良、杂草丛生的葡萄园中。

(二)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2.6毫米,包括翅长2.9~3.5毫米,全体淡黄白色,头向前突出呈钝三角形,复眼淡褐色。头冠中前部有两个明显的圆形黑斑,小盾板与前胸相接处有两个大的三角形黑斑。前翅略呈长方形,淡黄白色半透明,一般散生淡褐色或红褐色斑纹,后翅透明卵。

长约0.6毫米,长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

幼虫:

长约2毫米,初孵时白色。头部大,钝三角形,前端生两对刺毛,复眼红色。

老熟时黄白色,两侧可见明显的黑翅芽。

(三)生活史及习性

春天气候变暖,各种果树开始萌芽长叶之后,越冬成虫开始出来。它们是在苹果、山楂、梨、樱桃等树上危害,等到葡萄长出大量的叶子之后,开始迁到葡萄叶上危害。在5月中下旬成虫在葡萄叶的叶脉或者绒毛上面产卵,5月下旬卵孵化成第一代若虫。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就会出现,8月中旬为第二代成虫盛发期,第三代成虫多在9~10月危害。二星叶蝉几乎一整年都在葡萄上面危害。8~9月虫口密度最大,随着气温的变化,末代成虫就会进入越冬的状态。

成虫越冬的时候多在葡萄园附近的石缝、杂草和落叶下。二星叶蝉在全国的范围都有发生,但是因为所在地区不同所以也有差异。比如在山西太谷、河北昌黎地区一般一年发生2代。陕西、山东等地一年发生3代。

(四)防治

在秋冬季节,打扫葡萄园的落叶、杂草的时候,要集中烧毁,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越冬虫源。在生长季节时候要注意及时抹芽摘副梢、铲除杂草、整枝打杈,以及改变通风条件。

在第一次若虫的发生期,即6月上中旬开始喷药防治。如果发生量比较多,就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20%速灭威乳油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均用5000倍液。

四、雀纹天蛾

雀纹天蛾又名葡萄斜条天蛾、葡萄叶褐天蛾、爬山虎天蛾、葡萄绿褐天蛾。属于鳞翅目,天蛾科。分布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一)症状

雀纹天蛾主要是幼虫吃食葡萄的叶子。一般雀纹天蛾的幼虫都先从叶子的边缘然后向中间啃食,最后把整个叶片吃完之后再向另外一片叶子进食。

(二)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7~38毫米,翅展68~72毫米。体绿褐色。头部、胸部两侧及背中央有灰白色绒毛,背线两侧有橙黄色纵条;腹部背线棕褐色,两侧有数条不甚明显的暗褐色条纹,各节间有褐色横纹,两侧橙黄色,腹面粉褐色。前翅黄褐色,后缘中部白色,顶角的后缘方向有6条暗色条纹,第3条与第4条之间色较淡,中室端有一小黑点。后翅黑褐色,后角附近有橙灰色三角斑,外缘灰褐色卵。

近球形,淡黄绿色,直径1.1毫米幼虫:

身体分绿色型和褐色型两种颜色类型。

老熟幼虫:

体长75~80毫米。褐色型幼虫头褐色,背线浓褐色,亚背线灰褐色,腹部斜纹前缘深褐色。腹部第1、2节亚背线上各有1对大的眼斑。绿色型头褐色,胸部黄绿色,背线明显。腹部背面青绿色,体侧黄绿色,斜纹不明显、淡黄色。尾角表面有明显的白色颗粒状突起。

腹部第1、2节亚背线上各有1对黄色眼斑。

蛹:灰褐色,长36~38毫米。

(三)发生特点

雀纹天蛾一年能够产生1~4代,在我国辽宁省每年能够产生1代。一般是以蛹的形式躲在表土层里面进行越冬,然后在6~7月羽化,白天躲藏在树叶下面,晚上的时候出来。一般产卵单粒在树叶背面,每次能够产卵400多粒。幼虫发生期在8~9月间,10月份的时候老熟幼虫就会入土化蛹准备过冬。

(四)防治

人工捕杀或灯诱。因为雀纹天蛾幼虫食量大、排泄物多,所以可以人工捕捉。成虫可以根据其趋光性进行设灯诱杀。

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喷洒1.2%烟碱乳油1000倍液,或者50%敌敌畏,或90%敌百虫800~1000倍液。

五、葡萄虎蛾

葡萄虎蛾属于鳞翅目,虎蛾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华中地区。它除了危害栽培的葡萄外,还危害野生的葡萄。

(一)症状

幼虫常常咬食嫩芽和叶片,经常是集体暴食。灾害严重的时候,叶片全部被咬光,甚至可以将幼穗的小穗轴和果梗咬断,严重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影响产量收入。

(二)形态特征

成虫的体长在18~20毫米,翅膀展开的时候为44~47毫米,头、胸、前翅都是紫褐色,身体和翅膀上面都生长着茂密的黑色鳞毛,身体的腹面和后翅的正反面都是橙黄色。前翅的后缘部和外部都是暗紫色,翅膀的中间还有肾形纹和环形纹,横线都是灰色;后翅的外缘部分是深褐色,臀部有橘黄色的斑,中室有1个小黑点。

成熟的幼虫体长为40毫米,头部则有黑色斑点,头部、前胸背板和臀板都是暗橙黄色,腹部第8节背面有突起。胴部各节稀疏长着白毛,并且有褐色的斑点。

蛹的体长为20毫米,成暗褐色,尾部有臀棘突起。

(三)生活史及习性

葡萄虎蛾每年发生两代,它依靠蛹在葡萄的根部或者是葡萄架附近的土里面过冬。在第二年的5月下旬开始羽化成虫。6月份则是羽化的盛期。一般地里面的蛹羽化比较早。成虫白天的时候隐藏在叶的背面或者是杂草丛中,在夜间的时候出来进行交配、产卵,成虫有趋光性。

卵一般分散在叶片上,第一代幼虫6~7月份开始危害。刚孵出的幼虫主要是依靠幼芽和嫩叶为食,稍微长大之后则是白天静静地趴在树叶的背面或者是叶边,然后在晚上的时候大量吃食叶片。它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幼虫就会头部摆,并且吐出黄绿色的黏液。幼虫成熟之后,就会从架上下来入土化蛹。等到7月下旬的时候,新一代的成虫就会出现,然后在8月中旬达到盛期,第二代幼虫就会在8~9月间危害,9月下旬幼虫成熟钻入土中化蛹越冬。

(四)防治方法

早春的时候,葡萄要出土上架、整地。趁此机会,在葡萄根部附近和架下挖除越冬蛹。

葡萄在整枝打杈的时候,利用葡萄虎蛾幼虫白天隐藏在叶背的习惯,进行消灭。

如果幼虫发生比较严重,可以用药剂防治,一般在幼虫初发期喷布50%敌百虫800~1000倍液。

六、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别称秋幕毛虫。它是鳞翅目,灯蛾科。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上检疫的对象。它的危害极大,目前在我国辽宁省大约有100种的植物正在被美国白蛾危害。其中包括苹果、梨、葡萄等各种果树,白菜、豆角、丝瓜等一些蔬菜,以及杨树、柳树、树等,辽宁省已经有10个城市成为美国白蛾害虫的重灾区,其中抚顺和铁岭两个城市受害最为严重。

(一)症状

美国白蛾主要是在幼虫的时候危害植物的叶片。一般它们在葡萄等被害树上吐丝结网,分布在树杈上,被网在网里的树叶就会被幼虫部分吃掉或者全部吃光。

(二)形态特征

雌蛾:

成虫体白色。雌蛾体长9.5~15.0毫米,翅展30~42毫米。触角锯齿状,褐色,复眼黑褐色、无光泽、半球形、大而突出。前后翅白色无斑点。前足基节、腿节橘黄色,胫节及跗节有黑色环纹。前足胫节胫端有1对短齿,一个长而弯,另一个短而直,后足胫节缺中距,仅有1对端距。

雄蛾:

雄蛾体长9~13.5毫米,翅展25.0~36.5毫米。触角腹面黑褐色,双栉齿状,复眼稍大于雌蛾。前翅纯白色或有浅褐色斑点,后翅斑点少卵。

卵近球形,直径0.5毫米左右,初产的卵淡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后变成灰绿色,近孵化时呈褐色。卵产在叶背面,呈单层排列,卵块表面常覆盖有雌蛾的体毛和鳞片,呈白色。

幼虫:

幼虫初孵幼虫一般为黄色或淡褐色。

成熟幼虫:

老熟幼虫头部黑色,有光泽,体长22~37毫米,细长,圆筒形,背部有1条黑色宽纵带,各体节毛瘤发达,毛瘤上着生白色或灰白色杂黑色及褐色长刚毛的毛丛,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黄色;气门白色,长椭圆形,边缘黑褐色;腹面黄褐色或浅灰色,腹足趾钩单序,异形中带,中间趾钩10~14根,等长,两侧各具10~12根。

蛹:

蛹体长9~12毫米,宽3.3~4.5毫米。初淡黄色,后变橙色、褐色、暗红褐色。臀棘8~17根,每根棘的端部膨大,末端凹入,长度几乎相等。

蛹外包裹着稀松的混以幼虫体毛的薄茧,呈茧白色,椭圆形。

(三)发生特点

美国白蛾一般是以蛹结茧的形式存在于葡萄老树的皮下、地面的枯枝下或者是表土里面过冬。春天的时候再出来毁坏树木。例如唐山地区的美国白蛾每年5月上旬开始羽化,第一代幼虫危害期为5月中旬至7月,第二代幼虫危害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成虫是在晚上的时候出来活动,在叶子的背面产卵。卵按照块排列,一般每块卵粒的数目能够达到300~500粒。每块卵块的孵化期为7天。幼虫出生之后不久,就可以吐丝结网,然后一起聚在一起将网里面的叶子吃成筛子形状。如果幼虫比较多的时候,葡萄树上的叶子可以全部被吃光,从而只剩下网幕挂在树上。并且幼虫的耐饥能力会随着幼虫年龄的增长而延长。

(四)防治方法

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每隔2~3天仔细查找一遍。

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发现有网幕的时候要用高枝剪将网幕和小枝一起剪掉。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死。

灯光诱杀。利用诱虫灯在成虫羽化时杀成虫。

诱虫灯应设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距设灯中心点50~100米的范围内进行喷药毒杀成虫。

利用苏云金杆菌对4龄前幼虫喷施Bt乳剂。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按1头白蛾幼虫释放3~5头周氏啮小蜂的比例,选择无风或微风上午10时至下午5时以前进行放蜂。放蜂的方法:可采用二次放蜂,间隔5天左右。也可以一次放蜂,用发育期不同的蜂茧混合搭配。将茧悬挂在离地面2米处的枝干上。

对4龄前幼虫使用25%灭幼脲芋号胶悬剂5000倍液;24%米满胶悬剂8000倍液;卡死克乳油8000~10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8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适用低龄幼虫,使用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

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在轻度发生区成虫期诱杀雄性成虫。春季世代诱捕器设置高度以树冠下层枝条处(2.0~2.5米)为宜,在夏季世代以树冠中上层处(5~6米)设置最好。

每100米设一个诱捕器,诱集半径为50米;在使用期间诱捕器内放置的敌敌畏棉球每3~5天换1次,以保证熏杀效果。诱芯可以使用两代,第一代用后,将诱芯用胶片封好,低温保存,第二代可以继续使用。

对以上喷洒使用的药剂,要求必须均匀周到,不能漏喷,不能留死角。